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蘇-15是前蘇聯蘇霍伊設計局六十年代初開始研製的單座雙發全天候高空超音速截擊機,北約集團給予的綽號是“細嘴瓶”(Flagon)。蘇-15的原型機於1965年首次試飛,1969年生產型開始裝備部隊,並逐步取代老式的蘇-9/11,成為前蘇聯的主力國土防空戰鬥機。在七十年代末期,蘇-15是前蘇聯高度保密的機種之一,只配置在前蘇聯本土,沒有進駐華約其他國家,也未出口,當時前蘇聯空軍曾裝備了800架以上的蘇-15,如今則只能在航空博物館的停機坪上看見它。
研製背景
眾所周知,20 世紀 50 年代下半葉,蘇聯航空業處於困難時期,原因是國家領導人(赫魯雪夫)鐘情於飛彈(尤其是防空飛彈)。軍方和設計師們都執意“建議”修訂更新空軍和防空裝備的計畫。1958 年,國家航空技術委員會取消了 24 個飛機研發題目和 12 個發動機研發題目,第二年又分別取消了 21 個和 9 個。與此同時,西方出現了攻擊型的作戰飛機,比如戰略轟炸機、戰鬥轟炸機等等,這就迫使蘇聯軍方制訂了對應措施。例如,要求防空殲擊機能夠遠距離截擊,能夠攻擊整個正面半球形區域內的“來犯”目標。考慮到當時國家領導人的個人喜好,提出製造某種新飛機的構想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能使現有的飛機進行現代化改裝。而且,還要求截擊機只裝載“空對空”一類的飛彈,而它的飛行從起飛到降落都採用自動化程式控制。這樣的要求現在聽起來好像不是設計飛機,更像是設計對空飛彈,而在當時的那個歷史時期這卻是千真萬確的。
研發歷程
1960 年 3 月,由蘇霍伊設計局下轄的 51 廠開始研究製造獲得 T-58 秘密編號的新型防空戰鬥機。新的項目在 T-3-8M 武器系統(後來的 蘇-11)基礎上進行現代化升級的方案也已確定了下來。按照計畫在飛機上配備搜尋距離大和掃描範圍廣的機載雷達,而且還要配備性能較高的飛彈。339 設計局的雷達設計人員提出過兩種機載雷達方案,“勇士”-2 機載雷達,一種準備供 蘇-11 用的“勇士”雷達經過現代化改進的機載雷達;“渦旋 ”機載雷達,以用於截擊機 圖-28 的“旋風”雷達改進的型號。蘇霍伊設計師們認為,這兩種雷達的共同點是由於直徑較大,所以都不能裝入 蘇-11 的機頭,因此新飛機需要由機頭進氣改為兩側進氣。結果,經過這一改進,這種新的截擊機成了蘇聯典型的第二代噴氣戰機。
1960 年 11 月,蘇霍伊設計局準備了一份政府檔案草案,其中講到在截擊機上將裝備“渦旋”機載雷達、R-40 型新式飛彈和“飛奔”自動操縱系統。在這個檔案中首次出現飛機的編號——蘇-15,而整個截擊武器系統被賦予了 蘇-15K-40 (T-3-8M3)的代號。
1960 年年底,在設計局的專用試驗台上開始試驗兩側進氣構型方案的動力設備。但時間過去了,關於製造飛機的政府決定一直沒有下來,因此飛機設備的選配、構成也就沒有檔案依據,如果沒有批文想做成一件事情,這在當時的計畫經濟體制下的蘇聯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因此,蘇-15 的名稱在正式的往來檔案中暫時消失,如果想繼續搞下去,只能使用國家計畫目錄記憶體在的項目編號,這就出現了一個怪現象,明明就是 蘇-15,而在那個時期的檔案中飛機名稱卻變成 蘇-11M。不過不管使用什麼編號,計畫進展還算順利,1961 年 9 月完成了航空樣板的製造,可是,終歸屬於名不正言不順,到夏天 T-58 的工程就中止了。
到 1961 年中期,剛剛學會使用
蘇-7B 和
蘇-9 戰鬥機的飛行部隊遇到了很大麻煩。問題出在發動機上,事實證明了 AL-7F 型發動機的安全性極低。在使用的最初一年半內,飛行事故就損失了 23 架飛機,原因是飛機上惟一的發動機屢屢出現故障。軍方要求迅速消除已暴露出來的缺陷。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蘇霍伊失去信心。
這時,蘇霍伊設計局做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即在 T-58 上不用一個 AL-7F 發動機而用 2 個 R-11F-300 型發動機。新式飛機的代號是 T-58D。這種飛機在飛行中機身像是一位“細腰小伙子”。
1962 年 2 月 5 日,蘇霍伊的機會終於來臨了,政府和軍方發布一道政府令,說“為了提高飛行武器系統的性能,要對 蘇-11 飛機進行現代化……以便確保攻擊飛行在 2,000~24,000 米、時速達到 2,500 千米的目標,以及確保進一步提高飛行武器系統的安全可靠性、反干擾能力和自動化程度”。
第一架試驗飛機 T-58D-1 完成於 1962 年 4 月。它沒有安裝雷達和其他專用系統,而只是裝上了數據記錄儀和配重。5 月 13 日夜,飛機被運往飛行試驗和後加工基地。5 月 30 日,伊柳辛首先駕機升空。
批量生產
1965 年 4 月 30 日,政府決定正式採用編號為 蘇-15 的飛機並投入批量生產。機載雷達稱 RP-15,飛彈是 R-98,而整個截擊武器系統代號是 蘇-15-98。為要批量生產 蘇-15,必須對系統作一系列重大改進。例如,應當提高副翼的效果,為此決定增加副翼的面積。為了縮短 蘇-15 起飛滑跑距離,決定在起飛時放出襟翼,而在此之前飛行教官們所教授的,只是在降落時才放出襟翼。從生產的技術工藝來看,蘇-15 並沒有引起革命,因為它與早先生產的 蘇-9 和 蘇-11 有很多共同點,而就設備而言實際上完全與 雅克-28P 相似。第一架 蘇-15(序號 00-01)的生產晚了幾個月,到 1966 年 2 月 21 日才完成。4 月末飛機轉移到茹科夫斯基的設計局試飛和後加工基地,7 月 21 日第二架 蘇-15 序號 00-02 也轉移到了那裡。
從 1966 年下半年起,蘇-15 逐漸進行規模生產。到當年年底已生產 17 架飛機。在批量生產的 蘇-15 上,進行了機身結構的重新設計,這樣一個是加強了結構強度,另外也增加了燃料系統容量。
試飛表演
1967 年 7 月 9 日一大清早,成千上萬的莫斯科人和首都的客人們急急忙忙地趕往多莫傑多沃機場,那裡要舉行中斷了 6 年的例行飛行表演。被赫魯雪夫搞得委靡不振的航空工業和空軍竭力利用這次活動,要向蘇聯新領導和社會各界展示一下自己的潛力。所以決定拿出實際上所有的、包括剛剛經過試驗的和投入使用的飛機來進行表演。
蘇-15 截擊機就是屬於最新產品。在規定的時間內,5 架這樣的飛機由以費多謝耶夫上校為首的防空軍 148 戰鬥訓練中心飛行員駕駛,快速飛過臨時搭建起來的看台上空。這次表演後,西方分析家根據參演飛機的數量得出結論認為,新的殲擊機/截擊機已裝備蘇聯軍隊。
飛機改裝
蘇-15 的性能不是所有方面都符合軍方要求的。飛機現代化計畫的任務就是要改善存在的問題。在當時的一些檔案中,改進了的飛機名為“第二代 蘇-15”。
1968 年 3 月決定把“鷹”機載雷達換為“
颱風”雷達。現代化改裝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飛機連同系列飛彈 R-98 於 1968 年 11 月提交國家綜合試驗;第二階段,1969 年第三季度,飛機連同已改進了的 R-98M 提交國家綜合試驗。後來這兩種飛機分別獲得編號 蘇-15T 和 蘇-15TM。設計局又認真地修訂了上述檔案。1968 年 9 月初完成了 蘇-15T 的設計草圖,10 月進行了答辯。飛機上擬安裝 R-13-300 發動機,以及完善電力和液壓系統。第二階段的 蘇-15 上同時安裝了新的 R-832M 無線電台、無線饋電系統等。1969 年 1 月 4 日清晨,改進了的飛機運到了試飛和後加工基地。
相關型號
蘇-15的主要型別有:
蘇-15A,預生產型,供部隊鑑定和試用,動力裝置為兩台P-11Ф2-300發動機;
蘇-15B,短距起落型,代號T-58VD,1967年7月蘇聯航空節時在莫斯科附近的多莫傑多沃機場公開展出過。機身中部垂直安裝三台升力發動機,發動機是科列索夫設計局的產品。
機翼形狀與A型不同,機翼前緣有雙重後掠角,機翼從翼根向外五分之二的地方後掠角減小,翼展增長1.5米,因而翼面積略微增大。機翼外側五分之二的部位有小的附面層翼刀。由於升力發動機占用了內部空間,機內載油量大大減少。此型是短距起落研究機,並未投入生產。
蘇-15C,雙座教練型,具有作戰能力;
蘇-15D,第一個批生產型,機翼改為雙三角翼,外翼段的後掠角減小,翼展加長,改善了飛機的盤旋和起落性能,航程增加;
蘇-15E,第二個批生產型,加裝了一門23mm機炮,改進了電子設備;蘇-15F,換裝了機載雷達,改善了火控系統,其外形特點是機頭雷達罩比其它型粗大。
蘇-15F,使用中的最新型別,外形上明顯的特點是機頭雷達罩不像其它各型的雷達罩那樣尖,端部粗大。其教練型為“細嘴瓶”G。該機開始使用R-60(AA-8)格鬥飛彈和R-23(AA-7)中距空空飛彈。後來部分蘇-15開始使用裝有Gsh-23L雙管23mm加斯特炮的UPK-23-250型吊艙。
技術參數
一門23毫米雙管機炮,備彈200發。機翼下共有4個外掛點,可掛裝AA-3“阿納布”紅外製導或雷達制導空對空飛彈、“蚜蟲”紅外製導近距空對空飛彈、其它武器或副油箱。動力系統2台P-13Ф-300渦輪噴氣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約40千牛,加力推力為70千牛。
機長:21.4 米
機高:5.0 米
翼展:10.53 米
機翼面積:37.2 平方米
空重:11.340 噸
正常起飛重:
最大起飛重:18.140 噸
最大載重量:
巡航時速:980 公里
最大時速:2540 公里
作戰半徑:725 公里
轉場航程:1500 公里
實用升限:20000 米
最大爬升率:225 米/秒
起飛滑跑距離:800 米。
作戰記錄
簡介
蘇-15 沒有經歷過大規模戰爭,但尷尬地上過幾次頭版頭條。
擊落747客機
1983 年 9 月 1 日。這天凌晨 3 點 30 分,一架正在從紐約飛往漢城的大韓航空波音 747 客機被在暗夜中被擊中,飛機在 9,000 米高空爆炸,殘骸伴隨著火光消失在茫茫的北太平洋上。對於這架航班號為和詹姆士邦德的代號驚異地巧合的大韓航空 007 的波音 747 被擊中事件,陰謀論一直不絕於耳。迷航是韓國和西方的官方說法,蘇聯則指責間諜飛行,並出示事發前後美國空軍 RC-135 在重合航線上的活動記錄。可以確定的事實是,大韓航空 007 偏離規定的航線達到 400 公里,深入蘇聯領空 2.5 小時,航跡飛經絕密的堪察加半島蘇聯核潛艇基地的上空,美國和日本的航管清楚地看到了偏離的航跡但無人按照規定發出警告。在防空軍的蘇-15 開炮警告之後,大韓航空 007 依然不加理睬,而不是聽從命令迫降,直到被擊落,扣扳機的就是一架蘇-15。機上 269 名乘客和機組成員全部喪生。
擊中707客機
1978 年 4 月 20 日,一架從巴黎經安克雷奇飛往漢城的大韓航空波音 707 突然偏離航線,向北方艦隊的基地摩爾曼斯克飛來。防空軍的蘇-15 奉命攔截。在波音 707 兩側反覆示意、要求迫降,機上乘客驚恐地看見這架塗有紅五星的戰鬥機在兩側翻飛,但機長沒有反應,繼續向芬蘭方向飛去。蘇-15 奉命開火,飛彈打掉波音 707 的一段左機翼和左外發。波音 707 從 9,000 米高空劇烈地掉高度,最後在 2,000 米高度上穩住了。這時另一架蘇-15 再次接近,要求迫降,這一次機長服從了。但飛機飛不到指定的防空軍機場,最後在離芬蘭邊境 30 公里的一個冰湖上成功地迫降。110 名乘客和機組成員中,有 2 名被飛彈的彈片擊中喪生,其餘倖存。克格勃的調查結果是飛機導航設備故障造成迷航。
撞毀CL-44
1981 年 7 月 18 日,一架伊朗(也有說是阿根廷的)CL-44 小客機從伊朗進入喬治亞上空,防空軍的蘇-15 奉命攔截,要求迫降未果之後,蘇-15 把入侵飛機撞了下來,飛行員跳傘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