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形成和改變

態度形成和改變,態度的形成和改變是有聯繫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態度形成和改變
  • 釋義態度的形成和改變是有聯繫的
解釋,信息,目標,情境,

解釋

在某些情況下,改變一種舊的態度也就是在形成一種新的態度。一個人的態度是習得的,是不同生活經驗的結果。態度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影響,也受到信息加工方式的影響。在童年時期,父母是社會化的主導力量,他們言傳身教的態度具有深刻的持久的作用。當人們進入青年時期,離開家庭進入大學之時,在同學和參照群體的影響下,他們的態度會發生較大變化。T.M.紐科姆1943年的一項研究表明,本寧頓大學一年級學生對總統選舉的態度很接近他們的父母,但是到了高年級時,他們的態度與父母的態度有了很大的不同。態度的形成和改變來源於不同的社會影響。信息可以來自於個人的直接經驗,也可以來自於他人或大眾媒介。一個人可以親身體驗到吸菸產生的惡劣氣味,親眼看到電影或電視上出現的暴力場面。這種基於個人直接經驗的信念具有較大的作用,不易改變。它們也往往能正確地反映現實。
R.法西奧等人1981年的研究表明,通過直接經驗而來的態度易於記住,也易於維持。他們讓被試觀看別人解各種智力難題的錄象。要求半數被試跟著別人做,要求另半數被試只是觀看。這以後要求每個被試參加一項計時反應作業。每一難題配上一個描述這個難題的形容詞。當這個形容詞描繪出他們對這個難題的感受時,要求被試按是否的按鈕。那些對解難題有直接經驗的被試在態度詢問中反應很快。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來自直接經驗的事件的記憶可能受到歪曲,降低了信念的準確性。然而這種歪曲可以促進記憶事件的內部一致性和完整性。人們的多數信息是通過與他人交往和大眾媒介獲得的。社會心理學家在這方面的研究最多。這方面的研究可以稱之為說服或說服性溝通。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美國政府發起了一項研究計畫,研究說服的因素。
目的是為了瓦解敵人士氣,促進國內人民支持戰爭的態度。這項有關說服和態度改變的研究戰後在學術機構繼續下來。最有代表性的是50年代以C.I.霍夫蘭為首的耶魯大學溝通研究計畫。霍夫蘭曾提出一個說服模型。J.L.弗里德曼1985年把這個模型加以簡化(見圖),使之更符合近期的研究。溝通必須有溝通者,他對某問題持一定看法,並力圖說服他人接受這個看法,溝通者必須提出說服信息,說明他的看法正確,誘使他人改變其看法。這樣的溝通是在一定情境中進行的。所以外界刺激就包括溝通者或稱信息源、信息和情境。說服指向的目標人不是白板一塊。每個人進入說服情境時都帶有自己的態度和傾向,這些都影響對信息的接受。大眾溝通單位都了解一些影響說服的變數,但並不很了解溝通效果的社會心理過程。社會心理學要研究說服的中介過程。說服性溝通除了可能引起態度改變外,還可能引起其他效果。如聽眾可能非但不相信信息源提供的信息,反而把信息源貶低了。以上幾個方面都是重要的,下面分別介紹其研究結果。信息源 在外界刺激中,信息源是首要的。
研究表明,人們越是積極地評價信息源,便越可能改變自己的態度。受到學生高度評價的老師,容易說服學生改變態度。但是信息源受到積極評價的方式是不同的,不是各種情況都能取得同樣結果。這方面的研究開始於聲望效應研究。但是對聲望的具體特點並不明確。後來把這個概念限定為可信性。可信性主要包括兩個因素:權威性和可信賴性。這兩個因素影響態度改變的機制有所不同,所以這個區分引人注意。權威性的作用是明顯的。來自高權威性信息源的信息有較大的說服力,如原子能專家關於原子能潛艇的發言就比一般人更有說服力,詩人對詩歌優劣的判斷也比一般人更有說服力。但這裡有一個問題,即一個領域專家的影響是否能遷移到其他領域,如一個受尊敬的詩人對科學問題的發言是否比一般人更有影響尚待研究。可信賴性也是很重要的。一般說來,作出與個人利益相反的發言,會更有說服力,因為這個發言更可信賴。一個大詩人作出的關於自己詩歌和朋友詩歌的評論,影響較小。E.H.沃爾斯特等人1966年的研究表明,一個罪犯不顧個人利益作出加強法制的發言,其影響力可與檢察官的同樣發言相比。在預測聽眾對溝通者的可信賴性的判斷上,往往採取歸因分析。因為可信賴性影響態度改變的機制是歸因,而不是學習。
歸因可能有3種:
①把溝通者的發言歸因於現實,即發言反映了真實;
②歸因於知識偏向,或者知識不足,或者偏見;
③歸因於報告偏向,即由於某些原因不善於講話。不管是哪一種,都是影響可信賴性的判斷。可信賴性的關鍵是作出現實歸因,而不是偏向歸因。當溝通者說出與期望相反的言論時即可作出現實歸因。
W.伍德等人1981年的研究表明,讓被試事先得知發言者的簡單歷史情況,他對一些問題的看法,也就是使被試對發言人的一般政治哲學有一定期望,這時再讓發言者發言。他的發言如果與對他的期望相符,則可能被歸因於他的背景,而不被歸因於現實,這樣他的發言就被認為是有偏向的,很少引起態度改變。這裡應當注意,期望肯定並不影響對信息的理解。受歡迎性指溝通者受人喜愛的程度。越是受人喜愛,越是具有說服力。

信息

信息內容對說服是重要的,包括幾個因素。首先是聽眾原來態度與溝通者所主張的態度之間的差距。差距越大,則引起改變的壓力越大,要使壓力下降,就需作出較大的改變。一般說來,在一個大範圍內,差距越大,態度改變也越大。但是差距對壓力和改變數的作用並不總是這么簡單。差距越大壓力越大,但並非總是引起較大改變。當差距變得相當大的時候,人們會認為越來越難於達到消滅差距所需的態度改變。差距太大的言論會使人懷疑信息源的可靠性。這時人們傾向於以貶低信息源的方式而不是以改變態度的方式降低壓力。差距與信息源的可信性有關。信息源的可信性越大,則越可能以較大差距的言論引起較大態度改變。
例如,一般認為每晚應睡眠8小時,如果有一位科學家對你說,8小時實際上是不需要的,6小時就夠了。這時你可能受到影響。如果有一位大權威對你說,4小時就夠了,你也可能受到影響。可見溝通者的可信性越大,越可能以大差距的言論說服人。引起恐懼是說服人做某事的常用方法。如政治家競選時常威脅說,如果他的對手當選將產生經濟崩潰,爆發戰爭。大人威脅孩子說,小孩單獨過馬路會被車撞死等。許多學者對此作了實驗研究。雖然多數研究肯定這一點,但有的卻得出了相反的結論。這些研究大都採用高恐懼組、中等恐懼組和無恐懼組,加以比較。一些研究表明,引起的恐懼越大,越有效。恐懼不僅引起較大的態度改變,而且對行為也有很大影響。但是I.L.賈尼斯1953年的研究卻得出相反的結論,即認為沒有恐懼的說服論據產生最大效果。對此,賈尼斯(1967)認為恐懼與態度改變的關係依賴於恐懼水平,在低水平上,恐懼越大引起態度改變越大,但是恐懼過大就會引起防禦機制,從而很少引起改變。例如在為防止破傷風而打預防針的實驗中,高恐懼產生最大效果,這是由於破傷風是可預防的病,不是那么可怕。在肺癌與吸菸的關係上,高恐懼就不那么有效。這是由於肺癌引起太大的恐懼,而且難於預防。可見有無預防辦法在這裡是起作用的。總之,在多數情況下,引起恐懼能加強說服力,但是如果恐懼過強,就可能使人驚呆得不能採取行動,或者否認危險。當接受一種信息可以緩解動機力的時候,引起動機可導致態度改變。侵犯就是這種情況。當聽者接受一種新態度可以緩解其侵犯時,便能導致態度改變。研究證明,受過挫折體驗的人容易接受嚴懲少年犯的態度,因為嚴懲的信息為侵犯者提供了一種表達侵犯的方式。

目標

從溝通的目標接受者來看,說服信息的作用依賴於原有態度的約束力大小。約束力大小受幾個因素的影響。已採取的行動有助於加強自身的態度。如穿了一套新服裝有助於加強對這套新服裝的喜愛態度。已公開表明過的態度,由於受到約束而不易改變。自由選擇的態度比被迫選擇的態度更易於保持。使個人原初態度受到一些輕微批評,而後加以反駁,有助於保持原初的態度,稱為預防法。使個人原初態度受到某些支持,稱為支持法。W.J.麥克蓋爾等人1961年的研究表明,在接受了預防法的被試、接受了支持法的被試和未接受任何方法的被試之間,接受了預防法的被試對說服的抵制力最強,即態度改變最少,其次是接受了支持法的被試。看來,在接受者需要他人提供論據的情況下,支持法起作用。在接受者需要自己思考防禦論據的情況下,預防法最起作用。在接受者的人格因素方面,研究表明,自我評價低的人比自我評價高的易於被說服;高智力者比低智力者難於被說服。而且前者較少受不合邏輯論證的影響,後者較少受複雜論證的影響。

情境

在情境方面,主要的影響因素是預先警告和分心。預先警告將有說服性信息來臨,會增強對說服的抵制。在弗里德曼等人1965年的一項研究里,提前10分鐘告知被試將有一個題目為“為什麼少年不應開車”的報告,對另一組被試不作預先警告。結果是前一組被試比後一組更少受報告的影響。為什麼會這樣?這裡應注意,全體被試都知道報告是與他們的意見相反的,所不同的是一組被試提前10分鐘得知,另一組則在報告開始時才得知。提前知道有助於被試加強防禦,生成反論。這裡指的是被試受原有意見約束很大的情況。如果被試的原有意見不穩固,則可產生相反的效果,促進態度改變。人們時常致力於維護自己的意見,反對說服。但是如果採用分心法去削弱這種努力,則有助於說服。R.E.佩蒂等人1961年總結了22項有關研究,發現除兩項外都證明分心有助於提高說服。分心不是任何時候都起作用。當分心干擾了有效反論準備之時,便能加強說服力。如果分心削弱了接受者對信息有效論據的注意力,則會減弱說服效果。當分心的強度不足以影響說服論據而又能抑制反論時,則分心能促進說服。商業廣告製作者很注意這一點。他們既要用無關細節引開觀眾對廣告主旨的貫注,避免產生反論,又要使無關細節不太吸引人,避免掩蓋了廣告主旨。要使態度得以保持,信息的重複是重要的。但是太多的重複會引起厭煩,以至引起反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