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心動過速

房性心動過速簡稱房速。根據發生機制與心電圖表現的不同,可分為自律性房性心動過速、折返性房性心動過速與混亂性房性心動過速三種。可使用心電圖進行檢查,並根據檢查結果進行診斷和藥物治療。

基本介紹

  • 別稱:房速
  • 就診科室:心內科
  • 常見發病部位:心臟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1.自律性房性心動過速
分為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動過速和急性自律性房性心動過速兩種。
原發性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動過速多見於嬰幼兒,常為先天性、遺傳性或解剖學因素造成;繼發性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動過速患者常有明確的引起無休止性心動過速的原因,常見者為先天性或後天獲得性心臟病、心肌炎、心包炎等或由藥物、心臟手術的瘢痕(又稱切口性無休止性心動過速)、射頻消融術的損傷引起。
急性自律性房性心動過速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組,但多發生於成年人。常在器質性心臟病基礎上發作,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尤其是伴急性感染時)、肺心病等。
2.折返性心動過速
病因大多為病理性。約50%的房內折返性心動過速患者有器質性心臟病。
3.混亂性房性心動過速(又稱多源性房性心動過速)
成人與小兒均可患此類房性心動過速,但兩者在病因等特點方面不盡相同。
成年人多見於重病、年老患者,最常見的病因如下: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②心力衰竭;③洋地黃中毒;④外科手術等。
兒童多見於①心臟傳導系統發育未成熟;②病毒性心肌炎;③各種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病、風濕病等。

臨床表現

1.自律性房性心動過速
①心動過速的P波形態和心房激動順序不同於竇性心律;②心房刺激不能誘發、拖帶和終止心動過速,但(不總是)可被超速起搏所抑制;③心動過速發作與終止時可出現溫醒(Warm-up)與冷卻(Cool-down)現象;異常自律性房性心動過速;④房內傳導或房室結傳導延緩,甚至房室結傳導阻滯不影響心動過速的存在;⑤刺激迷走神經和靜脈注射腺苷不能終止心動過速。
2.折返性房性心動過速
①心動過速的P波形態和心房激動順序不同於竇性心律;②心房程式刺激和分級刺激能誘發和終止心動過速;③出現房室結傳導阻滯不影響心動過速的存在;④部分心動過速能被刺激迷走神經方法和靜脈注射腺苷所終止;⑤心房心內膜標測及起搏可判斷折返環的部位、激動方向與順序。
3.觸發活動引起房性心動過速
①心動過速的P波形態和心房激動順序不同於竇性心律;②心房程式刺激和分級刺激能誘發心動過速,且不依賴於房內傳導和房室結傳導的延緩;③起搏周長、期前刺激的配對間期直接與房速開始的間期和心動過速開始的周長有關,具有刺激周長依賴的特點;④心動過速發生前,單相動作電位上有明顯的延遲後除極波;⑤心房刺激能終止或超速抑制心動過速;⑥部分心動過速能被刺激迷走神經方法和靜脈注射腺苷所終止。

檢查

心電圖檢查顯示如下:
1.心房率通常為150~200次/分。
2.P波形態與竇性者不同,在Ⅱ、Ⅲ、aVF導聯通常直立。
3.常出現二度I型或Ⅱ型房室傳導阻滯,呈現2:1房室傳導者亦屬常見,但心動過速不受影響。
4.P波之間的等電線仍存在(與心房撲動時等電線消失不同)。
5.刺激迷走神經不能終止心動過速,僅加重房室傳導阻滯。
6.發作開始時心率逐漸加速。

診斷

根據病因、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即可做出診斷。

治療

1.自律性房性心動過速
(1)洋地黃引起者①立即停用洋地黃;②如血清鉀不升高,首選氯化鉀口服或靜脈滴注氯化鉀,同時進行心電圖監測,以避免出現高血鉀;③已有高血鉀者,可選用普萘洛爾、苯妥英、普魯卡因胺與奎尼丁。心室率不快者,僅需停用洋地黃。
(2)非洋地黃引起者①口服或靜脈注射洋地黃;②如未能轉復竇性心律,可套用奎尼丁、丙吡胺、普魯卡因胺、普羅帕酮或胺碘酮。
2.折返性房性心動過速
心電圖:p波與竇性不同,PR間期延長。根據治療目的選擇不同治療方案。
(1)治療目的在於終止心動過速或控制心室率可選用:①食管心房調搏;②藥物治療。
(2)對血流動力學不穩定者,可採用直流電復律,刺激迷走神經的方法通常無效。
(3)對反覆發作的IART(心房內折返性心動過速),長期口服藥物治療的目的是減少發作或使發作時心室率不致過快,以減輕症狀。
(4)對合併病態竇房結綜合徵或房室傳導功能障礙者,若必須長期用藥,需安置心臟起搏器。
(5)用導管射頻消融術根治是治療房性心動過速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成功率在90%以上。多數成功靶點位於心房後或間隔部,尤其是在近瓣環的間隔部。
3.紊亂性房性心動過速
亦稱多源性房性心動過速,常見於慢性阻塞型肺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洋地黃中毒、低血鉀。
心電圖:①三種以上P波,PR間期各不同②心房率100~130次/分③多數P波能下傳心室,部分P波過早而受阻,心室律不規則。
治療針對原發病。維拉帕米和胺碘酮可能有效。補鉀補鎂可抑制發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