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士彥 (生卒年失考) 字道譽,號欽宇,福建漳浦石榴鎮東山村人。幼年失父,由母撫養教督讀書,萬曆八年(1580年)登進士。
基本介紹
- 本名:薛士彥
- 別稱:布政公
- 字號:道譽
欽宇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福建漳浦石榴鎮東山村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不詳
- 主要作品:奠龍脈記
- 主要成就:組織鄉勇抗擊海盜山賊,建東山樓(土樓)
人物簡介,人物生涯,
人物簡介
授南京兵部職方司主事,不久,升陝西僉事,提督學政,再升湖廣副使,仍提督學政,許多學子都得以提拔而登科甲,深得世人讚譽。後官至廣西右布政使、雲南左布政使(省最高行政長官,官階正三品)。因提督學政被尊為文學宗師,又因陝西、湖廣在古代分別屬秦、楚,所以薛士彥被尊稱為秦楚文宗。至致仕還鄉,創辦共學堂講學,講陽明理學,以江西旰江羅念庵的“本自靜觀,歸於虛靜”為宗。盡心施教,循循善誘,四方負笈前來就學者數以百計。士彥生性勤敏,至老不倦。後終老鄉間,入祀漳浦鄉賢祠,漳浦人為之立碑讚頌。
人物生涯
因長期擔任布政使,鄉里人都稱之為“布政公”,退休後居鄉有惠德,鄉人為之立像崇祀,現供奉在東山村祠堂里,祠堂建於明萬曆十三年。按習俗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鄉里人們都要去拜祭,掛大紅燈籠,“新婚”或“添丁”的在這天晚上要大擺宴席,宴請鄉親。東山薛氏自宋朝開始,一平公是漳浦縣東山村和玳瑁村的薛氏開基祖,宋朝寶祐年間自長泰遷來漳浦東山,之後繁衍山坪頂、上營、大路、玳瑁,玳瑁又繁衍木厝、園仔、陂烏。
薛士彥致仕還鄉後不久,為了講學方便,率領族人移居到綏安鎮羅山村的水磨嶺,為紀念他的故鄉東山村大路社(在閩南,社=自然村),於是把水磨嶺這地方命名為“大路拓”,意思是從大路社拓開出去的,現在水磨嶺還留有薛士彥筆跡的石刻《奠龍脈記》。從清康熙到民國初年仍有大路社的人們遷徙到“大路拓”社,現如今大路拓是屬羅山村大隊的,羅山社姓張,大路拓(今大路塔)社姓薛。
現在把《漳浦縣誌》記載薛士彥的原文摘抄如下:薛士彥,字道譽,號欽宇,萬曆庚辰進士,督學秦楚,歷任廣西、雲南左右布政使,致仕歸,作共學堂,講理學,本諸旰江羅氏,四方負笈者以百計。性勤學,至老不倦,雞鳴必起,親燈夫人戲之曰:“考試官將試君耶?”士彥笑曰:“素癖如是不能強也!”少失父,伶仃孤苦,母夫人嘗夜半焚香祝天願兒成人,士彥方讀書,聞戶外聲叱之,則母也,告之故,遂相持泣,自是每夜分必惻然於懷,終身無安枕之夕。居鄉有惠德,鄉人立碑頌之。《漳浦縣誌·卷十一·兵防》:神宗萬曆三十四年生員趙秉鑒謀襲邑城,不果。賊約二十三日臨城,先四日連雨,市不可行舟,賊黨懼,以告鄉紳薛士彥,潛白知縣黃應舉,捕獲巨魁數人,治之,餘黨悉平。薛士彥養父(舅舅)薛陽清,以子士彥贈承德郎南京兵部職方司主事,江西副使。詔安林邁佳要建龍山書社,請薛士彥和黃道周選址。
時與薛士彥同年進士及第的漳浦人有八人,他們分別是(按照成績優異排列):薛士彥、林士宏、蔡升、蔡琮、邱汝材、王應麟、劉庭蕙、劉庭蘭。這一年的狀元是張懋修(張居正次子)
歷史上同姓名的人物:潮州潮安縣庵阜鎮薛隴村薛士彥,諱賡言。意思是此人名賡言、字士彥。薛賡言,字士彥,生於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其生平只中過秀才,沒中過進士。天啟四年(1624年),薛賡言六十五歲,倡建薛氏家廟,崇禎四年(1631年),薛賡言七十二歲,修潮州薛氏族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