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美術》是2019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美術
- 出版時間:2019年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美術》是2019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美術》是2019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1內容簡介《手繪中國民俗》是由本土作者創作的一套人文科普圖畫書,將中國最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按種類,劃分為傳統戲劇、民間美術、音樂舞蹈、體育雜技...
《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美術》是2019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邵鳳麗。內容簡介 《手繪中國民俗》是由本土作者創作的一套人文科普圖畫書,將中國*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按種類,劃分為傳統戲劇、民間美術、音樂舞蹈、體育雜技四卷,共24個項目,每卷介紹6個項目。以月月和亮亮的遊學之旅為故事線,...
民間刺繡基本上處於與日常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普通“手藝”的地位,但是正是這種生活的藝術,才使得民間刺繡一代代自發地保留了下來,成為我們看到的傳統藝術中最精彩、最形象、最富有文化內涵的非物質文化品類。民間印染 中國傳統的民間印染有扎染、蠟染、藍印花布和彩印花布。前三者都是以印和染的方法著色、顯花的...
據國家工藝美術產業公共服務平台介紹,泥塑是以細膩的黏土塑成各種人物,動物形象。在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已多次出土早期的泥塑作品,此後主要以表面敷彩上色的彩塑形式發展。泥塑的功用可分宗教和民俗兩類,前者主要供奉在佛寺道觀,後者多為陳設品與兒童玩具。2006年5月20日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漢繡,湖北省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漢繡是流行於湖北省荊沙、武漢、洪湖一帶的傳統刺繡藝術,據史書記載,它始於漢,興於唐而盛於清。作為古楚之地,武漢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為漢繡的發展提供了文化土壤。石首市繡林鎮、洪湖市峰口鎮一帶的繡花堤和漢口的繡花街等皆因刺繡集中而得名。漢繡構思...
楊柳青木版年畫,天津市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楊柳青木版年畫據傳約始於明朝萬曆年間,盛於清代中葉。楊柳青木版年畫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構圖飽滿,寓意吉祥,雅俗共賞。它採用刻繪結合的手法,刻工精美,繪製細膩,人物生動,色彩典雅。2006年5月20日,楊柳青木版年畫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
蔚縣剪紙,河北省蔚縣地方傳統手工剪紙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蔚縣剪紙源於明代,是一種風格獨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傳統民間藝術。清代末年,蔚縣剪紙工具改革,由“剪”變“刻”。20世紀初,蔚縣剪紙在構圖、造型和色彩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開創了獨具一格的民間剪紙新流派。2006年5月20日,蔚縣剪紙...
以雕刻材料分類的民間美術品種。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銀杏、沉香、紅木、龍眼等。採用自然形態的樹根雕刻藝術品則為“樹根雕刻”。木雕有圓雕、浮雕、鏤雕或幾種技法並用。有的還塗色施彩用以保護木質和美化。2008年6月7日,木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
2015年10月4日在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舉行的“年畫與年文化”--第二屆中國木版年畫國際論壇上獲悉,中國木版年畫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的國內審核已順利通過,並納入國家申報計畫。申報準備 為了讓申報更有把握,2002年以來,中國民協發起“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中國木版年畫作為該工程的龍頭...
蘇繡,是蘇州地區刺繡產品的總稱,為江蘇省蘇州市民間傳統美術。蘇繡起源於蘇州,是四大名繡之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蘇繡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衍無錫、常州等地。刺繡與養蠶,繅絲分不開,所以刺繡,又稱絲繡。清代確立了“蘇繡、湘繡、粵繡、蜀繡”為中國四大名繡。清代是蘇繡的全盛時期,真可謂...
南京剪紙是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種鏤空藝術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據史書可考,明代已流傳民間。2016年在省經信委以及市文聯等政府機構的共同努力下,南京剪紙迎來了里程碑的事件,在高淳椏溪設立張方林剪紙傳承人工作室,並面向社會舉辦傳承的公益性培訓班,擴大剪紙傳承的基礎...
辜柳希,男,漢族,1954年生。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潮州木雕,廣東省潮州市申報。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潮州市湘橋區文化館(潮州市湘橋區圖書館)、揭陽市民眾藝術館、汕頭市工藝美術學會獲得“潮州木雕”項目保護單位資格。202...
民間剪紙作為中國本源哲學的體現,在表現形式上有著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徵,同時民間剪紙用自己特定的表現語言,傳達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本質。剪紙藝術 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河北省蔚縣的王老賞大弟子周兆明為該文化遺產項目...
廣東佛山木版年畫是中國嶺南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華南地區歷來是中原南遷避難的客家人的歸宿之地,自然帶來了許多中原文化的東西,木版年畫便是其中最主要的民間藝術。在佛山這個遠離中原、緊鄰中國最主要對外口岸廣州的嶺南工商重鎮,民眾的社會文化生活漸漸地與中原傳統的社會文化有了一定的差別,成年男子大多不務農業,...
熱貢藝術,青海省同仁市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熱貢藝術產生於13世紀的青海黃南藏族地區,並隨著隆務寺的興盛而發展。熱貢藝術主要指唐卡、壁畫、堆繡、雕塑等繪畫造型藝術。熱貢藝術以藏傳佛教中的佛本生故事,藏族歷史人物和神話、傳說、史詩等為主要內容,同時也包括一些世俗化的內容。 2006年5月20日...
民間美術是我國各民族美術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浩瀚而豐富的民間美術充分顯示出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藝術才能,它是一個民族的歷史沉澱以及智慧的創造,是一切美術形式的源泉,也是國家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習民間美術不只是繼承和發展民間美術,同時是對民族歷史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展,是我們樹立民族自信心、增強...
2007年,“邳州年畫”被江蘇省文化廳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年8月中旬,在寧夏銀川舉辦的首屆中國農民畫展中,邳州13位農民畫作者代表江蘇省參賽的13幅作品全部獲獎。其中,陳琳琳的作品《母子情》摘得金獎,鄒文才的《藍印花布》、陳默的《逢大集》獲銀獎,張士彩的《農家小院》、陳穎的《麥黃頭...
軟木畫,福建省福州市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軟木畫又名“木畫”,是流行於福建省福州地區的一種軟木雕刻手工技藝的別稱。它形成於20世紀初,發源地是福建省福州市東郊的西園村。軟木畫以從西班牙、葡萄牙和阿拉伯等地進口的櫟樹的木栓層軟木為原料,製作時先將這種質地輕、松、富有彈性且紋理細潤...
2006年5月20日,苗繡(雷山苗繡)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Ⅶ-22。歷史淵源 苗繡是較具特色的一種中華刺繡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唐代時,東謝苗族是“卉服鳥章”,即在服裝繡上許多花、鳥圖樣。明代時,貴陽苗族喜用彩線挑成“土錦”“織花布條”“繡花衣裙”...
2007年6月8日至18日,由文化部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所屬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行,專題展期間向人們展出了揚州剪紙等藝術作品。2011年1月20日至1月25日,“我們的節日——百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迎春展示活動”在北京市金源新燕莎MALL、北京...
慶陽香包繡制,甘肅省慶陽市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按照剪紙的圖樣,在絲綢布料上用彩色的線繡出各種各樣的圖案,然後縫製成不同的造型,內芯填充上絲棉、香料,就做成一種小巧玲瓏、精緻漂亮的刺繡品。這種刺繡品叫做香包,又叫荷包,慶陽民間稱作耍活子,作為慶陽地區端午節古老的民俗物品,寄託...
1983年2月,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山東民間工藝美術展覽”,聶家莊泥塑在活動中展出。1984年6月5日至7月3日,山東高密民間藝術展覽在首都博物館舉辦,聶家莊泥塑在活動中展出。1987年1月,日本舉辦了“山東高密民間藝術展覽”,聶家莊泥塑在活動中展出。2011年1月20日,“我們的節日——百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
燈彩(蘇州燈彩),江蘇省蘇州市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蘇州燈彩是流行於江蘇省蘇州地區的一種傳統民間藝術,據考證,蘇州燈彩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南北朝時期,其造型以蘇州古典園林的亭台樓閣為範本,燈體以蘇州上乘絲綢為面料,燈面以吳門畫派的藝術技法繪製,燈花以唐代“華勝”再現的蘇州套色剪紙做成。蘇...
布糊畫,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布糊畫起源於女真時期,20世紀90年代,在燕山深處、內蒙古高原南緣的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由民間工藝美術大師、河北省特等勞動模範滕騰創作的滕氏布糊畫。滕氏布糊畫繼承和發揚了中國畫特色和中國傳統藝術風格,創作技法集繪畫、雕塑、刺繡、裱糊、...
藏族唐卡(勉薩畫派),西藏自治區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藏族唐卡(勉薩畫派),亦為新勉塘派,在西藏古籍中和民間又稱做“藏赤”,“藏”指西藏日喀則一帶,“赤”即畫派。勉薩畫派相傳產生於公元17世紀中葉,主要分布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及其周邊地區,曾經流傳到拉薩、山南、昌都等地,至19世紀...
文昌灰塑,民間稱之為灰批、灰堆,流行於海南省文昌市的傳統美術,海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之一。文昌灰塑是中國傳統建築中常用到的一種裝飾手藝,文昌灰塑手藝人根據建築空間和裝飾部位的需要來設計相應的圖案,然後將石灰、紙、稻草等調配成類似水泥一樣黏稠的原料,通過灰刀將其砌抹在牆面上,進而雕琢...
由誰來將這流傳千年、失傳百載的五穀畫再現民間,有體系的傳承。這位“五穀藝術”的保護者和傳承人不是身強力健的中年人士,也不是民間工藝界德高望重的長者。而是一個身體曾受重創,生活歷經磨難,卻創造生命奇蹟,樂觀、坦然,意志堅強的青年大學生。他就是重慶五穀糧食畫第五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唐大焱。五穀...
既有宮中高雅文化的細膩,又有民間大俗藝術的粗狂;既有淳樸古老的民族藝術風格,又有形象誇張的濃郁地方色彩。反映了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念,融進了中華民族的思想、情感、倫理道德。是手工勞動的藝術結晶,是珍貴的文化資源,是中原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2007年,內黃李新張年畫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木...
2003年10月,朱仙鎮被國家授予“中國木版年畫藝術之鄉”稱號。2004年,開封市博物館成立了“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研究保護中心”。2006年5月,朱仙鎮木版年畫被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6年6月,朱仙鎮木版年畫參加杭州世界休閒博覽會並獲金獎。2006年7月,參加中國中西部工藝精品博覽會並獲金獎。2006...
孫淮濱的鐘馗畫,集民間畫、宮廷畫、文人畫於一體,煥發出大唐繪畫特有的絢麗光彩。姚鈞採用硃砂礦石顏料在繪於紙上。他的鐘馗畫被授予中國鄉土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鐘馗畫代表性傳承人和中國鄉土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鐘馗畫藝術大師。鐘馗畫的價值 鐘馗畫紮根於安徽省民間,寄情於民俗,蘊雅於拙,寓美於醜,“土而不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