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擊機

截擊機

截擊機是專門用於在空中截擊入侵的敵方轟炸機偵察機巡航飛彈的軍用飛機。其任務是保衛重要城鎮、戰略要地、交通樞紐等不被空襲。截擊機通常由地面雷達站或預警機導引至目標區,再用雷達截獲並跟蹤目標,當飛機處於有效攻擊位置時對目標實施攻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截擊機
  • 外文名:interceptor
  • 概念:空中截擊入侵的敵方飛機
  • 代表型號:米格-31
  • 最早截擊機:P-61“黑寡婦
  • 特點:源自戰鬥機
特點,發展,最早的截擊機,代表型號,米格-31,CF-100,Ba 349,

特點

殲擊機和截擊機並不能混為一談。打個比喻殲擊機是戰士,而截擊機則是刺客。也就是說殲擊機可以進行空中格鬥,但截擊機不行。截擊機的戰鬥都是一擊脫離式的。 截擊機是戰鬥機的一種,它的主要任務是保衛重要城鎮、戰略要地和交通樞紐不被空襲。截擊機具有快速反應的特點,不論白天黑夜,接到報警後能夠立即起飛,迅速到達指定空域。由於被截擊的轟炸機和偵察機機動能力不強,截擊機的機動性也很有限。為了及時發現目標,截擊機一般裝備有高性能的雷達,同時裝備多枚威力巨大的空對空飛彈,以便於擊落敵機。
截擊機

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為了截擊夜間入侵的轟炸機群,研製了P-61“黑寡婦”。飛機頭部帶有雷達和機炮,這就是最初的截擊機。戰後,為了對付帶有核彈的噴氣轟炸機,各國都很重視高速截擊機的發展。60年代後期,針對超音速轟炸機的出現,美國和蘇聯分別研製出3倍音速的截擊機YF-12A和米格-25。 20世紀70年代以後,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雷達性能大為提高。新型戰鬥機(如F-15,蘇-27)都裝備有先進的電子系統,而且機動性能和火力系統都超過了笨重的截擊機,除了空中格鬥外,也能很好地執行截擊任務。因此,各國一般不再研製專用的截擊機。
米格-25米格-25

最早的截擊機

1940年,英國的“波菲特”夜間戰鬥機,開始裝備雷達瞄準具。同年11月19日,“波菲特”截擊機擊落了一架德國的轟炸機。這是歷史上出現最早的截擊機。

代表型號

米格-31

米格-31是俄羅斯米格和莫斯科飛機聯合生產企業在米格-25MP型飛機基礎上研製的雙座雙發全天候截擊機。該機整機的50%採用合金鋼,16%是鈦合金,33%的輕質合金。該機航程遠,速度快,具有卓越的超音速飛行性能。1984年開始發展的米格-31M改進型改進了發動機和其它子系統,採用了數字飛行控制,多功能CPT座艙顯示、新型雷達及其它探測裝置,增加了外掛點,作戰能力有較大提高。
改進的米格-31改進的米格-31
頭部裝有СБИ-16“掩體”電子掃描相控陣火控雷達,搜尋距離達200千米,可同時跟蹤10個目標並對其中的4個目標進行攻擊。該雷達具有良好的抗干擾性能。APD-578數字式數據傳輸裝置可將雷達截獲的目標信息傳給地面指揮系統和鄰近的飛機。機頭下部安裝了可收放式紅外搜尋跟蹤儀。上述系統與任務計算機及雷達交聯,可提高抗電子干擾能力和武器系統的命中率。
該型還裝有莫斯科“日出”儀表設計局研製的ППИ.70В彩色平視顯示器;后座艙大型戰術情況顯示器;與雷達和紅外搜尋系統互聯的數字火力控制計算機;АПД-518數字保密數據傳輸系統;“回歸線”和“路線”無線電導航系統。
採用2台索洛維也夫設計局研製的D-30F-6雙轉子渦扇發動機。兩個機身整體油箱和機翼整體油箱總容量19300升,垂尾油箱容量為770升。可掛2個2500升副油箱,機頭左側裝可伸縮的空中加油受油管。
Mig-31三視圖Mig-31三視圖
動力裝置:兩台彼爾姆發動機設計局的P-30F6渦扇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93.1千牛,加力推力151.9千牛。
主要設備:頭部裝有NIIP N007 S-800電子掃描相控陣火控雷達,搜尋雷達可達200千米,可同時跟蹤10個目標並對其中的4個目標進行攻擊,中遠距導航系統,雷達告警接收機。
武器:8個外部掛架,機身下4個,可掛4枚R-33遠距半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飛彈,機翼下兩個外側掛架,可以掛2枚R-40T中距紅外飛彈或四枚R-60紅外空對空飛彈,此外安裝有1門23毫米GSH-23-6六管機炮。
重量及載荷:空重218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46200千克。內載燃油16350千克。
性能數據:高空最大允許馬赫數M2.83,最大平飛速度(高度17500米)3000千米/小時,最大巡航速度M2.35,經濟巡航速度M0.85。實用升限20600米。轉場航程(帶副油箱)3300千米。續航時間(無空中加油)3小時36分。

CF-100

CF-100截擊機是加拿大阿弗羅公司設計研製的一種全天候式戰鬥機,1949年,公司完成了第一架原型機,1950年1月19日首飛成功。隨即投入生產並在加拿大皇家空軍服役。該飛機總共生產了692架,其中53架出口到比利時,CF-100截擊機是加拿大設計的一流戰機,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平直機翼飛行速度超過音速的戰鬥機,航程遠,載荷大,結構強度高,是北美防空體系中的重要機型,CF-100截擊機長16.7米,翼展17.75米,機高4.76米,機翼面積54.9平方米,空重10480公斤,起飛重量16800公斤,最大平飛速度970公里/小時,巡航速度740公里/小時,升限16500米,航程4000公里。武器裝備為8挺12.7毫米機槍。動力裝置為兩台奧倫達90噴氣發動機,單台推力為2950千克力。
CF-100截擊機家族中有CF-100Mark2、CF-100Mark3、CF-100Mark4和CF-100Mark5等13種派生機型。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CF-100截擊機是加拿大唯一自行設計並投入生產的戰機,並在13個飛行中隊服役,後來又有4箇中隊被部署在歐洲 這些中隊的戰機在歐冊的服役時間從1957年到1962年。

Ba 349

1944 年春,盟軍開始對德國本土實施縱深轟炸,德國各大工業城市均不能倖免。更糟的是,面對數以千計的 B-17 轟炸機及其性能優異的護航戰鬥機 P-51,德軍的活塞式戰鬥機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了,除了繼續研發噴氣式戰鬥機,德軍急需一種更高效而廉價的截擊機。德國航空部的要求是操作簡單、廉價、且能在發現轟炸機群後起飛,並能在轟炸機達到轟炸目標前進行截擊,看來只有火箭推進的飛機能夠做到。1925 年秋,梅塞施密特、容克、亨克爾公司提交了各自的方案,它們分別是 Me P.1104,Ju EF127"Walli" 和 He P.1077"Julia"。另外還有第四個競爭者,就是埃里希·巴赫姆(Erich Bachem)公司的 BP 20,它類似於亨克爾公司的方案,但更易操縱,而且 BP 20 既沒有起落架也沒有滑撬,而是要靠在空中解體的方式來回收。雖然戰鬥機總監阿道夫·加蘭德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案,但德國航空部最終還是選擇了相對保守的 Ju EF127 和 He P.1077"Julia"。
事實上,早在 1939 年 6 月,維爾納·馮·布勞恩博士就提出了垂直發射的火箭推進飛機的計畫,當時就被航空部技術處以不切實為由否決。六年之後,相同的計畫看來又將重蹈覆轍,但巴赫姆找到了黨衛軍頭子海茵里希·西姆萊,在他的支持下,巴赫姆得到了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西姆萊指定航空部的奧伯斯特·科邁爾(Oberst Knemeyer)為該計畫的主任,道尼爾公司的赫爾·拜斯巴特(Herr Bethbader)也參與了該計畫,不久 BP 20 得到了航空部的編號 Ba 349,並得到了綽號:Natter(意為蝮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