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悟達國師
- 別稱:悟達、釋知玄
- 字號:字後覺
- 所處時代:唐代
- 出生地:四川眉州
- 出生時間:公元809
- 去世時間:公元882年
人物生平
相關事件
![悟達尊者 悟達尊者](/img/2/8a8/cGcq5iYyUDZmFGZhRGMlJjYkNGOmVWNkNWZwM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悟達國師,公元809—882年,唐代眉州(今屬四川眉山)中保鎮人,法名知玄,字後覺,也叫悟達、釋知玄。 到十一歲時,就稟告祖父要求隨法泰法師出家,研習《涅盤經》...
“慈悲三昧水懺”,是唐朝知玄法師,世稱悟達國師,依宗密禪師所著“圓覺經證儀”而錄成的,在中國佛教界,同樣風行各地,僧俗佛子都愛修此懺法。水懺作於悟玄是...
念誦著悟達國師五歲時寫的《詠花詩》,想到智慧實在無法以眼觀之,五歲孩子眼中的無常,有時比五十歲的人還要深刻得多。 衡量智慧的標桿,不是年齡,而是有沒有...
《慈悲三昧水懺法》 凡三卷。唐代知玄(一作智玄)述作。系依據宗密之圓覺經修證儀著錄而成之懺法書。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五冊。唐懿宗時,悟達國師知玄膝上...
次年,唐僖宗逃到四川,在寺內修建行宮,並命悟達國師重修廟宇,唐僖宗晚上看見寺中福感塔下發出寶光,便改寺名為“寶光寺”。但從這裡已經保存了中國早期佛寺“寺...
為紀念出生於洪雅中保,唐代大德高僧悟達國師——五百羅漢的第一百十七位悟達尊者,2006年秋,洪雅縣佛協會長、政協委員釋聖明,在政協會上提交了在慈雲寺建立“悟達...
《人海中遇見你》《法譬如水序曲》《悟達國師傳奇》 [3] 殷正洋音樂作品 編輯 內容來自 熱門歌曲 01. 祈禱 02. 晨雨 03. 二郎神 04. 唐人街 ...
廣明中,賜號悟達國師。李商隱以弟子禮事玄。事見《宋高僧傳》卷六《知玄傳》。⑵雲鬢:猶綠鬢、綠髮、青鬢,系李商隱自指。⑶移易:改易,改變。住山期:指...
次年,唐僖宗逃到四川,在寺內修建行宮,並命悟達國師重修廟宇,唐僖宗晚上看見寺中福感塔下發出寶光,便改寺名為“寶光寺”。 但從這裡已經保存了中國早期佛寺“...
碑文完整地記載了三昧聖境的來由和唐朝悟達國師用三昧水洗愈人面瘡的始末。類似於碑文的記載散見於(彭縣誌)。《方輿勝覽》、(蜀中名勝記)以及香港佛教流通處印...
廣明元年十二月(880年1月)黃巢起義軍攻破長安,唐僖宗李儇南逃入蜀,曾在寶光寺後修建行宮駐蹕,並迎請高僧知玄(悟達國師)住此,重修寶光寺、塔。宋大觀三年(1109...
離苦得樂/釋迦牟尼出家的因緣/悟達國師膝蓋上的人面瘡/被兒子陰殺的富人/伴隨鮮花出生的人/各種苦樂不同的因/長壽貧窮的老公第十四章 感受無言的智慧...
朕以開示悟入法華之深旨。悟者覺也明也。悟佛大道。明佛知見。又曰。所以悟者。悟其自性。瞭然成佛。今賜悟達國師。雖曰強名用表朕意。後一年乞歸九隴...
悟達國師請於眉州福海院畫行道天王、松石、龍水兩堵,並見存。不知其後有何所遇,改名遇矣。——宋·黃休復《益州名畫錄》卷上 【評】此段文字記孫氏畫壁...
中文名 慈悲水懺 屬性 宗教術語 從屬 佛教 提出 悟達國師 相關文獻 《大悲咒》 目錄 1 基本介紹 2 影響 慈悲水懺基本介紹 編輯 ...
水懺經變圖則將悟達國師的十世因緣及造懺始末,透過圖片及精要的文字,讓讀者一目了然。 書名 法譬如水: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頁數 1116...
袁盎譖殺晁錯,盎十世為高僧,轉為悟達國師時,錯化人面瘡以祟之(見《高僧傳》)。呂蒙正默求護持佛法之子孫,其後三世為相,而崇信佛法(見《金湯篇》)。郗夫人...
東晉時印度佛圖澄禪師、梁朝志公國師、唐代悟達國師、道因禪師、五代預知禪師、宋代圓悟國師、明代智中一天國師等都會在寺內駐錫。唐、宋、元、明、清以來,龍...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中保鎮地處青衣江北岸,位於縣境西部,距縣城15公里,距眉山 77公里 ,距成都 147公里 ,是唐代著名高僧、新都寶光寺開山祖師悟達國師的故里;這裡...
據傳唐代悟達國師知玄,曾在長安遇一患惡疾異僧,人皆厭惡而避之,知玄則侍候左右無倦。異僧感其風儀,臨別告以今後遇危難時,可往彭州茶隴山(亦名九隴山,在今...
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高僧知玄(悟達國師)講經於普賢閣下,聽眾每日達萬餘人。 唐會昌五年(845年),武宗滅佛,大慈寺因有唐玄宗題額,故“不在除毀之例”,...
拜懺水懺 又稱慈悲三昧水懺,唐悟達國師以三昧水洗人面瘡,濯除累世冤業,遂依宗密所撰《圓覺經道場修證儀》,輯成此懺法,至誠虔修,可解宿世冤業。...
水懺經變圖則將悟達國師的十世因緣及造懺始末,透過圖片及精要的文字,讓讀者一目了然。法譬如水作者介紹 編輯 證嚴上人,台灣著名宗教家、慈善家,是慈濟基金會...
據《華陽縣誌》民國二十一年版載:“明水寺唐懿忠時敕建(859-871)悟達國師道場也,明末毀。”“清朝雍正八年(1731年)石天鐸再重返。有洪武二十二年(19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