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態度的模仿學習包括三種類型。一是直接模仿,學生通過榜樣行為的示範,直接學到積極的體育態度和行為方式;二是象徵性模仿,學生通過模仿報刊、廣播、電視、電影等媒介所展示的榜樣來形成自己的體育態度和行為;三是創造性模仿,學生將各種榜樣的體育態度和行為方式綜合成全新的態度體系表現出來。
根據班杜拉的
社會學習理論,學生的觀察和模仿學習還受到強化的作用與影響。強化為學生對體育學習和身體鍛鍊的認知提供了反饋信息,其種類包括外部直接強化,如實物、表揚和其他形式的對合乎要求的體育態度和行為的獎勵;替代性強化,即學生觀察到他人的行為受到強化而使自己受到鼓勵,進而使相應態度和行為出現頻率增加的趨勢;自我強化,學生因為實現了自己設定的體育活動目標而對自己的態度和行為給予的積極肯定。
在學生體育態度形成過程中,體育教師、班主任及家長,甚至學校運動隊的隊員,都應當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利用各種機會和渠道向學生灌輸體育活動的意義、價值,並帶頭從事運動鍛鍊,對學生表現出的良好體育態度與行為給予積極強化。
(二)體育態度的轉變
有些學生對體育活動存在著偏見,其中包括對體育課地位、作用、內容、形式及對體育教師的偏見。認為體育課沒有其他課程重要,甚至可有可無;體育活動就是跑跑步、做做操、玩玩球,沒有什麼其他的作用。對學生不正確的體育態度要加以改變。
體育態度的轉變包括方向和強度兩個方面。體育態度從消極轉向積極,這是方向上的轉變;從較積極轉向很積極,這是強度上的轉變。方向上的轉變與強度上的轉變密切相關。從一個極端轉變到另一個極端,既是方向上的轉變,又是強度上的轉變,而且表明強度上的變化很大。
根據
凱爾曼態度改變三階段理論,不良體育態度的轉變過程應包括:
1、服從階段
服從階段是指學生為避免懲罰或得到獎勵,而從表面上接受社會、學校的體育規定、要求,聽從體育教師的說教,在
體育行為表現上與他人保持一致的過程。服從階段的特點是學生的行為較大地受外界因素的影響,一旦外因消失,服從行為就會停止。
2、認同階段
認同階段是指學生逐漸自願地接受他人的體育觀點和群體規範,使自己的體育態度與社會、學校和體育教師的要求逐步接近的過程。認同階段中,學生的體育行為不完全取決於外部因素,認同能否順利實現有賴於個體對體育活動情感上的接近和體育活動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
3、內化階段
內化階段是指學生真正從內心深處相信和接受他人的體育觀點、信念,並把這些新的觀點、信念納入自己的價值體系之中,徹底轉變了自己體育態度的過程。它也是學生對體育活動行為價值認識提高,體育態度的認知、情感和行為意向成分協調一致的過程。
(三)體育態度轉變依賴的條件
影響學生體育態度轉變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家庭、社會、學校、班集體和同伴小團體等學生自身之外的因素,以及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心理認知等學生自身的一些因素。體育態度轉變所依賴的主要條件是:
1. 勸說與勸說者的態度。學生將正確的體育觀點和信念內化到自己的價值體系之中是體育態度轉變的最終目的,因而大量的說服教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勸說過程中,體育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提出明確的觀點,提供大量形象、生動、具體的事實論據,說理論證,以理服人,同時還要加強情感渲染,以情動人。
在宣傳體育活動的價值、意義,使學生的體育態度發生轉變時,勸說者的態度是否友好、誠懇、堅定,影響著學生體育態度轉變的效果。社會、學校和家庭都有責任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態度,同時,在教育中也都要平等相待、以誠相待、區別對待,熱情耐心,深入淺出,循序漸進。
2. 逐步提高要求。學生原先的體育態度與要求改變的態度之間距離的大小是影響體育態度轉變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兩者之間的差距大,體育態度轉變的難度就大,且易產生異化轉變;如果兩者之間的差距小,則轉變難度小,且易產生同化轉變,即學生可能不自覺地縮小了自己的態度、行為與體育教師提出的轉變要求之間的差距。所以,應當首先了解學生現有的體育態度,估計其與要求之間的距離,提出學生能夠達到的轉變要求。然後逐步提高,不斷縮小兩者的距離。若急於求成,過早、過高地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將會適得其反,不但不能轉變學生原來的態度和行為,還會產生對立情緒。
3. 學生的體育活動實踐。體育活動的實踐可影響態度的轉變,這是因為在實踐中,學生能夠獲得他們原先沒有認識到的體育活動的價值,體驗到過去沒有感受到的情感。因此,在安排體育態度消極學生的體育活動內容時,應首先考慮使他們能從體育活動實踐中獲得樂趣,取得進步,達到目標。這對他們體育態度的轉變至關重要。
4. 必要的體育活動規章制度和嚴格的要求。在體育態度轉變的初期,明確體育學習活動的規章制度,並用它們要求學生,對提高學生的行為規範觀念是有益的。初期時,學生的掩飾行為較多,體育教師應加以識別。對符合規範的態度和行為應給予鼓勵,對不符合規範的態度和行為要明確加以制止和糾正。一定的規定對學生會產生約束力,這種約束力隨教師的嚴格執行而增加。教師的要求與規定的一致性程度越高,學生的體育態度和行為改變的可能性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