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慈悲喜舍

慈悲喜舍,是《阿含經》到大乘諸經中反覆倡導的精神。慈、悲、喜、舍的無限擴大、無限深化,稱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名“四無量心”,或稱“四梵住”(四種清淨無染的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慈悲喜舍
  • 來源:佛教
  • 別名:四無量心、四梵住
概述,實例,其它,《大般涅盤經典》,《維摩詰所說經》,隆慧法師所作解釋,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

概述

(梵maiteya),音譯為“彌勒”,著名的彌勒菩薩即以之為名。慈由“友”〔mitra〕演變而來,意為以深刻、親切之友情待人,慈憫眾生,深心愿給予眾生快樂、幸福。
〔梵,巴利karuna〕,原意為痛苦,引申為能感同身受地體察他人的痛苦(屬於心理學所謂“移情”),深切同情、憐憫,願為其拔除痛苦。佛典解釋說:“慈名予樂,悲名拔苦”。
〔梵muditd〕或作“隨喜”,對眾生所在善事隨喜功德以促成,勸進行者。
〔梵upekga,巴利upekkha〕,意為捨棄、施捨,主要指捨棄怨親等分別和自己的財物身命。也包括捨棄煩惱及過分的慈悲喜樂等,保持平靜空寂的心境。

實例

長江大學三名大學生不顧生命,救落水者,是為慈悲;
汶川、玉樹大地震,舉國民眾慷慨解囊,是為喜舍。

其它

《大般涅盤經典》

《大般涅盤經典》卷十五佛解釋說:
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
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
於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
自舍己樂施與他人,是名大舍。

《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觀眾生品第七中,文殊師利菩薩與維摩詰居士問答:
文殊師利菩薩問疾維摩詰居士文殊師利菩薩問疾維摩詰居士
何謂為慈?
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云何行慈?”
維摩詰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行寂滅慈,無所生故;行不熱慈,無煩惱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行無諍慈,無所起故;行不二慈,內外不合故;行不壞慈,畢竟盡故;行堅固慈,心無毀故;行清淨慈,諸法性淨故;行無邊慈,如虛空故;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行菩薩慈,安眾生故;行如來慈,得如相故;行佛之慈,覺眾生故;行自然慈,無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味故;行無等慈,斷諸愛故;行大悲慈,導以大乘故;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行法施慈,無遺惜故;行持戒慈,化毀禁故;行忍辱慈,護彼我故;行精進慈,荷負眾生故;行禪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無不知時故;行方便慈,一切示現故;行無隱慈,直心清淨故;行深心慈,無雜行故;行無誑慈,不虛假故;行安樂慈,令得佛樂故。菩薩之慈,為若此也。”
維摩詰居士維摩詰居士
何謂為悲?
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
維摩詰)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
何謂為喜?
(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喜?”
(維摩詰)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
何謂為舍?
(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舍?”
(維摩詰)答曰:“所作福祐,無所希望。”

隆慧法師所作解釋

慈悲喜舍慈善會
慈悲喜舍,顧名思義,是以維護佛教的修行、弘法、教育以及慈善事業為主體。為了更好的發揚大乘佛教慈悲濟世的精神,發揮佛教在構築和諧社會的積極作用下,並繼承中國佛教歷代濟貧救苦的優良傳統,延續太虛大師主張佛教積極入世的思想和民國時期佛教救世利人的慈善事業。發揚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理念,不分種族、不分國家、不分信仰、不分善惡、不分親疏,對一切苦難的民眾予以誠摯、平等的關懷和救助。“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以“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為行願,以人為本,積極入世,展開扶貧救濟、醫療治病、賑災克難、敬老恤孤、助學扶教等各項慈善事業,並在隆慧法師積極引導廣大社會民眾和佛教信徒參與佛教慈善事業,使社會民眾內心充滿慈悲和仁愛。教富濟貧,讓富有的人們能奉獻自己的愛心,引發內心的慈悲善根,修積陰德,廣種福田,富而好仁;救困安貧,使貧困的民眾得到救助,心生安樂,貧而感恩;自利利他,為佛教弟子提供一個弘法修行的渠道,積功累德,回向淨土成為資糧,往生極樂,圓成佛道。
通過濟貧教富的各項慈善事業,化解社會階層的差別和對立,淨化人心,提升道德,和諧社會;使廣大的社會民眾接觸、了解和正確認識佛教,覺悟人生。歡迎社會各界善心人士積極參與,共築東林慈善社會公益平台。用慈悲愛心,完善自我,奉獻人生,讓青史留名,讓子孫效賢;用菩提心,修福修慧,弘法利生,讓他人解脫,讓自己成就。
四無量心對慈悲喜舍的闡述

慈無量心


無量心是一種希望眾生得到快樂的心。慈與悲合稱慈悲,是佛教的根本。佛經上說:一切佛法如果離開慈悲,則為魔法,可見慈悲思想與佛教關係的密切。
大智度論》卷二十將慈悲分為三種:
生緣慈悲:觀一切眾生因起惑造業,而在生死中輪迴受苦,因此而生起與樂拔苦的慈悲心,稱為生緣慈悲。這是一般凡夫的慈愛,因為不明我、法二空,所以還是不能出離生死
法緣慈悲:證悟無我所起的慈悲。這是已證得阿羅漢果位的二乘,以及初地以上的菩薩的境界。
一個人沒有了歡喜,即使坐擁金山銀窟、華廈美眷,也沒有意義;只要我們心中歡喜,即使是粗食淡飯,梅妻鶴子,也覺得充實自在。

悲無量心

悲無量心,是解除眾生痛苦的心。《法華經》說:“以大慈悲力故,度苦惱眾生。”菩薩經過累劫修行,斷除一切煩惱,成就一切梵行,本來可以證得清淨涅盤,然而為了憐憫眾生,不住涅盤,不斷生死,乘願受生六道,廣開甘露法門,轉無上***。例如:佛陀因地割肉餵鷹、捨身飼虎;觀世音菩薩倒駕慈航,尋聲救苦;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等等,都說明了菩薩之所以能普度眾生,正是由於悲心愿力所產生的偉大力量。所以經上說:菩薩因眾生而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長養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如果菩薩看到眾生的憂苦,不能激發感同身受的悲心,進而上求下化拔苦與樂,就無法成就菩提大道,因此悲無量心是菩薩成佛的必要條件。

喜無量心


慈心令眾生樂,喜心令眾生喜,喜與樂有什麼差別呢?《大智度論》卷二十說:樂是在五塵中所生的快樂,而喜是在法塵中所生的喜悅。譬如:憐憫窮人,先施與財寶,是先給他快樂;然後教導他謀生的技能,則是使他在生活中產生歡喜。所以,樂是比較表相的感受,喜是深層的感受。因此,《大智度論》說:“初得樂時名樂;歡心內發,樂相外現,歌舞踴躍,是名喜。譬如:初服藥時,是名樂;藥發遍身,是名喜。”
我們為什麼要給眾生歡喜呢?因為歡喜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產。一個人沒有了歡喜,即使坐擁金山銀窟、華廈美眷,也沒有意義;只要我們心中歡喜,即使是粗食淡飯,梅妻鶴子,也覺得充實自在。
佛陀以“苦”來教誡弟子,是要我們正視苦的原因,然後實踐佛教真理來離苦得樂。所以,“示教利喜”才是佛陀說法的真正目標。在佛經上,我們常看到諸弟子請法時“願樂欲聞”,及聞法後“歡喜踴躍”、“歡喜讚嘆”的辭句,可見法喜禪悅才是佛教的真諦寶藏。
因為歡喜修道而體悟者,在佛經中也多有記載,例如:
《釋提桓因問經》:“我於喜樂念樂中,欲求五功德果。”
《華嚴經.入法界品》:“歡喜恭敬心,能問甚深法。”
《十地經》:“諸佛子菩薩,住於極喜地,極多歡喜、多淨信、多愛樂、多適悅、多忻慶。”
諸佛菩薩中,以“歡喜”成就佛道者,除了彌勒菩薩以外,還有:歡喜自在佛、歡喜莊嚴佛、歡喜藏佛、歡喜德佛、歡喜無畏佛、歡喜威德佛、歡喜王菩薩、歡喜念菩薩、歡喜意菩薩、歡喜力菩薩等,可見佛教是一個提倡歡喜的宗教。
因此,我們奉行佛教,除了自求清淨安樂外,更應該散播禪悅法喜給大眾受用,使大家在佛光的普照之下,遠離憂苦的陰影。

舍無量心


慈悲固然能使眾生得到福樂,但是行慈心、喜心時,容易生貪著心;行悲心時,又容易生憂愁心,因此佛陀告訴我們:需以舍心來去除一切分別妄想,並令一切眾生都能以平等心進入佛道。
舍,是一種無上的智慧型。所謂:“捨得,捨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放開腳步,才能使我們向前邁進。同樣地,我們以慈心、悲心、喜心來弘法度眾,更要舍除對三心的執著,才能有更大的成就。“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萬法因緣和合而成,所以就勝義諦而言,無一眾生可得,也無一心可得。若有得者,皆是有求,不能成就無量的功德;若能捨去一切分別妄想,就能冤親平等,廣度一切眾生有如己子。好比虛空因為能包容萬物,所以能成就一切萬物。
舍,是一種最高的境界,唯有“舍”,才能容納異己,唯有“舍”,才能心包太虛。世界之所以動亂不息,就是因為世人都只知道向前獲取,而不知道回頭反省;只拚命向外追求有形有相的物質,而忽略了心內的精神世界更為遼闊。如果大家都能放下我執,尊重他人,捨得犧牲奉獻,自然就能擁有一個圓融和諧的世界。
慈悲喜舍,本為一體
由慈悲喜舍的內容看來,四無量心雖類別為四,其實都是慈心悲願的延伸:先是欲令眾生都能得到快樂,而施以慈心,繼而看見有人不能得到快樂,悲心油然而起。接著又想令眾生都能離去苦惱,得到無上法樂,喜心繼之產生。以慈心、悲心、喜心度眾,而不起憎愛貪憂,不生人法執著,就是舍心現前的境界。因此《大智度論》說:“慈是真無量,慈為如王,餘三隨從如人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