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來源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源於《禮記‧大學》
八目─格物、致知、
誠意、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辭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
現代漢語詞典》2005年發行的第五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原文欣賞
我非常榮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華”徵文特別榮譽獎。我父親是受中國傳統教育長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傳統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緬懷我的父親,我寫了《懷念》這篇文章。多年來,我在學校里接觸到不少中國學生,因此,我想借這個機會向大家談談學習自然科學的中國學生應該怎樣了解自然科學。
在中國傳統教育里,最重要的書是“四書”。“四書”之一的《
大學》里這樣說:一個人教育的出發點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說,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用這兩個詞語描寫現代學術發展是再恰當也沒有的了。現代學術的基礎就是實地的探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實驗。
但是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這可能是因為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大學》本身就說,
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田地,從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為這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便被埋沒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論家王陽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傳統儒家對實驗的態度。有一天王陽明要依照《大學》的指示,先從“格物”做起。他決定要“格”院子裡的竹子。於是他搬了一條凳子坐在院子裡,面對著竹子硬想了七天,結果因為頭痛而宣告失敗。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
王陽明的觀點,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裡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儒家傳統的看法認為天下有不變的真理,而真理是“聖人”從內心領悟的。聖人知道真理以後,就傳給一般人。所以經書上的道理是可“推之於四海,傳之於萬世”的。經驗告訴我們,這種觀點是不能適用於現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學的人,所以先讓我談談實驗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科學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有計畫的探測。比如,我們要知道竹子的性質,就要特地栽種竹樹,以研究它生長的過程,要把葉子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去觀察,絕不是袖手旁觀就可以得到知識的。
實驗不是毫無選擇的測量,它需要有小心具體的計畫。特別重要的,是要有一個適當的目標,以作為整個探索過程的嚮導。至於這目標怎樣選定,就要靠實驗者的判斷力和靈感。一個成功的實驗需要的是眼光、勇氣和毅力。
由此我們可以了解,為什麼基本知識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們也可以了解,為什麼歷史上學術的進展只靠很少數的人關鍵性的發現。
在今天,王陽明的思想還在繼續地支配著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腦。因為這個文化背景,中國學生大部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中國學生往往念功課成績很好,考試都得近100分,但是面臨著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時,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這方面,我有個人的經驗為證。我是受傳統教育長大的。到美國大學念物理的時候,起先以為只要很“用功”,什麼都遵照老師的指導,就可以一帆風順了,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一開始做研究便馬上發現不能光靠教師,需要自己做主張、出主意。當時因為事先沒有準備,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當時的惟一辦法——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
我覺得真正的
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學術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應付今天的世界環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就是說,不管研究科學,研究人文學,或者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現在世界和社會的環境變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我們不能盲目地接受過去認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學術權威”的指示。我們要自己有判斷力。在環境激變的今天,我們應該重新體會到幾千年前經書里說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義。這意義有兩個方面:第一,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計畫的探索。希望我們這一代對於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地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附註:本文一選入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教科書,同時還被選入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教科書第14課(2017年版)等。 在語文出版社中,本文開頭還有 “我非常榮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情系中華”徵文特別榮譽獎。我父親是受中國傳統教育長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傳統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這一段話,其他幾處也有改動。據語文出版社中所寫,本文是作者於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情系中華”大會上接受特別榮譽獎時發表的演講。
成語解釋
1.袖手旁觀:把手籠在袖子裡,在一旁觀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過問,也不協助別人。
2.一帆風順:船掛著滿帆順風行駛。比喻非常順利,沒有任何阻礙。
3.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措:安置,處理。
4.格物致知:推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格:推究;致:求得。
5.修身齊家:指加強自身的修養,治理好家政。
關於作者
簡介
丁肇中(zhào) (1936年1月27日——),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漢族,祖籍山東省
日照市濤雒。生於
密執安州安阿伯。196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69年後任麻薩諸塞理工學院教授。主要從事
高能物理學研究。1974年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實驗中發現新
粒子:
J/ψ粒子(以與自己中文姓氏“丁”類似的英文字母“J”將那種新粒子命名為“
J粒子”。)並導致了一系列與之相關的新粒子的發現,使粒子物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因此於1976年與
里克特同獲
諾貝爾物理學獎。現任美國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主要榮譽
主要成就
整體把握
本文是作者一個報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
作者在文章的開頭就提出了他的論題: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全文就是圍繞著這個論題進行論述的。
首先,指出傳統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釋“四書”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這與現代學術的基礎實地探察,即實驗,恰恰是一致的。但是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一個固定的社會制度,於是埋沒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作者以王陽明“格”院子裡的竹子為例,說明王陽明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這是儒家傳統的看法決定的。(但實際上這是程朱理學的思想,而非王陽明)
然後,分析科學上的實驗精神的重要性。作者從科學發展歷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驗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討就可求到的。闡述了實驗的過程和要求:實驗是積極的,有計畫的探測;實驗要有小心具體的計畫,要有一個目標作為探索過程的嚮導。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質為例,說明要得到關於竹子的知識,只有靠科學實驗,消極觀察、袖手旁觀是無濟於事的。
接著,作者指出,“王陽明的思想還在繼續支配著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腦”。一是中國學生大都偏重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重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考試的成績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時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個人的經驗為證”,由於受傳統教育的影響,誤以為靠埋頭讀書能應付一切,結果對於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傳統教育的弊病,也說明了重視實驗精神的重要性。
最後,得出結論:“希望我們這一代對於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得實驗精神真正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闡明科學研究上的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在個人行動上,都不可缺少;二是應付世界環境也不可缺少。而後揭示
格物致知在科學研究上的意義。結尾提出了對中國一代人的希望。
問題研究
1.這篇文章論述的問題有什麼現實意義?
眾所周知,我國基礎教育的優點是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缺點是忽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當前社會中,這個缺點甚至可以說是致命傷,它使我們的學生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因而影響到民族的振興和國家的前途。當然,這個缺點也不是哪一天突然形成的,它有久遠的文化背景,並與當前的考試體制有關。要克服這個缺點,任重而道遠。
這篇文章根據現代學術的發展和個人的經驗教訓,聯繫傳統的文化背景和我國的現狀,精闢地闡明了中國學生怎樣學習自然科學的問題。高屋建瓴,一針見血,語重心長,對我國學生不啻是當頭棒喝,每個人都由此終身受益。
2.作者說:“科學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試舉出事例證明實驗精神即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學上的重要性。
例如,為了駁倒
亞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體的重量成正比的觀點,
伽利略在義大利比薩斜塔同時拋下兩個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體,證明不同重量的物體在空氣中自由降落時,重量與下降速度無關,不同重量的物體以同樣速度落地。
練習說明
一、熟讀課文,思考一下,有些同學高分低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們怎樣學習才能適應現在的世界環境呢?
此題意在引導同學理解課文內容,並能聯繫實際思考一些問題。
有些同學之所以高分低能,是由於在傳統教育的背景下,加上應試教育的影響,“偏向於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於抽象的思維而不願動手”,因此考試得高分,一開始搞研究或者需要動手時,就不知所措了。
我們只有轉變觀念,對
格物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使實驗精神真正變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在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要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你在探索客觀事物的過程中,有什麼有趣的經歷?說出來與同學們交流。然後說說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此題意在幫助同學聯繫自己的經歷和體驗,進一步把握文章的主旨。
第一問。讓學生隨意說他們各自有趣的經歷,可以互相交流,彼此啟發。
第二問。格物致知在科學界的意義是:第一,尋求真理的惟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應該有想像力、有計畫,不能消極地袖手旁觀。
三、課文說:“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就是說,不論是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人文科學,還是在個人行動上,我們都要保留一個懷疑求真的態度,要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討論一下,為什麼“研究人文科學”和“在個人行動上”也要重視實驗精神呢?並把你的看法寫成片段作文。
此題意在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並能寫一點心得筆記,讀寫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研究人文科學”也要重視實驗精神。因為人文科學思想也是從實踐中產生的。
毛澤東同志早就說過,人的正確思想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頭腦里固有的,而是從實踐中來的。
“在個人行動上”為什麼也要重視實驗精神呢?個人行動不是盲目的行動,總要有一定的思想、一定的理念指導。這思想、這理念,也“不能盲目地接受過去認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學術權威’的指示”,那就要在實踐中培養自己的判斷力。
關於這個練習,應該引導學生各抒己見。
教學建議
一、不妨在以下兩方面引導學生確立課文的學習重點:一是領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內涵及其在科學上的重要作用;二是歸納課文的中心論點,學習課文的論證方法。當然,允許學生根據本人情況另外確立學習重點。
二、引導學生熟讀課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和篇章結構。注意提醒學生,一定要聯繫自己的學習實際閱讀課文。可以組織一些討論,下列問題可供選用:
2.作者所說的的格物致知的意義是什麼?
3.傳統的中國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4.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怎樣培養“格物致知精神”?
三、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對於自然科學的認識,對於中國傳統教育的反思,以及對於中國教育更新理念、順應國際潮流的企盼。應引導學生在這幾方面獲得啟示,受到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