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農渠,在寧夏永寧、銀川市、平羅一帶黃河西岸。清雍正四年(1726年)始於陶家嘴南花家灣鑿渠引水,北流三百里,下入西河(今惠農區西河橋處)。
惠農渠,在寧夏永寧、銀川市、平羅一帶黃河西岸。清雍正四年(1726年)始於陶家嘴南花家灣鑿渠引水,北流三百里,下入西河(今惠農區西河橋處)。
惠農渠,在寧夏永寧、銀川市、平羅一帶黃河西岸。清雍正四年(1726年)始於陶家嘴南花家灣鑿渠引水,北流三百里,下入西河(今惠農區西河橋處)。...
1970年成立惠農渠管理處,全渠統一管理,設職能科(室)6個,渠道管理所9個,所下設31個管理段。多年來,我們以安全就是最大效益為前提,堅持計畫用水,節約用水為...
惠農區,隸屬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地處寧夏最北端,位於東經106.70°—106.80°,北緯39.20°—39.30°之間。東臨黃河,西依賀蘭山,北與內蒙古烏海市接壤,...
《惠農渠志》是朱建綱編纂的地方志。... 本志記述了惠農渠灌區建設及其後期管理各項工作的發展與現狀。 [1] 惠農渠志作品目錄 編輯 封面惠農渠志著作權頁水利照片...
唐徠渠又名唐渠,建於唐武則天年間,後經各代整修,渠口開在青銅峽旁,經青銅峽、永寧、銀川、賀蘭等縣向北流去,到平羅縣終止,全長322公里,有大小渠道五百多條,灌...
惠農縣是寧夏最北端的縣。寧夏古稱朔方,歷史悠久開發較早,春秋戰國就有了行政建制,秦漢時即興修水利,發展農牧業,隋唐時已有“塞北江南”的美譽。然而地處寧北...
楊帆,男,中共黨員,惠農渠管理處第五管理所渠道巡護員。 2020年6月,入選我身邊的戰“疫”模範推選活動第十二期。 [1] 主要事跡
①這首詩選自《乾隆寧夏府志》。長渠流潤,清代寧夏八景之一。... “田開沃野千渠潤,屯列平原百井稠”,“遠近人家四路連”,“風光誰信是窮邊”,這就是“...
清雍正四年(1726年)至七年(1729年)開鑿了惠農渠(又稱皇渠或黃渠)和昌潤渠並招戶屯墾,使得黃河西岸、唐徠渠灌區以東的寧夏北部大片荒地得到開發。黃渠橋修建於...
葉盛鎮位於青銅峽市東北部,距市政府14千米。轄1個居委會、10個行政村。惠農渠、漢延渠,南北縱貫鎮境。109國道縱貫轄境。2019年7月24日,葉盛鎮入選2019年全國...
新渠縣遺址位於平羅縣姚伏鎮永勝三隊。雍正四年(1726),設新渠縣(在今姚伏鎮)。是年開挖惠農渠和昌潤渠。城址在今姚伏鎮東,田州塔西南1公里處。原城周長四...
管文斌,寧夏惠農渠管理處副處長、黨委委員。 ... 寧夏惠農渠管理處副處長 任職單位 寧夏惠農渠管理處 管文斌,寧夏惠農渠管理處副處長、黨委委員。 [1] 百度百...
2003年9月至2003年11月寧夏惠農渠管理處副處長;2003年11月至2007年9月寧夏惠農渠管理處副處長、黨委委員;(期間:2004年9月至2005年1月自治區黨校、行政學院第22...
通智,滿洲正黃旗人,歷任內閣侍讀學士,大理寺卿,盛京工部侍郎,兵部左侍郎及尚書等職。雍正年間奉旨來寧夏開惠農、昌潤渠,並整修唐徠、漢延、大清渠,在寧夏水利...
兵溝黃河大橋及連線線工程全長28.818公里,建設內容包括4.053公里跨黃河特大橋1座,跨漢延渠、二排溝和惠農渠中橋3座,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24.765公里。該項目於...
1982年08月至1984年09月 寧夏七星渠管理處技術員;1984年09月至1989年04月 寧夏七星渠管理處灌溉科副科長;1989年04月至1994年07月 寧夏惠農渠管理處副處長;...
二、漢武帝與漢渠三、刁雍與寧夏水利四、郭子儀與唐渠五、郭守敬與寧夏水利六、王全臣與寧夏水利七、通智與惠農渠、昌潤渠堅忍不把回族人...
惠農渠梢龍尾閘 禮和本是藜蒿塘 廟台當年鐘鼓嗚 移民定居下營子 寶馬破敵揚美名 防洪築堤永固堡 古老烽燧燕子墩 山澗泉流簡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