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一分校

抗大一分校

抗大一分校,全稱“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The first branch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nti-Japanese War university)是在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培養軍事政治幹部的學校。

抗大一分校於1938年11月25日成立於陝西延安。1939年2月,遷至山西太行山,亦稱國民革命軍第18集團軍隨營學校。1939年11月,遷至山東解放區首府臨沂辦學。1941年與濱海師範合併改為濱海建國學院。1945年10月,全體教職員工挺進東北歸屬抗大總校建制,原濱海建國學院先後改名臨沂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臨沂師範學院。2010年11月,更名為臨沂大學

抗大一分校是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簡稱抗大)在敵後根據地十二所分校中,歷時最長,規模最大,培養青年幹部最多,參加戰鬥最多;取得戰果最大的一個分校。在山東培養了軍、政、地幹部9840名。培養地方幹部共200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抗大一分校
  • 外文名:The first branch of the Chinese people's Anti-Japanese War university
  • 屬於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
  • 地址:延安、山西屯留、山東臨沂地區
  • 類型:分校
簡介,歷史沿革,成立背景,組織序列,

簡介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簡稱“抗大”,其前身是中國抗日紅軍大學。在抗戰八年中,抗大共培養20餘萬名軍政幹部,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抗大一分校從1938年成立到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而結束,長達七年之久。經歷了兩次“東遷”,參加過大小數百次戰鬥戰役,先後在校任職的幹部約二千人。為堅持敵後抗日戰爭,擴大抗日根據地,訓練培養了數以萬計的黨政軍領導幹部。僅前三年不完全統計即有11530人。現根據親身經歷和手頭資料,對抗大一分校成立以來的一些史實,做一個綜合的追述,供研究參考和核實質疑。
抗大一分校第四期畢業證書抗大一分校第四期畢業證書

歷史沿革

1938年10月,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中共中央為了鞏固和擴大敵後抗日根據地,決定以陝北的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一部分、陝北公學和安吳堡青訓班組建抗大一分校,挺進敵後就地培養幹部。1939年冬,該校近4000名幹部和學員由晉東南挺進到山東沂蒙山區,1940年1月到達沂南縣岸堤,1941年由沂南縣轉移到莒南縣,校部(司令部)設在曲流河村,對外番號是十支隊。1938年6月,為了培養各方面急需的幹部人才,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決定建立山東抗日軍政幹部學校,孫陶林兼任校長。幹校下設政治隊、民運隊、軍事隊、地方武裝隊、青年隊等,開設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游擊戰術、政治工作、民眾工作、政治常識等課程。因該校從第二期起駐沂南縣岸堤鎮,故習慣稱“岸堤幹校”。這所幹校共辦了5期,培養黨政軍幹部3000多人。1939年6月反“掃蕩”時停辦,11月間與八路軍第一縱隊隨營學校合併,1940年3月又併入從晉東南來魯的抗大第一分校。
臨沂沂南抗大一分校舊址臨沂沂南抗大一分校舊址
晉東南的抗大一分校由抗大五大隊、六大隊學員組建,1938年底從延安出發,經過一個多月的行軍,突破敵人多道封鎖線,到達屯留縣東故縣鎮(今郊區故縣村)。學校學員3200餘人,分3個支隊,其中一個支隊有160多名女學員,人們習慣稱之為“女生隊”。女生隊被安排在屯留縣崗上村(今北崗村)等地學習和生活。
屯留縣崗上村抗大一分校女生隊教室舊址屯留縣崗上村抗大一分校女生隊教室舊址
《習仲勛傳》(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第374頁)里有這樣一段描述:“1939年3月18日,十五歲的齊心在晉東南抗日根據地從事抗日工作的姐姐齊雲的帶領下,到山西屯留縣崗上村的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女生隊學習,成為一位八路軍女戰士。”(1940年冬,抗大總校決定齊心和另外4位女同志赴延安學習。1944年4月,齊心在延安與習仲勛同志結為革命伉儷。)這一記載非同尋常,為研究抗大一分校女生隊在長治市屯留縣的歷史提供了重要線索和佐證。
抗大一分校女生隊隊部、教室和宿舍等舊址保存基本完好。女生隊隊部舊址位於該村後溝東側老鄉周安堂院內,宅院坐北朝南,為兩進四合院,內院正屋已改建為新房,外院保持了原貌,房內土炕、家具完整,大門和兩間東房相連,為原樣。女生隊教室舊址坐北朝南,位於隊部北面10米處,有27間房子,兩進院。灶房位於隊部南側10米處,為老鄉周三狗的粉坊。此外,該村小溝街和後溝保存的30多孔窯洞,為當年女生隊學員的宿舍。
抗大一分校屯留縣女生隊隊部舊址情況抗大一分校屯留縣女生隊隊部舊址情況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共山東省委(1939年12月改成中共山東分局)遵照黨中央關於創建山東抗日根據地的指示,將工作重心放在沂蒙山區。當時,山東的抗日隊伍剛剛建立,絕大多數同志都是土生土長的工農分子和小知識分子,很難找到既懂馬列主義理論,又會指揮打仗、組織民運的多面手。據此,在省委書記郭洪濤的倡導下,1938年6月,省委決定以延安抗大為榜樣辦一個培養幹部的學校——山東抗日軍政幹部學校。
幹校隸屬中共山東省委和八路軍山東縱隊領導,山東省委宣傳部長孫陶林兼任校長。機構設定除校部外,下設政治處、教育處、總務處等。學員來自整個山東及蘇北、豫北、皖北,一部分是從各部隊抽調來的排、連、營級幹部,一部分是地方上的同志,還有一部分是剛參加革命的學生。他們分編為軍事隊、政治隊、民運隊、地方武裝隊、青年隊和女生隊。1938年6月初,學員在新泰縣南鮑莊集中,下旬在蒙陰縣第四區大莊正式開學。7月下旬,幹校隨省委機關移駐岸堤。8月13日,幹校第一期學員提前畢業。8月底,幹校第二期開學。幹校成立一年多,共舉辦了5期,每期學員700人左右。學員畢業後,由山東分局統一分配工作。1939年9月,八路軍第一縱隊隨營學校來到沂南,岸堤幹校即併入該校。
抗大一分校不僅是一個教育單位,也是一支戰鬥隊伍。他們先後兩次參加了侍郎宅、甲子山反頑戰鬥,以及無數次反“掃蕩”作戰。1941年秋反“掃蕩”中,第三大隊堅守西蒙山布袋峪地區,依託高山峽谷,以小部隊分散控制要點,堅守通道兩側陣地,頑強抗擊日偽軍千餘人連續多次進攻。同年11月在反擊日軍5.3萬人“鐵壁合圍”大青山戰鬥中,第二、第五大隊配合蒙山支隊及山東分局和戰工會的少量警衛部隊,抗擊日軍一個旅團的進攻,掩護領導機關大部突圍。血戰中,第二大隊政委劉惠東及第五大隊第二中隊指導員程克、第五中隊中隊長邱則民等數百名幹部、學員英勇犧牲。
抗日戰爭勝利後,羅榮恆率八路軍山東主力部隊挺進東北,抗大一分校亦隨之行動。1946年2月,延安的抗大總校挺進東北改名為東北軍政大學,抗大一分校即編為該校第三大隊。抗大一分校在沂蒙山區轉戰了6年,培養了1.4萬多名黨政軍領導骨幹。

成立背景

抗大一分校於1938年12月在抗日戰爭即將轉入相持階段成立,它的誕生是黨的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關於獨立自主、堅持持久戰,準備反攻的一個重要的戰略措施。我們都知道,1938年10月召開的中共擴大的六中全會批准了毛澤東同志的政治報告,這個報告是全黨明確了黨在抗日戰爭中獨立自主的領導地位的思想,明確了全黨的奮鬥目標,就是“必須戰勝日本帝國主義,必須建立新中國”。為了實現這個奮鬥目標,有許多事情要做。必須“發揮共產黨全部的積極性和各方面的先鋒模範作用”。其中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要加強學習馬列主義的理論和培養幹部。毛澤東同志的報告,強調學習馬列主義的理論和培養幹部的極端重要性和迫切性,指出“指導一個偉大的革命運動的政黨,如果沒有革命的理論,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對實際深刻的了解,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認為普遍深入系統的學習和研究馬列主義的理論,是“全黨一個極待解決並須著重地致力才能解決的重大問題”,還指出,“在擔負主要領導責任的觀點說,如果我們黨有一百個至二百個系統的而不是零碎地,實際地而不是空洞地學會了馬列主義的同志,就會大大地提高我們黨的戰鬥力,並加速我們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工作”。包還指出,為了領導偉大的革命戰爭,沒有多數德才兼備的領導幹部是不能完成其歷史使命的。有計畫的培養大筆新幹部,是黨的一個極重要的任務。
抗大一分校舊址(岸堤幹校)抗大一分校舊址(岸堤幹校)
根據六中全會這個精神,中央、軍委決定成立兩個抗大分校的建制,擔負敵後訓練培養八路軍、新四軍和地方軍政幹部的戰鬥任務。並決定一分校歸八路軍總部建制,到晉東南抗日根據地,對外稱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隨營學校。第二分校到晉察冀邊區。抗大成立兩個分校的歷史事實,表明了我們黨一貫重視幹部的馬列主義學習,重視幹部學校的建設,特別是在歷史轉變的有利時期,重視積蓄力量,大批培養新幹部,提高幹部戰鬥力的卓越遠見。

組織序列

抗大一分校組織序列和人員,前三年變化不大,後來變化較大。1938年12月成立時,其組成部分包括原抗大的第五、六大隊全部,第三、四大隊一部,枸邑陝公分校和安吳堡青訓班大部;以抗大第五、六大隊為基礎,配備了較強較多的負責幹部擔任學校的教育工作。任命何長工為校長,周純全為副校長,黃歐東任政治部主任兼黨務委員會書記,韋國清任訓練部長,黨委委員會成員,記得有黃歐東、何長工、周純全、韋國清、李培南、歐陽平、劉浩天、聞允志等。黨務委員會不設工作機構,日常工作由政治部擔任,(1939年8月黃歐東調一二九師後,政治部主任、黨委書記由李培南擔任)。學校的領導機構設小步、政治部、訓練部,分管行政、校務、思想政治黨務、教育訓練等工作,校部按軍事組織也稱司令部,設總務處、直屬政治處、佇列科、供給科、衛生科、管理科以及警衛武裝。先後任總務處、直屬政治處主任的有:李久昌、聶鳳智、周賢。任各科科長的有:李厚坤、曹國珍、董金梁等,政治部設幹部科、組織科、宣傳科、鋤奸科、民運科、總務科、任幹部科、組織科科長的先後有程坦、歐陽平、劉浩天、。安征夫任宣傳科長,陳德先、黃明清任鋤奸科長,羅野崗任民運科長,詹道吉任總務科長,錢春華、趙宏弼、葉尚志先後任政治部秘書,訓練不設軍教科、教務科、圖書資料室。賈若瑜、閻捷三先後任軍教科長,李培南、鄭文卿先後任政教科長。王耕今負責圖書資料。
創辦第一年,全校學員有三千多人,分編為三個支隊,九個營、三十二個連隊,一個女生隊。支隊組織與小、政、訓相同,支隊設隊部,正指處、專職主任教員,直轄四~七個學員連隊,連隊設正副隊長,正副指導員,每個連隊一般設四個區隊,三個學員區隊,第四個專司炊事、勤雜工作。 先後擔任大隊一級的軍政幹部和主任教員職務的有:賈若瑜、黃經琛、王泮清、杜義德、賴光勛、陳華堂、聶鳳智、張寅初、黎有章、葉蔭庭、李紹樵、廖海光、劉惠東、李振邦、鐵堅、郭卓辛、嚴似海、楊大易、氧亭昌、嚴政、和俠、李治河、汪德、冷新華、胡呈芳、蘇壯、宋錫純、李書湘、杜平齋、劉亦凡等。
從1939年冬到1942年秋,抗大一分校的組織序列和人員有過三次變化;第一次是1939年夏,中央、軍委決定延安總校遷移到晉察冀,一分校由晉東南遷到山東時,八路軍總部決定何長工及鐵堅、賴光勛等約千餘名幹部、學員組成一個留守大隊,賴光勛任大隊長,鐵堅任政治處主任繼續留在太行上地區迎接總校併入總校建制。另任命周純全為一分校校長,韋國清為副校長兼訓練部長,李培南為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這以前無政治委員職稱)。學校東遷的代號為“八路軍挺進縱隊”,全部幹部、學員、勤雜人員三千多人,混編為三個大隊和一個直屬大隊。
第二次變化為1940年春到山東後,山東軍政首長從山東實際情況出發,報請北方局、八路軍總部同意,調韋國清副校長任山東隴海支隊司令員,由併入抗大一分校的山東軍政幹校副校長袁也烈任一分校訓練部長,另外,訓練部、政治部個增設一名副職,由閻捷三任訓練部副部長長,劉浩天任政治部副主任。另外,還決定成立抗大一分校膠東支校,撤銷原膠東軍政幹部學校,膠東支校的組織和人員全部由分校配套,作為抗大一分校一個獨立的下屬單位。膠東支校以原一大隊為基礎,抽調了近二百人的幹部組成,由原膠東支校校長劉漢任校長,賈若瑜任副校長,廖海光任政委(財政國、聶鳳智、劉浩田、張蓉勃先後任過支校校長、政委、政治處主任)。自此,以分校學員大隊由五個減為三個,即二、三、五大隊,二大隊於1945年改為建國大隊,專門訓練地方基層政權幹部,三大隊訓練特種兵,(機槍、炮兵、工兵、防化)及女生隊。五大隊訓練連排職軍政幹部。另外,還有上乾隊、參訓班、教員訓練班,直屬訓練部,校部領導。
第三次是1942年“精兵簡政”時,由於形勢變化,學員、教員來源相對減少。為了精簡機構,一分校於魯南一校、原一一五師教導大隊,1940年歸抗大一分校兼管,稱抗大一分校魯南一校,縮編為山東軍區教導團(抗大一分校稱謂不取消)。直轄三個營,二十個連隊。政訓兩部合併為政教處,每期訓練學員近千人。原抗大一分校校長周純全調任濱海行署任副主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培南調任山東分局黨校任專職副校長(朱瑞、羅榮桓先後兼任校長)。訓練部長袁也烈調渤海軍區任副司令員。訓練部副部長閻捷三調山東軍區參謀處任科長。鄭文卿調山東軍區保衛部任科長。其他軍政幹部、專職教員也大批調出加強各條戰線,先後任教導團正副校長職的有:袁仲賢、孫繼先、胡達榮、李梓斌。政治委員有:張雄、梁必業。教導團組織一直到1945年10月進軍東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