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平衡理論(Heider's Balance Theory)是F·海德於1944年代提出。海德認為,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建立的態度大部分來自與他人的關於某些事件看法之間的關係形成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態度平衡理論
- 外文名:Heider's Balance Theory
- 提出時間:1944年
- 提出者:F·海德
態度平衡理論(Heider's Balance Theory)是F·海德於1944年代提出。海德認為,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建立的態度大部分來自與他人的關於某些事件看法之間的關係形成的。
態度平衡理論(Heider's Balance Theory)是F·海德於1944年代提出。海德認為,個人在社會生活中建立的態度大部分來自與他人的關於某些事件看法之間的關係形成的。...
態度理論是指關於態度的形成、轉變與測量的理論。該理論認為,態度是個體對某一類社會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其成分包括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具有社會性(並非與生俱有...
1958年,心理學家海德(F.Heider)提出了改變態度的“平衡理論”,又被稱為“P-O-X理論”,P代表認知主體,O為與P發生聯繫的另一個人;X則為P與O發生聯繫的另一...
態度改變理論,是指尋求態度改變中科學規律理論。主要有一致性理論、自我知覺理論、和諧理論、歸因理論、功能理論、刺激反應理論和認知失調理論。一致性理論認為,個體...
平衡理論這個理論認為人們用一種平衡的方式自發地組織他們的好惡。當兩個人互相喜歡對方而且發現他們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時,這就表現為平衡( balance),而且平衡是...
認知平衡理論亦稱“認知一致性理論”。是20世紀50年代後隨認知社會心理學的興起與發展而出現的理論。格式塔傳統的心理學家海德創立。有多種表現形式,如海德的認知...
態度改變理論就是人們在不斷研究態度問題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套系統地改變個體態度的理論體系,其中最著名的是認知失調理論、認知平衡理論。...
平衡理論認為,個體喜歡的他人對某事物的態度與己不同時,該個體為了保持平衡,會改變對該事物原有的態度。同化一對比理論認為,溝通者的觀點若落在聽眾的接受幅度之內...
食物酸鹼平衡論,主張“選擇食物要注意酸鹼平衡”,並且特彆強調酸性食物對健康有害...但醫生、專家們對這種理論持否定態度: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這些宣傳缺乏科學依據,...
情緒是指伴隨著認知和意識過程產生的對外界事物態度的體驗,是人腦對客觀外界事物...從古希臘至今,歷代思想家都試圖在理論上解釋情緒的產生。 當代情緒理論多注重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