愷撒·博爾吉亞

愷撒·博爾吉亞

愷撒·博爾吉亞(英文名:Cesare Borgia;西班牙語名:César Borja,音譯塞薩爾·博爾哈/西澤爾·波爾金,拉丁文為愷撒·博爾吉亞/凱撒·波吉亞,1476?-1507年),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羅德里格·博爾吉亞)的私生子,瓦倫蒂諾公爵,羅馬尼阿的主人,伊莫拉、弗利佩魯賈、皮奧姆比諾、比薩盧卡錫耶納等無數屬地征服者。

曾經擔任過瓦倫西亞大主教和樞機主教,卻以他的邪惡、殘忍和征戰的天才,將一個教皇國的夢想獻給他的家族。他是波吉亞家族中最惡名昭彰同時也是最具魅力的一個,在14、15世紀的歐洲歷史上,再沒有第二個像他那樣背負如此之多惡名卻又為同時代人所同情並毫不吝惜地給予讚美的統治者。

他被李奧納多·達·文西形容擁有“寧靜的面孔和天使般清澈的雙眼”,卻殘酷貪婪,為了權力和財富不擇手段,但是在歐洲追隨他大有人在,認為他勇敢、果斷、堅強、才華橫溢是個完美的統治者。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以他為原型寫下傳世名作《君主論》,而希特勒墨索里尼等更是對他頂禮膜拜。他曾經呼風喚雨,權傾一時,令人談之色變,但自從與父親一同中毒之後,命運急轉直下,在一次可疑的戰鬥中長矛穿胸而死。

基本介紹

家族,兄弟姐妹,配偶,女兒,履歷,教育,軍事,轉折,結局,毒藥公爵,傳聞,亂倫,羅馬之子,謀害兄弟,謀殺姻親,與達文西,評價,最終目的,相關研究,影視作品,電視劇,電影,相關書籍,君主論,傳記,小說,漫畫,網路小說,相關遊戲,相關音樂,波吉亞,日文歌曲,暗夜玫瑰,

家族

14-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影響整個歐洲的波吉亞家族,其前身為西班牙瓦倫西亞(Valencia)地區的貴族,歷代擔任瓦倫西亞的教職。家族可上溯至阿拉貢王室,擁有龐大的政治勢力和財富。
波吉亞家族波吉亞家族
在1455年之後,由於原為瓦倫西亞主教的阿方索·德·波吉亞(Alfonso de Borgia,1378-1458)被選舉為教皇加里斯都三世,使整個家族在十五世紀中葉開始大放異彩。接著加里斯都三世的侄子羅德里格·波吉亞(Rodrigo Borgia,1431-1503)也在1492年成為教皇亞歷山大六世
愷撒亞歷山大六世與情婦瓦諾莎·卡塔內(Vannozza dei Cattanei,1442-1518)的私生子,誕生於羅馬,這時的亞歷山大六世尚未登上教皇之位,儘管依天主教教義,主教、教皇不能結婚生子,但是在這個“禮崩樂壞”的時代里,愷撒以及他的兄弟姐妹都是人盡皆知的教皇和他的情婦瓦諾莎的私生子女。亞歷山大六世由此成為文藝復興時期教廷腐敗墮落的象徵,他不僅私生活上毫不檢點,政治上也擁有超出尋常的野心。他計畫把自己的長子培養成軍事統帥,把次子愷撒培養為宗教領袖,以使波吉亞家族在政教兩方面都成為義大利的統治家族。因此愷撒在18歲就成為了紅衣主教

兄弟姐妹

路易吉·波吉亞(西班牙語:佩德羅·路易斯),甘迪亞公爵(Pier Luigi de Borgia,1460?-1488),同父異母的哥哥,早逝,爵位由喬瓦尼·波吉亞繼承。
喬瓦尼·波吉亞(西班牙語:胡安),甘迪亞公爵(Giovanni Borgia,1476?-1497)。目前還不清楚喬瓦尼是出生在1474年還是1476年,他曾長期被認為是亞歷山大和瓦諾莎的長子。但現代歷史學家,基本贊同他最有可能在1476年出生,比他的兄弟愷撒年輕。
盧克雷齊婭·波吉亞費拉拉摩德納和雷吉奧公爵夫人(Lucrezia Borgia,1480-1519)。
傑弗里·波吉亞,斯奎拉切王子(Gioffre de Candia Borgia,1482-1522)。

配偶

夏洛特·德·阿爾布瑞特,(Charlotte of Albret,1480-1514),納瓦拉國王約翰三世的妹妹,法國國王路易十二的表妹。

女兒

露易絲·波吉亞,瓦倫蒂諾公爵(Louise Borgia,1500-1553)。

履歷

教育

愷撒是亞歷山大六世喜愛的兒子,是教皇竭盡所能不顧名聲的袒護的愛子。雖然是“私生子”,然而由於父親位高權重,愷撒的出生被教會認為是“合法的”,並被教廷授予聖職。
在羅馬威尼斯宮裡的博爾吉亞的畫像在羅馬威尼斯宮裡的博爾吉亞的畫像
7歲,成為瓦倫西亞的牧師; 8歲,被任命為教皇的秘書長;9歲,成為甘迪亞(Candia)的教區長、Albar和哈蒂瓦(Jativa)的教務長,以及卡塔赫納大教堂(Cartagena)的司庫。當然,這些職務都是帶薪的,享受教廷的俸祿。愷撒在12歲之前,一直居住在羅馬並接受家庭教師的教育。
愷撒早期的導師是保羅·蓬皮里奧(Paolo Pompilio)和喬凡尼·維拉(Giovanni Vera),兩個加泰羅尼亞人。愷撒被公認為非常有才華,以及被認為是“義大利最英俊的男子”,1489年於佩魯賈(Perugia)大學學習法律,後轉入比薩大學,師從著名法學家菲利波Decio,學習民俗法和教會法,並很快獲得了學位。之後,於比薩繼續學習神學。
1491年,16歲的愷撒完成了所有的學業,被授命為西班牙潘普洛納(Pamplona)的主教。
1492年,被任命為瓦倫西亞大主教,一年後升為樞機主教
愷撒年紀輕輕就已幾乎距象徵宗教世界最高掌權者的教皇之位只有一步之遙,這是當時絕無僅有的事。在父親成為教皇的頭幾年裡,愷撒在梵蒂岡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

軍事

1496年1月25日,法國國王查理八世為征服拿波里(又名那不勒斯,Naples)途經羅馬時,愷撒被作為保證教皇支持的人質陪伴在查理八世身邊。但從維萊特里(Velletri)逃回羅馬後,愷撒很快就顯露出其野心勃勃的本質。
1497年6月,愷撒的兄弟胡安被謀殺。7月,愷撒作為教皇的使節到拿波里為阿拉貢弗雷德里克(Frederick of Aragon)加冕。由於胡安的死,教皇需要愷撒來完成他的政治計畫,並且設法為他安排一樁有利的婚事。愷撒希望迎娶卡洛塔(Carlotta),拿波里國王的女兒,但是拿波里國王父女堅決的拒絕了這個教士和教士的私生子。
1498年8月17日,23歲的愷撒在樞機主教會議上向樞機主教們和教皇提出允許他結束主教生涯的申請,這是史上第一個自請辭職的神職人員。他的教皇父親為滿足他的願望,解除了所有他的神職義務,與其說是要讓他一心於收復教皇國的轄地,不如說是要成全他一統義大利的野心。
1498年4月7日,查理八世無嗣而終,10月1日,愷撒帶著衣飾華麗的邑從們作為教皇的使節來到法國,為新任法國國王路易十二帶來了教皇取消他和法蘭西珍妮(Jeanne of France)的婚姻訊息,因為路易十二需要和布列塔尼的安妮(Anne of Brittany,查理八世的遺孀) 結婚,確保布列塔尼和勃艮第兩公國留在法國版圖之內。作為交換,愷撒被路易十二冊封為瓦倫蒂諾公爵(Duke of Valentinois),以及對他事業的軍事進行援助。據說法王為了攏絡愷撒,特意將封地選在和瓦倫西亞(Valencia)這個地名相似的瓦倫蒂諾(Valentinois)。愷撒在法國遇見了拿波里的卡洛塔,卻沒能獲得她的芳心。
1499年5月,愷撒接受了同路易十二表妹夏洛特的婚姻。同時,愷撒開始征服羅馬涅(又名羅馬尼阿,Romagna)地區,隨後占領了伊莫拉(Imola)和弗利(Forli)。愷撒帶領著一支小的僱傭軍軍隊就在短時間裡將教皇國內的封建勢力驅逐出去,使他的權力迅速增長並成為教皇國軍隊領袖,掌旗官(中世紀義大利共和國的長官)。
1500-1501年,愷撒先後占領了里米尼(Rimini)和法恩扎(Faenza),佩薩羅(Pesaro)等地。
1501年7月,在取得博洛尼亞(Bologna)後,愷撒回到羅馬參加與西班牙瓜分拿波里的陰謀。此時,他已是義大利廣闊領土的統治者,教皇所封的羅馬尼阿公爵(Duke of Romagna)。之後,他繼續攫取厄爾巴島(Elba Island)、凱馬里諾、皮昂比諾和烏爾比諾公爵領地,進而覬覦佛羅倫斯共和國屬地阿雷佐(Arezzo)。
1502年6月,烏爾比諾(Urbino)投降,烏爾比諾公爵古達保度·達·蒙特費爾特羅(Guidobaldo da Montefeltro),一度是他盟友,直到愷撒認為他不再有利用價值,迫使他連夜隻身逃跑。
1502年9月,愷撒與李奧納多·達·文西簽署契約,僱傭達文西為其軍事建築師及工程師。
1499至1503年間,是愷撒權力的巔峰,他自身的強大及非凡才幹(或許還有那些殘忍手段),加上背後強硬的後台(法國國王以及教皇父親),他的殘忍,他的審慎,他的好運使全義大利為他而恐懼。他的貪婪是無窮無盡的,他不能容忍任何反對者;但是,不同於他的父親,他是怪癖,沉默而無情的。
1502年,任佛羅倫斯共和國書記官馬基亞維利曾奉使駐節於博爾吉(Borghi)的王廷,企圖與愷撒修好,以求返還占地。他親眼看到愷撒如何交替使用不同的手法,有時是冷靜矜慎,有時是旁若無人;常常是口頭上說盡了甜言蜜語,行動上則殘暴無比;同時又以偽裝善良與背信無義的作風處世待人。他對於那些屬於他強權之下的被征服的人民,不惜使用種種殘酷恐怖的手段,壓制反側;對於那被征服的國家,更是以獨裁高壓的手段,做最有效的箝制。
馬基雅維利對於愷撒玩弄權術的手段十分佩服,他認為:為王者固當如是。

轉折

1503年8月,愷撒和他的父親同時被投毒(一說為疫病),導致愷撒病入膏肓,以及他父親的突然死亡(1503年8月18日)。此時在他的背後,只有羅馬尼阿是堅固的,其他一切都處於風雨飄搖中,而仍然在生死邊緣掙扎的愷撒,無法採取任何行動。而正是這一沒有任何防備的偶然的事故,導致了他的夢想毀滅。他父親去世的訊息抵達時,正在計畫征服托斯卡納(Tuscany),雖然他在聖天使堡(Castel Sant'Angelo)進行康復治療,但他的軍隊仍控制著秘密會議(樞機主教選舉教皇的會議)。
1503年10月18日,愷撒所扶持的新教皇庇護三世在位僅僅27天即死於腿部潰瘍。期間庇護三世曾計畫逮捕愷撒,但被愷撒從聖天使堡逃脫。隨後,愷撒不得不被迫支持宿敵朱利安諾·德拉·羅韋雷(Giuliano della Rovere,1443-1513年,前教皇西克斯圖斯四世的侄子),朱利安諾許諾保持凱撒的頭銜及榮譽;同年11月1日,羅韋雷順利繼任教皇(即尤利烏斯二世)。但是,當愷撒前往羅馬尼阿平息反叛時,卻在佩魯賈附近被吉安·保羅·巴廖尼(Gian Paolo Baglioni)扣押監禁。
至此,愷撒不得不交出他在羅馬尼阿所有的城堡。但是,側澤納、弗利和貝特諾羅(Bettinoro)的管理者拒絕接受已經成為囚犯的主人的投降命令,最後他們與尤利烏斯二世達成協定,以釋放愷撒為條件放棄這些城堡。愷撒被釋放後去了西班牙占領下的拿波里,拿波里的西班牙統治者岡佐洛·多·卡多瓦(Gonzalo do Cordova)為他提供了安全通行權。

結局

1504年5月,愷撒正在為將來打算時,他所信任的岡佐洛接受了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Fernando Ⅱ el Católico)的命令,以擾亂義大利的和平的罪名逮捕了他。
1504年9月,愷撒被帶回西班牙,秘密囚禁在梅迪納坎波(Medina del Campo)的拉·莫塔城堡(Castle of La Mota)。
1506年11月,愷撒從西班牙監獄逃脫,逃到了他妻子的兄弟納瓦拉國王的宮廷,並與之結盟。
1507年3月12日,愷撒進攻勒林伯爵(Count of Lerin)占據的維安納(Viana)城堡,在這場可疑的小型戰鬥中,孤身一人陷入圈套而陣亡。年僅31歲的愷撒手握著武器戰鬥到了最後一刻,他的佩劍上刻著:不為愷撒,寧為虛無(Aut caesar,aut nihil)。
愷撒最初被安葬在西班牙Viana聖瑪利亞大教堂祭壇下面的一個大理石墓里,上面題詞:"Here lies in little earth one who was feared by all,who held peace and war in his hand."1537年,一位鼓吹愛與仁慈永無止盡的卡拉奧拉主教,認為這是對神明的褻瀆,下令摧毀墳墓,並將遺骸轉移到教堂外。2007年,為了紀念他去世500周年,潘普洛納大主教費爾南多·塞巴斯蒂安·阿吉拉爾(Fernando Sebastian Aguilar),授權將他的骨灰轉移到教堂內。如今這裡有一尊他的雕像。
Cesare BorgiaCesare Borgia
愷撒·博爾吉亞是典型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湧現出的冒險家之一,但他比其他的競爭者來更加聰明和無所顧忌。他征服的手段是兇殘而狡詐的,但一旦征服完成,他能夠穩定而公正的統治他的領地,所以他的統治比起政治混亂的小集團和地方暴君更可取。但他的成功主要是由於教皇的支持,當他的父親去世他的事業也隨之結束,無法再繼續對義大利產生突出的影響。

毒藥公爵

愷撒長相英俊,風流不羈,但後因沾染了梅毒導致毀容,以致於餘生中常以面具示人;他陰險狡詐,冷酷無情,為實現目標無所不用其極,常用家傳毒藥“坎特雷拉”(Cantarella)暗殺政敵而被稱為“毒藥公爵”。世人聞其名便心驚色變,稱只有他“壞得足以執行教皇的陰謀詭計”。
愷撒依靠父親的權勢翻雲覆雨,成為教廷世俗權力的代言人,憑藉暗殺、戰爭和聯姻幾乎實現統一義大利的目標。儘管愷撒行事很殘酷無情,不過他卻給當時的義大利帶來了整治嚴明的紀律,恢復了國家秩序,讓軍隊衷心與服從。馬基雅維利在著作《君主論》中肯定了他的這些功績。
另外,在法國史學家兼文學評論家伊波利特·阿道爾夫·丹納(Hippolyte Adolphe Taine,1828-1893,簡稱H·丹納)的《藝術哲學》里也有關於愷撒的一些段落,記錄了這個狠厲決絕到一種境界的人。
教皇的兒子——瓦倫蒂諾公爵,儀表堂堂的愷撒·博爾吉亞,所犯下的殺人案數也數不清。在鮑格才(Borghese)畫廊可以看到此君的畫像。他是一個有品味的政治幹才,喜歡宴請賓朋和雅致的談話。他那標緻的身段穿起黑天鵝絨的緊身裝,極盡風流,還有一雙漂亮的手和一副世家公子的鎮定表情。但他維護尊嚴和處理私事的方法,通常是通過長劍或者短刀。
有教皇的侍官布爾奇阿德這樣寫道:“第二個星期天,有個戴面具的人在博格鎮說了幾句辱罵瓦倫蒂諾公爵的話。公爵聽說後,派人把那人抓來,割斷一隻手和舌尖,再把舌尖黏在斷手的小指頭上。”還有一天,公爵派人從監獄裡提幾個犯人。他穿著華麗的衣衫,當著眾人和幾位上流人物的面,親手用弓箭射穿了他們的胸膛。“他還在教皇的袍子下面殺死了教皇寵愛的佩洛托”,當時,血都濺到了教皇的臉上。以及提到著名的西尼加亞陷阱等斑斑劣跡,這裡丹納對愷撒的評價很負面:“馬基亞維利心目中的另一位英雄就是愷撒·博爾吉亞——那個世紀的殺人魔頭,徹頭徹尾的小人,也是那一類貨色中成就最高的。這個人看待和平,如同休倫人易洛魁人對待戰爭的態度。也就是說,他認為虛偽、陽奉陰違、背信棄義、暗設埋伏是一種權利、職能和造詣。他把這些手段施用在每個人身上,甚至他的家人和親信。”
愷撒·博爾吉亞的雙手如同他的意志一樣強悍,同他的頭腦一樣靈活。看他的肖像,是個漂亮人物;看他的歷史,是個能幹的外交家、卓越的將領和狡猾的統治者;而看他的個人生活,還告訴我們他是一名出色的鬥牛士。正如人們在他的原籍西班牙所見過的,一個與他同時代的人說:“這一年他二十七歲,體形極為健美,他的教皇父親都有幾分怕他。他手持長槍,騎在馬背上鬥牛,先後殺死六頭野牛,其中他只用了一槍就把一頭牛的腦袋刺開了花。”

傳聞

亂倫

1493年6月12日,為同強大的米蘭公爵斯福爾扎家族結盟,亞歷山大六世安排愷撒的妹妹盧克雷齊婭嫁給佩薩羅的領主喬瓦尼·斯福爾扎(Giovanni Sforza,1466-1510)。種種跡象看來,這並非一樁幸福的婚姻,喬瓦尼曾試圖挑動米蘭反對波吉亞。教皇所期待的政治、外交的利益全然落空,此外,盧克雷齊婭在佩薩羅亦不快樂。
1497年1月,喬凡尼從戰場返回羅馬,發現妻子特別熱情,親友格外友好,認定這是不祥的信號,立刻喬裝改扮飛奔回佩薩羅,接著又要求妻子追隨他而來,但盧克雷齊婭拒絕回到那“鄉下人”的愚蠢宮廷。隨後,教皇提出離婚,並要求喬瓦尼的舅舅,紅衣主教阿斯卡尼奧斯·斯福爾扎(Ascanio Sforza)勸說其同意離婚。喬瓦尼拒絕後,教皇宣稱他的女兒尚未圓房,因而婚姻無效。
1497年3月,喬瓦尼在多方施壓下勉強同意離婚,被迫簽署了因為自己“性無能”而解除婚姻的契約,6個月後,他提供宣誓證詞,證明盧克雷齊婭是處女。
受到公開羞辱的喬瓦尼控訴教皇之所以迫使他與盧克雷齊婭離婚,是為了把她留給自己享用。隨後,亂倫的指控迅速擴展到愷撒。對此,歷史學家們各執一端,過去,幾乎所有人都深信確有其事,但如今,發展出了全新的觀點。喬瓦尼要么是渴望著復仇,要么他相信是真的,他是一個來自於冷漠家庭的冷漠男人,根本理解不了波吉亞成員之間的親密與溫暖。
事實上,波吉亞的兒女之間,確實存在著相當特殊的關係。盧克雷齊婭愛她的三個兄弟,也為他們鐘愛,其中又與愷撒和胡安特別親厚。然而,愷撒和胡安之間更多是嫉恨而非友愛。亂倫指控一經傳出,就立刻傳為二人不和的主因。真實緣由更可能是亞歷山大六世對胡安異常偏愛,不顧愷撒的長子身份,並且愷撒就智力,才幹,儀表而言都遠為優越。
當他們的異母兄弟,彼得羅·路易吉身死,胡安跳過繼承順序,取得了甘迪亞公國,這深深激怒了愷撒,而為了籌備胡安的婚姻,教皇把他打扮得如此豪華,一位首飾大師辛勞數月製作他的珠寶。這極端傲慢自負的年輕人,連同他榮膺的地位,叫愷撒怒火中燒。

羅馬之子

1497年6月,教皇開啟了離婚議程,盧克雷齊婭即遠離羅馬避入聖西斯托修道院(the convent of San Sisto)等待與第一任丈夫離婚的結果,期間只有佩洛托·卡德隆(Perotto Calderon)作為信使負責與外界聯絡。1498年2月,佩洛托·卡德隆和一個女僕潘塔斯拉的屍體在台伯河中被發現。1498年3月,費雷拉塞大使報告盧克雷齊婭已經分娩。雖然這件事情被否認,但的確有一個孩子在那年出生了,在盧克雷齊婭嫁給她的第二任丈夫之前。這個孩子被起名為喬瓦尼·波吉亞(Giovanni Borgia),史學家稱之為“羅馬之子”。
關於教會、關於這個孩子、喬瓦尼·波吉亞的謠言產生了。一開始,他被認作是愷撒的孩子。後來的說法又和第一個說話相矛盾,他又被認作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秘密的孩子。而盧克雷齊婭的名字沒有在任何一個說法中被提起,關於她是這個孩子的母親的說法也從來沒有被證實。其真實性至今仍在爭辯之中,但是人們普遍相信,在修道院,她和自己父親的信使佩洛托·卡爾德隆有染並懷了孕。佩洛托是一名年輕英俊的西班牙人,也是教皇的寵兒,人們在台伯河裡發現了他,謀殺的時間,正是傳說中盧克雷齊婭生產的前後。
1502年,愷撒征服了卡梅里諾(Camerino)後不久,喬瓦尼·波吉亞作為羅馬尼阿公爵的長子繼承了卡梅里諾,成為卡梅里諾公爵(1501年,愷撒為羅馬尼阿公爵)。然而,亞歷山大六世去世後不久,喬瓦尼前往費拉拉(Ferrara)和盧克雷齊婭一同生活時,在那裡他又被人們接受為盧克雷齊婭同父異母的弟弟。
雖然有多樣化的謠言及前後矛盾的事實,但是更多人相信這個孩子的父親是愷撒。那時愷撒還是樞機主教,如果他和妹妹有不正當性關係,這個訊息一定會被知情人極力隱瞞,尤其是他們的教皇父親。

謀害兄弟

1497年6月14日,愷撒的兄弟胡安被謀殺了,屍體被扔在台伯河中。在當時,愷撒並不被看成嫌犯,但在紀年史中他被指為兇手,因為愷撒似乎是整件事情的最大獲益者。據說謀殺調查突告終止,就是因為教皇要為愷撒洗清罪責。但更符合邏輯的是波吉亞確信主謀是奧西尼家族(羅馬最顯赫的世襲貴族),他們決心復仇,而非調查起訴。
不論是不是愷撒主導了這一次的刺殺,無庸置疑的,胡安的死讓愷撒得以踏上他期盼已久的征伐之路。關於這個刺殺事件還有另一種的解釋,整件事情是始自一個女人,拿波里的公主桑夏(Sancha of Aragon)是愷撒的么弟傑弗里的妻子,據說同時也是愷撒和胡安兩兄弟的情婦,由於忌妒和爭風吃醋因而導致了這個血腥的結果。
(另外,關於胡安的死也有傑弗里才是主謀一說,因為桑夏的特殊關係,傑弗里和胡安公開對立。)

謀殺姻親

1498年,愷撒在見到盧克雷齊婭的第二任丈夫拿波里的王子阿方索·阿拉貢(Alfonso of Aragon)第一面之後,非常滿意他英俊的外貌和良好的性格。事實上,阿方索在這些方面遠近聞名,有著良好的名聲,有許多確切的證據表明,盧克雷齊婭與阿方索真心相愛。
據說愷撒的喜愛在盧克雷齊婭戀愛之後,很快轉變成了嫉妒和仇恨,認為阿方索代替了自己在妹妹心中的位置,奪去了妹妹的喜愛。再之,愷撒因梅毒容貌遭毀,即使是在痊癒之後依然留下疤痕,這令他非常在意,由此,他更加憎恨阿方索。一次阿方索拜訪羅馬時,愷撒的侍從在晚上襲擊了他。作為報復,阿方索的侍從也趁愷撒在花園裡踱步的時候向他射箭,這大大激怒了愷撒。
很快家族結束了盧克雷齊婭的幸福,拿波里的卡塔洛拒絕嫁給愷撒,而法蘭西國王許給愷撒一位公主。隨著政局形式的變化,波吉亞家族希望和法國結盟,於是,盧克雷齊婭的婚姻成為了結盟的巨大障礙。阿方索隱隱感到自己的下場,逃離了羅馬,但是盧克雷齊婭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丈夫並一同返回羅馬。約拿·布卡杜斯,亞歷山大六世的典禮官,在他的日記中,簡要記載了緊跟著年輕人返回所發生的災難。他寫道,1500年7月15日晚上十點,阿方索在聖彼得宮的台階上遇刺,襲擊者隨後與四十個騎馬者逃走。他勉強還活著。
一個月後,8月18日,據說阿方索在恢復的時候,愷撒來到他的房間在他身邊耳語道:“早餐時刻不被終結的將會在晚餐之前幹掉。”那一天稍晚的時刻,愷撒便指使刺客米凱萊托(Micheletto Corella)在恢復室里扼死了正在恢復傷情的阿方索,盧克雷齊婭年輕的丈夫。

與達文西

1502年至1503年,愷撒聘請李奧納多·達·文西為其軍事建築師和工程師。這意味著,達·文西曾協助愷撒征戰,並為他的城堡構築防禦工事。據說達·文西為愷撒發明了許多戰爭機器,以此換來他的保護。同時,愷撒也允許達·文西在他的領域內擁有所有計畫和持續建設的完全控制權。為了答謝達·文西的功績,愷撒將他家族的一個葡萄園送給了達文西,但是後來達文西不得不放棄,因為波吉亞帝國的覆滅。達芬·奇為愷撒完成了最後的工作,之後,他繼續在義大利尋找其他贊助人,但他陷入了困境。最後,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說服了達·文西回到自己的領域並為他服務,在那裡達·文西渡過了他生命里的最後3年。

評價

這位被後世無數歷史學家斥為堪比尼祿、卡里古拉之流暴君甚至更殘酷邪惡的義大利大公,在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里,是作為最可效法的君主典範和義大利統一的破碎夢想反覆出現的。馬基雅維利不吝筆墨地花費了整整一個章節來論述他生平的武功成就,並且飽含惋惜地認為,倘若不是“命運之異乎尋常的和極端的惡劣”,讓他在盛年之際染上重病,那么他是極有可能完成他的雄心壯志,將義大利建造成為一個統一的強大的國家。在其他各章節里,馬基雅維利也就君主所應該具有的品質和行為或多或少地論及愷撒和他的教皇父親。在全文的最末,馬基雅維利呼籲當時佛羅倫斯的統治者美第奇家族順應時勢,奮發圖強,將義大利從蠻族手中解救出來時,這樣寫道:
“雖然最近在某人身上一線光明閃過,使人們認為可能是上帝派來救贖義大利的,但後來他在事業正值高峰之時,卻被命運拋棄了。於是義大利似乎毫無生機,在等待任何一位能夠醫治她創傷,制止倫巴底的劫掠以及那不勒斯王國托斯卡納勒索的人……”
馬基雅維利所曾經寄予厚望的“某人”,顯然隱指愷撒·博爾吉亞。馬基雅維利將愷撒的失敗歸咎於命運的阻擾和他在推選教皇一事上的失策,但他同時又強調愷撒是“令人驚訝的曠世奇才”,“他的事跡應當像我所做的那樣把它擺出來,讓所有那些由於幸運或是依靠他人的軍隊而取得統治權的人們去效法。”
“如果有人認為,為了在敵人面前確保他的新君主國的安全,有必要為自己爭取朋友,依靠武力或是欺詐而制勝,使人民對自己既愛戴又畏懼,使士兵們既服從又崇敬自己,消滅那些能夠或是有可能傷害自己的人們,以新的方式改革舊的制度,既嚴厲又親切,大度而且慷慨,滅除不忠誠的軍隊而創建一支新的軍隊,與各國的國王和君主們保持友好,使他們必須喜歡幫助你,或者即使想傷害你亦會猶豫不決——如果有人認為這一切都是必要的,那么他不可能找到比公爵這個人的行動更鮮明的範例了。” 馬基雅維利以此對愷撒·博爾吉亞的一生作出了極其之高的評價。
為了更好的了解愷撒·波吉亞,有必要對他的家族、他的生平作一番簡略的回顧。由於缺乏完整的愷撒傳記,我所作的回顧也只能是依照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輔以伏爾泰布克哈特的論著所述,所幸在公爵的作戰事跡方面,還沒有什麼較大的分歧意見。
西班牙裔教皇羅德里戈·博爾吉亞(1492-1503年在位),當選教皇后他被稱為亞歷山大六世。他在歐洲歷史上以大肆斂財和為兒子所進行的處心積慮的謀奪而臭名昭著,但他卻並非這些劣跡的首創者,他的前任們諸如西克斯圖斯四世英諾森八世之流為他樹立了一個很壞的榜樣。西克斯圖斯四世甚至為了兒子在教堂里謀害美第奇家族洛倫佐朱利安兄弟,所幸那位佛羅倫斯的光榮洛倫佐·德·美第奇從這場災難中幸運逃離並報了仇。出售聖職聚斂財富也是從西克斯圖斯四世首開先河。亞歷山大六世與他的情婦育有五個子女,除了長子甘迪亞公爵,次子愷撒,其下還有胡安、盧克雷齊婭和幼子傑弗里。盧克雷齊婭以美貌著稱,據說還是位頗具才氣的美人,對義大利的文化藝術事業很有熱情。但在歐洲歷史上,比她的美貌和才華更令人側目的是她和兄長愷撒的不倫之戀。她前後出嫁過三次,又復三次被父兄從她的丈夫們手中奪走。她的第二任丈夫,阿拉貢家族的阿方索為愷撒所殺,第三任丈夫屬埃斯特家族,即費拉拉公爵阿方索一世。那時私生子似乎並不特別受人歧視,至少他們也能當上國王,比如阿拉貢家族的私生子費爾南多就曾經統治拿波里王國。而教皇有私生子似乎也非什麼驚人的醜事,西克斯圖斯四世英諾森八世莫不如此,由此可以想見那個時代的教廷有多么荒淫無恥。
由於教皇國在義大利的政權體系中處於極其特殊的地位,當教皇亞歷山大六世決定提高他的兒子愷撒的權力地位時,他就面臨著重重困難,首先他既不能使他的兒子成為任何一個不屬教會管轄的國家的君主,亦不能拿走屬於教會管轄的國家給予愷撒,以免遭致強大的米蘭公爵(此時是斯福爾扎家族摩爾人路易統治著米蘭)和威尼斯人的反對。除此之外,軍隊的掌握權盡歸羅馬貴族奧西尼家族科隆納家族以及他們的追隨者之手,他們被稱為“教皇的手銬”,長期以來蔑視教皇並鉗制著教皇勢力的擴張,因此亞歷山大不可能信賴他們。在路易十二基於政治方面的原因急需離婚,以及他對米蘭公爵領地的興趣,而表現出與教皇結盟的意願之後,亞歷山大也就欣然同意了。愷撒受命把準許離婚的教皇諭旨帶到法國,並就法國的征服計畫同法國國王談判。愷撒在路易十二保證他能得到瓦倫蒂諾公爵領地,一個100名全副武裝的騎兵連,2萬利弗的年金以及讓他娶納瓦爾國王的姐妹(路易十二的表妹)的允諾後,才離開羅馬。教皇同時給他的兒子和法國國王以特許狀,特許前者離開聖職,後者離開妻子。在這之前,愷撒原本是西班牙瓦倫西亞的大主教和樞機主教。於是路易十二在威尼斯人的幫助和亞歷山大教皇的同意下進入義大利,開始他征服米蘭和拿波里的計畫。而路易一到米蘭,教皇就向他借兵去攻打羅馬尼阿,以為他的兒子掙得一頂王冠。愷撒在1499年(24歲時)開始征服羅馬尼阿,既而剷除奧爾西尼和科隆納家族、削弱羅馬貴族門閥的勢力,然後武力與計謀並用,進一步吞併弗利、法恩扎、里米尼、伊莫拉和皮昂比諾、烏爾比諾等地。及至1503年教皇去世時,他已經實際上成為教皇國、整個羅馬尼阿和包括佩魯賈、皮奧姆比諾、比薩盧卡錫耶納在內的義大利廣大領土的主人,剩下的只有托斯卡納、米蘭(法國占領)、威尼斯、拿波里(為斐迪南和路易十二所瓜分)、熱那亞(法國占領)等少數大公國領地……在這一過程中,誠然伴隨著無數的陰謀、欺詐、屠殺、背信、毒害;愷撒對羅馬貴族集團的籠絡、分化和進而剷除;對卡梅里諾城領主的欺騙和絞殺;血腥的西尼加利亞陷阱;派遣冷酷機敏的雷米諾整頓羅馬尼阿秩序,之後復將其腰斬示眾以安撫民心的鐵血手腕;以及為了奪取教廷旗官和最高軍事長官的職位,對甘迪亞公爵的謀害;對姻弟兄的謀害和對其領地的強占;對樞機主教和反對派們的毒殺等等。
如上所述,前四項行為並不能構成公爵的罪證,相反的,它們是一位有卓越才智和宏遠抱負的人開闢前路所必將採取的一切手段。對於愷撒而言,在當時那種情勢下,除此之外不能寄希望於其他手段。即便在孔孟之學奉為王道的古中國,許多英主明君在登上王座之前都曾或遠或近地循行著愷撒的道路。歷史證明不是“道德支配政治”,而是權力決定道德。“許多人曾經幻想那從未有人見過更沒有知道曾經在哪裡存在過的共和國和君主國。可是從人們實際上怎樣生活到人們應當怎樣生活,其距離是如此之大,以致一個人要是為了應當怎樣而忘記了實際怎樣,那么他不但無法生存,而且會自取滅亡。”誠如馬基雅維利所言,君主具有人們通常所說的那些美德,諸如誠實、慷慨、守信、仁慈等等,當然是值得讚揚的,然而君主之為君主,其首要的任務是維護自己的政權和國家,在這樣的意義上,君主擁有善良的品行受人讚揚固然是好事,但君主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擁有所有善良的品行。君主固然應該避免那些可能導致亡國的罪行,但如果某些惡行可以挽救國家的話,君主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它們可能受到責備而良心不安。總而言之,“目的總是為手段辯護”。
人們可以詬責公爵的,僅僅可能是一些更隱蔽但卻證據確鑿、甚至完全只涉及到個人品德或利益方向的行為:他用來孤立父親、謀害弟兄、姻弟兄和其他親屬或廷臣的方式;他與妹妹盧克雷齊婭的亂倫;他縱容軍隊在占領地的破壞、掠奪和虐待,彼得羅·阿爾塞俄尼據此指斥“西班牙籍人的特點是只關心西班牙人而不關心義大利人的利益和幸福”;更甚的是,他夥同他的父親出賣聖職、兜售免罪券、毒殺教會高級僧侶大肆斂財的惡行,威尼斯大使保羅·卡佩洛在1500年宣稱“每夜都發現四五個人被謀殺,其中有主教、高級教士等人,整個羅馬都戰戰兢兢,懼遭公爵毒手。”愷撒的殘酷、貪婪都至足過分,這些令人皺眉的邪惡的品質與他天性中那些勇敢、果斷、堅強而有才華的品質融合在一起,使他成為一個至足矛盾的人。即便我們認為他在教皇國消滅那些小暴君使他贏得的完全是同情,即使那支由義大利的精銳官兵組成的,有李奧納多·達·文西作總機械設計師,在1503年和他同命運的軍隊是他的遠大計畫的證明,可上述事實仍然具有不合理和完全不能解釋的性質,尤其是他對新得到的國家雖仍想予以保持和統治,但卻又加以破壞和虐待。

最終目的

在他的統治的最後幾個月里,當他已經在西尼加利亞謀殺了僱傭兵隊長,和實際成為教皇國的主人時,他的左右給人以謙虛的回答:大公本心只要平服那些反對黨和暴君們,而這一切都只是為了教會的利益;至大公本人,除羅馬尼阿的君主身份外,別無所求,而且由於他為以後的教皇們除去了奧爾西尼科隆納兩大家族,他已經得到了他們的感激。但顯然沒有人相信這是他的最終目的。亞歷山大本人在和威尼斯大使的一次談話中,把他的兒子託付給威尼斯保護時說:“我將設法使教皇政府將來有一天或者屬於他或者屬於你們。”他父親的話足以證明他對教皇寶座的冀望。此外,在埃科爾·斯特羅齊的詩篇中也主要談到了這點(“他也曾想望父親寶座的崇高榮譽”),但有時也暗示他對全義大利最高統治權的屬望(“有朝一日,亞歷山大的後裔將會來到,為義大利立法,恢復他的黃金時代。”)。
綜上,似乎可以得出結論:作為世俗的統治者,愷撒有最遠大的計畫,“他為取得更大的光榮而放棄了聖職(指他的樞機主教的職位)的光榮”。據此,瑞士史學家布克哈特作出了一個推斷:在亞歷山大死後,無論愷撒是否被選為教皇,他將不惜任何代價來占有這個教皇國家,而在他犯了種種重大罪行之後,即使他作為教皇也不能永遠這樣占有下去卻是不容懷疑的。如果說有任何人能夠使教皇屬邦世俗化,則他正是此人,而為了保持住這些屬邦,他必將被迫這樣做。如果我們沒有深受欺騙,那么這就是馬基雅維利對於這個重大的罪犯抱有隱秘的同情的真正理由;除愷撒外,不能希望任何人“從傷口裡抽出刀來”,換言之就是不能希望消滅這個教皇政權,這是一切外國干涉和所有使義大利分裂的根源。
無論怎樣努力,命運最終還是拋棄了愷撒。在他堅定無情、朝向自己的野心與想望一步步靠近時,亞歷山大教皇突然辭世。據馬基雅維利所說,愷撒已經預見到他父親去世時可能發生的一切變故並已作周全應對,只是他萬萬沒有預料到的是,父親死時他自己也已經是病入膏肓了。在他的背後,只有羅馬尼阿是堅固的,其他一切都處於風雨飄搖中。假如他身體康健的話,我相信公爵仍然能夠憑藉自己的力量度過這一次危機。但是,惡劣的局勢急劇改變了博爾吉亞家族的命運。宿敵朱利奧二世當選為新教皇,繼而羅馬爆發動亂,科隆納家族和奧爾西尼家族的人武裝返回羅馬,被占領的城市也紛紛起來反對他,朋友、親戚、同盟者,沒過多久就都離棄了他,就像他過去離棄過他們一樣。他信賴的科爾多瓦的貢薩爾弗把他當作俘虜解送到西班牙。路易十二剝奪了他的瓦倫蒂諾公爵領地和年金。最後,他孤身逃亡到納瓦爾,在那裡得到他內弟的庇護,率領了納瓦爾國王的一支軍隊。他在一次性質可疑的戰役中死去。年僅三十二歲的愷撒·博爾吉亞就這樣結束了輝煌、恐怖而又悲劇的一生。他手握著武器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在他短促的一生中,他拚命緊攥權力,無論是出於野心,還是統一義大利的宏願,最終權力卻又背叛了他。
我無法想像,當數支長矛刺入他的脊背,當他跌落馬鞍,烏黑的長髮沾滿泥土,奄奄一息之際,他在想著什麼?他迷濛的雙眼又望見了什麼?是地中海畔美麗的義大利,是他的盧克雷齊婭,還是一生的戎馬倥傯,他的雄心、光榮和夢想?
“死者朝天的面孔仍然是美麗的,他死了和活著一樣,從不畏懼,也從不後悔。”
即使在僅有極少量篇幅論及此段歷史且辭鋒銳利的《風俗論》中,伏爾泰也以他一貫嚴厲而因此更顯難得的態度這樣寫道:他在拘押期間仍然沒有喪失的,不是一種德行,而是一種為惡人和偉人所共有的品質——勇敢……他被人殺死時手執武器。他的死是光榮的,我們在這段歷史過程中看到的只是一些合法的君王和有德行的人在殺人犯的手下喪生。
當我們回過頭來評價公爵的一生時,儘管後世輿論和史學界對公爵的詬責遠多於對他的肯定,我們仍然能從中找到一些閃光點,即便他們認為,那並不是出於愷撒·博爾吉亞的本意。也就是說行善或者帶來任何積極的後果,並不是愷撒謀取權力和領地的真正目的。
伏爾泰承認,羅馬曾有一時短暫的強盛地位,還應歸功於他(原文中指亞歷山大六世,但教皇與其子在很多時候是同一概念),是他使他的繼承者們能夠在某些時候保持義大利的平衡。對教廷來說,他的罪惡行為比以前許多靠宗教的武器支持的教皇的精明強幹,要有用得多。馬基雅維利說得更坦率直白:“雖然他(同上)的意圖並不是為了壯大教會的勢力,而只是為了壯大公爵的勢力,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卻使得教會強大了起來。在他去世之後,公爵也被消滅了,而教會則成了他的勞動果實的繼承者。”在朱利奧二世做了教皇之後,教會的勢力已經如此強大,他保有整個羅馬尼阿,羅馬的貴族們已經被彈壓了,而那些黨派則在愷撒所施加的打擊之下被消滅了。長期以來,羅馬貴族在教廷中心的權力代言人樞機主教在羅馬城內外培植他們自己的黨羽勢力,而其他貴族則被迫起來自衛。貴族之間的騷亂與紛爭都是由教會高級僧侶們的野心所引起來的。但是亞歷山大的繼任者們利用前人的勞動成果盡力削弱了這些紛爭根源造成的惡劣影響。
最後,我想把羅馬皇帝尤里安的臨終遺言贈予愷撒,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也是一位叛教者,儘管性質截然不同。
“如果說我沒能實現我想做的一切,那么,請人們不要忘記,人世間的事情是由命運的力量掌管的。現在,我在感謝永恆之神,因為他沒有讓我死於長期患病,沒有讓我死在劊子手或惡人歹徒的屠刀下,而是死在戰場上,死於風華正茂的年華,死在許多功勳尚沒有建立之時……”
他作為一個誠實的借債者把生命歸還給了大自然。愷撒倘若不能像愷撒一樣活著,作為,那么他便注定將以這樣一種方式死去。
“不為愷撒,寧為虛無。”

相關研究

1942年,伯厄夫:《愷撒·波吉亞:一個馬基雅維利式的君主》(Carlo Beuf,Cesare Borgia:The Machiavellian Pri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2.;
1955年,盧卡斯·杜布里頓:《波吉亞家族》(J.Lucas Dubreton,The Borgias),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Philip John Stead,E.P.Dutton & Co.,Inc.,1955.;
1972年,伏塞羅:《波吉亞家族》(Clemente Fusero,The Bogrias),translated from the Italian by Peter Green,Praeger Publishers,Inc.,1972.;
1992年,克婁拉斯:《波吉亞家族》(Ivan Coloulas,The Borgias),translated by Gilda Roberts,Dorset Press,1992.;

影視作品

電視劇

1、2010年美國加拿大製作電視劇《波吉亞家族》(The Borgias by Showtime)
Showtime《波吉亞家族》劇照Showtime《波吉亞家族》劇照
作為15世紀西方歷史上第一個黑手党家族的鼻祖,羅德里戈·波吉亞以各種黑暗手段爬上羅馬天主教廷的高位,在歐洲大地呼風喚雨、顯赫一時。而他的繼承人愷撒·波吉亞,全義大利最令人恐懼的野心家、強權者和完美的陰謀製造家,演繹了一場腥風血雨跌宕起伏的權力遊戲。這部由Showtime精心打造的劇集糅合了權力爭奪、情慾糾纏、宗教與政治的各種明爭暗鬥,於緩慢的節奏中造就出一段糜爛詭譎、波瀾壯闊又令人毛骨悚然的罪惡史詩。
劇中,出演亞歷山大六世的是奧斯卡影帝傑瑞米·艾恩斯,他將狡猾沉穩、攻於心計的教皇塑造得栩栩如生。飾演愷撒的弗朗柯斯·阿諾德的表現一樣非常搶眼,成為本劇質量的絕對保證。
該劇於2011年4月3日在SHOWTIME播出。
2、2010年法國製作電視劇 《波吉亞》(Borgia by Canal+)
法國CANAL+《波吉亞》劇照法國CANAL+《波吉亞》劇照
事實上《波吉亞》的故事和《波吉亞家族》的大同小異,也是根據真實歷史改編的。不過演員的知名度確實比不上《波吉亞家族》,但是從預告片來看,血腥、暴力和情色程度,CANAL+的原創劇應該不比《波吉亞家族》差。要知道,《波吉亞》背後的主腦可是當年HBO風靡一時的《監獄風雲》(OZ)的主創,湯姆·方塔納。
該劇於2011年10月17日在法國播出。

電影

2006年西班牙電影《波奇亞》(Los Borgia)
電影《博爾吉亞家族》電影《博爾吉亞家族》
描繪了15世紀叱吒義大利的西班牙波吉亞家族。血腥的博爾吉亞家族堪稱最早的黑手党家族,貪財謀權而臭名昭著的亞歷山大六世、教皇羅德里戈·波吉亞,他的私生子、馬基雅維里《君主論》的原型、英武而野心殘暴的愷撒·波吉亞,擁有無上美貌、被父兄當作政治籌碼丈夫情人無數而被冠以邪惡之名的盧克雷齊婭·波吉亞。
影片是以波吉亞家族的愷撒·波吉亞為視角,以市井傳聞為題材,講述霸權主義的愷撒·博爾吉亞助紂為虐,樹敵甚多,最終在其父被毒殺後,遭到敵對勢力的新教皇暗算,逃脫後去投奔妹妹盧克雷齊婭,結果卻被當年有過節的妹夫謀害的故事。

相關書籍

君主論

君主論》(The Prince),作者:尼科洛·馬基雅維利(Niccolò Machiavelli,1469-1527)。
君主論君主論
馬基雅維利是第一個使政治學獨立,同倫理家徹底分家的人,有資產階級政治學奠基人之稱。在馬基雅維利面前,愷撒·博爾吉亞作為一個“全新的君主”登場。他認為愷撒為了紮根自己的地位,採取了各種措施,做到了一個明智的人所能做到的一切。對於一位“新君主”來說,愷撒的行為是典範並且是值得效法的。《君主論》使馬基雅維利身後獲得舉世周知的名聲。此書在馬基雅維利里死後五年即1532年印行,從西方到東方,在宗教界、政界、學術領域和社會上廣泛地引起各種強烈的反響。在20世紀80年代被西方國家一些輿論界列為當代最有影響的世界十大名著之一。該書論述了君主應該怎樣進行統治和維持,認為軍隊是一切國家的主要基礎,君主要擁有自己的軍隊,並應靠殘暴和訛詐取勝。認為君王在統治之時要以實力原則,不擇手段去實現自己的目的,同時要效法狐狸與獅子,有狐狸的狡猾,獅子的勇猛。被稱為邪惡的聖經,是很多君主的床頭或身上必帶書。

傳記

《Cesare Borgia》(1950年)
作者:Gusravo Sacerdote(1867-1948)
這是研究義大利史所用的最重要的基本文獻和義大利人名事典,也是書目繁多的愷撒·博爾吉亞相關資料中評價最高的傳記之一。此書的特點是,把最大限度所能蒐集到的龐大歷史資料都收錄在冊。關於愷撒的資料多是由同年代人,比如Burchard或Gucciardini等抱有諸多偏見的記述。

小說

1、《The Life of Cesare Borgia》(1912年)
The Life of Cesare BorgiaThe Life of Cesare Borgia
作者:拉斐爾·薩巴蒂尼(Rafael Sabatini 1875-1950),義大利文/英文浪漫和冒險小說作家。
背負著叛國,亂倫,謀殺等罪名的愷撒·博爾吉亞,在他死後的近五個世紀,他的名聲還是投下了一個邪惡的影子。然而,這是一個令人著迷的男人,他啟發了馬基雅維利寫下《君主論》,並被其視為君主的典範。
在他占領義大利的短暫時間內,他嚇壞了他的同時代人。他的遠大的抱負以及為所欲為,使之成為當時義大利人最擔心、最憎恨、最嫉妒的人。年僅31歲就去世的愷撒·博爾吉亞,他的故事可以和希臘悲劇相媲美。
2、《家族》(The Family,2010年)
作者:馬里奧·普佐、卡羅爾·基諾。
本書為《教父》作者馬里奧·普佐未完成的遺作,由他的好友卡羅爾·基諾續寫完成,講述了出過兩任教皇和許多政治及宗教領袖的波吉亞家族的一段歷史。道貌岸然文藝復興教皇化身最邪惡“黑幫教父”,以最聖潔外貌施行最污穢統治的罪惡世家傳奇,再現義大利歷史上第一代黑手党家族恩怨情仇。羅德里戈·波吉亞——教皇亞歷山大六世——文藝復興時期最具爭議的教皇,權力無人能敵,然而權力鬥爭無休無止,他面臨著各方的威脅。在極力恢復天主教教會的光輝形象、統一義大利城邦之時,他也在為鞏固和增強家族的勢力而費心籌劃,同時幫助他的子女尋找人生的方向。遺憾的是,他的權力和愛未能讓子女脫離厄運,他的規劃反而使波吉亞家族在親人之愛和各自無法抗拒的欲望之間飽受掙扎。本書不僅是被稱為“家族犯罪源頭”的波吉亞家族的興衰史,也是一幅十五世紀宗教、政治、軍事鬥爭的宏偉畫卷。
《家族》封面《家族》封面
3、《天之熾》 江南
4、《七日約》 悠世

漫畫

歐美:《傳奇家族博爾吉亞》(BORGIA),4卷連載中,由金牌寫手亞歷山德羅·喬多洛斯基(Alexandro Jodorowsky)和義大利情色藝術家米羅`曼納拉(Milo Manara)合著,由Albin Michel公司發行。
日本:《凱撒·破壞與創造者》,8卷連載中,作者:物領冬實。類型:青漫。
日本:《花冠安琪兒》(1993年),7卷完結,作者:齊藤千惠,以及其短片故事集《戀物語》中的Vol.10。類型:少女漫畫
日本:《禁斷毒天使》(2010年),12卷完結,作者:冰栗優。類型:耽美BL
中國:《尋找前世之旅》漫畫版
尋找前世之旅漫畫版西澤爾尋找前世之旅漫畫版西澤爾

網路小說

風玫瑰》,作者:滄月,江南。
荊棘王座》,《漫客·小說繪》已經成坑,作者:江南
《尋找前世之旅》,作者:vivibear

相關遊戲

刺客信條2:兄弟會》(Assassin's Creed:Brotherhood)
刺客信條:兄弟會刺客信條:兄弟會
在此作品中,愷撒·博爾吉亞作為主要反派角色與主角艾吉奧·奧迪托雷對抗
《刺客信條:兄弟會》是育碧公司的蒙特婁工作室開發的一款第三人稱歷史奇幻類遊戲。
1499年12月文藝復興時期,40歲的艾吉奧放棄刺殺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羅德里格·博爾吉亞(聖殿騎士團大團長)後回到蒙特里久尼。1500年1月,教宗之子愷撒·博爾吉亞一天晚上領兵對城市發動攻擊。西澤爾於城破之時奪回艾齊奧伯父馬里奧·奧迪托雷保管的古代遺物“伊甸蘋果”、將之槍殺並命士兵槍傷艾齊奧。艾吉奧負傷帶領傭兵及家人逃走後獨自前往義大利首都羅馬,並發現波奇亞家族已幾乎完全控制了整個羅馬市,市區百業蕭條,市民被剝削而生活困苦。以市內台伯河上的小島台伯島為基地,艾齊奧聯結市內妓女、盜賊及傭兵勢力,以及招攬反抗的市民加入其刺客兄弟會以解放在教宗勢力控制下的羅馬。於各方協助下,艾齊奧得知愷撒的財政由其兄長鬍安·博爾吉亞負責,而愷撒則欲藉助法國瓦盧瓦公爵路易十二的軍事力量以及發明家達文西研發的戰爭機器以征服義大利。
在把愷撒的財源和軍隊瓦解以及把達文西製造的的戰爭機器毀滅後,艾齊奧於1503年潛進梵蒂岡聖天使城堡。在欲與教皇對質時得知“伊甸碎片”已落入教皇手上,而教皇因不滿其子無窮的野心(包括對蒙特里久尼發動攻擊)而對愷撒下毒。愷撒得知後反用毒蘋果殺死教皇併到聖彼得大教堂奪回伊甸園碎片金蘋果但被艾齊奧先行奪得。同年12月教皇儒略二世即位並下令拘捕西澤爾。1507年3月艾吉奧前往西班牙維安納並於圍城戰中與愷撒在城牆上進行決鬥,艾吉奧把愷撒擊敗後,將其從城牆投下,最後把伊甸蘋果藏在羅馬鬥獸場的一個密室內。

相關音樂

波吉亞

波吉亞王朝——文藝復興時期的教堂與宗權》,這是西班牙-甘迪亞市議會(Gandia City Council)為紀念“聖·弗蘭西斯·波吉亞”誕辰500周年而出版的唱片。【3-SACD】的精緻編輯,附帶長達394頁的小冊子和相關的DVD(約第·沙瓦爾波吉亞家族-本項目創作歷程的影像資料)。從1063年摩爾人占領瓦倫西亞到1670年聖·弗蘭西斯·波吉亞冊封為“聖徒”,通過同時期的音樂展示了波吉亞這個歐洲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家族之一的興盛和衰亡。
涉及愷撒的曲目闡述
【CD1】16. El cervel mi fa (instr.)
1474年,愷撒於羅馬出生
【CD2】10. Donna contro la mia voglia-
1499年,愷撒娶阿爾布勒特的夏洛特為妻
【CD2】16. Epitafio: Aquí yaze en poca tierra
1507年,愷撒在維亞納陷入了對方的圈套而陣亡
【CD2】17. Castalios latices ploranda (réc.)
哀歌:瓦倫蒂諾公爵之死
-

日文歌曲

日文歌曲《Cantarella》「カンタレラ」坎特雷拉,又譯做禁斷之毒,“坎特雷拉”是波吉亞家族所使用的秘方毒藥,在歷史上被賦名為“波吉亞之毒”又稱“羅馬教皇之毒”。
Cantarella「カンタレラ」坎特雷拉Cantarella「カンタレラ」坎特雷拉
這首歌,以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瓦倫蒂諾公爵愷撒·博爾吉亞(有毒藥公爵之稱,,常年帶著面具)及之後的費拉拉大公妃盧克雷齊婭為原型,描寫KAITO與初音之間的禁忌之戀。
原本的《Cantarella》是KAITO的歌曲作品,在《初音未來》(初音ミク)中也有過,後來被作為《黑執事》中夏爾·凡多姆海恩的角色歌。

暗夜玫瑰

寫在前面的自註:首先要從故事背景說起。西澤爾·波爾金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的私生子,在動盪的成長中認為應該不要和平而要義大利的統一。於是寡言、暴虐、冷酷得殘忍的他用陰謀和武力向他的野心一步步邁進,一生大量的時間在征戰上,也最終死於征戰。他與親生妹妹琉克勒茜的不倫之戀流傳於世,而琉克勒茜作為政治婚姻的工具被西澤爾父子親手送出遠嫁再掠奪回來,如此三次,最後西澤爾陣亡時琉克勒茜仍遠在費拉拉公國當著公爵夫人。回到原詞,第1、2是寫西澤爾逝世後琉克勒茜的感情,從延伸往事引出下面3~5的往事倒敘,6、7為高潮開始寫西澤爾的陣亡,8、9是西澤爾臨終前“越過現實看到的真實”,10總結、呼應前文,並再回到開頭的現實。結構基本是這樣。
暗夜玫瑰 記西澤爾&;琉克勒茜
詞:野野 曲:王子歸來
唱:落紅逐青裙
我用碎鑽般眼淚澆灌玫瑰枝
直到拂曉時綻放光芒真摯(1)
我用純黑髮絲繡玫瑰和你名字
暗夜的光澤延伸往事(2)
教皇之子你卻棄絕神的意旨
觸碰王冠時熱血沸騰將我灼刺(3)
紅與黑相遇沉淪暗夜的玫瑰紫
晝與夜摩擦火花是神的預示(4)
生命隨血液凝滯在朝陽升起
榮譽權勢只是手握不住風的流逝(5)
戰場冷血弩車齊發萬千箭矢
如被詛咒的野心充斥(6)
最後你胸膛穿刺
拂曉撕裂侵蝕
誰打破含毒葡萄酒杯子(7)
琉克勒茜名字
最後再高喊一次
目光越過現實看到真實(8)
我不相信神旨
如果有靈魂在世
就讓比永遠更長的一直
相伴你一直(9)
生命隨血液凝滯在朝陽升起時
榮譽權勢只是手握不住風的流逝(5)
戰場冷血弩車齊發萬千箭矢
如被詛咒的野心充斥(6)
最後你胸膛穿刺
拂曉撕裂侵蝕
誰打破含毒葡萄酒杯子(7)
琉克勒茜名字
最後再高喊一次
目光越過現實看到真實(8)
我不相信神旨
如果有靈魂在世
就讓比永遠更長的一直
相伴你一直(9)
信奉神的女子 眼淚澆灌玫瑰枝
拂曉的光芒是你的真摯
相伴我一直(10)
寫在後面:開始想寫的是一個陰毒冷酷有野心的男子形象,在閱讀資料之後我感覺那些都在西澤爾和琉克勒茜的最後感情前黯然失色,於是我選擇了最動人的這一段作為填詞材料。曲子選的是薛之謙的《王子歸來》,這首歌原本表現的是征戰的王子歸來後面對的是死去的公主,那種破碎感情下的悽美和無法扭轉的懊悔,我想用來表達西澤爾和琉克勒茜的愛情悲劇。而西澤爾死去不久琉克勒茜也與世長辭了。不信神的男子和信神的女子,會有靈魂的相遇相伴到一直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