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姆 Ba 349 “草蛇” (Bachem Ba 349 "Natter" ) ,是一款二戰期間德國製造的垂直起飛短程火箭截擊機。
本機的使用方式更接近於有人操作的地對空飛彈。它在發射架上垂直起飛、不需要機場,因而非常適合於工廠一類小範圍的區域防禦。黨衛軍謀劃為該機配備的飛行員主要是沒有任何實戰經驗的“菜鳥”,故起飛後直至飛機接近盟軍轟炸機群的這段時間,飛機將由自動駕駛儀操作。
在“草蛇”接近盟軍轟炸機群之後,飛行員的主要任務就是對準轟炸機發射裝填在機頭的火箭彈。其後,飛行員和帶有火箭發動機的後部機身將分別使用降落傘降落,以便於對珍貴的火箭發動機回收再利用。木質的前部機身可被拋棄。
本機在載人試飛前曾經進行了數次無動力拖曳試驗及無人發射試驗。唯一的一次載人火箭動力試飛在 1945 年 3 月 1 日進行,任務的結果是“草蛇”墜毀,試飛員洛塔爾·西貝爾 (Lothar Sieber) 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赫姆Ba 349 “草蛇” 截擊機
- 外文名:Bachem Ba 349 "Natter"
- 性質:垂直起飛短程截擊機
- 國別:德國
- 年代:二戰
- 製造商:巴赫姆 (Bachem Werke GmbH)
- 動力:火箭
- 武器:無制導火箭彈
背景,綽號,獨特的設計,設計諸元,動力裝置,性能,重量,尺寸,武器,作戰原理,試飛,結局,反思,
背景
1943 年,盟軍開始對德國本土實施縱深轟炸,德國各大工業城市均不能倖免。更糟的是,面對數以千計的 B-17 轟炸機及性能優異的護航戰鬥機 P-51 ,德軍的活塞式戰鬥機顯得愈發力不從心。因此,除繼續研發噴氣式戰鬥機之外,德軍急需一種高效而廉價的截擊機。帝國航空部的要求是操作簡單、廉價,且能在發現轟炸機群後起飛,並在轟炸機到達轟炸目標前進行截擊,如此目標看來只有火箭推進的飛機能夠做到。1944 年初,梅塞施密特、容克斯、亨克爾公司提交了各自的方案,它們分別是 Me P. 1104,Ju EF-127 "Walli" 和 He P. 1077 "Julia" 。另外還有第四個競爭者,就是巴赫姆公司(Bachem Werke GmbH)的 BP 20。它類似於亨克爾公司的方案,但更易操縱,而且 BP 20 既沒有起落架也沒有滑撬,而是要靠在空中解體的方式來回收。雖然戰鬥機總監阿道夫·加蘭德認為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案,但航空部最終還是選擇了相對保守的 Ju EF-127 和 He P. 1077 "Julia" 。
事實上,早在 1939 年 6 月,維爾納·馮·布勞恩博士就提出了垂直發射的火箭推進飛機的計畫,但當時就被航空部技術處以不切實際為由否決。時間推移到 1944 年,相同的計畫看來又將重蹈覆轍,但巴赫姆找到了黨衛軍頭子海茵里希·西姆萊,在他的支持下,巴赫姆得到了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西姆萊指定航空部的奧伯斯特·科邁爾(Oberst Knemeyer)為該計畫的主任,道尼爾公司的赫爾·拜斯巴特(Herr Bethbader)也參與了該計畫,不久 BP 20 得到了航空部的編號 Ba 349,並得到了綽號:Natter。
綽號
本機的綽號為德語 "Natter" 。該辭彙在英語中經常被錯誤地翻譯為“蝰蛇” (viper, adder等),國內媒體也有譯為 “蝮蛇” 的。實際上,從傳統來看,Natter這個辭彙在德語中指代一種無毒蛇,尤其是在歐洲非常常見的草蛇;然而蝰蛇、蝮蛇都是有毒的蛇,並不符合Natter的德語原意——德語中代表 “蝰蛇” 的辭彙是 "Otter" 。加之本機具有灰綠相間的塗裝,故中文譯名為 “草蛇” ,似更符合德語原意。
至於英語將natter誤譯為 “蝰蛇” 的原因,可能是由於 "Natter" 和 "adder" 在字形上的相似,以及在英國本土,唯一廣泛分布的蛇就是蝰蛇。
獨特的設計
Ba 349 很快就生產出來,因為當時金屬材料十分匱乏,加之為了提高機動性,機體絕大部分為木製結構,但駕駛艙仍有裝甲保護。其機身為圓柱形,短而平直的機翼上沒有任何操縱面,而全都在呈十字形的尾翼上(所以稱它為火箭也許更適合)。Ba 349 使用一台赫爾穆特·瓦爾特(Hellmuth Walther)公司的瓦爾特 HWK 109-509A 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Me163 也使用相同的引擎),其燃料箱位於機身中部,分別為 T 燃料箱(過氧化氫和穩定劑)和 C 燃料箱(肼/甲烷的水合物)。這兩種燃料一旦混合就會自燃,加之高濃度的過氧化氫有極強的腐蝕性,所以必須十分小心。為了增加起飛速度,Ba 349 還使用了 4 個斯密丁(Schmidding)533 固體助推火箭,這使 Ba 349 能在 60 秒內達到 11,000 米的高度。武器方面,原計畫裝備 2 門 30 毫米 Mk108 航炮,但很顯然,德國人也知道 Ba 349 的性能遠不及盟軍的護航戰鬥機,所以量產型只裝備了威力強大的火箭彈,以便更有效的對付盟軍的轟炸機。
設計諸元
動力裝置
一台瓦爾特 HWK 109-509A 雙燃料液體火箭發動機,最大推力 1,500 公斤(B 型使用 HWK 109-509C,最大推力 2,000 公斤)。T 燃料箱 435 立升,C 燃料箱 190 立升。四個斯密丁(Schmidding)533 固體助推火箭,總推力 2,000 公斤。(B 型使用兩組固體火箭助推器,總推力 2,000 公斤)。
性能
重量
起飛重量為 2,232 公斤,空重 800 公斤,包括助推火箭共 880 公斤。
尺寸
翼展 3.6 米,長 6.02 米,高 2.25 米,機翼面積 4.7 平方米。
武器
24×72.9mm 亨舍爾 Hs 297 “暴風雪” (Föhn)式火箭或 33×55mm R4M 火箭。
作戰原理
Ba 349 在發射前要豎起 24 米高的發射架,翼尖和腹翼被固定在導軌上以便控制發射姿態。飛機的操縱系統和可操縱面在發射時將被鎖住,直到 10 秒後助推火箭燒完並被爆炸螺栓炸離機身。這時操縱系統被打開,地面通過無線電控制飛機爬升,當然飛行員可以隨時接管控制權。Ba 349 爬升到接近 10,000 米時,飛行員控制飛機下降並接近敵方的轟炸機編隊(美軍一般在 6,200 至 9,400 米的高度接近轟炸目標),當距離轟炸機 1.6 至 3.2 公里時, 飛行員拋開機頭錐,齊射 24 發亨舍爾 Hs 297 “暴風雪” 式火箭。由於燃料也快用完了,Ba 349 下降到 1,400 米,飛行員使用爆炸螺栓將飛機從機身中部的連線部炸斷,帶有發動機的後部機身通過自動打開的降落傘安全降落地面,這樣最為寶貴的發動機就可以再次利用。而飛行員則須等一會兒才能爬出座艙,以免被尾翼擊中;最終飛行員打開自己的降落傘,前部機身則被拋棄。
試飛
Ba 349 的第一架原型機於 1944 年 10 月4 日製造完成。11 月 3 日,其原型機在亨克爾 He 111 的牽引下進行了滑翔飛行,但其後發現 “草蛇” 和母機之間的牽引索會對飛行狀態造成干擾,因而無法準確測試 Ba 349 的真實飛行狀態。12 月,西姆萊的興趣開始減低,同時航空部要求取消所有不必要的計畫,以保證 Me 262 和 Me 163 的生產,但巴赫姆並沒有理會這一命令,因為氣動試驗相當成功,首次動力發射也在準備之中。但由於位於基爾的赫爾穆特·瓦爾特公司受到嚴重破壞,直到 1945 年 2 月 25 日,Ba 349 才得到發動機來進行載有假人模型的垂直發射。試驗結果十分成功,飛行員和發動機都安全地降落地面。受此鼓舞,航空部要求立刻進行載人試驗。但在3 月1 日的首次載人試驗中,Ba 349在發射後僅僅飛行了 32 秒就墜毀了,22 歲的志願試飛員洛塔爾·西貝爾(Lothar Sieber)當場殉職。
結局
Ba 349 總共生產了 36 架,包括 3 架 B 型(換裝了推力更大,續航時間更長的瓦爾特 HWK 109-509C 型發動機,使用兩組固體火箭助推器替換了四個斯密丁 533 固體助推火箭)。
1945 年 4 月,10 架 Ba 349A 早期型被部署在斯圖加特附近,等待盟軍的空襲。但由於盟軍地面部隊的逼近,德軍不得不在這些截擊機被虜獲之前將其摧毀。
但盟軍仍至少發現了 3 架完整的“草蛇”。其中一架被蘇軍得到,另兩架(包括一架 Ba 349B)於 1946 年運到美國,A 型在加州的莫洛克陸軍基地(現在的愛得華空軍基地)進行了發射,但在發射後三分鐘就在空中爆炸,殘骸落在拉斯維加斯附近的一架雜貨店裡。B 型則被運到印第安納州的福里曼試驗場(Freeman Field)解剖,1949 年被美國航空博物館接收。
此外,有一架複製品在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展出。
反思
有人常將 Ba 349 稱為德國的神風特攻隊,這多半是由於人們認為其空中解體的回收方式是為了使機身前部撞擊轟炸機。但事實上這並不可行,因為如果 Ba 349 以高速接近目標,飛行員就很難逃脫。但如果以低速接近目標, Ba 349 在撞擊前可能就已經被打爛了。當然,如果飛行員根本就不想逃脫,那就另當別論了。不過即使是撞擊,木製機身的 Ba 349 對 B-17 ,也只有以卵擊石的效果。
Ba 349 之所以採用空中解體的回收方式,主要是為了節省燃料,並適應 “全民” 作戰的需要。當時的 “老鳥” 已經是十分稀有,當然不可能派他們去駕駛如此危險的截擊機。黨衛軍希望讓大批只受過最基本訓練的 “菜鳥” 飛行員來駕駛 Ba 349 ,起飛和著陸自然是最棘手的部分。正因為不需要起飛和著陸的技術, Ba 349 才受到黨衛軍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