基本介紹
相關戰鬥
就在淮寶地區廣大人民處於苦難深重的時刻,我新四軍特派遣淮寶支隊部分指戰員,在政治部主任彭沖同志的率領下,“本抗敵救亡之旨,裹糧攜餉,涉水渡盪,揮戈北向”,進駐涇口、流均一帶地區,司令部設在乙卯村關帝廟內。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戰鬥,先後解放了被日寇侵占的安豐、曹甸、涇口、車橋、益林、射陽等地。在抗擊日偽、地方反動武裝的歷次戰鬥中,淮寶支隊全體將士不畏強暴,英勇殺敵,前仆後繼,表現出同仇敵愾的民族精神,其中趙熊、王和興、汪戰等五十八名指戰員為了民族解放和階級翻身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紀念碑沿革
一九四六年十月,國民黨部隊再度占領淮安,區長林順如率領還鄉團回來,看到這座巍巍的紀念碑,恨得要命,立即拉來了好幾條耕牛,用好多的粗繩,一頭系在烈士碑塑像的頸上,一頭套在牛背上,再加上一班亡命之徒,用火鉤拉,把碑頂的塑像拉倒了,但碑身仍然屹立不動。
解放後,淮安縣人民政府先後四次撥款修建這座紀念碑。一九五三年恢復為兩層,平頂;一九六二年加一層,為三層;一九七○年再加一層,為四層,並在四層平台上加豎一個鐵質的五角星;一九七九年又進行了第四次修理,為了恢復紀念碑原有的風貌,特從安豐請來當年參與建碑的工匠,按原來設計圖形施工,即去掉五角星,仍在碑頂塑造一個持槍殺敵的戰士形象,材料則改用鋼筋混凝土。
現在這座紀念碑址呈長方形,東西長56米,南北長50米,四周有寬約3米的圩溝。塔位偏西,塔基兩層。第一層高一米,正方形,邊長15.25米。每邊有台階五層,第二層高0.6米,正方形,邊長11米,每邊有台階三層,邊上有1米高的圍牆,四面留門。碑座位於碑基的中心部分,高0.7米,正方形,邊長三米;碑身四層,方柱體,底大上小,從地面到碑頂高約10米。
碑文
自暴敵入寇,抗日軍興,韓部困擾安平、曹甸以來,人民呻吟於橫徵暴斂之下久矣。及至今春,敵寇“掃蕩”,韓部不戰潰退,加之敵偽肆虐,盜賊蜂起,奸宄附逆,重苦吾民,使慘遭敲骨吸髓之痛,生命朝不保夕。壯士流亡於四方,老弱輾轉乎溝壑,田園廢耕而荒蕪,廬舍空虛而無煙。民生之凋敝,秩序之紊亂。至此極矣!當是時也,我新四軍淮寶支隊本抗敵救民之旨,裹糧攜餉,涉水渡盪,揮戈北向,挺進斯土。破敵偽,鎮奸宄,招撫流亡,穩定人心,重建社會秩序。其中英勇作戰,殺敵致果,為國捐軀者,有指戰員趙熊、王和興、江戰等,是皆新四軍之英萃,民族之精華。而今人民生活逐漸改善,自衛武裝蓬勃興起,宵小匿跡,盜賊不興,敵偽困守,抗日民族根據地因此奠基,比之往昔,何啻天壤耶!飲水思源,淮寶支隊血戰之功不可沒,陣亡將士忠勇精神豈可泯者!是為碑銘曰:
生為精英,死為至靈。****奸宄。解放吾民;凜然正氣,竹帛留青。
時維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十一月七日
四川劉烈人撰寫
目前,紀念碑四周栽有松柏、冬青和花草。四十多年來,每當清明節,地方乾群和附近中小學生都有組織地前來祭掃,以寄託哀思,或者在碑前開展團隊活動,緬懷烈士功績,向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