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由
拿破崙 統治的
義大利共和國 及其後
義大利王國 的成立令國內人民產生民族主義的思想。當拿破崙的君主政權開始衰落,他之前確立的其他君主嘗試透過滿足民族主義者來鞏固他們的政權,為革命製造良好的時機。這些君主中包括向奧地利爭取在義大利王國繼任的義大利殖民統治者Eugène de Beau,以及要求義大利愛國者協助在其統治下統一義大利的
若阿尚·繆拉 (參閱 Proclama di Rimini)。
隨著
拿破崙 統治下的法國戰敗,
維也納會議 正式召開以重新畫定歐洲大陸。在義大利,會議恢復拿破崙時代前的各國獨立政府,當中一些是直接統治的,一些則受歐洲列強的強大影響。不過,多個義大利國家內都有團體再次推動一個統一的義大利國家的意念,令早已在民眾間點燃了的
民族主義 的火焰燃燒起來。當時,爭取義大利統一被認定是與
奧地利帝國 及
哈布斯堡王朝 對抗,因為它們直接控制著現時的義大利東北部以義大利文為母語的部分,同時亦是對抗統一的最強大的單一力量。奧地利帝國頑抗
義大利半島 (以及帝國內其他地方)的民族主義思維——當時,奧地利首相
梅特涅 指“義大利”這個詞語是單純的“地理名詞”(Geographical Expression)。藝術和文學思維亦轉向民族主義,其中最著名的也許是亞歷山大·曼佐尼的《約婚夫婦》
I Promessi Sposi (The Betrothed)。有些人將這本小說當作對奧地利的統治的批評。無論如何,這本小說在1822年出版,並在其後數年作出大幅修改;1840年版使用標準化的托斯卡納方言,這是作者深思熟慮後為了提供一種所有義大利人都可使用的標準語言而作出的努力。
支持統一的人亦面對教廷的反對,尤其在與給他們某程度上的自治權的
教皇國 建立
邦聯制 失敗後。當時的
教宗 庇護九世 恐怕放棄當地的勢力會令義大利天主教徒受迫害(Hales, 1958)。
即使是希望見到半島統一成一個國家的人,很多不同的團體亦不能就統一國家的應實行的制度達成共識。其中一個建議(約1847年—1848年)認為應在教宗的統治下建立邦聯制。很多主要的革命團體希望建立一個共和國。但最後卻由一個國王維托里奧·埃曼努埃萊二世及其首相
加富爾 掌握了統一義大利為
君主政體 的權力。
其中一個最具影響力的革命組織是
燒炭黨 (Carbonari),這秘密組織於十九世紀初在義大利南部成立。組織的意念來自
法國大革命 ,成員主要來自中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維也納會議將義大利半島分給歐洲列強後,燒炭黨分子分散到
教皇 國、
薩丁尼亞王國 、
托斯卡納大公國 、
摩德納公國 以及倫巴第-威尼斯王國。這些國家對該組織非常恐懼,因而通過一個條例,對參與燒炭黨會議的人判以
死刑 。但組織仍繼續存在,並由1820年起發起多次暴動。燒炭黨因
拿破崙三世 統一義大利失敗而將他判處死刑,更差點成功以此為由刺殺他。統一運動的領袖大多是這組織的成員。
糾澤佩·馬志尼 相關人物 統一運動中兩個重要人物是義大利統一的倡導者
糾澤佩·馬志尼 和糾澤佩·加里波底。在較保守的君主立憲支持者中,加富爾和其後成為第一個義大利國王的維托里奧·埃曼努埃萊二世同為重要人物。
熱那亞 人馬志尼於1830年成為燒炭黨的成員。他在革命運動中的活動令他在加入後不久便被囚禁。在獄中,他斷定義大利“可以並因此應該”統一,又系統化他建立“單一、自由、獨立、共和”的國家並以羅馬為首都的革命活動。1831年出獄後,他到了
馬賽 ,在當地成立了一個新政治組織,名為
義大利青年黨 (La Giovine Italia)。新組織的格言是"God and the People",以統一義大利為目標。
尼斯 (
薩丁尼亞王國 的一部分,後來割讓給
法國 )人加里波底在1834年參與
皮埃蒙特 的起義,因而被判死刑,但最後逃亡到南美洲。他在當地逗留了十四年,參與多場戰爭,於1848年返回義大利。
統一革命戰爭 早期革命 燒炭黨 叛亂(1820年—1821年)1814年燒炭黨(
馬志尼 ,後組‘
青年義大利黨 ’)開始在
那不勒斯 組織革命活動;至1820年組織已強大得足以憑自己的軍隊侵略那不勒斯,迫使國王答應實行燒炭黨草議的新憲法。但翌年革命被奧地利人以“
神聖同盟 ”在
奧地利 、
普魯士 和俄羅斯之間的中介人身分鎮壓。
兩西西里王國叛亂1820年,
西班牙人 成功推翻憲法,促進了義大利相似的活動。從西班牙人的經驗得到啟發,
兩西西里王國 的軍隊中由古格雷莫·佩佩指揮的一個團——一個燒炭黨——造反,征服兩西西里王國的半島部分。國王斐迪南德一世同意頒布新憲法。但革命人士無法贏得公眾的支持,更成為神聖同盟的奧牙利軍隊。斐迪南德一世廢除憲法,並開始有系統地迫害革命者。
西西里 很多革命支持者,包括米謝勒·阿瑪尼,在其後數十年被迫流亡海外。
皮埃蒙特叛亂皮埃蒙特的革命運動領袖是Santorre di Santarosa,他希望能趕走奧地利人,並將義大利統一到
薩伏依王朝 下。皮埃蒙特的革命在Alessandria開始,軍隊在當地採用了奇薩爾皮尼共和國的綠、白、紅
三色旗 。在國王離開國家時代為處理事務的
攝政王 通過新憲法以安撫革命者,但國王回國後卻推翻了憲法,並向神聖同盟尋求援助。Di Santarosa的軍隊戰敗。
1830年左右,支持一個統一的義大利的革命意識高漲;一連串叛亂為在義大利半島建立一個國家奠定基礎。
The Duke of Modena, Francis IV野心很大,希望藉著擴大勢力範圍而成為義大利北部的國王。1826年,Francis明言他不會阻止破壞義大利統一的反對勢力。受到聲明的鼓勵,當地的革命人士開始組織起來。
1831年,
法國七月革命 期間,革命人士迫使國王退位,並在法國新國王
路易·菲利浦 的鼓勵下開始
七月王朝 。路易·菲利浦答應包括Ciro Menotti在內的革命人士,如果奧地利嘗試干擾軍隊,他會作出干預。不過,因為害怕會失去王位,路易·菲利浦在Menotti計畫的起義中沒有作出干預。但事實並非如此——在1831年,Papal police得悉Menotti計畫的叛亂,將他和其他謀反者拘捕。
同時,亦有其他叛亂在
波隆那 、Forlì、
拉文納 、
Imola 、
費拉拉 、Pesaro和Urbino的Papal Legations發生。這些以三色旗取代教皇旗的成功的革命迅速布滿整個Papal Legations,他們新成立的當地政府宣稱建立了一個統一個義大利國家。
在Modena及Papal Legations的革命掀起了Duchy of Parma的類似活動,
大公國 亦採用了三色旗;
Marie Louise 公爵離開了城市。
發生叛亂的省計畫統一為
Province Italiane unite (統一的義大利省),當時的教宗國瑞十六世向奧地利求助以對抗造反者。
梅特涅 警告路易·菲利浦奧地利沒有意圖讓義大利的問題自由發展,而且不會忍受法國的干預。路易·菲利浦拒絕提供任何軍事援助,更逮捕了在法國居住的義大利愛國人士。
1831年春天,奧地利軍隊開始進軍義大利半島,慢慢鎮壓每個發生了革命的省中的抵抗,結束了很多成熟的革命運動,並捕獲了其領袖,包括Menotti。
第一次戰爭 不久,
薩丁尼亞王國 國王
卡洛·阿爾貝托 認定統一義大利的時刻已經來臨。宣稱“義大利會自己建立自己”,他向奧地利宣戰。在Battle of Custoza中,他於1848年7月24日迅速被奧地利元帥約瑟夫·拉德斯基打敗。雙方很快便達成停戰協定,拉德斯基重新控制整個倫巴底-威尼斯大區,但威尼斯得以倖免,一個共和國在達尼埃爾·曼寧領導下於威尼斯宣告成立。
當拉德斯基鞏固他在倫巴底-威尼斯大區的勢力,以及
阿爾貝托 的傷勢漸愈時,事情在義大利其他部份變得更嚴重。三月時勉強答應憲法的君主開始與他們的憲政大臣發生衝突,經常導致正面衝突。最初,共和國取得優勢,迫使君主逃離他們的首都。這包括當時的
教宗 庇護九世 。庇護九世最初被視為改革者,但與革命人士的衝突令他對君主立憲政府的理念感到酸溜溜。至1849年初他逃離羅馬。激進的義大利民族主義者,包括馬志尼及加里波底,宣告成立
羅馬共和國 。
糾澤佩·加里波底 列強有機會對羅馬共和國的成立作出回應前,在阿爾貝托的軍隊接受逃亡海外的波蘭元帥Albert Chrzanowski訓練的同時,阿爾貝托決定再次與奧地利決戰。1849年3月23日,但是很快他在Novara中被拉德斯基再次擊敗。這次戰敗是最後一次。阿爾貝托退位,由他的兒子維托里奧·伊曼紐爾二世接任,皮埃蒙特人統一義大利或征服倫巴底的野心亦已經——至少暫時——結束。戰爭於8月9日簽署條約後正式結束。
戰後剩下羅馬及
威尼斯共和國 。四月,Nicolas Oudinot下的一支法國軍隊被派遣到羅馬。表面上,法國人希望協助教宗及其國民和解,但不久法國人被迫傾向某一方,並決定恢復教宗的地位。經過兩個月的圍城,羅馬於1849年6月29日投降,教宗復位。加里波底和馬志尼再次流亡海外——1850年,加里波底流亡美國紐約市。同時,奧地利人包圍威尼斯,威尼斯被迫於8月24日投降。奧地利人亦發起恢復義大利中部的秩序,恢復被逼走的太子的地位,並建立他們對教皇國的控制。革命因而完全瓦解。
第二次戰爭 儘管卡洛·阿爾貝托已經被奧地利人徹底擊敗,但是皮埃蒙特人並沒有完全放棄希望。
加富爾 在1852年成為首相,同樣也有著擴張的雄心。但是他已經察覺到僅憑
撒丁王國 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完成的,因此,他希望藉助英法的力量趕走奧地利人。
加富爾
為此,撒丁王國在1855年加入了
克里米亞戰爭 並支持英國和法國。但是這一做法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義大利人的利益在戰後的
巴黎和會 上被忽視了。儘管如此,這場戰爭還是取得了一個有益的結果,奧地利被孤立了,因為它試圖在戰爭中對戰爭雙方搞平衡,以至於戰爭雙方對其都沒有好感。
在1858年1月14日,一個義大利民族主義者Felice Orsini試圖行刺法國皇帝
拿破崙三世 。失敗後被捕入獄,他在獄中寫信給拿破崙三世,呼籲他給予義大利民族主義者以幫助。拿破崙三世在年輕的時候曾加入過
燒炭黨 ,他還認為自己是一個進步的思想家,在經歷了這件事情之後,開始堅信自己應該為義大利的命運做些什麼。1858年夏,加富爾與拿破崙會面,雙方同意對奧地利聯合作戰。按照協定撒丁王國在戰後接收奧地利在義大利的領地(
倫巴第 和
威尼斯 )以及
帕爾馬 和
摩德納 ,與此同時,法國將獲得撒丁王國在
阿爾卑斯山 麓的領地
薩伏依 和
尼斯 。義大利中部和南部將保持原樣,儘管據傳皇帝的侄子將取代
哈布斯堡家族 而成為
托斯卡納 的主人。為了使法國的干涉不被視為侵略行徑,加富爾將煽動倫巴第的革命活動,從而引誘奧地利的入侵。
然而,事情的進展並不如計畫的那樣順利。奧地利人在處理皮埃蒙特人引發的叛亂時表現得出奇地有耐心。皮埃蒙特人在1859年三月的總動員在一定程度上宣告失敗,從而使得引誘奧地利入侵的計畫破產。沒有奧地利的入侵,法國就無法名正言順地“干涉”。失去了法國的支持,加富爾就無法承擔戰爭的風險了。正在這個時候,奧地利發出了解除動員的最後通牒,皮埃蒙特當然加以拒絕,使得奧地利看起來是入侵者,使得法國能夠順利“干涉”。
這場戰爭很快結束。即使奧地利推進至皮埃蒙特,亦無力對抗。在由拿破崙三世帶領的法國軍隊抵達前,奧地利已無法保住阿爾卑斯山的路線。6月4日的
馬真塔 戰爭中,法國和薩丁尼亞戰勝Gyulai伯爵的奧地利軍隊,奧地利由倫巴底的大部分地區撤軍,拿破崙和維托里奧·伊曼紐爾二世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米蘭。6月24日,兩軍之間的第二場戰爭於
蘇法利諾 爆發。奧地利國王弗朗茨·約瑟夫亦有親自指揮其軍隊,雙方皆展示了一些作戰技巧,但法國亦再次戰勝。奧地利撤軍至威尼斯邊境的要塞。
第三次戰爭 在1866年的普奧戰爭中,
奧地利帝國 與
普魯士王國 競爭在德意志諸國的領導地位。
義大利王國 抓住這個機會,企圖奪回奧地利帝國手中的威尼西亞,而與
普魯士 結成盟友。
奧地利 試圖去說服義大利王國政府,接受威尼西亞為代價而不插手戰事。然而,於4月8日義大利王國與普魯士簽訂協定,義大利王國將取得威尼西亞。6月20日,義大利王國向奧地利帝國宣戰。在義大利一統中,
普奧戰爭 被稱為“第三次獨立戰爭”,在第一次(1848年)及第二次(1859年)的獨立戰爭之後。
義大利國王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 催促引導軍隊渡過明喬河去入侵威尼西亞,同時
加里波底 率領他那支名為阿爾卑斯山獵人的志願軍去入侵
蒂羅爾 。義大利正規軍的冒險以慘敗告終。
義大利王國 陸軍在6月24日與奧軍於庫斯托扎開戰,意軍遭受失敗。7月20日,義大利海軍於利薩海戰中大敗,海軍損失慘重。義大利命運並未全部如此淒涼,7月21日加里波底的志願軍於貝澤卡戰勝奧軍,並朝
特倫托 進軍。
7月3日,薩多瓦會戰,奧軍被普軍完全擊敗,普軍進逼
維也納 。同時,普魯士首相
奧托·馮·俾斯麥 見其目標已經達成,於7月27日與奧地利簽訂停戰協定。義大利王國正式於8月12日與
奧地利 停戰。
加里波底 於勝利的行軍中被召回,並且發出一份簡短的辭職電報,上面只有“服從”(Obbedisco)一字。
儘管義大利表現差勁,但普魯士在北線的勝利,確保奧地利割讓威尼西亞。10月12日在維也納簽訂的條約中,奧皇同意將威尼西亞割予拿破崙三世,然後拿破崙三世在10月19日將威尼西亞讓予義大利。條約中,表示威尼西亞的合併,經過公投才能變成有效。公投於10月21、22日舉行。歷史學家認為此公投,是在軍隊的監控下進行,因為僅僅只有0.01%的投票者投下反對票。許多支持獨立的威尼斯人認為,這是一個阻止威尼西亞獨立的騙局。
奧地利軍隊對於義大利人的進入,作出了一些反對,但成效不大。伊曼紐爾二世進入
威尼斯 ,並表現了他對
聖馬可廣場 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