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徠渠

唐徠渠

唐徠渠又名唐渠,建於唐武則天年間,後經各代整修,渠口開在青銅峽旁,經青銅峽、永寧、銀川、賀蘭等縣向北流去,到平羅縣終止,全長322公里,有大小渠道五百多條,灌田90萬畝,唐徠渠又名唐渠 渠口開在青銅峽旁,經青銅峽、永寧、銀川、賀蘭等縣向北流去,到平羅縣終止全長322公里 最寬處30多米 最窄處5米 平均寬度24米,居銀川平原十四條大渠之首。由寧夏水利廳下屬的唐徠渠管理處負責管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徠渠
  • 建於:唐武則天年間
  • 全長:322公里
  • 灌田:90萬畝
簡介,歷史,今昔變化,四期整治,渠上大橋,發展經歷,

簡介

寧夏平原早在2000年前的秦、漢時代就引用黃河水灌溉,引黃灌區有唐徠渠、漢延渠、秦渠、漢渠、惠農渠、西乾渠、躍進渠等14條骨幹灌溉渠;總長度1397公里,引水能力每秒744立方米,年引水量70億立方米,灌溉面積21萬公頃。
唐徠渠
華興訊(寧夏日報記者馮濤實習生馬文燕)建設部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表彰大會,授予銀川市唐徠渠治理工程項目“中國最佳人居範例獎
”,使銀川成為西北5省30個地級市中,第四個獲此殊榮的城市。
加圖加圖

歷史

及至唐代,漢代舊渠得到全面整修,並有新建擴建,有名者計有漢渠、七級、光祿、尚書、御史、薄骨律、胡渠、百家、特進等渠。唐徠渠灌區的大規模開發,以及懷遠縣城(今銀川)由黃河河西階地前緣向階地中央唐徠渠畔的轉移,標誌著灌區向地勢低洼、湖沼密布、原有鹽化土壤的平原中部發展,表明唐代生產力水平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正史記載,宋代銀川平原盛產水稻。筆者認為,至遲在唐代,這裡當已發展大面積水稻栽培[8]。因為唐徠渠灌區主要部位正是平原中部那一片重沼澤化地段,人們要利用改造它就非採用開溝排水、種稻洗鹽的辦法不可(這種方法早在後漢以前已為黃河流域不少地區採用)。銀川平原農民世代相傳的“開溝種稻,鹼地生效”之農諺,正是歷代生產經驗之總結。據說郭元振在河西屯田,盡水陸之利,稻收豐衍。玄宗時,他在靈州駐屯,自必注意推廣種稻。不言而喻,自那時起,銀川平原部分湖沼在人為干預下加速湮廢而漸成水田。隨著稻田擴大,引水量增加,灌溉余水又可能在其下游窪地匯聚成一些新的湖沼。
明清以後,平原灌溉面積大規模擴展,特別是清初康熙、雍正兩朝,新建了大清、惠農、昌潤等渠,灌溉面積由原有170餘萬畝躍增到240萬畝,而排水設施未得相應建設,灌排不平衡的問題頓時非常突出,造成大量的渠間窪地積水成湖。
銀川平原引黃灌區,在古代無壩引水條件下逐漸形成了多首制渠系,各乾渠與黃河平行排列,將灌區土地分割為南北長條,造成直接從乾渠開斗渠、農渠口,灌溉時常易決口。以銀川地區來說,由於渠道阻隔,除最東側的惠農渠外,其它乾渠均不能安全退水入河,在河水上漲或暴雨時,渠水只能泄人湖溝,這就造成了歷史上銀川平原中下游地區溝道混亂、窪地積水、湖沼密布的局面。大致渠道沿岸為地勢較高的農耕地帶,顯然,渠道兩側地勢較高是灌溉、渠道決口等帶來泥沙逐年淤積所致;兩渠之間則為湖窪地帶,由西向東有規律地重複出現。這種湖沼是隨著灌區開發而出現的次生湖,自漢唐開始,至清初以後達到高峰,可稱之為渠間窪地湖。清代乾隆年間,僅寧夏府城(今銀川)附近即有長湖、月湖等有名的較大湖泊48個,河東河西均有七十二連湖之說。“連湖漁歌”為當時“朔方八景”之一,據稱,“唐渠東畔,多瀦水為湖,俗以其相連屬,曰連湖,亦曰蓮湖。在邵剛李俊兩堡間者最大,周環數十里,不生葭而水深多魚,澄泓一碧,山光倒影,遠樹層匝,時有輕舟出沒煙波中,過者淼然動江鄉之思”。在封建社會水利不修的情況下,一遇暴雨山洪、黃河泛濫或渠道決口,往往“水潦橫流,浸及隴畝,野生螟蟥,略無禾苗”,湖沼和田地匯成汪洋一片。
由1935年測繪的“寧夏全省渠流一覽圖”、“唐徠渠流域圖”等圖可見,幾乎大多數支渠尾閭均為湖沼。銀川附近地區水面竟占總面積約1/4。河東漢渠“所有各支渠余水,無處排泄,是以悉匯歸秦、漢渠間之較低地域,形成湖灘連線,一片汪洋”,有名的較大湖灘計有巴浪湖等20餘個,大者周圍10餘公里,小者周長亦有一、二公里許。其後果是渠間地帶普遍沼澤化、鹽鹼化,影響農業的穩產高產。所以,銀川平原中部儘管在唐代即已開發,但糧食平均單產長期停留在幾十公斤水平。
唐徠渠唐徠渠
銀川平原地勢低洼處,也有經大地震後,形成積水窪地和湖沼的,最突出的例證為寧夏滿城和寶豐城。寧夏滿城是清初雍正元年(1723年)所築的駐紮滿族旗兵的城堡,位於寧夏府城外東北2.5公里處。其城地勢低洼,每屆雨季,積水泥濘。乾隆三年(1739年)大地震後房屋盡塌,城垣低陷,地勢更窪,形成積水沼澤,無法重修,只好將滿城移建府城西7.5公里處(即今銀川新城)。滿城故址(今銀川市郊區滿春鄉所在)多已成為魚池、稻田。
雍正年間新設的寶豐縣城,同樣於此次大地震中遭到毀滅性破壞,地面下陷,“地震後裂開大窟,旋壅出大水,並河水泛濫進城,一片汪洋,深四五尺以至六七尺不等,民人、牲畜凍死甚多,一應軍器等項,俱被水淹無存”。此後寶豐縣撤消,1981年考察寶豐城(平羅縣寶豐鄉所在)內外仍見大片湖沼和積水窪地,居民僅偏居於南城一角。
除淡水湖外,銀川平原上原生和次生鹽池自古至今都有存在。據載,懷遠縣(唐宋時銀川地區為懷遠縣、懷遠鎮)“有鹽池三所……紅桃鹽池色似桃花,在縣西三百二十里;武平鹽池在縣西北一十二里,河池鹽池在縣東北一百四十五里。”其中武平鹽池必在銀川平原範圍內。下至明代,寧夏府城南北15公里尚各存鹽池,其產不多,官亦不禁,估計是氯化物、硫酸鹽的混合物。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在銀川城北北塔附近還有採制硝鹽的活動。眾所周知,銀川平原上凡是與河渠沒有直接連通的湖沼,都不同程度上鹹化而成為微鹹水湖、鹹水湖甚或鹽湖。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建成了比較完整的排水溝系,許多淺水湖泊與積水窪地疏幹了,湖泊面積從以前的約79萬畝下降到1958年約24萬畝,1981年僅剩16萬畝。現存湖泊的水深也大為縮小。此外,季節性積水窪地的面積比過去減少更多,銀川平原地理景觀發生巨大的變化。
平原湖沼在地質時期和人類歷史時期內所經歷的這種縮小—擴大—縮小的複雜過程,都受到地面沉降、泥沙淤積、黃河泛濫、氣候乾化等多種自然因素的影響。而自漢代引黃灌區開發以來,湖沼變遷卻主要地與不同階段灌區的開發活動緊密相聯,各種自然因素則相對地居於次要地位。湖沼特別是渠間湖沼面積的變化,以及水體的鹹化或淡化,可以說基本上反映了不同時期灌區灌排平衡與水鹽平衡的狀況。

今昔變化

唐徠渠畔,柳槐飄香,百花爭艷,市民愜意休閒;西門橋頭,車輛穿梭,秩序井然……更有2005年,唐徠渠環境 上世紀五十年代銀川市唐徠渠西門橋兩岸之景
唐徠渠唐徠渠
綜合整治工程榮獲 “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今非昔比,銀川市唐徠渠如玉帶繞鳳城腰間,西門橋飛架東西,促湖城三區和諧發展。(攝於2007年9月)
銀川市副市長陳銀生被評為“全國園林綠化優秀市長”賀蘭縣榮獲“國家園林縣城”稱號

四期整治

唐徠渠流經銀川市市區13公里。2001年,銀川市決定對環境髒亂差、存在行水安全隱患的唐徠渠城區段進行全面整治、改造。銀川市確定,在保證農業灌溉和行水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空間進行生態環境園林景觀營造。將城區段由南至北分“遠古、現實、未來”三個主題區域。南部銜接寶湖濕地生態公園,建有太陽廣場、水車景觀,突出中國古農業文明的主題;中部以南塘湖景區、徠鳳廣場、西門橋文化廣場、清韻廣場為主要建築物;北部以自然開闊的草坪及體育廣場、陽光廣場等展示未來,使銀川塞上江南、回族之鄉、西夏古都特色融為一體。
唐徠渠唐徠渠
唐徠渠四期整治工程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施工人員正在對渠底和渠兩邊坡面進行硬化。記者了解到,唐徠渠四期為上海路到賀蘭山路段,四期和一期、二期不同,主要以綠化為主。
據居住在周圍的居民講,唐徠渠上海路到賀蘭山路段昔日塵土飛揚。“隨著這裡居住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強烈希望這段能得到整治,讓我們也享受到唐徠渠寶湖路到上海路段的優美風景。”據悉,唐徠渠上海路到賀蘭山路段總長1320米,正在進行渠坡修整、渠底硬化。記者昨日看到,渠坡修整已基本完工。施工人員說,渠底用混凝土鋪設,渠兩側安裝青白石欄桿,原來的土路將被平整乾淨的水泥路面取代。秋季開始,四期已經進行了綠化種植、灌管鋪設、部分樹種調整和樹木補植。同時,北塔西路唐徠渠橋也在施工中。
唐徠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四期完工後,唐徠渠的整治段將達到6公里,唐徠公園的範圍進一步延伸,給市民創造更多休閒的地方,工程計畫2008年完工。
經過3年多的環境整治,唐徠渠城區段已成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綠色與水完美結合的生態走廊。蔥鬱的花木和松嫩的草坪,使城市公共綠地面積增加65公頃;“開膛剖腹”的整治手術使渠道自然斷面擴大近一倍,在保證行水和防洪安全的同時,灌溉面積增加近30萬畝;沿岸530餘戶居民告別了昔日低矮的土坯房,搬進了被建設部授予康居示範工程的大型生態住宅小區,住房面積由原來的二三十平方米,增加到八九十平方米。
同時,銀川市副市長陳銀生被大會授予“全國園林綠化優秀市長”獎盃,銀川市園林管理局總工程師齊建國被授予“全國園林綠化十大標兵”榮譽稱號。此外,賀蘭縣榮獲“國家園林縣城”稱號。

渠上大橋

唐徠渠又名唐渠,建於唐武則天年間,是一條沉澱了2000多年歷史的老橋。唐徠渠渠首在青銅峽,從青銅峽流 出,經永寧縣、銀川市、賀蘭縣,渠梢在平羅縣。唐徠渠全長322公里,唐徠渠有大小渠道500多條,灌溉農田90萬畝,居銀川平原14條大渠之首。 最早,唐徠渠橋是人、車並用的古老木製橋,又被人們稱做西門橋,它如同鄉村河流支渠上的獨木橋。西門橋橋長20多米左右,橋寬4米左右,如遇會車只能有一輛汽車通過,另一輛車在橋西或在橋東等候。橋樁是用木頭支撐的,橋面是用木板鋪成的,木板上面鋪著稻草,稻草上面再用石灰、粘土、沙。
西門橋西門橋
最早,唐徠渠橋是人、車並用的古老木製橋,又被人們稱做西門橋,它如同鄉村河流支渠上的獨木橋。西門橋橋長20多米左右,橋寬4米左右,如遇會車只能有一輛汽車通過, 另一輛車在橋西或在橋東等候。橋樁是用木頭支撐的,橋面是用木板鋪成的,木板上面鋪著稻草,稻草上面再用石灰、粘土、沙子這種俗稱“三合土”,覆蓋在木板上面,這樣既保護了木板,又使路面平穩,人、車通過時安全糸數提高。但是,遇到雨過天晴,西門橋面上的“三合土”經過雨泡,細沙泥土就會順著雨水流進唐徠渠。如果遇到多雨天,連續沖刷幾次,西門橋上的木板就會裸露在外,人、車通過時戰戰兢兢。時間一長,橋面狀況越發不好,馬車、汽車通過時,橋面會左右搖晃,不時發出“嘎吱、嘎吱”的木樁和橋板的碰撞聲。人過橋面還能從窯隆、縫隙中看到橋下流淌的渠水。那時,因為人少、車少,交通流量少,因而少有堵車、橋塌事故的發生。所以,千年以來,西門橋安然無恙,一直是銀川老城連線新城的唯一重要交通要道。
1953年春,銀川市政府為了防止唐徠渠決口,對唐徠渠進行過治理。過去唐徠渠保伏橋至上海路這段一千多米的渠道,因彎道太多,水流不暢,影響了唐徠渠兩岸農田的灌溉,有時還發生小決口事故,為此,銀川市政府組織千餘名勞動力對這段唐徠渠進行裁彎取直治理,從而防止了水患的發生。
1956年秋,銀川專區為了改善西門橋的落後狀況,決定將舊木橋拆除,建造一座鋼筋、水泥、混凝土結構的新橋。新橋的設計由銀川建築工程師門光庭擔任。
當年,建橋工地上聳立著一塊標語牌,上寫著八個大字:“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為了保證大橋工程質量,建橋工人們不辭辛勞,把從賀蘭山拉來的細沙和石子清洗得乾乾淨淨,和水泥一起攪拌成混凝土;所用不同型號鋼筋都要用鋼絲刷打得鋥光瓦亮,橋墩、橋面都是用水泥混凝土澆灌的。
經過建設者們半年多的艱苦奮鬥,一座嶄新的西門橋全面竣工,橋面也比過去寬了許多,並排可以通行兩輛汽車。門光庭工程師為了使西門橋更加美觀,還特別在橋面的兩端設計了四根水泥燈柱,每到夜色,水泥燈柱燈火通明,更使千年西門橋光彩奪目。
如今,半個多世紀已經過去,西門橋幾經改造,橋面也已變成了八車道,但橋墩依然牢固如初,可見當年的門光庭工程師,在設計西門橋橋墩的承重標準要求時所具有的超前眼光。
2000年,銀川市政府投資1.74億元,對唐徠渠進行了為期4年多的綜合環境整治,把這條既具有江南風貌、又充滿古老灌溉文化的唐徠渠,打造成“親水、愛綠”以人為本的多樣化生活水域,更加彰顯了塞上水鄉的魅力特色。

發展經歷

建國以來,國家投資、民眾投勞曾對唐徠渠乾渠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裁彎取順,砌護除險配套工程。尤其是近幾年,國家節水改造續建配套工程項目的實施,使乾渠輸水能力和安全節水程度明顯提高,極大地改善了灌溉條件,提高了灌水保證率,同時,節水效益顯著,為擴大灌區灌溉效益創造了良好條件。
2006年農業灌溉引水11.81億立方米,向湖泊濕地補水4360萬立方米,實現了渠道連續8年安全行水無事故,不僅保證了灌區穩定和農民增產增收,也為寧夏銀川平原的生態環境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