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棟

惠棟

惠棟(1697年11月18日~1758年6月27日)清代漢學家。漢學中吳派(蘇州學派)的代表人物。字定宇,號松崖,學者稱小紅豆先生。江蘇元和(今江蘇蘇州)人。祖周惕,父士奇,皆治《易》學,三世傳經,贊為一代佳話。生於1697年十月五日(11月18日),死於1758年五月二十三日(6月27日)早年,隨其父至廣東提督學政任所,父卒歸里,課徒著述,終身不仕。其學沿顧炎武,一生治經以漢儒為宗,以昌明漢學為己任,尤精於漢代《易》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惠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蘇州
  • 出生日期:1697年11月18日
  • 逝世日期:1758年6月27日
  • 職業:考據、著述
  • 代表作品:《後漢書補註》、《九經古義》、《明堂大道錄》、《松文鈔》等
生平經歷,主要作品,軼事典故,家族成員,祖父,父親,人物評價,

生平經歷

惠棟(1697年11月18日~1758年6月27日)清代漢學家。漢學中吳派的代表人物。字定宇,號松崖,學者稱小紅豆先生。江蘇元和(今江蘇蘇州)人。祖周惕,父士奇,皆治《易》學,三世傳經,贊為一代佳話。生於1697年十月五日(11月18日),死於1758年五月二十三日(6月27日)。
惠棟
早年,隨其父至廣東提督學政任所,父卒歸里,課徒著述,終身不仕。其學沿顧炎武,一生治經以漢儒為宗,以昌明漢學為己任,尤精於漢代《易》學。
乾嘉考據學派主要分為吳、皖兩大派。吳派以惠棟為首。他們的治學方法是信家法而尚古訓,一切務在恢復漢人的說法。由於吳派墨守漢人的成說,比較保守,所以成就不大。

主要作品

所著易漢學(《清代學人列傳◎惠棟》:其撰《易漢學》乃追考漢儒易學,掇拾緒論,使學者得窺其門徑。)
周易述(《清代學人列傳◎惠棟》:其撰《周易述》二十三卷,以荀爽虞翻為主,而參以鄭康成、宋鹹乾寶之說;約其旨為注,演其說為疏。書垂成而疾革,遂闕“革”至“未濟”十五卦及《序卦》《雜卦》兩傳。雖為未完之書,然漢學之絕者乾有五百餘年,至是而粲然復章。)
《荀爽易》一卷(《清代學人列傳◎惠棟》:其末一卷,則先生髮明漢《易》之理,以辨正河圖洛書先天太極之學。)
易例》二卷(《清代學人列傳◎惠棟》:乃鎔鑄舊說,以發明《易》之本例,隨手題識,筆之於冊,以儲作論之材。)
作品多駁詰宋人《河圖》洛書先天太極之說,為清代吳派經學奠基,深得乾嘉學者推重。
但固守漢儒《易》說,不復甄別,以致當時及後世有“株守漢學”、“嗜博泥古”之譏。
又撰《古文尚書考》,繼清初閻若璩之後,辨證《古文尚書》為晉人偽作。
著有《九經古義》二十二卷,《易漢學》,《孟喜易》二卷,《虞翻易》一卷,《京房易》二卷,《鄭康成易》一卷,《荀爽易》一卷,《易例》二卷,《周易述》二十三卷,《明堂大道錄》八卷,《褅說》二卷,《古文尚書考》二卷,《後漢書補註》二十四卷,《王士禎精華錄訓纂》二十四卷,《九曜齋筆記》,《松崖筆記》,《松崖文抄》,《諸史薈最》,《竹南漫錄》等書。

軼事典故

對於經史、諸子、稗官、野乘無所不覽,尤其是精深於《易》學。主張蒐集漢儒經說,加以編輯考訂。雅愛典籍,家中有很多藏書,曾為了購得一善本圖書不惜傾囊,收藏有不少珍貴善本,如《蒼厓先生金石例》、《蜀鑒》、《麟台故事》、《唐音集注》、《吳郡志》、《乾象變易錄》等,校勘也很精詳。家中有藏書處“紅豆山房”、“百歲堂”、“九龠齋”,編撰《惠氏百歲堂藏書目》3卷。晚年曾被盧見曾聘至家中,為其編輯校勘《雅雨堂叢書》、《山左詩抄》、《感舊集》等,校勘精審。藏書印有“小紅豆”、“惠定宇手校本”、“紅豆村莊”、“臣棟”、“松崖”、“紅豆山房所收善本”、“紅豆定宇”、“惠棟印信”、“惠定宇借觀”、“紅豆齋”等。

家族成員

祖父

惠周惕,字元龍,原名恕,吳縣人。父有聲,以九經教授鄉里,與徐枋善。周惕少從枋游,又曾受業於汪琬。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儒科,丁憂,不與試。三十年,成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改密雲縣知縣,有善政,卒於官。
周惕邃於經學,為文章有榘度,著有《易傳》、《春秋三禮問》及《硯溪詩文集》。其《詩說》二卷,謂大、小雅以音別,不以政別。謂正雅、變雅美刺錯陳,不必分六月以上為正、六月以下為變;文王以下為正、民勞以下為變。謂《二南》二十六篇,皆房中之樂,不必泥其所指何人。謂天子諸侯均得有頌,魯頌非僭,其言並有依據。清二百餘年談漢儒之學者,必以東吳惠氏為首。惠氏三世傳經,周惕其創始者也。

父親

惠士奇,字天牧。康熙五十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兩充會試同考官。聖祖嘗問廷臣,誰工作賦,內閣學士蔣廷錫王頊齡湯右曾及士奇三人對。五十七年,孝惠章皇后升祔禮成,特命祭告炎帝陵、舜陵。故事,祭告使臣,學士以上乃得開列,士奇以編修與,異數也。五十九年,充湖廣鄉試正考官,尋提督廣東學政,以經學倡多士,三年之後,通經者多。又謂:“校官古博士也,校官無博士之才,弟子何所效法?”訪得海陽進士翁廷資,即具疏題補韶州府學教授,部議格不行。聖祖曰:“惠士奇所舉,諒非徇私,著如所請,後不為例。”
雍正初,復命留任。召還,入對不稱旨,罰修鎮江城,以產盡停工削籍,乾隆元年,復起為侍讀,免欠修城銀,令纂修三禮。越四年,告歸,卒於家。
士奇盛年兼治經史,晚尤邃於經學,撰《易說》六卷,《禮說》十四卷,《春秋說》十五卷。於《易》,雜釋卦爻,以象為主,力矯王弼以來空疏說經之弊。於《禮》,疏通古音、古字,俱使無疑似,復援引諸子百家之文,或以證明周制,或以參考鄭氏所引之漢制,以遞觀周制,而各闡其製作之深意。於《春秋》,事實據左氏,論斷多采公、谷,大致出於宋張大亨《春秋五禮例宗》、沈棐《春秋比事》,而典核過之。《大學說》一卷晚出,“親民”不讀“新民”。論格物不外本末終始先後,即絜矩之不外上下前後左右,亦能根極理要,又著《交食舉隅》三卷,《琴笛理數考》四卷。

人物評價

嘉定錢大昕嘗論:“宋、元以來說經之書盈屋充棟,高者蔑古訓以夸心得,下者襲人言以為己有。獨惠氏世守古學,而棟所得尤精。擬諸前儒,當在何休服虔之間,馬融趙岐輩不及也。
書法作品書法作品
——《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 列傳二百六十八◎儒林二》
但一味推崇漢儒舊說,不論是非,墨守信從,厚古薄今。
——《清代學人列傳◎惠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