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古灌區(ancient irrigation area in Ningxia) 位於今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古代引黃灌區,創始於西漢元狩年間(公元前122年~前117年)。當時從匈奴統治下奪回這一地區,實行大規模屯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夏古灌區
- 外文名:ancient irrigation area in Ningxia)
- 地址:寧夏回族自治區
- 創始:西漢元狩年間(
相關記載,歷史 ,唐代,元代,清代,現代,水利技術 ,簡介,技術,
相關記載
《漢書·匈奴列傳》說:“自朔方(郡治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前旗,黃河南岸)以西至令居(今甘肅省永登縣西北),往往通渠,置田官。”東漢也在這一帶發展水利屯田。《魏書·刁雍傳》載:在富平(今吳忠市西南)西南30里有艾山,舊渠自山南引水。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年)薄骨律鎮(治今靈武市西南古黃河沙洲上)守將刁雍在舊渠口下游開新口,利用河中沙洲築壩,分河水人河西渠道。新開渠道向北40里合舊渠,沿舊渠80里至灌區,共灌田4萬餘頃,史稱艾山渠艾山渠。灌田時“一句之間則水一遍,水凡四溉,谷得成實”。開渠後3年即可向今內蒙古五原一帶運送軍糧60萬斛。《水經注》記載,黃河自青銅峽以下還向東分出支河,灌溉富平一帶農田。
歷史
唐代
唐代寧夏引黃灌渠有薄骨律渠、漢渠、胡渠、御史渠、百家渠、光祿渠、尚書渠、七級渠、特進渠等。安史之亂後,吐蕃常在這一帶用兵。大曆八年(773年)郭子儀敗吐蕃兵於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南的七級渠。後5年回紇族進攻靈州,堵塞漢、尚書、御史三渠引水口,破壞唐兵屯田。漢渠在靈武縣(今永寧西南,黃河西岸)南50里,北流40里有千里大陂,長50里,寬10里,相傳為漢代所建。它的附近還有胡渠、御史、百家等8條渠,溉田500餘頃。郭子儀曾請開御史渠,灌田可至2000頃。元和十五年(820年)重開淤塞已久的光祿渠,灌田1000餘頃。後4年開特進渠,灌田600頃。此外,回樂縣南有薄骨律渠,灌田1000餘頃。《元和郡縣圖志》稱:“(賀蘭)山之東,(黃)河之西,有平田數千頃,可引水灌溉。如盡收地利,足以贍給軍儲。”《宋史·夏國傳》載:今銀川、靈武一帶有唐徠渠、漢延渠,無旱澇之憂。北宋前期寧夏一度為西夏政權割據。李元昊在1032年至1048年間,曾修建長300多里的李王渠(又名昊王渠),大約是對北魏艾山渠的重建。《元史·郭守敬傳》載,其時銀川一帶有古渠,其中唐徠渠長400里,漢延渠長250里。其他州還有長200里的大渠10條,大小支渠68條,共灌田9萬多頃。
元代
元代至元元年(1264年),郭守敬修復寧夏灌區。秦家渠的名字也在這時出現,後來簡稱秦渠,訛傳為秦代所開,有人認為是古七級渠。蜘蛛渠在明代稱為古渠,也應是元代修的渠道,是今中衛美利渠的前身。明代除利用舊渠外,有鐵渠、新渠、紅花渠、良田渠、滿答喇渠(都是唐徠渠支渠)、石空渠、白渠、棗園渠、中渠、夾河渠(以上在今中衛)、羚羊角渠、通濟渠、七星渠、貼渠、羚羊店渠、柳青渠、勝水渠(以上在今中寧)等各渠出現。灌區向青銅峽上游發展,技術上大量修築石壩石堤,加強引水和泄洪能力。
清代
現代
民國年間,寧夏灌區分為河東區、河西區和青銅峽上游的中衛、中寧區,據1936年資料,共有支渠近3000條,乾渠總長2600多里,共灌田1.8萬頃左右(見圖)。1959年青銅峽水利樞紐建成後,寧夏灌區又有了迅猛的發展。
水利技術
簡介
寧夏水利沿襲2000多年,除有黃河的方便引水條件外,主要還靠興修水利的實踐,在特定的自然條件下創造和發展了一套獨特和完整的水利技術。在引水工程中採用無壩取水形式,多用分劈河面約1/4的壘石長?(壩)導河水人渠。閘前渠道也很長,多有長10餘里的。在閘前渠道上設有堰頂略高於正常水位的滾水石堰,稱為“跳”,渠水位過高則自動溢流,此下另設退水閘多座,再下則是引水正閘。閘座舊多用木,明隆慶六年(1572年)後,逐步改用石築。正閘以下,渠兩岸長堤也稱壩。支斗渠口多為分水涵洞或閘門,稱作陡口。不同高程的渠道相交多建木渡槽,稱為飛槽。橫穿渠道的泄洪和退水的涵洞,稱作陰洞、暗洞或溝洞。
技術
渠道疏浚時常使用埽工封堵渠口,即今之草土圍堰,也用以修築護岸、橋、涵、閘等的護坡,以及臨時性的攔水工程等。工程歲修時還採用埋人渠底的底石作為渠道清淤的標準。測水位則用木製的刻字水則。入冬後以埽塞渠口稱“卷埽”,至清明徵夫歲修清淤,立夏則撤埽“開水”。“開水”後先關閉上游支渠斗口逼水至“梢”(渠尾),稱“封水”,同時防衝決堤岸。上游各斗口僅留一二分水,稱“依水”。水至梢後,就自下而上逐次開支渠澆灌,灌足後再逼水至梢,重新進行一輪封、依、灌。大致立夏至夏至頭輪水澆夏田,二輪水立秋至寒露澆秋田,三輪水自立冬至小雪為冬灌,提高土壤墒情,預備來年春耕。夏秋兩季能及時澆三四次的,就可以豐收。如農田起鹼時,有時於春秋開水洗鹼,或三四年中種稻一次洗鹼。(1949年以後參見青銅峽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