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扶桑葉
- 拉丁學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 別稱:朱槿
- 界:植物界
- 科:錦葵科植物
- 種:朱槿的葉
- 分布區域: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雲南等地有栽培。
- 化學成分:含蒲公英賽醇乙酸酯和β-谷甾醇
- 藥理作用:葉和莖的煎劑有輕度興奮作用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化學成分,藥理作用,
形態特徵
朱槿 常綠灌木,高約1-3m。小枝圓柱形,疏被星狀柔毛。葉互生;葉柄長5-20mm,上面被長柔毛;托葉線形,長5-12mm,被毛;葉片闊卵形或狹卵形,長4-9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都圓形或楔形,邊緣具粗齒或缺刻,兩面除背面沿脈上有少許疏毛外均無毛。花單生於上部葉腋間,常下垂,花梗長3-7cm,疏被星狀柔毛或近平滑無毛,近端有節;小苞片6-7,線形,長8-15mm,疏被星狀柔毛,基部合生; 萼鐘形,長約2cm,被星狀柔毛,裂片5,卵形至披針形;花冠漏斗形,直徑6-10cm,玫瑰紅或淡紅、淡黃等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圓,外面疏被柔毛;雄蕊柱長4-8cm,平滑無毛,有緣。花期全年。
分布範圍
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雲南等地有栽培。
主要價值
【考證】出自《本草綱目》。
【性味】①《本草綱目》:"甘,平,無毒。"
②《廣西中藥志》:"味澀,性平。"
②《福建民間草藥》:"解熱毒,消癰腫。"
④《南寧市藥物志》:"搗碎敷膿瘡。"
【用法與用量】外用:搗敷。內服:煎湯,1~3錢。
化學成分
葉含C16-C32碳氫化物(carbohydron),其中C17、C23、C25、C31碳氫化物為主,C21-C30高級脂肪醇,其中以C26、異-C28、異-C30、高級醇為主,C8-C28脂肪酸,其中以C8、C12、C14、C16、C18:2為主,蘋婆酸(sterculic acid),錦葵酸(malva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