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的轉變

態度的轉變

態度是人們在自身道德觀和價值觀基礎上對事物的評價和行為傾向。態度的形成是指人對某些事物從不曾有態度到出現某種態度,而態度的改變是指人在對事物已有態度的基礎上發生一定的變化。這種變化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方向上的改變,即質的改變;二是指程度上的改變,即量的改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態度的轉變
  • 外文名:change in attitude
  • 適用學科:心理學
  • 適用範圍:社會心理學
定義,相關理論,模型分析,改變態度方法,

定義

態度的形成是指人對某些事物從不曾有態度到出現某種態度,而態度的改變是指人在對事物已有態度的基礎上發生一定的變化。這種變化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方向上的改變,即質的改變;二是指程度上的改變,即量的改變。方向和程度這兩方面是互相聯繫的:方向的改變是以程度的改變為基礎的,方向的改變中就包含了最大程度的改變;同時,程度的改變又往往是方向改變的前提條件,程度的改變總是朝著某一方向的改變。

相關理論

個體形成一定態度後,由於接受新的信息或意見而發生變化,這個過程叫態度改變。態度改變理論就是人們在不斷研究態度問題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套系統地改變個體態度的理論體系,其中最著名的是認知失調理論、認知平衡理論。
1.認知失調理論: 最早由費斯廷格(Leon Festinger 1957)提出來的,是研究人的態度變化過程的社會心理學理論。他認為,每個人的心理空間中包含多種多樣的認知因素,比如觀念、信仰、價值觀、態度等許多方面。隨著當前社會活動的內容不同,各種認知因素之間會存在三種關係,即協調、失調和不相關。當認知因素產生失調狀態時,人們可以通過改變或者增加新的認知元素來調整這種狀態,達到認知協調。
2.認知平衡理論:20世紀40年代中期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海德提出的一種關於認知結構、過程和變化的理論。他把認知過程分解為認知要素,由此構成一個認知系統,當認知系統出現不平衡、不一致時。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驅使認知主體設法恢復認知平衡量。海德雖然也是從認知角度探討態度變化,但他更重視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在態度轉變中的作用影響,即重視中間人或傳遞者對態度改變的影響。

模型分析

美國心理學家霍夫蘭德(Hovland)把改變態度看作是信息交流的過程,並基於此於1959年提出了一個標準的態度改變模型,這一模型簡化如下圖。
態度的轉變
分析這一模型,可以看出,說服者、說服對象、說服信息和說服情境構成態度改變所關聯的四個基本要素,其中說服者、說服信息和說服情境構成了態度改變的外部刺激。在態度改變的作用過程中,被說服者首先要學習信息的內容,在學習的基礎上發生情感轉移,把對一個事物的感情轉移到與該事物有關的其它事物之上。當接收到的信息與原有的態度不一致時,便會產生心理上的緊張,一致性機制便開始起作用。一致性理論認為人們可以採用多種方式來減輕這種緊張,其中反駁就是減輕這種緊張的有效方式之一。按照認知反應論(Cognitivcresponse theory)的觀點,人們在接收到來自他人的信息後會產生一系列的主動思考,這些反應進而決定個體對信息的整體反應。在這裡這些信息所引發的反駁的數量及性質對態度的改變起著決定性作用,如果這種反駁過程受到干擾則產生說服作用,從而引起說服對象的態度改變;否則說服對象就會通過貶低信息來源、故意扭曲說服信息和對信息加以拒絕掩蓋等方式來對抗說服,堅持自己原來的態度。

改變態度方法

一、勸說宣傳法
這是一種藉助語言、報紙、雜誌、廣播、電視、電影、廣告等各種傳播媒介來傳播信息,影響人們,使之態度發生改變的方法,是一種極為常見和廣泛使用的方法。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來自於霍夫蘭德及其領導的耶魯學派。採用這一方法來改變他人的態度,是把整個勸說宣傳過程看作是一個信息的傳遞溝通過程,分析的著眼點則主要在於信息的傳播者(勸說者)、信息的傳播過程、信息的接受者及傳播情境四個方面。
二、角色扮演法
這種方法是以角色理論為依據的。角色理論的核心原則即個體的行為應與其所承擔的角色相一致,應該符合這一角色身份的要求。無論是何種角色,客觀上都包含著標誌這一角色的各種象徵(如權力、地位、待遇)和符號(如稱呼、頭銜、級別),包含著為這一角色所特有的行為規範和準則以及他人對角色的期待。對於個體而言,擔當起某一角色,也就意味著要使自我的內涵與角色的內涵相吻合,試自我與角色協調一致。這一方面意味著個體的變化與發展,另一方面則意味著個體被約束和受制約。
角色扮演法是通過角色對承擔角色的個體所具有的約束和影響來改變個體態度的,該方法在態度改變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三、團體影響法
通過團體對個體所具有的影響也可以有效地改變人們的態度。團體的影響來自於團體的規範準則,這種規範準則對團體成員具有一種無形的約束力,促使團體中的每個人的一言一行與團體的規範準則保持一致。通過將人們組織進行一定的團體,並制定相應的規範準則來影響和約束他們的一言一行,能夠有效地改變他們的態度。
四、活動參加法
這種方法是通過引導人們參加與態度改變有關的活動來改變人們的態度。例如,通過勞動鍛鍊來改變輕視勞動、好逸惡勞的態度。在通常情況下,人們所參與的活動或者是與所要改變的態度有著密切聯繫,或者就是所要改變的態度對象本身。此外,人們參與活動是的自願程度或感受到的壓力大小對人們態度改變又很大影響。如果人們覺得參加這項活動是自覺自愿的,則其態度的改變就會大些;如果人們覺得是出於某種自身之外的原因如獎勵或懲罰,感受到了某種壓力如權威和團體的壓力,則即使積極參加了活動,其態度也未必會發生很大的改變。再有就是所參與的活動如果是經常性的、較長久的,則態度改變相應地就較大、較持久;如果只是一次性的活動或短期的活動,則態度改變的效果就不是很明顯或難以持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