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寧抗戰紀念館位於河北省承德縣五道河鄉建廠溝,由該村農民李銅始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承平寧抗戰紀念館
- 寬:0.8米
- 厚:0.3米
- 高:3.3米
紀念館簡介,紀念館前言,紀念館展板,熱河省淪陷,挺進無人區,轉戰承平寧,碧血染青山,紀念館後記,抗戰史話節選,
紀念館簡介
承平寧抗戰紀念館
2012年秋季,承德縣這位普通的農民自籌資金,在該村寇杖子和建廠溝門兩地分別豎立了“承平寧抗戰紀念碑”和“承平寧抗日根據地遺址群所在地”。國內多家媒體對此事件予以跟蹤報導,網路上也紛紛轉載該農民的感人事跡。
承平寧抗戰紀念碑,坐落在承德縣五道河鄉建廠村。石碑的材料是花崗岩,周身用茶色彩鋼鋁合金鑲嵌,高3.3米,寬0.8米,厚0.3米(2012年秋天又加寬加厚)。底座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外表鑲嵌花崗岩,看上去肅穆大氣。陽光照耀下,紀念碑熠熠生輝,更顯凝重。碑文前後都是鍍金粉的行楷字型,正面寫“承平寧抗戰紀念碑”。據悉碑文正面,是由河北省首屆書法大賽第一名李春華題字。紀念碑的後面,簡單介紹了承平寧抗日游擊根據地的歷史。這段文字言短意賅,表達了老區人民對抗戰時期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緬懷之情。
三溝東溝,原是周治國開闢承平寧抗日游擊根據地一區的中心。1942年秋,高橋、周家美、楊思祿等指揮在此隱蔽休整的冀東八路軍主力部隊千餘人,發起震驚日偽的“熱南戰役”。1943年除夕之夜,著名的“光頭山突圍戰”,在這裡打響第一槍。
1943年5月中旬,高橋部隊出關後在三溝東溝與日偽軍交鋒,第一仗即告大捷。此役戰場,正是建廠村寇杖子後山。當年,八路軍冀東軍分區第三區隊就駐紮在建廠溝松樹底。承(德)平(泉)寧(城)聯合縣工委與辦事處,都曾在這裡活動過。
而且在建廠村里,還有三區隊政委楊雨民的辦公地點、八路軍後方野戰醫院的遺址。“集家並村”開始後,日偽軍掃蕩損毀的房舍、碾子、磨盤等也能見到。至今在三溝東溝一帶,只要是提起“拐棒溝突圍戰”、“小建廠溝之戰”、“二梁溝八路軍野戰醫院慘案”、“紀玉峰舍愛子掩護楊雨民政委”等往事,人們總能滔滔不絕。對於這些事件,《熱河革命史》、《熱河承平寧抗日鬥爭史》等都有記錄。
李銅家住三溝東溝五道河鄉建廠村,從小就聽老一輩人講當年八路軍抗日的傳奇故事。懷著對抗戰時期犧牲在此地革命先烈的深深敬意,也為了讓後人不忘日寇侵華這段慘痛的歷史,2012年秋,李銅決定在家鄉豎立紀念碑。“緬懷先烈,勿忘國恥”,這就是一位農民最真實、最樸素的想法。
為紀念八路軍冀東軍分區第三地區隊(高橋部隊)挺進熱河70周年(1943年5月1日組建)與承平寧聯合縣建立70周年(1943年5月末),李銅決定在原五道河鄉林場駐建廠溝大院成立紀念館。他的行動得到了承德縣政府、五道河鄉政府領導的肯定與支持,並要求通過展板等形式展現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十道河、十一道河、聖祖廟、楊營村及社會各界都對李銅的做法表示肯定,並提供廣泛的支持。平泉縣、寧城市、唐山市等地的老同志及烈士子女也紛紛來電來函,表示願意為承平寧抗戰紀念館的建設盡綿薄之力,幫助革命老區早日擺脫貧困。
承平寧抗戰紀念館的展板、視頻等內容,由北京柏文盛世展覽展示有限公司旗下的國防前沿網站編輯部負責專題策劃。在國防、人防宣教領域工作多年的青年作家、高級文案策劃韓樹軍,為展館前言、後記撰稿。
紀念館前言
“承平盛世四海寧,德潤紫塞九州春”。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承德縣這顆璀璨的“熱河明珠”又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春天。和風送暖綠萬山,喜看繁花似錦年。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我們五道河鄉的巍巍青山中、潺潺溪水邊、蓊蓊鬱郁的密林里,曾經有許多抗日英雄戰鬥過,甚至犧牲於此。
烈士們奉獻了青春年華,卻沒有留下姓名和籍貫。他們是真正的無名英雄,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當我們慶幸於自己成長在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之中,更應該追憶上世紀全民抗戰時期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和一個個定格於鏡頭中難忘的歷史瞬間。
2013年,是八路軍冀東軍分區第三地區隊(高橋部隊)挺進熱河70周年(1943年5月1日組建)與承平寧聯合縣建立70周年(1943年5月末)。承德縣三溝東溝一帶,作為原承平寧抗日根據地第一區,是我黨在熱中“滿洲國”境內最早建立的區級抗日民主政權,開展了廣泛的民眾性游擊戰爭,消滅並牽制了日偽軍大量兵力。
建廠溝,曾是承平寧抗日游擊根據地的中心地區。“晉察冀邊區第13軍分區第一遠征工作隊”在此建立起秘密交通線(西線),偵察敵情,傳遞訊息,護送幹部,直通冀東抗日根據地。高橋、楊雨民、周治國、趙文進、鄭紫明、郝福鴻、閻漢臣、姜建舟、李青山、包文勝、吳榮福、何子橋等數百名抗日誌士曾在這裡留下足跡。他們中有不少人,把最後一滴鮮血灑在了這塊土地上。
黨的十八大強調:“要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從1933年日軍侵占熱河之時起,承德人民就從來沒有停止過鬥爭。當日偽實行“集家並村”製造“無人區”時,八路軍與人民民眾在黨的領導下,密切配合,同仇敵愾,取得了無數次鬥爭的勝利,也付出了巨大犧牲。
在堅持“無人區”鬥爭中,承平寧根據地廣大軍民與日寇進行了浴血奮戰。面對極端艱難困苦的生存條件,人民還盡力支援游擊隊,做鞋、送糧、搶救傷員。這種可歌可泣的事情,在承平寧地區不勝枚舉。熱河人民,歷時12年6個月,終於打敗了日本侵略者。
承平寧抗日游擊根據地軍民英勇頑強的鬥爭,為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都做出了重要貢獻。三區隊為國獻身的烈士們,以自己的血肉之軀,傳承著中華民族之魂。熱血軍人為民族的獨立而奮戰、為國家的尊嚴而獻身,用生命完成了這一光榮而神聖的使命。
在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而努力奮鬥的今天,承德人民更加懷念高橋部隊的英烈們。新的歷史階段開啟之際,也是回望過去最好的時刻。承德縣農民李銅在發掘和保護家鄉抗戰遺址上自費建造了抗日紀念碑,讓中華民族面對強敵入侵也要勇敢亮劍的精神世代相傳,既是承平寧革命老區光輝鬥爭的歷史見證,又是對犧牲於這片熱土之上的數百位先烈的最好緬懷。
五道河鄉建廠村這位普通的農民,他堅持著一項在歷史回望和未來展望中都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那就是讓承載了厚重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的革命老區,在新的歷史時期,煥發出青春的容顏。隨著中日釣魚島爭端不斷升級,豎起這個紀念碑,既能讓我們銘記歷史、不忘國恥,也能激起華夏兒女捍衛疆土的決心和鬥志。
紀念館展板
熱河省淪陷
1.軍事重鎮 兵家必爭
中華民國時期,三溝東溝隸屬於熱河省會承德縣(今承德市)。熱河,簡稱熱,是中國舊行政區劃的省份之一。1914年2月,中華民國政府設立熱河特別區域。熱河自此脫離直隸省,直屬於民國政府。同年7月,成立熱河道。
1928年9月17日,國民政府正式公布將熱河道改為省,屬於關外東北六省(黒、吉、奉、熱、察、綏)之一。由出身綠林的奉系軍閥湯玉麟,擔任熱河省主席。1955年7月3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決議,撤銷熱河省。
熱河省,地處內蒙古高原和松遼平原之間,是連線東北、華北的樞紐,溝通關內外的咽喉,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滿清王朝在這裡修建避暑山莊,“左通遼瀋,右引回回,北控蒙古,南制天下”。
辛亥革命後,熱河成為直奉兩系軍閥爭奪的戰略要地。自古以來,熱河省內各個城市都屬於塞外的軍事重鎮。尤其省會承德,雄踞紫塞,以其山川之險峻,為華北的天然屏藩和最後門戶。千年來,這一帶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承德縣三溝東溝,處於原熱河省中心區域。
2.湯氏掌權 橫徵暴斂
湯玉麟(1871~1949),綽號二虎。湯稱霸遼西時,曾救張作霖一命,兩人遂結為生死之交。1926年4月,湯玉麟任熱河都統。1928年東北“易幟”後,由國民政府任命為東北政務委員會委員、熱河省主席兼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六師師長。
湯玉麟控制了全省的一切軍政大權,成為熱河的土皇帝。在主政熱河的6年裡,湯玉麟任人唯親,極力擴充軍隊,大肆搜刮民財。他在熱河普遍種罌粟花,公開販賣大煙土。強征田畝稅,並一再預征,甚至從民國20年徵到民國50年。除苛捐雜稅、大開煙禁外,還摧殘教育、破壞司法。湯氏家族對熱河的橫徵暴斂、殘酷剝削,讓民眾恨之入骨。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短短4個多月,12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日本國土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父老成了亡國奴。“九·一八”事變,拉開了日本對華戰爭的序幕。湯玉麟為保住熱河地盤和瀋陽的私產,與日偽關係十分曖昧。
3.熱河抗戰 省府淪陷
1933年1月28日,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向進攻熱河的部隊下達了作戰準備命令。日軍集結了兩個師團、兩個步兵旅團、1個騎兵旅團及炮兵、戰車、航空部隊,共4.8萬餘人,另有偽軍數萬人。
1933年2月23日,日本關東軍按預定計畫開始進攻熱河。位於錦州的第8師團,首先西進。與此同時,位於通遼、彰武的第6師團、騎兵第4旅團亦開始進攻。駐紮在綏中的混成第14旅團,於1933年2月28日,混成第23旅團於3月4口開貽向西出擊。
抗戰無能,搜刮有方。熱河省主席湯玉麟聞訊日寇將至,驚惶失措,他急忙以去前線督戰為名,用軍費徵集兩百輛汽車,將大批金銀財寶和鴉片等送往天津租界。
1933年3月3日,湯玉麟以為日軍攻陷平泉,遂率1000餘人逃走。至承德西20里的廣仁嶺得知赤峰戰鬥勝利,凌源未失才返回。然而此時,日軍裝甲車已經逼近距承德僅90里的六溝。次日早上6時,湯玉麟再度棄城逃走。8時,日軍戰機飛臨承德,轟炸湯玉麟軍。10時,日軍抵達距承德30里的紅石嵐。下午1時,日軍4輛裝甲車開進承德。
日本關東軍精銳第8師團先頭的川原旅團指揮之三宅忠強中佐騎兵第8聯隊,竟只128名士兵即陷承德。
4.西南國境 民不聊生
承德淪陷後,日軍任命張海鵬為“滿洲國”熱河省省長兼警備司令官,後又兼任第五軍管區司令官。1934年3月1日,日本傀儡政權“滿洲國”改國號為“滿洲帝國”,執政溥儀改稱皇帝,並改年號為“康德”。康德,是康熙和德宗光緒的縮稱,意在紀念,也寄託了續承大清基業之願。
日本帝國主義侵占熱河以後,更加積極地推行野蠻的軍事鎮壓和血腥的屠殺政策。把熱河省沿長城一線劃為“西南國境”,派重兵駐守。在承德設立偽第五軍管區,轄4個步兵旅、1個步兵團和2個炮兵隊。
日軍在所有駐憲兵隊的地方,機關、企業和學校都組織了秘密情報網。蒐集各方面的情報,監視各階層的動態。並強化警察機構,在全省建立警察署70處。
其次,對熱河人民進行敲骨吸髓的經濟掠奪。日本帝國主義對熱河經濟摧殘、掠奪,最大量、最毒辣的莫過於推行鴉片政策。
再次,日本侵略者還極力摧殘中國民族文化,推行奴化教育。日偽當局推行所謂日語化、共榮化和職業化的殖民地愚民教育,向學生灌輸奴化思想。
1940年,承德縣附近遭受了特大的暴雨和水災。三溝東溝靠近山根及河道兩旁的土地被淹沒,大面積農田被洪水衝垮,民不聊生。再加上偽滿洲國繁重的苛捐雜稅、日本侵略者的瘋狂掠奪,使熱河人民完全陷入水深火熱中。
挺進無人區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日本侵略軍在被占領的長城線上發起了一場亘古罕見的製造“無人區”的戰爭。其對象是“攻伐民眾”,目的是造成“匪民分離”,方法是實施“三光”政策,形式是採取集中營式的“集團部落”(人圈)。日軍在製造“無人區”過程中,手段殘忍,燒殺搶掠,各種酷刑無所不用其極。在承平寧抗日根據地,共產黨領導人民民眾與日寇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為今天留下一筆寶貴的紅色革命遺產和精神財富。
1.承德縣“集家並村”及“無人區”
全縣共1街(承德街即現承德市)23村,448個“部落”。
二道河子村27個“部落”:十一道河子、十道河、九道河、石虎溝、金杖子、上五道河、倉子、石子溝、下五道河子、三道河、上二道河、二道河、三家、北杖子、山神廟、大山嘴、甲皮山、窯上、唐杖子、致和堂、榆樹底、崗子、白廟子、下局子、下院、上院、荒地。
承德全縣有9個村內部分地區被劃為“無住禁作地帶”,即不準居住、不準耕作、不準放牧、不準進入的“純無人區”。
其中二道河村分布於現太平、下院、十道河、五道河等地東南部山區。
三溝警察署下屬:六溝、野豬河、五道河、老爺廟分駐所。
集團部落,民眾稱其為如同豬圈、馬圈、羊圈一樣的“人圈”。四周修築了圍牆、崗樓,有武裝看守,進出受到嚴格限制。
在集團部落內,每人發一個“良民證”,每天早晨太陽出山後開大門,下午太陽一落山就關大門。回來晚了,按“通匪”論處。
2.挺進敵後
1941年到1942年,日寇連續實行五次“治安強化運動”,不斷地“掃蕩”和“蠶食”。冀東乃至整個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面臨著嚴重退縮和被封鎖的局面。為了挽救危局,在聶榮臻司令員“敵進我進”的號令下,冀東我軍兵分三路向“敵後之敵後”挺進。
1942年4月,周治國被冀東黨組織任命為“晉察冀邊區第13軍分區第一遠征工作隊”隊長,副隊長李寶華。5月初,周治國率領18名隊員離開冀東,到錦承鐵路以北地區開展抗日工作。
遠征工作隊任務是:發動民眾,牽制敵人,擴大游擊區,儘可能與東北抗聯取得聯繫。
3.開闢熱中
熱中地處七老圖山脈和老哈河流域,以承德、平泉兩縣北部及寧城縣為中心,接近偽滿腹地,是連線內蒙和通往東北的戰略走廊地帶。
1940年9月初,由李青山、李海州、李懷義、李長江、李賀、陳立民等6人為成員的路北工作組。挺進到錦承路北,活動在光頭山一帶。不久,便和三溝東溝北部聖祖廟村的王達聯繫上。王達原是舊保鄉團團員,槍打得非常準。
1940年12月,承平寧第一支游擊隊成立。組建之初,亦稱路北(錦州至承德鐵路)游擊隊。共23人,隊長裴文和,副隊長兼指導員李青山。
1941年5月,冀東區黨分委決定成立青平工作團。任務是以都山為基地,向北發展開闢承平寧地區。工作團於5月派裴文和、李青山和蘇百熙、蘇吉恆兩支游擊隊繼續挺進錦承路北活動。
1942年5月,周治國率領工作團來到承德東北部的光頭山南麓聖祖廟一帶,同李青山、蘇柏熙等帶領的游擊隊會合。經過就地整訓,游擊隊劃歸遠征工作隊統一領導。周治國任隊長兼指導員,李寶華、李青山任副隊長。
整編後,遠征工作隊下設3箇中隊。分別深入到承德縣三溝,平泉車輪窖等地,發動民眾,建立抗日組織。
為了更好地發動民眾和保證對部隊的供應,1942年6月初,首先以三溝、六溝為中心組建了承平寧第一區公所。區長為姜建舟(崔建舟),助理員是張旭。第一區活動範圍大體如下:
東部,北起光頭山——聖祖廟村——五道河——南到六溝;西部,北起三家——前廟——頭溝——肖杖子——三溝——南到六溝;南部,六溝以北;北部,西起三家,東到光頭山。
經過近半年的努力,在承德、平泉、寧城等地開闢了包括200多村的抗日游擊區,建立了4個區政權,並發展起200多人槍的游擊隊,以七老圖山主峰光頭山為中心的根據地亦初具規模。
熱河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組織了眾多的抗日游擊隊和民兵,同敵人展開了艱苦卓絕的“無人區”鬥爭。
轉戰承平寧
1942年秋,日軍開始在冀東進行大掃蕩。9月間,為了牽制敵人,保存有生力量,冀東八路軍一部轉移到熱中地區承德縣三溝東溝、平泉縣車輪窖川。我軍在這一帶,隱蔽休整一個時期。
此次八路軍集結在承平寧地區的主力部隊,有1000餘人。分別由第十一團參謀長高橋(蘇然)、第十二團參謀長周家美(田川)和二營營長楊思祿和三營副營長劉永福率領,深入到長城之外的熱河地區作戰。
1942年11月間,奉冀東軍分區司令部命令,為了配合關內基本區反“掃蕩”和熱南地區反集家鬥爭,隱蔽於長城口外的我八路軍主動出擊,在承平寧發起了大規模進攻戰役。
偽滿康德9年(民國31年·公元1942年) 11月13日,我軍在承平寧地區發動熱南戰役。八路軍各部隊根據情況,機動作戰,完成預定計畫。周家美(田川)部拿下了榆樹溝警察分駐所,楊思祿部拿下承德縣三溝警察署、五道河子警察分駐所,劉永福部拿下寧城縣黑里河鎮四道溝大營子警察分駐所。周治國部第一遠征工作隊二中隊拿下喀喇沁旗旺業店警察分駐所。
我軍先後攻克了錦承鐵路的上谷、永合車站,三溝、黃土梁子、八里罕3個警察署,六溝、七溝、大營子等11個警察分駐所。殲敵300餘人,繳獲長槍140支,手槍18支,糧食、布匹等大批物資。
在這次熱南戰役中,武工隊、游擊隊及各區密切配合,組織民眾帶路、破交、割電線、送水送飯菜、救護傷員,對戰役勝利起到了很大作用。
熱南戰役後,承平寧地區的大片隱蔽區變成公開的抗日游擊區。戰役結束後,主力部隊返回冀東,留下高橋率十一團二連,教導員閻漢臣率十二團一連,配合承平寧地區工作。
1.萬壽節之戰
偽滿洲國治安部緊急從各軍管區抽調9個步兵旅、1個裝甲旅、2個騎兵旅、27個討伐大隊,開赴熱南;
偽滿洲國軍事部從吉林調集2個步兵團、1個獨立討伐大隊和憲兵討伐隊;
偽滿洲國西南防衛司令部調集日軍2箇中隊;
偽熱河第五軍管區司令部從豐寧調出騎兵四十四團一部;
偽熱河省警務廳新編討伐隊2000餘人,總共萬餘敵兵湧入承平寧地區。
敵試圖集結重兵,配合原駐承平寧地區的偽軍2個旅4個團、6個偽滿討伐大隊,實現“萬壽節之戰”計畫,一舉消滅我抗日武裝力量。
2.光頭山突圍
1943年2月3日(農曆臘月二十九),高橋和周治國商議,準備召集各區的幹部與游擊隊指戰員到承德縣聖祖廟村大營子開會。總結一下前段工作,同時也慶祝我軍熱南戰役打開局面的勝利。
為此,部隊還弄了些蕎麥麵、牛羊肉,準備在春節時候與到會的同志們一起改善生活。這時大批日寇和偽軍已開始對長城以北熱河地區進行圍剿,並在青龍、平泉、承德、寧城、興隆等地派駐重兵。
1943年大年三十,周治國所率遠征工作隊隊部和高橋、閻漢臣帶領的主力部隊,在聖祖廟村大營子一面籌備會議,一面等待各區幹部與游擊隊指戰員到來。
這天傍晚時分,突然接到三溝東溝聖祖廟村甲長范蓯報告,東南西北都發現日偽軍,人數眾多。情報顯示,敵人正從大營子的東南山、東北山對我駐地實行包圍。
西路日偽軍從承德縣三溝東溝川、頭溝三家川,南路從平泉車輪窖川、石拉哈溝川,東路從七家岱川、柳溪川,北路從寧城黑里河川,對東西50公里、南北60公里的範圍,實行分進合擊,多路穿插,向雙廟梁、蒲扇梁、光頭山縮緊包圍圈。
4日下午,被幾千敵軍包圍。戰鬥異常猛烈,高橋指揮部隊立即轉移,隊伍冒著飛揚的大雪、凜冽的寒風,殺出血路,於次日傍晚時分突圍到光頭山。此時,光頭山四周也布滿了敵兵,且不斷有日偽軍向這裡集結,部隊陷入敵人的重重包圍之中。
光頭山,海拔1700多米。部隊指戰員和幹部、游擊隊員們在山上頂風冒雪,空腹應戰。在這險惡環境下,幹部戰士個個咬緊牙關堅持戰鬥。5日晨部隊突出重圍到達承德縣瓦房溝。
光頭山突圍戰,斃敵80餘人,承平寧根據地武裝力量也受到嚴重損失。90餘人在戰鬥中傷亡,30多人被凍成重傷。這次突圍戰,一中隊損失最重。40多人在隊長包文勝、指導員姜建舟率領下,趕到承德縣建廠溝北部車道溝、拐棒溝宿營,被敵人包圍。除姜建舟一人身負重傷倖免外,全部壯烈犧牲。
3.三區隊組建與聯合縣成立
為了恢復和加強承平寧地區的工作,5月,十三軍分區派趙文進率11團到承平寧地區。11團的前身是冀東13團1、2、8連及部分地方游擊隊,組建於1942年5月20日。該團為冀東老部隊,戰鬥力強,是軍區歷史最悠久的三個主力團之一。
1943年5月,根據承平寧抗日鬥爭形勢的發展,十三地委決定成立承(德)平(泉)寧(城)聯合縣。組建中共承平寧聯合縣工作委員會和承平寧聯合縣辦事處。同時抽調軍區所屬第十一團四連和特務連組成冀東軍分區第三區隊,作為地方主力部隊,配屬承平寧聯合縣。
高橋所率冀東軍分區第三區隊,是1943年5月1日在遷西縣灤陽鎮西水峪(化名天津)成立的。三區隊仍歸十一團建制,作為地方主力部隊,配屬承平寧聯合縣。第三區隊所轄的兩個連,加上通訊排、偵察排、電台隊、衛生所,共340餘人。
1)、中共承平寧聯合縣工作委員會
書記:黃雲(楊雨民)
委員:黃雲、周治國、高橋(蘇然)、陳革
組織科長:陳革(兼)
2)、承平寧聯合縣辦事處
主任:周治國
秘書:宋興邦(李正平)
武裝科長:陳革
民政科長:張立文
3)、冀東軍分區第三區隊
區隊長:高橋
政治委員:黃雲(兼)
不久,又派鄭紫明任副政委、工委委員,郝福鴻任總支書記。
4.首戰三溝東溝
1943年5月26日,《晉察冀日報》頭版頭條刊登訊息:《我軍轉戰承德東北,斃傷偽滿軍三十四名》。這是三區隊出關後的第一個捷報:
軍區五月二十二日戰報:轉戰於錦熱路北之冀東部隊,於五月十六日在承德東北之三溝、東溝一帶,與偽滿軍一個營接觸,雖敵在數量上大我兩倍,但經激戰五時以後,偽滿軍終被擊退。此次戰鬥,我軍打死與打傷了偽滿軍三十四名,繳獲了一挺輕機槍,兩個擲彈筒,十二支步槍,三支手槍,二千七百發子彈。我軍受傷十名,陣亡六名。
這一仗,當時稱“小建廠溝之戰”。八路軍冀東11團,在寇杖子後山上伏擊了號稱一個營的“國兵”。這個營的滿洲國兵,就是駐紮在十一道河子的日偽軍。
十一道河有日偽軍營部和第一連、機槍連,這裡負責新兵和後備人員的訓練。營部有一些馬匹,以及專供通信聯絡和情報傳遞所用的軍鴿。該營還有兩個連,二連駐五道河,三連在下院,彼此間通過軍用電話聯絡。
據劉春堂回憶,小建廠溝之戰頭天晚上,我方地下情報以雞毛信形式先傳達到三區隊。提醒高橋部隊注意,日偽軍明天將掃蕩。八路軍事先有了充分準備,打贏這一仗。
小建廠溝之戰,我軍採取的是“讓開大路、占領兩翼、出其不意、突然攻擊”的策略,打了日偽軍一個措手不及。
日偽軍主力部隊由營長率領先南下,經過十道河村,再從建廠溝門往東去。尖兵開路,大隊殿後,兩百多人扛著機關槍、擲彈筒,浩浩蕩蕩,邊搜尋邊前進。他們雖然繞了大彎,但路途平坦,比較穩妥。
另一部約百餘人,由肖副營長帶領,從土洞溝里翻山過梁,企圖對松樹底我三區隊駐地實施迂迴包抄。日本營長“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一招自以為很聰明,他沒想到肖副營長跟我軍過往密切,出工不出力。
當肖副官帶著他的人馬翻山越嶺,歷經“千辛萬苦”,從土洞溝過來時,這邊已經打完了。
小建廠溝一仗,是在趙文進團長和高橋參謀長親自指揮下打的。我軍最大的戰績,是繳獲1挺輕機槍、兩個擲彈筒。那時候,三區隊還沒有這樣好的武器。
八路軍繳獲的那挺九六式機槍,還是新的。這也是我軍第一次在口外,從敵人手中奪得機關槍。
5.抗日游擊根據地
1944年初,在分屬現今河北、遼寧和內蒙古的原承德縣東、北部,平泉縣大部,寧城縣全部,以及凌源縣西南部、建平縣東南部、喀喇沁旗南部、隆化縣東北部、圍場縣東南部,共跨8個縣(旗)、約1.1萬平方公里、近百萬人口、已淪陷十餘年的國土上,建立了承平寧抗日游擊根據地,開創了轟轟烈烈的抗日局面。承平寧聯合縣,是歷史上我解放區向偽滿境內前出最遠的一塊抗日游擊根據地。
1942年5月至1944年2月,承平寧地區的武裝力量與敵交戰62次,殲敵838名,其中日軍42名,繳獲輕重機槍7挺,長短槍700餘支,攻克敵據點24處。
碧血染青山
高橋部隊正式番號是: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冀東軍分區第三地區隊。這支部隊是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由長城以南深遠挺進偽“滿洲國”熱河省腹地,並在那裡長期浴血堅持的唯一一支團級建制的中國正規部隊。三區隊由冀東主力十一團抽調的戰鬥連隊編成。多數連排幹部都經歷過抗日大暴動、反“掃蕩”、反“蠶食”等戰鬥考驗。從血與火中滾過來的政治堅定、不怕犧牲、作戰勇敢、作風過硬的抗戰精英。
1.反集家並村
聯合縣建立後,承平寧地區的鬥爭轉入了緊密結合反“集家”、武裝開闢抗日游擊根據地的新階段。
6月初,三區隊連續襲擊了十一道河子、寇杖子,平泉縣柳溪、七家岱等十多個部落。三區隊及其統一指揮的縣、區游擊中隊和小隊,充分發揮游擊戰的優勢,打得敵人聞風喪膽。
1943年秋,三區隊打下六溝偽村公所與“糧棉組合”,繳獲大批糧、棉、布。1943年下半年,承平寧全縣地方武裝力量基幹隊和游擊隊發展到260多人。
2.無人區計畫
1943年春,偽滿在三溝東溝實施集家並村和大規模製造“無人區”的計畫。住在建廠溝、楊營村和聖祖廟等地的老百姓,被迫遷居十道河子與十一道河部落。十一道河村駐有偽滿洲國軍1個營的直屬隊和第一連、機槍連,河東、河西共設兩個部落。
聖祖廟西北溝、季洪溝等地的民眾,大都被遷移至十道河村。居住在十道河東南溝、大西溝、道北溝等地深山、溪邊的民眾,也都歸攏到街里。溝里的民房、茅舍,全部被偽滿軍警派人拆除或燒掉。
十道河村建有集團部落,四周修築了高高的圍牆、崗樓,設自衛隊武裝看守。部落圍牆西部,沿後山根而建;其中北部,在韓振東與李振普兩家西牆之間,設角門一座。這也正是老輩子村民常念叨“北門外”一說的由來。出了該門,僅兩三公里之遙,即十一道河偽滿洲國軍的營部,還可經此進入道北溝。
東部,從北街老王家幾戶直至於家、李家、學校和村委會,再到趙家、周家的院牆連線。十道河國小與村委會之間,設正門一座。對面就是老牛河、馬鞍梁,拐過山彎可進入建廠溝。松樹底八路軍三區隊和承平寧聯合縣政府駐地與二梁溝野戰醫院,距此不過十多里。
大門頂端建有崗樓、垛口,供值勤人員瞭望、巡視。兩邊牆體厚實、堅固,內側搭有台階,可拾級而上。牆頭備有許多碗大的石頭,留作民團壯丁戰時防守“禦敵”之用。
南部,順周家、胡家、趙家、劉家的院牆西側直抵山根。在周家大院前面,又設一座角門。村民出了此門後,可徑直奔向十道河的小西溝、大西溝,去山上砍柴、放牛。
截止到1945年8月,日軍共在承德境內建“集團部落”1897個,被迫遷入“集團部落”的自然村16413個,總戶數16萬餘戶、總人數80餘萬人,製造“無人區”總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
日偽在承德城區和“無人區”各地先後駐有日本關東軍第八師團、關東軍第三、第九獨立守備隊、第一○八師團、承德日本憲兵隊(含駐各縣憲兵分隊)、偽滿第五軍管區(轄偽滿洲國軍4個步兵旅)、省級偽警察討伐隊(12個),縣級偽警察討伐隊(37個)。1943年至1944年的最高峰期,駐熱河及承德的總兵力約達10餘萬人。此外,還在“集團部落”組建、訓練了大批的“滅共義勇隊”(自衛團)。
3.傷病員艱苦轉戰
1944年春,日偽軍在承德境內完成集家並村和大規模製造“無人區”的計畫。三區隊60多名傷病員由2名醫生、3名衛生員負責,轉戰於承平寧交界的大森林。
敵人嚴密封鎖和搜捕,傷病員和醫務人員得不到救濟,每天轉山溝,用樹枝搭窩棚,住炭窯,有時只能露天過夜。沒有糧食,以野菜、橡子充飢。沒有藥品,很多人傷口化了濃,就這樣與飢餓和傷痛鬥爭著。
建廠村的二梁溝,海拔在1400米左右,林木茂盛,雜草叢生,視野開闊。抗戰時期,這裡屬於“無主禁作地帶”。1943年秋季,八路軍主力部隊轉移後,在高喜家留下十幾名傷病員。
敵十一道河營部聞訊後,決定立即出兵,派兩個連的日偽軍進山掃蕩。這次突襲選在下午黃昏時分,完全出乎我軍意料。三區隊傷病員們來不及隱蔽,全被射殺於屋子裡。這就是著名的“二梁溝八路軍三區隊後方野戰醫院慘案”
4.抗日英雄美名揚
1)高橋
高橋,原名高明海,化名蘇然、徐文良。吉林省密山縣(今屬黑龍江省)人,原是“九·一八”事變後流亡關內的東北學生。後輾轉到冀東,加入中國共產黨,相繼任八路軍主力十三團一營營長、十一團參謀長。1941年8月,率部挺進熱河。1943年5月,被任命為第三區隊長。
高橋是冀東抗日戰場上一位英勇善戰的驍將。面對日偽軍實行的殘酷大掃蕩,高橋將三區隊分成3支小部隊與敵周旋,他自率1個排繼續在承平寧游擊中心區堅持鬥爭。1944年3月29日,在寧城八素台雙廟村的老戚溝被敵人包圍。高橋區隊長和18位指戰員壯烈犧牲,年僅28歲。
高橋區隊長和18位指戰員壯烈犧牲,年僅28歲。高橋隊長的壯烈犧牲,使我黨失去了一位卓越的軍事指揮員,使承平寧地區的抗日鬥爭失去了一位主要的領導人。
在他短暫的一生中,身經百戰,威震敵膽。高橋很注重軍民團結,軍政關係,嚴於律己。他為人謙虛、樸實、平和;他精力充沛,沉著果斷,堅韌不拔,百折不撓。
劉春堂老人說,高橋是大眼睛、圓臉盤,身材中等,腰板挺直,非常精神,說話帶笑,一口濃重的東北音調。他長期在熱河一帶活動,教育和幫助了許多同志。高橋給承平寧地區特別是三溝東溝人民,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象。
2)楊雨民
楊雨民,原名楊維華,出關後化名楊友明、黃雲,熱河省赤峰人。曾是“一二·九”運動的骨幹、“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的發起人之一和“民先”總隊武裝部長。1942年被派來冀東,擔負開闢熱河的領導責任。楊雨民和高橋領導的三區隊,頻頻出戰,節節勝利,沉重地打擊了承平寧的敵偽統治勢力。日本投降後,任第一屆熱河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楊雨民,為熱河的革命和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3)鄭紫明
副政委鄭紫明(鄭維家),湖北紅安人,是一位1926年參加革命的老紅軍。1939年延安抗大第四期畢業後,奉命來到冀東,任第三總隊總隊長。他把紅軍的光榮傳統帶到了冀東部隊,和堅持抗戰的冀東兒女親同手足。
4)周治國
周治國,曾用名周建華、周田,河北遷西人。曾任冀東八路軍十二團一營副營長,晉察冀十三軍分區第一遠征工作隊隊長,承平寧聯合縣縣長。1944年,以周治國為首的冀東“錦熱邊遠征工作隊”,找到朝陽縣石明信溝堅持多年抗日活動的王文福(《中國地》原型人物、外號王老鑿),並取得了聯繫。周治國曾寫了一部15萬餘字的革命戰爭回憶錄《遠征塞外》,給後代留下珍貴的遺產。
5)趙文進
湖北省大悟縣人。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冀東軍區第十三軍分區十一團團長,冀熱遼軍區第十五軍分區司令員,熱中軍分區司令員。1943年10月,率十一團挺進承德縣東北的小建廠溝,痛擊偽國兵2個連。
解放戰爭時期,曾任華北野戰軍第19兵團65軍194師師長。新中國成立後,又任西藏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兼四川省軍區司令員等職。1955年,趙文進被授予少將軍銜。1962年,參與指揮過對印自衛反擊戰。
6)郝福鴻
1919年1月出生於河北省遵化市。1938年6月,參加革命工作,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時,郝福鴻先後擔任八路軍冀東軍分區包森支隊指導員、三區隊黨總支書記、冀熱遼軍區支隊副政委、政委。解放戰爭期間,曾任赤峰縣縣長,熱中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等職。
7)陳革
河北省安國縣人。1943年5月至1944年1月,陳革在承平寧聯合縣任組織科長兼武裝科長期間,曾為根據地區村政權培養了大批骨幹。
8)吳榮福
一連連長吳榮福,是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老紅軍。1942年8月石各莊之戰,擔任主攻的一連連長吳榮福,指導員郭連珍身先士卒,冒著密集彈雨,一直拼殺到日偽軍指揮點。
9)何子橋
二連連長何子橋(何廣森),遵化縣貧苦農民出身,他在1934年就擔任過孫永勤抗日救國軍的大隊長。冀東八路軍何子橋獨立大隊約有200多人,經常在長城沿線一帶活動,尋機打擊日寇。
5. 冀東抗戰史上的悲壯一頁
三區隊挺進熱河,也是冀東抗戰史上極悲壯的一頁。據《冀東革命史》記載:“1943年承平寧聯合縣建立時,第三地區隊、地方游擊隊和地方幹部,共約600多人。到1944年10月,陸續撤回基本區的已不足百人。”
冀東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區黨委常委李中權在《征程軼事文集》一書中深情寫道:“我三區隊的300多名同志,在熱河圍場“無人區”無房、無糧的殘酷環境中,爬冰臥雪,野菜充飢,與敵苦戰。區隊長高橋等200多名同志犧牲,剩下的幾十名同志毫不退卻,沒一個叫苦怕死的,一直堅持到勝利完成任務,表現了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
6. 地下交通線
為及時同上級取得聯繫,遠征工作隊建立起東、西兩條地下交通線。
西線:從承德縣東北部光頭南麓的聖祖廟、東溝大營子、建廠溝起,經平泉車輪窖、上平房、老婆山、胡杖子,越過錦承路再經寬城、青龍縣,通過萬里長城到遷西縣賈莊子、龍灣村——冀東抗日根據地。
這兩條地下交通線,每條都有300華里左右。主要任務,一是往來送信,傳遞訊息;二是偵察敵情;三是護送幹部;四是運貯物資。
7.雙擁工作與軍民關係
在承平寧抗日根據地,黨群、乾群、軍民、軍政關係發揮得最好。黨的統戰政策貫徹得最徹底,黨的民眾路線就是黨的生命線體現得最深刻。九道河村民眾紀玉峰為掩護楊雨民,不惜犧牲自己幼小的親生兒子,事跡更為感人。
有次十一道河子日偽軍闖進小建廠掃蕩,來勢洶洶,敵眾我寡。楊雨民政委被敵人緊追,情況萬分危急。紀玉峰見此情形,將他藏在雙窯溝一座山洞內。
紀玉峰有個小兒子,當時約四五歲,由於害怕,不停地哭鬧。幾名偽滿國兵恰好來到洞口附近,為了不暴露目標,紀玉峰趕緊捂住孩子的口鼻不使其出聲。敵軍搜尋半天,一無所獲,便撤走了。當紀玉峰鬆開手,小兒子已經窒息而死。
在三溝東溝川,聖祖廟、楊營及建廠等地的老百姓差不多都集中於十道河、十一道河兩大部落。少數不願下山進部落的民眾,就躲在深山裡開荒種地,維持生計。從實行“無人區”化後,駐十一道河營部的日偽軍與討伐隊,即每年幾次按節氣到“無住禁作”地帶去割毀青苗。
趙芳在正北溝一帶開荒種糧,誓不下山,與日偽軍周旋,反割青苗。在極端困苦的情況下,趙芳還盡力支援八路軍和游擊隊,做鞋、送糧,直到抗戰勝利。
1943年春天,三區隊初到建廠溝時,沒有吃飯的家什。八路軍通過甲長向十道河部落老百姓捎信,每戶徵集一個碗。甲長很快備齊了一百多個大碗,由專人護送趕赴建廠溝八路軍駐地,解決了三區隊的生活急需。
十道河部落,是我黨在承平寧聯合縣一區秘密設立的地下交通中轉站,負責敵方情報的收集與傳遞。小西溝門老劉家遷入街里後,被毀壞的房院成了三區隊和交通員的聯絡點。
十一道河日偽軍營部所轄兵力、武器裝備與掃蕩計畫等情報,正是由此轉達到建廠溝三區隊駐地。現已86歲高齡的劉春堂老人,在1943年秋曾與本村韓明一起,趕兩頭毛驢到松樹底,為八路軍高橋部隊送去兩百斤小米和日偽掃蕩的情報。
8.冀熱遼軍區的前哨陣地
1940年至1945年間,在冀東區黨分委正確領導和廣大民眾的積極支持下,我軍政人員以青龍、平泉、承德、寧城、建平5縣為中心,在東至朝陽縣,西至圍場、隆化縣,南至長城,北至喀喇沁旗等10個縣內開闢了一片抗日游擊區。1942年至1944年,在熱遼民眾基礎較好的地方,曾先後組建過12個抗日區政府。
尤其是承平寧聯合縣的建立及熱遼抗日游擊根據地的開闢,牽制了大量敵軍。承平寧一帶人民在八路軍冀東三區隊率領下所進行的英勇鬥爭,也有力地支援了全國其他抗日戰場。
承平寧抗日游擊根據地,是冀熱遼軍區的前哨陣地。它不僅擴展了冀東遊擊戰爭的迴旋餘地,而且大大地激勵了敵占區軍民。特別是東北人民的勝利信心,擴大了黨在國際上的政治影響。
承平寧抗日游擊根據地,為熱河的解放準備了幹部,奠定了廣泛的民眾基礎,創造了有利的鬥爭條件。同時,使我黨“抗日救國”主張深入人心,為收復東北失地打下了基礎。
紀念館後記
說起承平寧抗日根據地,許多人不會忘記那段烽火歲月中的戰鬥歷史,不會忘記革命老區人民為了共和國的今天所付出的鮮血和生命的代價。革命老區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搖籃。沒有革命老區,就沒有今天的一切。
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承德地區廣大軍民在“一切為了前線勝利”的號召下,不但積極配合主力軍作戰,而且為部隊供給糧草,抬運擔架,搶救傷員,輸送彈藥,從人力、物力等各個方面,全力以赴地做好戰地勤務工作。
承德縣作為最早被定為革命老區的縣(市)之一,歷史是光榮的,貢獻是偉大的。同全國一樣,承德發展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起點上。但是,由於歷史、地理等諸多原因,革命老區承德的經濟社會發展仍然滯後於全省總體經濟社會發展。
革命先烈建功勳,風範永存;吾輩勵志爭先進,再譜新篇。加快科學發展,積極推進家鄉現代化建設進程,富民強縣,爭取提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這就是我們對先烈的最好紀念。相信有黨和國家政策的關照,有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有人民的不懈努力,老區的光榮傳統會永遠發揚光大,承德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抗戰史話節選
三溝東溝,地處河北省東北部。泛指從三溝鎮東莊,至五道河鄉聖祖廟村的車道溝里這一帶,沿途經過或通往的莊屯有數十個之多。其中,三溝東溝北部的五道河鄉,是老牛河發源地,最高海拔約1400米。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屬多山區,總面積165.43平方公里。北起與平泉縣、三家鄉交界的旗桿子大尖南麓,南至石子溝南溝與平泉縣、六溝鎮交界處,南北長37.4公里;東起河北村白家窩鋪與平泉縣交界處,西至十道河村道北溝與三溝鎮交界處,東西寬17.3公里。
五道河鄉有19條溝,老牛河自北向南貫穿全境。這條河,堪稱三溝東溝人的“母親河”。她發源於聖祖廟村車道溝雙廟梁西南麓,在下五道河流入三溝鎮。境內全長近40公里,有3條主要支流匯入。老牛河的上游,群峰競秀林海茫,山高谷深鷹雁翔。由雙廟梁的汩汩林泉匯集而成的川水,順著幽深的溪澗,漫過蔥鬱的苔蘚,淌下立陡的石岩,常年叮咚作響。盛夏時節,處處可見潺潺清流,從高山絕壁上奔涌而出,湍聲震天,水花飛濺。越往下游匯集的溪泉越多,斗折蛇行地自北向南流去。
三溝東溝,屬南部燕山地槽和北部內蒙古台背過渡帶。多山地、丘陵,境內層巒疊嶂,遍布奇峰異石。水資源豐富,在谷地、林間、岩縫、山澗里,有許多天然礦泉,為避暑勝地。山水田園風光秀美迷人,極具鄉野情趣,加之民風淳樸,遊客到此,讚不絕口。這裡屬於溫帶半濕潤間半乾旱大陸性季風型燕山山地氣候,具有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熱同期等特點。局部氣候差異明顯,晝夜溫差較大。年降水量為450~850毫米,多半集中在夏季,適宜玉米、穀子、大豆、高粱等多種農作物生長。
據古遺址出土文物考證,早在公元前四千年,三溝東溝一帶就已有人居住、生息與繁衍。這裡自古就屬幽燕之地,經契丹、女真、蒙古、滿洲等族千年統治,出土的珍貴歷史文物眾多。1984年冬,十道河村道北溝孫海家在挖水井時發現古墓一座。承德縣博物館得知訊息後,迅速派人趕到該村。考古專家確定為遼代墓葬,由於現場已被破壞,僅對殘存部分進行清理。古墓南側,有殺殉的一匹馬,骨骼保存完整。這座古墓出土多件文物,最有價值的是一套精美的遼代編鐘。
三溝東溝屬於抗戰時期的革命老區,處在熱河省中部,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從三溝鎮經十道河、聖祖廟等村一路向北,翻山過梁,可通平泉縣,乃至內蒙、遼寧。三溝東溝,屬於名副其實的南北通衢、戰略要地。尤其五道河鄉建廠溝、聖祖廟,曾經是承平寧抗日游擊根據地的核心區域。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八路軍冀東軍分區第三地區隊(即高橋部隊)長期在這一帶活動。偽滿洲國在十一道河駐有營部及兩個連,包括第一連、機槍連。另外兩個連,分別駐在五道河、下院。
1943年5月16日,轉戰於錦熱路北之冀東部隊,在建廠溝寇杖子後山上,與偽滿軍一個營接觸。經五小時激戰,將敵人擊潰。三區隊出關,首戰三溝東溝即傳捷報。第二年,日偽軍出動12輛卡車運重兵到這裡舉行紀念。同時,徵集民夫在寇杖子後山修建了一道石頭牆。松樹底下有個管家大院,曾是三區隊駐地。1943年秋,我軍奔襲三座店鴉片組合回來,就在那裡晾曬大煙膏。
建廠村的二梁溝,海拔在1400米左右,草木茂盛,視野開闊。抗戰時期,這裡屬“無主禁作地帶”。八路軍主力部隊轉移後,在高喜家留下十幾名傷病員。有一次敵人的掃蕩很突然,完全出乎意料。傷員來不及隱蔽,全被射殺在屋子裡。建廠村後為五道河鄉林區,據說在一些溝岔,曾有人見到白骨。1962年夏天,三溝東溝洪水泛濫,掩埋膚淺的烈士被衝出來的可能性很大。二梁溝野戰醫院在62年洪水後成為一堆亂石,還在靜靜地向人們訴說那段無法磨滅的記憶。
聖祖廟村在三溝東溝抗戰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1941年,為了擴大抗日影響,周治國派李青山等人到錦承鐵路以北光頭山一帶開闢敵占區。1942年夏,周治國率“晉察冀邊區第13軍分區第一遠征工作隊”來到聖祖廟,同李青山、蘇柏熙等帶領的游擊隊會合。為及時同上級取得聯繫,遠征工作隊建立起東、西兩條地下交通線。西線從承德縣東北部光頭山南麓的聖祖廟大營子起,經過平泉、青龍、寬城縣,再通過遷西縣賈莊子、龍灣村,最終到達冀東抗日根據地。
1943年除夕夜,我軍十一團二連、十二團一連、第一遠征工作隊及三區幹部在聖祖廟大營子集結休整,準備過年。這時天降鵝毛大雪,狂風呼嘯。日偽軍上萬人實施多路圍剿,從四面包抄上來。南面是日本鬼子,北邊是討伐隊,東西兩邊則是偽滿洲國兵。在車道溝、拐棒溝一帶,打響了光頭山突圍戰的第一槍。遠征工作隊包文勝、姜建舟率領的一中隊被敵人包圍,損失最重,四十多人大部壯烈犧牲。在風雪瀰漫中,高橋率部朝光頭山方向突圍。
1933年3月4日至1945年8月7日,日本侵略熱河期間,曾建偽承德縣,在承德街設立公署。當時的三溝東溝,屬二道河子村管轄。1943年5月,中共承(德)平(泉)寧(城)聯合縣與冀東軍分區第三地區隊相繼成立。與此同時,三區隊開展了艱苦的反“集家並村”鬥爭。英勇的三溝東溝人民,在反集家鬥爭階段,與八路軍、區小隊緊密配合,曾經多次拆毀人圈的圍牆。白天日偽軍監工修上,夜間老百姓就破壞掉,前後持續一年多。
原十道河集團部落,四周修築著高大的圍牆與崗樓,設正門一座、角門兩座。出了北門外,僅兩三公里之遙,即十一道河偽滿軍隊的營部。小西溝門老劉家,是我黨在承平寧聯合縣一區秘密設立的地下交通中轉站,負責收集與傳遞日偽軍的情報。出東大門,拐過山彎,則進入建廠溝,那裡有八路軍冀東第三區隊後方醫院、中共承平寧聯合縣政府所在地。部落內的人口多,民眾住茅草窩棚,缺衣少食,生活極其困難。瘟疫、鼠疫等傳染病,都曾在部落內蔓延、肆虐。
“滿洲國軍”的殘暴統治和接二連三的天災人禍,並沒有嚇倒三溝東溝人民。在九道河村、十道河村、十一道河及楊營、聖祖廟等村,有許多熱血青年參加了八路軍。這些老八路,在高橋、楊雨民、周治國率領下打游擊多年,轉戰承平寧地區。就連部落里的甲長,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光頭山突圍戰前,聖祖廟甲長范蓯向周治國報告,東南西北都發現了日偽軍,人數眾多。十一道河甲長周福珍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多次支持部隊、掩護抗日人員。
1943年,由於集家並村,聖祖廟、楊營及建廠等地的老百姓差不多都集中在十道河、十一道河兩大部落。各條溝里的民房、茅舍,全被燒毀或拆除。高橋、楊雨民讓正北溝趙芳留下來堅持鬥爭,給部隊籌集糧食、軍鞋。日偽軍進山掃蕩,見無主禁作地帶有青苗,就接二連三派人割掉。但仍有不少民眾冒著生命危險,為八路軍送去急需的糧食、藥品。
十道河子現已86歲高齡的劉春堂老人,在1943年秋天曾與本村韓明一起,趕兩頭毛驢到松樹底。高橋、楊雨民留兩人在部隊宿營地,老管家大院住了一晚,並觀看指戰員操演、訓練。次日臨走時,楊雨民打開雨布,用刀割下一大塊剛奔襲三座店繳獲的煙膏,交給劉春堂,讓其母親養家餬口。在回村的路上,兩人打了些山梨用毛驢馱著。中途遭遇日偽軍進山掃蕩,機智的劉春堂面對盤問,應答如流,未露一絲破綻,圓滿地完成了此次任務。
抗戰後期和解放戰爭時期,三溝東溝還有許多青壯年,在承平寧一帶積極地參與抬擔架、搶救傷員行動。由於這裡是革命老區,民眾基礎好,不少烈士安葬在三溝東溝。抗戰結束後,老區人民積極回響“徵集補充兵員”號召,又參加了解放軍。一些人由八路軍到解放軍,再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如十道河村最具傳奇色彩的老兵韓財,先後在第四野戰軍王牌部隊的兩個主力師服役,曾參加過遼瀋和平津之戰、廣西剿匪、抗美援朝。三溝東溝,不少人犧牲在異國他鄉。共和國的旗幟上面,有他們血染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