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近紀

古近紀

古近紀(Paleogene,符號E),舊稱早第三紀,是地質年代新生代的第一個紀,開始於同位素年齡65.5±0.3百萬年(Ma),大約距今6500萬年,結束於23.03±0.05M,延續了約4247萬年。古近紀屬於顯生宙新生代,也屬於非正式的第三亞代;古近紀的上一紀是白堊紀,下一紀是新近紀。古近紀包括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近紀
  • 英語:Paleogene,符號E
  • 舊稱:早第三紀
  • 包括: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等
  • 開始時間:同位素年齡65.5±0.3百萬年(Ma)
  • 結束時間:同位素年齡23.03±0.05Ma
簡介,地質,地層運動,玄武岩,植物,動物,

簡介

是地質時代中的一個紀。“古近紀”(Paleogene)一名中的“古”是paleo-的意譯,“近”則是-gene的音譯,併兼顧了字面意義。

地質

古地理方面,在大陸內部海侵範圍顯著縮小。由於地殼運動的結果,開始奠定了許多山系的雛型。中國的古近系陸相為主,僅在邊緣地帶如台灣、西藏等地有海相沉積

地層運動

古近紀地質代表地層位於特提斯喜馬拉雅北亞帶的江孜地區古近紀甲查拉組角度不整合於晚白堊世宗卓組之上,系該地區最高(時代最晚)海相地層。運用岩石學和地球化學方法對其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該組物源區主要為近源再旋迴造山帶,岩屑的母岩類型主要是岩漿弧成因的中性、中酸性安山質火山岩。新生代以前,特提斯喜馬拉雅屬於印度板塊被動大陸邊緣,從特提斯喜馬拉雅南亞帶向北亞帶顯示了一種從淺水陸棚到深水盆地的變化,在侏羅-白堊紀時其陸源碎屑物主要是成熟度極高的石英砂岩,所以甲查拉組的碎屑物質只能來源於當時的岡底斯弧地區,所獲有限的古水流證據也指示了這一點。從歐亞大陸侵蝕下來的碎屑物質被帶到原印度大陸地區沉積,暗示該區的特提斯洋殼已經完全消失,印度與歐亞大陸在特提斯喜馬拉雅中、東部產生了初始的陸-陸碰撞,其碰撞的啟動時間為甲查拉組開始沉積的65Ma±。
古近紀古近紀

玄武岩

遼東地區玄武岩的K-Ar定年結果表明,曲家屯玄武岩形成於晚白堊世,K-Ar年齡為81.58±2.46 Ma;亂石山子玄武岩形成於古近紀,K-Ar年齡為58.36±1.64 Ma。本區玄武 岩含有豐富的橄欖石、單斜輝石和角閃石捕虜晶。亂石山子玄武岩中橄欖石捕虜晶的Mg值(79.5-88.5之間,平均值為84)較曲家屯玄武岩中橄欖石捕虜晶Mg值(77.0-79.8之間,平均值為78.4)偏高;單斜輝石捕虜晶為透輝石,其從核部到邊部的Mg等變化趨勢與橄欖石類似;斜方輝石捕虜晶為古銅輝石,其Mg值介於85.2-87.6之間,平均值為86.4。捕虜晶發育的環狀裂隙、扭折帶、礦物成分環帶以及捕虜晶與主岩Mg值之間的不平衡均暗示它們為玄武質岩漿上升捕獲的早期岩漿晶出礦物的堆晶體。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學分析結果表明:(l)它們屬於鹼性系列,為鹼性玄武岩,曲家屯玄武岩較亂石山子玄武岩貧矽、鎂,富鈣、鋁,它們均具有原始岩漿的特徵;(2)二者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但曲家屯玄武岩輕稀土元素總量更高,且輕重稀土元素分離程度高;(3)二者具有相似的Sr-Nd同位素組成
古近紀玄武岩中柱狀節理古近紀玄武岩中柱狀節理

植物

植物界中,從晚白堊世開始開始占主要地位的被子植物,更趨繁盛,植物分區更接近現代。

動物

由於古地中海區海相古近系中常含有貨幣蟲,所以在歐洲常稱古近紀為貨幣蟲紀。古近紀動物界的基本特點是哺乳動物的迅速輻射演化。除了適應陸地生活的多種方式外,還出現了天空飛翔的蝙蝠類和重新適應海中生活的鯨類。海生無脊椎動物中以有孔蟲類、軟體動物、六射珊瑚等為主。淡水介形類等亦大量繁育。
古近紀脊椎動物先炭獸臼齒古近紀脊椎動物先炭獸臼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