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繡(傳統美術之一)

漢繡(傳統美術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漢繡,中國特色傳統刺繡工藝之一,以楚繡為基礎,融匯南北諸家繡法之長,揉合出了富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新繡法。

漢繡主要流行於湖北的荊州、荊門,武漢、洪湖、仙桃潛江一帶。漢繡作品曾多次在京展出,還參加了巴黎、華沙等國際展覽,受到好評。1910年和1915年,漢繡製品在南洋賽會和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2008年6月7日,漢繡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3年,湖北省第一家民辦漢繡博物館——武漢漢繡博物館,在漢陽江欣苑社區掛牌成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漢繡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遺產編號:Ⅶ-75
  • 遺產序號:851
  • 申報地區: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
歷史源流,歷史傳承,工藝特色,傳承意義,相關資料,博物館,漢繡名家,價值,洪湖漢繡,

歷史源流

提及漢繡的起源,其歷史上限至今仍無定論,尚在探討之中,考古學的發展揭開了歷史的神秘面紗,隨著出土文物的增多,人們重新認識了漢繡的濫觴,研究人員依據楚繡與漢繡在文化內涵、技術特色及藝術風格等各方面的歷史淵源,普遍認為漢繡的,源流可以上溯到戰國時的楚繡,楚繡,又稱楚地刺繡,是在戰國,時期楚國境內的刺繡,湖北馬山―號等楚墓中所發掘出的文物給, 楚秀研究提供了大量依據,文物中包括一些繡工精美、紋樣華, 麗、構思設計大膽獨特的繡品,這些都是荊楚地區漢繡遺留下,來的寶貴實物材料,先秦時期是我國刺繡的發端時期,但我國,絲織工業最高水平的代表非楚國絲織業莫屬,屈原的《楚辭.招魂》:“翡翠珠被,爛齊光些”“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描繪的是一幅楚宮絲織品圖,而漢繡的大膽多變、大雅若俗的風格更是繼承了古楚人的基因特性,現今廣為流傳的楚文化藝術遺產均是造型清秀、韻致俊逸、色彩富麗、線條流暢的藝術珍品,漢繡紋樣也不乏此類藝術特色的呈現,這便是楚文化在民年基因傳承的重要體現:第一,藝術特色繼承的內因是楚人性格豪邁,熱情且浪漫;第二,藝術特色傳承的外因和動力,則是由於楚藝術本身的藝術之美,深深影響著中國傳統審美趣味,正因為這兩點原因,使楚繡得以繼承並演變成漢繡,這一趨勢是很難動搖和改變的。
但漢繡的鼎盛期毫無疑問是清末民初,荊州江陵是湖北地區早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所在。漢口鎮作為軍事重地在明清時期得到發展,商家雲集是此地即江陵之後成為湖北新的政治經濟為華中心。漢劇隨著漢口鎮的繁榮得以傳播,此時,荊州刺繡便不僅僅用於民俗服飾和宗教祭祀,同時還被套用於地方戲劇配行,頭(劇裝)。漢劇發展給漢繡創造了有利條件,從荊州傳播到漢,最終將武昌作為生產基地。
清末時期,繡鋪多開於武昌的營坊口、塘角、白沙洲、積玉橋和漢口的黃陂街、大夾街等地,當時還成立了一個繡局,就是專門管理漢繡的一個機構,這些(漢繡)店鋪都集中在漢口,就是萬壽宮一帶,也就是我們的大興樓這一帶,據資料記載共有3嫁,所以當時形成了武漢一個有名的繡花街,繡工大概有2000多人,將漢繡發展推動至鼎盛時期。當時大批的名重花稿畫師,如童玲橋、張進前,除此之外還有擅長龍鳳圖案的楊新階等等。隨著濃厚的藝術氛圍影響,武漢刺繡業將培養重點放在畫工和設計人員身上,這便是漢繡技藝得以良性發展的關鍵所在。

歷史傳承

從春秋中期到戰國時,楚國的刺繡品已遠銷到西伯利亞地區,可見其刺繡業之發達。南方的楚國絲織業足以代表春秋中期我國絲織品工藝技術的最高水平。屈原的《楚辭·招魂》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楚宮絲織品圖畫,“翡翠珠被,爛齊光些。蒻阿拂壁,羅帳張些;纂組綺縞,結琦璜些。……翡幃翠帳,飾高堂些”,“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這種需求對刺繡品的生產、發展的刺激是不難想見的。同時,楚文化氛圍下民間戲曲的發達、巫風巫術的盛行又為刺繡走向民間提供了生長的沃土。
漢繡的鼎盛期是清末民初。鹹豐年間,漢口設有織繡局,集中各地繡工繡制官服和各種飾品。清末,在武昌的營坊口、塘角、白沙州、積玉橋和漢口的黃陂街、大夾街一帶,開有許多繡鋪,漢口還有一條繡花街。當時的漢繡產品主要分三類:作為生活用品的有繡衣、繡枕門帘、帳沿、繡鞋、頭巾、圍裙、荷包等,多用於閨閣陪嫁。其中,漢口的繡花戲衣頗具名氣。二是裝飾品。有壁掛、中堂、屏風、彩帳、堂彩、龍衣、獅皮、戲裝、道具等。三是敬神賽會的禮儀用品,包括神袍、袈裟、彩幡等。
抗戰時期,日軍侵占武漢,漢口繡花街被燒毀,漢繡日趨凋零,技藝幾近失傳。新中國建立以後,漢繡才重放光華。80年代,漢繡產品已由原來的民用小繡品和少量古典戲劇繡服發展到帳簾、披風、被面、枕套、服裝、大幅、中堂、條屏、折頁、搖件和屏風等十多個品種。2003年,漢繡傳人任本榮先生在漢成立了漢繡工作室,大力發揚漢繡技藝。
江陵馬山一號墓發掘出的戰國中期繡品,進一步證實了漢繡的歷史承載量。繡線顏色以紅、黃、綠、蘭等亮色為主,繡品以密集的滿繡填充塊面,或虛出繡紋輪廓內的局部塊面,繡出的珍禽異獸、奇花佳卉富於立體感和虛實感,色彩鮮艷、花紋瑰麗,典雅而富麗,對漢繡藝人“花無正果,熱鬧為先”的美學觀念的形成無疑產生了深刻影響。

工藝特色

漢繡,以楚繡為基礎,融匯南北諸家繡法之長,揉合出了富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新繡法。
它的用針有別於四大名繡……蘇繡蜀繡、湘繡和廣繡,採用一套鋪、平、織、間、壓、纜、摻、盤、套、墊、扣的針法,以“平金夾繡”為主要表現形式,分層破色、層次分明,對比強烈。追求充實豐滿、富麗堂皇的熱鬧氣氛,繡品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葉,葉上還可出枝,充分體現了“花無正果,熱鬧為先”的美學思想,呈現出渾厚、富麗的色彩。
漢繡下針果斷,圖案邊緣齊整,名之曰“齊針”。繡品多從外圍啟繡,然後層層向內走針,進而鋪滿繡面。除“齊針”的基本針法外,漢繡還根據繡品不同的質地和花紋,靈活運用諸如墊針繡、鋪針繡、紋針繡、游針繡、關針繡、潤針繡、凸針繡、堆金繡、雙面繡等等針法,富有很強的立體感,在繡業中獨樹一幟。

傳承意義

隨著電動繡花代替手工繡花,如今漢繡風光不再。我們看到的僅僅是電動繡花比手工繡花速度快,而忽略了漢繡不僅僅是刺繡,它承載著荊楚地區的文化內涵,代表著一個這個地區的文化底蘊,遠遠超越了技巧的界限,民俗文化才是讓它如此瑰麗珍貴的靈魂意義。
瀕臨失傳的漢繡藝術雖已成功申報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但她曾經輝煌且鮮明的荊楚民俗文化特徵,還未得至益的開發套用,在現代如此優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珍視與宏揚是極其可惜的。
如果將經濟成長視為一個城市的血脈,那么,文化底蘊無疑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城市文化,簡而言之就是城市在形成發展過程中和市民多年磨合而形成的一種默契。一個沒有本土個性文化,沒有悠久歷史,只有滿足物質需求的各種場所的城市至少是淺薄的。在21世紀來的城市建設中我們更多的是忽視城市文明所蘊含的社會、文化、歷史等綜合的效益,忽略了城市的個性文化,輕視了本土藝術。漢繡是荊楚地區的本土藝術,它代表著荊楚地區的文化底蘊和城市的靈魂,值得提練、整理並發揚光大。

相關資料

博物館

湖北省第一家民辦漢繡博物館武漢漢繡博物館在漢陽江欣苑社區掛牌成立,多幅漢繡精品在此免費展出,在博物館開設的體驗區內,普通市民也可學習製作漢繡。
漢繡漢繡
武漢市漢繡博物館坐落於武漢市江欣苑,面積1000平方米,集齊民俗、宗教、戲裝、飾品等四大類別的藏品1000餘幅,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漢繡作品70餘幅。博物館聚集了任本榮、張先松、黃聖輝、姜成國、任煒、王燕、王子怡等一大批優秀的漢繡傳承人以及《九頭鳥》、《梅開五福盛世中華》、《古黃鶴樓》等一大批漢繡精品。
據介紹,整個博物館設計有五個場館,包括歷史館、名人館、陳列館、實景館和體驗區,最終的建築面積將達5000平米,其中前4個區域是免費向公眾開放,體驗區會收取一定費用,由專家教授漢繡技藝或“休閒式”地學習漢繡。只用支付工本費用,便可學到簡單的漢繡技藝。

漢繡名家

楊小婷,漢繡大師,祖籍通山陽新,1978年2月出生於湖北崇陽縣,畢業於汕頭工藝美術學校,現為中國青年工藝美術家,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高級美術師,現任職於湖北省工藝美術研究所,專研湖北漢繡。
被稱為“楚天才女”的學院派漢繡大師楊小婷,是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刺繡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也是湖北最年輕的工藝美術大師,她鑽研多年復活了“游針繡”手法,作品《哀悼》曾獲得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最佳創意獎。
張先松,湖北省荊州人,1941年生。高級工藝美術師,湖北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民間工藝委員會會員。現任荊州市工藝美術學校高級講師,長期從事傳統題材繪畫創作及民間工藝美術研究。設計作品和繪畫作品多次獲獎, 55年被省政府授予工藝美術家稱號。先後被中國美術名人錄,中國工藝美術名人錄及地方志收錄。多年來潛心於龍,鳳,鶴等傳統題材的繪畫創作。已有 百龍圖 百鳳圖 百鶴圖等作品(長卷)問世。

價值

漢繡繡品中不乏精品,宣統元年(1909),武昌的彩霞繡品公司的繡畫、美粹學社的繡字,曾獲武漢勸業獎進會的一等獎;湘記繡局、王榮興的繡品獲四等獎。第二年,彩霞公司、美粹學社又獲得南洋繡品賽會的一等金獎。1928年湖北省第一次國貨展覽會上,武昌的彩霞繡品公司和漢口廣華繡鋪的繡屏,一併獲得特別獎。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五十年代末,漢繡大型掛壁“三棒鼓舞”、“鬧蓮湘”,被選送北京,掛在人民大會堂湖北廳。

洪湖漢繡

洪湖漢繡,源於戰國時期的楚地刺繡,到了清朝中葉,以漢口為中心向周邊擴散,遂以鼎盛之勢與蘇繡、湘繡平分秋色,那時候,朝廷在漢口設織繡局,徵集貢品,可見其一時之盛。
清朝鹹豐年間,因國內政局動盪,大批漢繡藝人紛紛逃離漢口,漢繡遂以衰亡。漢繡名藝吳文琇轉來到洪湖,仍以刺繡為業,因其繡品秀美,工藝精良,於是聲望大盛,遂於光緒三十四年(1980年)由其子吳家福在新堤開設吳炳昌繡鋪。
吳炳昌繡鋪的繡品以日用品為主,後來逐漸增加戲袍、佛像及繪畫題材的作品。宣統三年(1911年),吳家兄妹繡的《觀世音菩薩》和《荷花仙子》,曾在武昌西湖勸業場內工商品陳列廳展出,被當時的《時報》譽以“漢繡復活,重放異彩”。
洪湖漢繡以吳氏家傳技藝為基礎,到解放後成為漢繡承傳的大宗,其代表作《文房四寶》、《和平之春》和雙面繡《群貓圖》、《雛鷹展翅》等,被國內同行公認是我國刺繡藝術的尖端之作,名揚遐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