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提督學政
- 別名:學台、督學使者
- 出處:《周禮·春官》
- 出現年代:清雍正年間
學官名。簡稱“學政”,亦稱“督學使者”,俗稱“學台”。語出《周禮·春官》“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制建國之學政”。...
(清朝提督學政)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概述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劉滋(1633年——1697年),字霖蒼,直隸順德府任縣人。...
學政,全稱“提督學政”,亦稱“督學使者”,俗稱“學台”。學政是清代地方文化教育行政官。清初沿明制,設提學御史、提學道。雍正四年(1726)易此名。每省 1 ...
湖廣 (今湖南、湖北) 置二人,余皆一人,湖廣置二人,督理一省學校教育及各種文化學術之事。清初沿設於各省。雍正四年 (1726) 改提督學政。 [1] ...
提督學校官亦稱“提學風憲官”。簡稱“提學官”、“督學官”、“提學”、“督學”。明地方教育行政長官之統稱。正統元年(1436)置。設在兩京的提學官,由都察...
方振 字葉文,號容齋,南昌人。嘉慶辛酉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侍讀學士。嘉慶十五年以右庶字任福建提督學政,有《少悟齋詩集》。 ...
如:明有提督會同館主事、提督四夷館少卿,清有提督學政、提督四夷館等職。其專用提督二字為官名者,則限於武職。出處:參閱《明史·職官志五》、《清通典·職...
督學 又稱“視學”。視察、監督及指導學校、教育行政機構及其他教育部門工作的教育專業人員。中國清代提督學政的別稱。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學部奏定各省提學使...
光緒三十二年(1905年),清政府裁撤提督學政,改設提學使司;在各行省以提學使為主官,每省一人每三年為一任,為正三品;作為總督、巡撫屬官,在布政使之次,列...
黃潤玉(1389—1477)明學官。字孟清。鄞縣(今屬浙江)人。永樂舉人,授建昌府學訓導。 後改官南昌。宣德年間升交阯道監察御史。正統初,擢廣西僉事,提督學政。...
學使即學政。 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學使者衷蕳肅公□ 入黌宮,能自刻勵,以豪傑自命,從(袁可立)問業者雲集。”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學使...
從成都市錦江區的古臥龍橋街往東,到走馬街的這一段314米長的街道,就是學道街。學道街的得名,源自於清代設在這條街上的“提督學院衙門”。提督學院是提督學...
詞語解釋 【名稱】:提學宋 崇寧 二年在各路置提舉學事司,掌管州縣學政。 金 設提舉學校官, 元 有儒學提舉司。 明 置提學道。 清 設督學道、提學使...
光緒年間改設學部,各省設提督學政,簡稱學政,也稱督學使者,別稱學台。學政為一省教育事業的最高長官。學官縣屬學官 編輯 教諭:縣儒學首席學官,正八品,由...
光緒年間改設學部,各省設提督學政,簡稱學政,也稱督學使者,別稱學台。學政為一省教育事業的最高長官。宮廷事務官宮廷事務館是指為君主及其家室服務的職官。這...
歷任刑部主事,律例館纂修,員外郎,雲南及江西副考官,湖北安襄道按察使,陝西按察使,太僕寺少卿,奉天府丞兼提督學政等職。本名 陳廷桂 別稱 夢湖 所處時代 ...
【學政】學官名。“提督學政”的簡稱,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試,並督察各地學官的官員。學政一般由翰林院或進士出身的京官擔任。《促織》:“又囑學使俾入...
張光祖(1607―1680年),字大光,號咆嶂,清代新鄭人,四川提督學政按察使司金事,張光祖著有《廣曾稿》、《見山草勸學書》、《暇余談詩文》等。...
光緒十四年(1888年)出任四川鄉試副考官,光緒十七年(1891年)出任提督廣西學政,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回京出任禮部會試順天同考官。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
因提督學政被尊為文學宗師,又因陝西、湖廣在古代分別屬秦、楚,所以薛士彥被尊稱為秦楚文宗。至致仕還鄉,創辦共學堂講學,講陽明理學,以江西旰江羅念庵的“本自...
巡撫為掌握行政、軍事、監察大權的高級地方官員,布政、按察兩使為督、撫的屬...與督、撫平行的有駐防將軍和提督學政,不過駐防將軍只管八旗駐軍;提督學政只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