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相關事件,王頊齡墓,文化成就,
人物生平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進士,授太常寺博士。授太常寺博士,舉博學鴻儒,授翰林院編修,歷官日講起居注官,四川學政,侍講學士,禮部侍郎,吏部左侍郎,經筵講官,武英殿大學士兼工部尚書。年輕時即負詩名,一生著作不斷。清朝著名詩人、文學家。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升為日講起居注官,主持順天府鄉試。旋升春坊右贊善、贊善侍講,主持福建鄉試,提督四川學政,轉升為侍讀,又為侍講學士。當時康熙帝親臨講筳,由侍講學士每天講《通鑑》一章。史學功底紮實,結合朱熹的《通鑑綱要》,講來衍暢旁通,頗得康熙讚賞,因此,當左都御史郭琇疏劾其與高士奇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任吏部左侍郎,又充任經筵講官。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升任工部尚書,並在當年與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兩次出任主持全國會試的主考官,矢公矢慎,遴拔得人。
雍正二年(1724年)再次乞休時,雍正帝親撰七律一首書於扇面賜贈,誠懇挽留:“端揆儀表百僚中,兩歷朝熙眷數隆,學識宏才名世業,老成安重大臣風,耋耄可作岩廊瑞,眷顧還當冰鏡同,正在諒暗資贊化,邱園榮退莫相匆”。
相關事件
歷事兩朝,一生謹慎平和,“凡處大事,未嘗顯立異同,而微言緩諷,立見轉移”,又不居功自傲,提拔人才,從不願身受者知道,知者稱頌。詩以唐詩為圭臬,“不逾尺寸,謹守法度”,除應制、酬贈外,主要寫閒情逸緻。格律工整,文辭典雅,形式頗為講究。詞作品頗具情致,寫景狀物,歷歷如繪。文亦有一種英姿勃發的朝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其《世恩堂集》中文章稱:“頊齡值文治昌明之日,奏太平黼黻之音,故一
王頊齡墓
墓址
根據1987年出版的《新農志·古墳篇》記載:
閣老墳在愛國九隊安浜(煙浜)。系清代武英殿大學士贈少傅諡文恭王頊齡的墳墓。占地約四十畝,墳塋四周有墳河,墳南二百米東西豎有二根石旗桿;過墳屋是一條3.5米寬、百米長的石甬道,兩邊依次排列石翁仲(石人)、石羊、石龜、石狗、石馬等;過了石橋約50米,才是一座方方50米的高大土墳;墳後兩旁有兩座小墳,俗稱“保駕墳”。
墳前原有石碑,1956年7月閣老墳拆毀。
大學士張廷玉題寫銘文
嘉慶廿三年(1818)的《松江府志》記載,王頊齡“閣老墳”的銘文為一品大學士張廷玉題在雍正四年寫:
皇清誥授:光祿大夫、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學士兼工部尚書、加三級贈少傅、諡文恭、王公 墓志銘
由此可以看出,王頊齡生前先後共擔任過五項重要官職,死後又加贈了三個榮譽稱號,足見是一個重量級的人物。
碑文
國家宜篤舊臣,禮隆良弼。其有協恭夙夜,克慎始終。懋宣勵相之勞,蔚著老成志望,是宜絲綸誕賁,琬炎丕典至鉅也。王頊齡性資端重,學術淹通。聖主仁皇帝,拔自庶僚,登於詞苑,趨承講幄,洊登鄉貳之班,綜轄冬宦,旋擢鈞衡之任。小心翼翼,表儀范於群工,黃髮皤皤,為岩廊之元老。朕心眷倚,宮傅優崇,稠疊恩波顧耆年,而加渥肯辭祿位,頒手敕以慰留。方予告之有期,忽沉疴之難。起遣良醫以診視,命親王以臨喪贈秩,賜金殿輟期加祭,易名象形曰“文”曰“恭”。於戲!三事久登綸閣,猶傳風度,九重寵錫泉扁,長荷輝光。傑峙貞珉,用垂無盩。
用現代白話文翻譯的意思為:
王頊齡是我大清國的稱職忠實的老臣,是君主的高貴輔佐。他一直日夜勤奮謹慎、認真負責地為大清政權和子民們盡職工作。體現了他的不辭辛勞、廉潔奉公的老臣品格。他圓滿地為皇帝起草詔書、制訂檔案、撰寫文史巨作,是官員中模範先進典型。
王頊齡性格端莊穩重,學術淵博。他是先帝康熙皇帝從普通官員中提拔上來的,到政府中樞機構為皇上、皇子講課。屢次下基層工作。管理各級官吏。不久被委派以管理國家政務等重任。起著舉足輕重的政府及社會平穩發展均衡作用。他小心翼翼地為官員們樹立了一個模範高官工作的好榜樣。他滿頭白髮還堅持為大清帝國盡力工作,是朝廷的元老。我作為皇帝,非常依賴、尊重、照顧和關心他。王頊齡到了八十多歲了,希望告老還鄉,多次要求歸鄉辭職養老,我寫了親筆信和詩文也多次挽留他,他同意並且再繼續工作。忽然舊病復發,我派皇宮中良醫去醫治,命令親長子寶親王弘曆上門慰問贈與慰問金。他逝世後,我感到很悲傷,因為國家失去了重臣。為此我停止了一天的朝廷工作,在金殿里為他做祭祀,按照他的一生貢獻,追以尊稱為“文”、“恭”。
嗚呼哀哉啊,老臣,長期在朝廷工作,音容笑貌依然留在大家心中。他擔負著國家的重要使命,作出了傑出的成就。他的光榮榜樣值得我們永遠學習,他傑出的道德品格永遠象高山一樣峙立在後人心目中。特立此碑,希望他永垂不朽!
文化成就
文學作品
著有《清峙堂稿》、《索笑檐稿》、《紫蘭山館稿》、《華黍樓稿》、《賜書樓稿》、《含暉堂稿》及《畫舫齋稿》,最後合編為《世恩堂集》32卷。晚年又有《松喬老人稿》1卷等,詞集《螺舟綺語》(又名《蘭雪詞》)、《世恩堂詩集》等傳世。
詩詞
《七律·九日登查山》
仙山突兀海雲涼,令節登臨石徑荒。
雙屐健尋瑤洞草,百年歡對菊花觴。
金堤乍築蛟龍偃,玉笛橫吹鴻雁翔。
更喜樓船休戰伐,漸看稻蟹足江鄉。
《七律·閒坐》
小窗閒坐幾多時,裊裊東風上鬢絲。
閉戶且為無事飲,看花亦算有情痴。
世交翻覆同雲雨,朝局輸贏似弈棋。
喜得先生春睡美,曉鐘雖打不曾知。
《七律·初秋遣興》
邸舍幽偏亦我廬,綠葵紅蓼足國疏。
門稀賓客新聞少,性懶衣裳造請疏。
避事莫如千日醉,破閒但有一床書。
三年羈旅思歸切,盡道山中不易居。
《七律·讀史有感》
授鉞勤王日夜聞,麒麟高設待殊勛。
湘東漫說擒侯景,項羽徒能殺冠軍。
甲士蟲沙麾下變,美人絲竹帳前紛。
書生空有憂時淚,灑向東風到夕曛。
《七律·喜湖南諸路大捷和學士李容齋前輩韻二首其一》
降旗千片廩君船,妖婦春澄夢澤天。
百粵風煙通馬援,八公草木走苻堅。
帝心自切平吳後,廟算真成下瀨先。
從此蠻方歌大定,竹筇瓟醬貢年年。
《七律·喜湖南諸路大捷和學士李容齋前輩韻二首其二》
籌邊屹屹建高樓,兩岸灰飛赤壁舟。
首惡暫稽軍鼓釁,遺俘難免檻車幽。
早擒孟獲趨滇水,急斷盧循入廣州。
萬里長江消坼堠,直從楚尾至吳頭。
《七律·送李天生歸養》
廿年高隱為承歡,詔趣蒲輪卻聘難。
聖主愛才非強志,大儒報國豈須官。
鄒枚詞賦清時重,黃綺風流異代看。
遙想彩衣歸拜舞,朝恩家慶話團欒。
《五律·寶珠洞》
濟勝芒鞋健,窮幽古洞探。奇松穿石罅,絕壁插精藍。
鐘鼓諸天靜,風雲半嶺含。蕭然塵世外,應愧此瞿曇。
《五律·西窗》
門冷無殘客,官閒似散人。擬將詩送老,兼賴酒消春。
雨潤桃花嫩,風搖蕙草新。猶愁雞肋絆,未得彩江蓴。
《送田遜菴少宗伯冊封靖藩使竣還朝》
朱邸開南服,丹書下帝閶。
周屏崇呂伋,漢柱重田郎。
冊授容台長,符分異姓王。
皇華今攬轡,藜杖舊騰芒。
天祿尊劉向,儀曹得李剛。
雙鋒辭北闕,八座出南荒。
鰲岫楓初暗,螺江水正長。
風陰蕉葉嫩,雨熱荔支香。
鳥道通冠蓋,蠻方識袞裳。
授圭瞻虎節,負弩拜龍章。
客對梁園月,醴陳楚國觴。
名藩叨雨露,使節凜冰霜。
去擁相如傳,歸輕陸賈裝。
吳山堪歷覽,越水暫徜徉。
孔李通門舊,荀陳德曜光。
旌麾欣左顧,雞黍愧方將。
遠近驚星使,殷勤話草堂。
山川歸太史,風俗紀江鄉。
去鷁秋濤迥,回轅皂蓋張。
三台原北極,照耀紫微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