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鐵紀簡介
| | | |
隱 生 代 | 原 生 代 | 酒 神 代 | 雨 海 代 | 始 太 古 代 | 古 太 古 代 | 中 太 古 代 | 新 太 古 代 | | | | | | |
成 鐵 紀 | 層 侵 紀 | 造 山 紀 | 固 結 紀 | 蓋 層 紀 | 延 展 紀 | 狹 帶 紀 | 拉 伸 紀 | 成 冰 紀 | 埃 迪 卡 拉 紀 | 寒 武 紀 | 奧 陶 紀 | 志 留 紀 | 泥 盆 紀 | 石 炭 紀 | 二 疊 紀 | 三 疊 紀 | 侏 羅 紀 | 白 堊 紀 | | | | |
古 新 世 | 始 新 世 | 漸 新 世 | 中 新 世 | 上 新 世 | 更 新 世 | 全 新 世 | |
成鐵紀(Siderian,符號PP1)
成鐵紀是
地質年代中的一個紀,開始於
同位素年齡2500±0百萬年(Ma),結束於2300±0Ma。
即時間劃分:從距今約2500百萬年——2300百萬年,這個紀有兩億年的時間。
成鐵紀名稱來源
成鐵紀的名稱來自於希臘語sideros“鐵”,因這個時期是世界上形成特大型鐵礦田,出現矽鐵建造的主要時期,故名。然而在中國大陸,此時卻並不發育矽鐵建造。
成鐵紀生物進化
地質特徵
古元古代分為成鐵紀Siderian,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的Sideros,意思是“鐵”。成鐵紀在距今25-23億年之間。生物化石稀少和不存在的寒武紀以前的地史階段。相當於
前寒武紀的同義語。1930年,G.H.查德威克把地史時期劃分為兩個階段:寒武紀以前稱為
隱生宙,寒武紀迄今稱為
顯生宙,作為
地質年代的最高級單位,其相當地層分別稱為
隱生宇和
顯生宇。近年來由於在隱生宇亦即前
寒武系上部不斷發現軟軀體動物化石,使其部分地層的劃分具備了古生物的依據,而且所謂
隱生,已逐漸不符合實際情況。1977年,
國際地層委員會前寒武紀地層分會在開普敦第四次會議上,將前寒武紀分為
太古宙和
元古宙,其界線放在25億年前。
演變過程
成鐵紀屬於
前寒武紀元古宙古元古代,前寒武紀約占全部
地史時間的六分之五,前寒武紀,
太古代(Archaeozoic Era)是最古老的一個
地質年代,開始於地球形成以後,結束於大約24億年以前。雖然晚期有細菌,
藍藻等
原核生物出現,但那形成時的岩石在漫長的時期內經過了深度的變質,因此保留下來的可靠的化石非常少。有人把太古代早期岩石還沒有形成的時期單劃分成冥古代,時間大約是38億年以前。
演變圖表元古代(Proterozoic Era)開始於大約24億年以前,結束於大約5.7億年以前的“
生命大爆炸”,這時細菌和藍藻開始繁盛,後來又出現了
紅藻,
綠藻等
真核藻類。藻類在生長過程中粘附海水中的沉積物顆粒
形成層紋狀結構物,稱作
疊層石,疊層石是地球上最早的
生物礁,出現於
太古代而在元古代達到全盛。元古代結束前出現了一些低等
無脊椎動物。
礦石
成鐵紀屬於
前寒武紀元古宙古元古代,古元古代之前(地球形成之初-38億年前)則有多種不同的稱呼。其時限約從38億年至26億年前,長達12億年。
太古代是具有明確地史記錄的最初階段。但20世紀後半期,科學家們陸續在南非和澳大利亞獲得了重大收穫,在南非的一套古老沉積岩中,科學家們藉助先進的精密觀測儀器,發現了200多個與
原核藻類非常相似的
古細胞化石,這些
微體化石一般為橢圓形,具有平滑的有機
質膜,這是人們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最原始的化石,也是在太古代地層中發現的最有說服力的生物證據。從生物界看,這是
原始生命出現及生物演化的初級階段,當時只有數量不多的
原核生物,他們只留下了極少的化石記錄。從非生物界看,
太古宙古元古代是一個地殼薄、
地熱梯度陡、火山—
岩漿活動強烈而頻繁、岩層普遍遭受變形與變質、大氣圈與
水圈都缺少自由氧、形成一系列特殊沉積物的時期;也是一個矽,鋁質地殼形成並不斷增長的時期,又是一個重要的成礦時期。
鐵化石生物
演變過程
成鐵紀屬於
前寒武紀元古宙古元古代,成鐵紀古元古代的時限自26億年前至5.7億年,在這段地史中,
原核生物演化為
真核細胞生物,形成地史時期的菌-藻類時代。人們在這一時期的古老地層中發現過微古植物化石、巨觀
藻類化石及
疊層石。僅在我們中國,古生物學家就已發現
元古代不同時期的微
古植物化石80餘屬、近200個種,生命在元古代得到進一步繁榮,那時的地球已不再是滿目荒蕪了。初期地表已出現了一些範圍較廣、厚度較大、相對穩定的
大陸板塊。因此,在
岩石圈構造方面元古代比
太古代顯示了較為穩定的特點。早元古代晚期的大氣圈已含有自由氧,而且隨著植物的日益繁盛與光合作用的不斷加強,大氣圈的含氧量繼續增加。
元古代的中晚期藻類植物已十分繁盛,成鐵紀期間
藍藻、細菌繁盛。
藍藻細胞藍藻
藍藻是
原核生物,又叫
藍綠藻,
藍細菌;大多數藍藻的細胞壁外面有膠質衣,因此又叫粘藻。在所有藻類生物中,藍藻是最簡單、最原始的一種。藍藻是
單細胞生物,沒有細胞核,但細胞中央含有
核物質,通常呈顆粒狀或網狀,
染色質和色素均勻的分布在細胞質中。該核物質沒有
核膜和
核仁,但具有核的功能,故稱其為原核(或
擬核)。在藍藻中還有一種
環狀DNA——質粒,在基因工程中擔當了
運載體的作用。和細菌一樣,藍藻屬於“原核生物”。它和具原核的細菌等一起,單立為
原核生物界。所有的藍藻都含有一種特殊的藍色色素,藍藻就是因此得名。但是藍藻也不全是藍色的,不同的藍藻含有一些不同的色素,有的含葉綠素,有的含有
藍藻葉黃素,有的含有胡蘿蔔素,有的含有
藍藻藻藍素,也有的含有藍藻
藻紅素。紅海就是由於水中含有大量藻紅素的藍藻,使海水呈現出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