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24“擊劍手”戰鬥轟炸機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雙座雙發變後掠翼戰鬥轟炸機,為目前冷戰時期蘇聯空軍最有效的遠程戰術攻擊機,也是俄羅斯空軍現役的主力戰機之一,其主要戰術使命是深入敵境,攻擊其陸軍集結部隊或空軍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霍伊—24“擊劍手”戰鬥轟炸機
- 國家:蘇聯
- 類型:戰鬥機
- 時期:冷戰時期
介紹,研製背景,設計特點,整體結構,強化型號,部署情況,出口情況,攻擊性能,相關報導,性能參數,
介紹
蘇—24戰鬥轟炸機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雙座雙發變後掠翼戰鬥轟炸機,為目前冷戰時期蘇聯空軍最有效的遠程戰術攻擊機,也是俄羅斯空軍現役的主力戰機之一,其主要戰術使命是深入敵境,攻擊其陸軍集結部隊或空軍基地。
蘇—24的研製最早始於1964年,當時為增強對北約縱深目標的打擊能力,蘇聯前線航空兵迫切需要一種新型攻擊機取代載彈量小、航程短且速度不快的伊爾—28輕型轟炸機和雅克28攻擊機。
在此之前,北約已針對蘇軍強大的地面力量制定出一系列與之對抗的作戰計畫,並將大量戰術航空兵部署在聯邦德國境內,準備在蘇軍發起攻擊時利用空中優勢摧毀其裝甲部隊。
對於蘇軍而言,要保證地面部隊的快速推進,必須先將北約空中力量扼殺在地面,因此,需要一種能夠突破北約嚴密防空網,進行遠程作戰的戰術攻擊機,但限於當時的航空技術,只有採取低空突防的方式才能有效對抗北約雷達警戒網。 蘇-24雙座、雙發、變後掠翼重型戰鬥轟炸機是蘇聯第一種能進行空中加油的戰鬥轟炸機。該機由蘇霍伊設計局研製。60年代後期始研,1970年試飛,1974年始裝。已有800餘架服役,目前大部分尚在俄羅斯空軍。它的出現,增強了蘇聯航空兵的戰區進攻能力和戰略突襲能力。蘇-24的裝備數量已達1000架以上。
蘇-24機翼後掠角的可變範圍為16°~70°,常用後掠角為16°、45°、70°,起飛、著陸用16°,對地攻擊或空戰時為45°,高速飛行時為70°。其機翼變後掠的操縱方式比米格-23的手動式先進,但還達不到美國F-14的水平。
機上裝有性能較先進的導航/攻擊雷達,最大作用距離可達80公里左右;還裝有毫米波雷達和其他較完備的電子設備。
蘇-24裝有慣性導航系統,飛機能遠距離飛行而不需要地面指揮引導。這是蘇聯飛機能力的新發展。
蘇-24裝有兩門機炮,口徑30毫米。機上有8個掛架,4個機身下,2個在翼根部,2個在外翼下。正常載彈量為5000千克,最大載彈量為7000千克。機身中央後掛架可掛1枚1000千克的核彈。蘇-24可掛一種低阻炸彈,其允許速度為1200~1250千米/小時,每枚重500千克。蘇-24也可帶子母彈箱和機場跑道侵徹彈,前蘇聯已研製出一種專門對付飛機掩體的炸彈,有較強的穿透能力。蘇-24可掛裝500千克雷射制導炸彈和各型空對地飛彈,也可掛裝空對空飛彈。能掛4枚AA-2或AA-8空對空飛彈,以提高該機的自衛能力。
該機長21.7米,翼展10.8~18米,最大載彈量70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35000千克;最大飛行速度M2.35,實用升限16500,轉場航程3300~3500千米,作戰半徑1000~1200千米;發動機推力(加力/最大狀態)11500/8000千克。
該機主要特點是續航時間長,加速性能好,具有低空高速突防和全天候作戰能力。它的出現極大地增強了前蘇聯航空兵的戰區進攻能力和戰略突襲能力,堪稱是其戰鬥轟炸機中的最好的一種,但據講其雙發之間存在不協調的問題,影響了部分機動能力。
研製背景
蘇—24戰鬥轟炸機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雙座雙發變後掠翼戰鬥轟炸機,為目前冷戰時期蘇聯空軍最有效的遠程戰術攻擊機,也是俄羅斯空軍現役的主力戰機之一,其主要戰術使命是深入敵境,攻擊其陸軍集結部隊或空軍基地。 蘇—24的研製最早始於1964年,當時為增強對北約縱深目標的打擊能力,蘇聯前線航空兵迫切需要一種新型攻擊機取代載彈量小、航程短且速度不快的伊爾—28輕型轟炸機和雅克28攻擊機。在此之前,北約已針對蘇軍強大的地面力量制定出一系列與之對抗的作戰計畫,並將大量戰術航空兵部署在聯邦德國境內,準備在蘇軍發起攻擊時利用空中優勢摧毀其裝甲部隊。對於蘇軍而言,要保證地面部隊的快速推進,必須先將北約空中力量扼殺在地面,因此,需要一種能夠突破北約嚴密防空網,進行遠程作戰的戰術攻擊機,但限於當時的航空技術,只有採取低空突防的方式才能有效對抗北約雷達警戒網。
1963年8月,蘇聯空軍正式下達設計要求,計畫開發一種能攜帶小型核彈進行戰術核轟炸、具有高速突防全天候作戰能力、並可以攜帶制導和非制導武器對敵方1 000千米以內縱深目標實施遮斷攻擊的新型戰鬥轟炸機。1965年,蘇霍伊設計局根據空軍的要求,開發出設計編號為T一6的原型機。依照“兩條腿走路”的原則,原型機包括兩種型號,一種是採用三角翼,安裝升力噴氣發動機的短距起降型,編號T—6—11;另一種採用可變後掠翼型,編號T—6—21。這種將一種飛機同時設計兩種類型的情況,是當時蘇聯飛機研發的習慣做法,例如,米高揚設計局當時正在開發的米格—23戰鬥機,也有短距起降及可變後掠翼兩種原型。
T—6—11是蘇霍伊設計局在蘇—15截擊機的基礎上研製而成的,於1967年6月首次試飛,其機翼布局與英國的TSR.2非常相似,三角翼的翼尖下垂,機身內裝有4台高里索夫升力發動機和2台A1 21型渦輪噴氣發動機。雖然這種設計使T—6—11能夠進行短距起降,但增加的升力發動機所帶來的“死重”及系統複雜性,使計畫一開始就很不順利。經過一系列測試後發現,該機的載彈量比可變後掠翼型小很多。最後,蘇霍設計局決定放棄短距起降型,轉而全力發展T—6—2I。1988年,T—6—1的原型機被送到莫尼諾空軍博物館內保存。
蘇霍伊設計局在蘇—15的機體上採用前緣40度,後掠三角翼和類似米格—23的進氣道發展而成的一種可變後掠翼飛機。1970年1月完成首次試飛,經過一系列性能測試後,被蘇聯空軍採用,並正式命名為蘇—24。此後,蘇霍伊設計局又對飛機細節部分不斷改進,至1974年12月,首批生產型蘇—24A型開始交付作戰部隊,北約將其命名為“擊劍手”。
設計特點
蘇一24戰鬥轟炸機剛剛出現時曾經帶給西方國家很大的壓力,與同樣採用變後掠翼設計的蘇一17、米格一23相比,其最大優勢在於擁有更大的航程、載彈量和更加完善的電子設備以提供更好的突防與更有效的全天候作戰能力,而且沒有將對空自衛作戰能力作為設計重點。
蘇-24雙座、雙發、變後掠翼重型戰鬥轟炸機是蘇聯第一種能進行空中加油的戰鬥轟炸機。該機由蘇霍伊設計局研製。60年代後期始研,1970年試飛,1974年始裝。已有800餘架服役,目前大部分尚在俄羅斯空軍。它的出現,增強了蘇聯航空兵的戰區進攻能力和戰略突襲能力。蘇-24的裝備數量已達1000架以上。
蘇-24機翼後掠角的可變範圍為16°~70°,常用後掠角為16°、45°、70°,起飛、著陸用16°,對地攻擊或空戰時為45°,高速飛行時為70°。其機翼變後掠的操縱方式比米格-23的手動式先進,但還達不到美國F-14的水平。 機上裝有性能較先進的導航/攻擊雷達,最大作用距離可達80公里左右;還裝有毫米波雷達和其他較完備的電子設備。
蘇-24裝有慣性導航系統,飛機能遠距離飛行而不需要地面指揮引導。這是蘇聯飛機能力的新發展。
蘇-24裝有兩門機炮,口徑30毫米。機上有8個掛架,4個機身下,2個在翼根部,2個在外翼下。正常載彈量為5000千克,最大載彈量為7000千克。機身中央後掛架可掛1枚1000千克的核彈。蘇-24可掛一種低阻炸彈,其允許速度為1200~1250千米/小時,每枚重500千克。蘇-24也可帶子母彈箱和機場跑道侵徹彈,前蘇聯已研製出一種專門對付飛機掩體的炸彈,有較強的穿透能力。蘇-24可掛裝500千克雷射制導炸彈和各型空對地飛彈,也可掛裝空對空飛彈。能掛4枚AA-2或AA-8空對空飛彈,以提高該機的自衛能力。
該機長21.7米,翼展10.8~18米,最大載彈量70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35000千克;最大飛行速度M2.35,實用升限16500,轉場航程3300~3500千米,作戰半徑1000~1200千米;發動機推力(加力/最大狀態)11500/8000千克。
該機主要特點是續航時間長,加速性能好,具有低空高速突防和全天候作戰能力。它的出現極大地增強了前蘇聯航空兵的戰區進攻能力和戰略突襲能力,堪稱是其戰鬥轟炸機中的最好的一種,但據講其雙發之間存在不協調的問題,影響了部分機動能力。
整體結構
蘇—24對於蘇聯空軍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是蘇軍第一種裝備計算機轟炸瞄準系統和地形規避系統的飛機,標誌著蘇聯飛機的火控和航電技術水平已登上一個新台階,作戰效能比前一代的雅克—28提高2—2.5倍。蘇—24的整體導航/火控系統被稱為PNS—24,可實現地形跟蹤、武器制導、目標搜尋和指示、投彈、雷達告警和反輻射飛彈壓制、以及自動或半自動駕駛。
該系統可在各種氣象條件下使用,依靠地形跟蹤系統,可保證飛機在200米低空以1 320千米/小時的速度進行低空突防,極大地提高了飛機的生存能力。 蘇—24的機身輪廓、進氣道和垂尾與蘇—15有許多相同之處,採用兩側進氣,並列雙座,2名飛行員均擁有良好的前方視界。座艙寬1.65米,內裝K—36型彈射座椅,艙蓋從中間一分為二,均向後開啟。機翼採用懸臂式上單翼,機翼包括三角形的固定翼盒與活動翼段,活動翼的轉軸點比蘇—17和“逆火”轟炸機更靠近機身。
機翼從翼根開始有下反角,外翼段為全金屬結構,形狀與米格—23相似,可掠動三個角鹿16度、45度和68度。機翼又有全翼展前緣縫翼及兩段後緣雙縫襟翼,襟翼前面帶有差動擾流板,低速時可控制橫滾,著陸時作為阻力板。 機身為全金屬半硬殼式結構,外形細長,兩側的進氣道截面積較小,進氣口處有向前延伸的附面層隔板,進氣道斜板可調節,設有輔助進氣門,在低速飛行時打開。
後機身的側下方有一對腹鰭,用於保證航向穩定性。起落架為雙輪可收放前三點式,前起落架向後收入機身,前輪有擋泥板,主起落架採用八字形起落架,配備連桿式減震器,低壓輪胎,因此蘇—24能在一般的野戰機場起落。
蘇—24動力裝置為2台留里卡設計局生產的A1—21F雙轉子加力渦噴發動機,採用11級壓氣機,2級渦輪,額定推力8 300千克,最大加力推力12 500千克。全加力狀態時的耗油率約50 000千克/小時,額定推力狀態的耗油率為6 900千克/小時。機內油箱安裝在駕駛艙與發動機之間,內裝有約9 000千克燃油。機身及機翼掛架還可攜帶4個1 750千克副油箱。
強化型號
針對北約防空網的加強,蘇軍在70年代中期開始對蘇—24進行現代化改進,改進後的機型稱為蘇—24M,北約編號“擊劍手”D,現俄羅斯裝備的蘇—24已全部經過改裝。M型乾1977年7月25日首飛,1978年進人量產,1983年正式服役。該型裝備改進的PNS—M導航/火控系統,主要增加了1台光電目標指示系統,並用地形跟蹤雷達取代了早期的地形迴避系統。在風擋前方中央裝有可伸縮的受油管,機頭部分加長了約0.75米,使得雷達罩與座艙之間可以增加電子設備。 垂尾下部弦長增大,使前緣更彎曲,內裝了一個新型通訊天線。機翼外翼翼刀加大,翼套下的掛架延長,可攜帶幾乎所有的蘇制戰術空地飛彈和火箭巢。前起落架艙之後安裝帶有雷射照射/測距儀的輔助攻擊系統。蘇—24M是首架裝有與美國空軍F—111的APQ—110/APQ—113性能相當的地形跟蹤雷達/攻擊系統的蘇聯飛機。美國認為蘇聯在設計這套新系統前,曾參考在越戰中被擊落的A—6及F—111殘骸上的地形跟蹤雷達。
蘇—24M原計畫作為戰術核武器的運載工具,攜帶包括TN—1000與TN—1200等多種核炸彈,類似於美國的F—105戰鬥轟炸機。倉機共有9個武器外掛點,機身下5個,內翼翼套下2個,外翼下2個,採用複式掛架。總載彈量8噸,可掛各種普通炸彈(100—1 000千克級)、凝固汽油彈、穿甲彈、高爆彈和子母彈等。前機身下右側裝1門23毫米GsH—6—23M型6管23毫米機炮,另一側為攝像設備。蘇—24M通常只攜載2個。
1995年初,俄前線空軍擁有540架各種類型的蘇—24,而到1999年只剩下475架,偵察航空兵中的160架蘇—24MR也將縮減到120架。西方對蘇—24M的有效作戰距離時有爭論,其中美國情治單位已將“擊劍手”的有效作戰半徑的評估縮小了一些。在攜帶3 000千克外載、2個副油箱,執行高—低—低—高式的一般攻擊任務時的作戰半徑大約為1 050千米(原先估計為1 500千米以上)。 蘇聯方面則宣稱在武器攜帶量為8噸、執行低空突防任務時的作戰半徑為是560千米。但通常執行作戰任務時的武器攜帶量大約在2—3噸之間。
蘇—24MR是由蘇—24M型改進而來的偵察/電子戰機,1979年12月首飛,北約代號“擊劍手”E。其基本的探測設備掛在機腹掛架上,為長6米的圓形吊艙,另外可換掛長4米的吊艙,該吊艙側面扁平,內裝側視雷達。 該機保留了空中加油及攜帶空地飛彈的能力,機頭罩縮短,在每側發動機進氣道的前段下方有“曲棍球棒”天線。1978年,以蘇—24M為基礎的戰術偵察型—蘇—24MP研製成功,北約代號“擊劍手”F,主要用於替換蘇聯空軍電子戰/偵察中隊裝備的雅克—28E,執行前線戰術偵察。其機頭下有一小整流罩,加裝電子偵察設備。MP型保留攜帶空對地飛彈的能力,其中65架由M型改進,由於加裝了外掛物,速度有所下降。
部署情況
在1980年之前,蘇聯前線航空兵編入各軍區與集團軍的戰術航空軍內,後經過改組,戰術航空兵組成17個戰術航空集團,其中裝備大部分蘇—24的部隊直屬最高統帥部。這種重組的目的是使方面軍司令員可以集中指揮遠程打擊力量,蘇—24的遠程打擊能力也因此得到充分利用。 蘇—24首先部署在蘇聯西部、波羅的海和烏克蘭一帶。從這些基地出發,能覆蓋西德、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並能威脅北約組織的軍事要點。隨後,蘇—24進一步部署到東德、波蘭北部和匈牙利南部,從這些基地起飛,可以直接威脅北約的縱深地帶,直接攻擊美軍駐歐地面部隊與設施。部署在蘇聯西部的第24航空軍與第4航空軍,配備有大量蘇—24。
這些航空軍於1980年完成部署,分別在白俄羅斯與基輔軍區服役。1986年以前,這兩個軍區共配有約450架蘇—24,到90年初則增至約550架。每個配屬蘇—24的團原先擁有30架飛機,到80年代末擴充到40—45架左右。1978年,蘇聯派遣1個蘇—24團暫時駐防在東德的特德林空軍基地,這也是該機首次出現在蘇聯本士以外。此後,蘇—24開始常駐蘇聯境外,如24航空軍的2個蘇—24團分別部署在波蘭馬波克與沙克滋基地,後又移駐紮剛與斯波塔瓦基地。
1982午,隸屬128轟炸師的蘇—24團正式進駐東德,自此在東德境內駐紮有2個蘇—24團,總計93架飛機。1989年後,根據華約與北約1988年12月簽定的裁軍條約,駐東德的蘇—24全部調回蘇聯本土,取而代之的是讓西方比較放心的米格—29和米格—27。據北約的說法,80年代初期,曾經有1個隸屬第4前線航空軍的獨立蘇—24團部署在匈牙利,但不久後撤回蘇聯。
除歐洲地區外,大約有1個師約135架隸屬於第30航空軍的蘇—24駐紮在太平洋地區。蘇—24還曾經廣泛出現在阿富汗戰場,它們憑藉航程遠的優點,攜帶普通炸彈由蘇聯本土起飛,對阿富汗抵抗組織據點進行中空(約5 500米)轟炸。由於此高度已超過“毒刺”飛彈的有效射程,因此在阿富汗戰場上沒有損失。
蘇—24還參加了1994—1996年的第一次車臣戰爭,但發揮的作用不大,且有一架由於進行低空攻擊被叛軍的薩姆—7飛彈擊落。蘇—24M與蘇—24MR還參與1999年的第二次車臣戰爭,但具體戰果不詳。蘇聯解體後,一批流落到亞塞拜然的蘇—24曾參加了1992—1994年的卡拉巴赫衝突。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占克斯坦的蘇—24也彼用於塔境內的軍事行動,1993年5月,被反政府武裝擊落1架。烏克蘭原本也有6架蘇—24,但就在該國即將成立之前,這些飛機被緊急轉調回俄羅斯。
出口情況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蘇聯一直拒絕將蘇—24賣到外國,甚至對華約國家也不例外,但80年代中期後,這種政策有所轉變。由於蘇聯武器外銷的一些傳統重要客戶(如伊拉克、利比亞與敘利亞)不斷要求蘇聯提供SS—12之類的中程地地飛彈,蘇方擔心出售這類武器會對中東及北非地區造成不良影響,因此,代之出售少量的蘇—24MK,以減少西方對飛彈擴散的反應。
利比亞是第一個接收蘇—24MK的國家。根據蘇聯官方報導,提供利比亞蘇—24的軍售案於1986年決定,首批6架(共訂購15架)由一架安—22從蘇聯空運至利比亞。在利比亞空軍完成訓練後,這些飛機部署在托布魯克郊外的空軍基地。與此同時,敘利亞也向蘇聯提出購買12架蘇—24MK的要求,隨後兩國於1987年達成訂購協定。 次年敘利亞開始選派飛行員到蘇聯接受換裝訓練。
伊拉克在兩伊戰爭期間獲得24架蘇—24MK,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爆發後,為躲避多國部隊的空襲,伊飛行員駕駛蘇—24MK全部逃到伊朗,現已裝備伊朗空軍。2003年6月,俄羅斯新西伯利亞航空生產聯合體與阿爾及利亞簽訂了總價值約為1.2億美元的軍售契約,將於2004年中旬之前完成。根據契約,該聯合體將向阿提供22架蘇—24MK,目前已經交付了13架,到明年年初提供其餘9架。
攻擊性能
蘇一24作為一種重視對地攻擊的戰鬥轟炸機,在戰術使用上強化了低空高速突防作戰的能力,並且也是蘇聯空軍第一個採用並列雙座布局的戰機型號。防空系統的整體效能隨著 雷達和防空飛彈武器系統的技術發展而不斷提高,面對著戰場威脅程度和戰術條件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國外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發展的對地攻擊機開始將突防方式由高空高速向低空高速轉變。
低空高速突防作戰時準確識別和打擊目標則需要為飛行員提供更好的觀察和工作條件,F一111和蘇一24這些型號採用並列雙座的方式,就是為了提高飛行員的觀察條件和長時間低空飛行的安全性,非常有利於在低空高速飛行地面背景快速變化時搜尋和發現目標。兩名飛行員還可以在低空長時間飛行時交替駕駛,降低疲勞程度。
不過,並列雙座超音速飛機的機身截面比串列雙座有明顯增加,必然會增加氣動阻力,對飛機的動力系統帶來很大的壓蘇聯空軍裝備的整體性能和技術指標提高了一代。蘇聯空軍在開始裝備新的戰鬥機的同時,也希望獲得新的戰鬥轟炸機,並且對於新型號戰鬥轟炸機的各方面性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蘇聯空軍要求新型戰鬥轟炸機能夠在晝夜及複雜氣象條件下,對於具備嚴密防空掩護的重要地(海)面目標進行攻擊,機載電子設備能夠保證長時間在低空利用地形跟隨高速突防的需要,並擁有遠距離搜尋目標和進行精確打擊的能力。
相關報導
俄蘇24轟炸機遭遇攔截
2010年10月18日,當地時間下午17:00時俄羅斯兩架蘇-24戰鬥轟炸機北約控制的波羅的海上空時遭兩架北約戰機攔截。拉脫維亞方面指責俄羅斯此舉“不友好”,俄方表示並沒有侵犯拉脫維亞領空。
俄新網報導稱,拉脫維亞國防部部長稱,波羅的海上空位於利耶帕亞和文茨皮爾斯上空出現兩架俄蘇-24戰鬥轟炸機。隨後,從拉脫維亞空軍基地起飛兩架美方北約戰機進行攔截。拉脫維亞方面表示,儘管俄方戰機飛臨的是中立水域,但這不是“友好舉動”。
報導稱,拉脫維亞10月18日舉行了名為“2011尖刀攻擊”的國際軍演。拉脫維亞方面推測,俄出動蘇-24與此次軍演有關。拉脫維亞表示,因北約負責保護波羅的海國家領空安全,因此會協同北約對此事件進行評估。
“2011尖刀攻擊”國際軍演主要參加方為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和美國參加,總計參加人數約1700人。
性能參數
數據乘員
2人
動力裝置
P-29-300 雙轉子加力渦噴發動機兩台載油量
9000克 ( 機內 )
最大速度
2.18馬赫 ( 高度 11000 米 )/1.15馬赫 ( 海平面 )
實用升限
17500米
起飛滑跑距離1300
著陸滑跑距離950米
作戰半徑作戰半徑500公里 ( 低 - 低 - 低 )、
950公里 ( 低 - 低 - 高帶250千克武器 )、
1050公里 ( 高 - 低 - 高帶3000千克武器及兩個副油箱 )
載彈量8000千克
機長24.53米 ( 包括空速管 )
機高4.97米
翼展17.63米 ,10.36米 ( 後掠角 16 °、 69 ° )
最大起飛重量39700千克
武器前機身下右側裝一門23毫米GSH-6-23M6管機炮,使用爆破、穿甲彈。另一側裝攝像設備。
共有9個武器掛點:機身下5個,內翼下2個 ,外翼下2個,採用複式掛架。總載彈量8000千克,可掛各種普通炸彈(從100-1000千克級) 、凝固汽油彈、穿甲彈、高爆炸彈和子母彈等, 也可帶核武器。可攜帶的空-地飛彈有AS-7、AS-9、AS-10、AS-11、AS-12、AS-13、AS-14、AS-17, 還可帶AA-8空-空飛彈和23毫米機炮吊艙。電子設備雷達:機頭裝有大型雷達
火控系統:雷射觀距 / 目標識別器
電子對抗設備:雷達告警接收機,飛彈告警接收機,另還裝有反輻射主動壓制設備。
蘇—24“擊劍手”戰鬥轟炸機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雙座雙發變後掠翼戰鬥轟炸機,為目前冷戰時期蘇聯空軍最有效的遠程戰術攻擊機,也是俄羅斯空軍現役的主力戰機之一,其主要戰術使命是深入敵境,攻擊其陸軍集結部隊或空軍基地。
研製背景
自從“黑色死神”IL-2的成功以後,蘇聯就一直致力於前線攻擊機的研製和開發[資料圖片]
蘇—24的研製最早始於1964年,當時為增強對北約縱深目標的打擊能力,蘇聯前線航空兵迫切需要一種新型攻擊機取代載彈量小、航程短且速度不快的伊爾—28輕型轟炸機和雅克28攻擊機。在此之前,北約已針對蘇軍強大的地面力量制定出一系列與之對抗的作戰計畫,並將大量戰術航空兵部署在聯邦德國境內,準備在蘇軍發起攻擊時利用空中優勢摧毀其裝甲部隊。對於蘇軍而言,要保證地面部隊的快速推進,必須先將北約空中力量扼殺在地面,因此,需要一種能夠突破北約嚴密防空網,進行遠程作戰的戰術攻擊機,但限於當時的航空技術,只有採取低空突防的方式才能有效對抗北約雷達警戒網。
1963年8月,蘇聯空軍正式下達設計要求,計畫開發一種能攜帶小型核彈進行戰術核轟炸、具有高速突防全天候作戰能力、並可以攜帶制導和非制導武器對敵方1 000千米以內縱深目標實施遮斷攻擊的新型戰鬥轟炸機。1965年,蘇霍伊設計局根據空軍的要求,開發出設計編號為T一6的原型機。依照“兩條腿走路”的原則,原型機包括兩種型號,一種是採用三角翼,安裝升力噴氣發動機的短距起降型,編號T—6—11;另一種採用可變後掠翼型,編號T—6—21。這種將一種飛機同時設計兩種類型的情況,是當時蘇聯飛機研發的習慣做法,例如,米高揚設計局當時正在開發的米格—23戰鬥機,也有短距起降及可變後掠翼兩種原型。
蘇-24的研製基礎:蘇-15截擊機[資料圖片]
T—6—11是蘇霍伊設計局在蘇—15截擊機的基礎上研製而成的,於1967年6月首次試飛,其機翼布局與英國的TSR.2非常相似,三角翼的翼尖下垂,機身內裝有4台高里索夫升力發動機和2台A1 21型渦輪噴氣發動機。雖然這種設計使T—6—11能夠進行短距起降,但增加的升力發動機所帶來的“死重”及系統複雜性,使計畫一開始就很不順利。經過一系列測試後發現,該機的載彈量比可變後掠翼型小很多。最後,蘇霍設計局決定放棄短距起降型,轉而全力發展T—6—2I。1988年,T—6—1的原型機被送到莫尼諾空軍博物館內保存。
蘇霍伊設計局在蘇—15的機體上採用前緣40度,後掠三角翼和類似米格—23的進氣道發展而成的一種可變後掠翼飛機。1970年1月完成首次試飛,經過一系列性能測試後,被蘇聯空軍採用,並正式命名為蘇—24。此後,蘇霍伊設計局又對飛機細節部分不斷改進,至1974年12月,首批生產型蘇—24A型開始交付作戰部隊,北約將其命名為“擊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