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為舟

《以心為舟》是2014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清玄。

基本介紹

  • 書名:以心為舟
  •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 頁數:224頁
  • 開本:32
  • 作者:林清玄
  • 出版日期:2014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百喻經》是一部古老的佛經寓言故事集,從多部佛經中摘錄而成。妙好的文筆與秀逸的思想結合,實是人間的寶藏,胡適先生和魯迅先生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故事裡痴愚之人嬉笑怒罵的無厘頭行為,讀來令人開懷大笑,深思之後又感到寓意無窮。我希望這部經能與更多人分享,並讓我們的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讀《百喻經》,讓他們知道人生有味,可以培養正向的生活與思維;讓他們知道佛法有趣,能親近佛法和經藏,成為慈悲與智慧雙運的人。
這些故事,仿佛讓孩子的心門,突然被打開一個縫隙,從縫隙中透出一絲智慧之光,一些啟示的感動。林清玄編著的《以心為舟》生動講述了《百喻經》中的故事。
林清玄編著的《以心為舟》是世紀之交最清明的文章,人世之間最美妙的聲音,一部六歲到一百零六歲的人,都可以閱讀的寓言,在虛妄的人物中反映寫實的人生,文字淺近寓意卻無限深遠,一部堪稱佛經中的《伊索寓言》。每一則詼諧風趣的譬喻,皆能使人從中得到啟示。

媒體推薦

如果我都寫完了,彌們寫什麼?林清玄,我的下冊就留給你寫吧。
——南懷瑾
林清玄先生的文章,大多是從身邊人人都能感受的事例,談人生的至善至美,充滿禪境的喜悅,吸引人們進入一種質樸尋常又自主尊嚴的精神境界。
——余秋雨
我讀了很多林老師的怍品,在林老師的茶香里悟到了太多。我說我懂得了有一種感恩的心情叫作林清玄。
——于丹

圖書目錄

自序心在,智慧開
序曲佛說《百喻經》
第一篇·鹽不是美味的來源
鹽不是美味的來源
被打破的不是石頭
一口飲盡西江水
偷了國王的寶衣
殺害嚮導,祭祀天神
還沒有生出來的快樂
不認識錦繡的小偷
把炒熟的胡麻當種子
水火不容
用馬糞治療鞭傷
砍樹摘取美好的果實
送美水給國王的路程
磨大石頭做成玩具小牛
看守大門的僕人
被樹枝打中的狐狼
是仙須還是熊毛
根本就沒有無物
我想創造萬物
背誦了許多駕船的方法
駱駝和大瓮
擠公驢的乳汁
砍兒子的頭保住耳環
第二篇·不能囤積的牛奶
不能囤積的牛奶
殺子成雙,才好挑擔
他是不是我哥哥
為駱駝剝皮
殘暴的國王
活在虛妄中的牧羊人
請一頭驢子回家
裝滿珠寶的箱子
會學鴛鴦叫的窮人
蹋在富翁的嘴上
水中有真金的影子
偷吃米,割肉還
愚痴的猴子
盜匪分剩的小羊毛衣
金鼠狼變成毒蛇
錯殺妻子的雄鴿
縫在棉衣中的金幣
第三篇·我只要第三層樓
我只要第三層樓
算命奇準的星相家
何必忌諱別人的談論
尋找遠方的靈藥
掉在師子國的銀缽
燒成木炭的沉香
割鼻子貼在臉上
窮人焚燒舊衣服
為一頭牛,殺光所有的牛
用稻米塗牆壁
名醫也不能治禿頭
只願為國王刮鬍子
j貪看陶師做瓶子
披著鬼的戲服
懦弱的勇士
不肯拿凳子的大臣
愚人數錢
貪圖美味的小孩子
尋找不存在的摩尼珠
刺瞎眼睛逃避工作
縱龜入海的小孩子
包裹在樹葉中的靈藥
後記《百喻經》的淵源和今用
林清玄小傳

後記

在古印度,有一位賢明的國王,卻生了三位資質平庸的王子,國王用了各種方法想把王子教育成賢能的人,最後均宣告無效。
國王不得不向一位有智慧的婆羅門祭司求教,請婆羅門祭司來教育王子。
婆羅門祭司專門為王子編了一套特別的教科書,他把國王期待於王子的特質,融入五大卷寓言故事。
這些故事妙趣橫生,使王子們愛不釋手,在輕鬆幽默的心情中得到了深刻而嚴肅的教誨。
王子的學習速度驚人,原來國王預期要十幾年才能完成的學習,結果是只花了六個月就完成了。
這一套用以教育王子的寓言,就是後來影響深遠的《五卷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之一。
《五卷書》共分為《絕交篇》《結交篇》《鴉梟篇》《得而復失篇》《輕舉妄動篇》五卷。撰寫的目的是向王子傳授安邦治國之道。但如果人人是自己心靈的王子,那么,這些篇章對每個人都有深刻的啟發。
《五卷書》不同於古中國和古希臘寓言的書寫方式:一是它呈樹狀結構,全書有一個主幹故事,首尾呼應;每一卷又有一個本卷的主幹,串聯許多小故事。這種手法有點像現代西方小說,一個大長篇是由許多短篇小說串成,短篇各自獨立,合起來卻是一個共同的結構。
二是動物故事占三分之二,人物故事占三分之一。以動物為主角來象徵人類世界的美醜善惡,裡面的動物會思想,會說話,其感情,其智慧,不能不令人佩服古印度人的思想開闊、觀察細膩,大大開拓了讀者的視野。
三是韻文和散文結合,敘事用散文,對話和寓意用韻文,這使得寓言不只是啟示,也有優美的情境,不只用來敘述,也能吟唱和歌詠。
《五卷書》對人類世界的影響深遠。6世紀時,譯成波斯巴列維文和敘利亞文;8世紀時,阿拉伯作家伊本·穆格法從巴列維文譯為阿拉伯文,這個譯本改名為《卡里來和笛木乃》(兩隻狐狸的名字),影響了整個阿拉伯世界,影響力一直持續到現在;10世紀時,穆格法的譯文傳到歐洲,因傳說寫這些寓言的婆羅門名叫白得巴,故稱為《白得巴寓言》。自此以後,《五卷書》的寓言故事傳入世界各地,在歐洲各國的民間文學中,都可以看到《五卷書》的影子,它的許多故事情節成為大文學家薄伽丘、喬叟、拉‘封丹的創作素材,進而推動了歐洲小說藝術的發展。
痴人喻道的故事
寓言,可以說是古印度文學、哲學、教化中非常重要的形式,《五卷書》是如此,《百喻經》也是如此。
《百喻經》繼承了《五卷書》的某些精神:一是以妙趣橫生的故事來宣講佛教的教義,希望人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啟發;二是呈樹狀結構,大的架構就是痴人、愚人、蠢人在沒有智慧時背離常理的想法和行為,雖然篇章各自獨立,但其喻理一以貫之;三是韻散結合,不只行文優美,適合閱讀,且節奏抑揚,適合吟唱。
《百喻經》是古印度僧迦斯那從《修多羅藏》十部經中摘錄譬喻類的故事集成的,共有九十八則,全由釋迦牟尼佛所說。南朝齊代,中天竺的法師求那毗地將《百喻經》譯成漢文,後來收入《大藏經》。
《百喻經》譯成漢文之後,深客群人喜愛,從王公貴族到販夫走卒都能傳誦其中的幾則故事,如果我們不追蹤它的來處,還以為是中國原有的故事,可見這部經融入民間生活有多么深刻和廣大。
僧迦斯那從經藏中抄出九十八則故事時,為這部書取了一個有趣的名字《痴花鬘》,它有兩層意思:一是用痴人的故事來莊嚴佛道,如散花於發;二是如穿花串,把痴人的故事集結成冊,用現代的語言就是《痴人喻道故事集》。 天竺寓言,如大林深泉
讀過《百喻經》的人相信都會發現,這部經的文字優美、簡潔、樸實無華。
著名文學家魯迅先生就對《百喻經》評價很高,為了推廣這部經,他還捐資刻印《百喻經》,廣為贈送、提倡。
魯迅先生說:“嘗聞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國藝文,往往蒙其影響,即翻為華言之佛經中,亦隨在可見。”
魯迅先生的著名小說《阿Q正傳》《孔乙己》正是以痴人作為教化的,與《百喻經》若合符節。
《百喻經》有很高的文學水準,與它的譯者求那毗地有很深的關係,“求那毗地”的中文意思是“安進”,他本來是中印度人,從小就出家修道,他的老師正是僧伽斯那。
求那毗地聰慧過人,博聞強記,特別勤於諷誦,青年時期就能精通背誦大小乘佛經二十萬言,也精通陰陽術數,善於占驗時事。當他的老師僧伽斯那編輯撰寫《百喻經》時,他很快就熟誦了整部經,並明了經中的意旨。
南朝齊建元初年(479年),求那毗地來到南京,居住在毗耶離寺中,由於他外表威儀莊嚴,佛學素養深厚,很快就有許多徒眾來追隨他。
為了教化徒眾,他把背誦在腦海的《百喻經》翻譯成中文,在永明十年(492年)完成。
《百喻經》譯成後,因文筆優美動人,故事滑稽好笑,很快就廣為流傳,受到當時的人讚美。他接著又譯出了《十二因緣經》及《須達長者經》,對佛教的傳揚貢獻很大。
求那毗地的名聲傳揚甚遠,有人從萬里之外來師從他,聽說南海的商人都是他的徒弟。徒弟為了讓他安心辦道,講經說法,為他在秦淮河畔蓋了一座大寺正觀寺。
可惜,不久之後,他就圓寂了。
讀《百喻經》令人聰慧
我在學佛之初就閱讀了《百喻經》《四十二章經》《八大人覺經》等文字樸實無華的作品。
當時就受到《百喻經》有趣的故事吸引,經常把它寫成故事,也時常在演講時引用,很受大家的歡迎。
正如僧迦斯那在《百喻經》最後道出的他編寫這部經的動機:
如阿伽陀藥,樹葉而裹之,
取藥塗毒竟,樹葉還棄之:
戲笑如葉裹,實義在其中,
智者取正義,戲笑便應棄。
那些可笑的人、滑稽的故事,就好像用樹葉包著的萬靈藥,等到把藥塗在毒瘡上後,樹葉就應該丟棄了。戲笑的故事如樹葉,佛法的實義像妙藥,有智慧的人取了法的正確實義,戲笑的葉子就應該丟棄了。
當我開始寫這本書時,不是直接把經文譯成白話,因為求那毗地已經譯得太好了。
我把故事原有的結構與形式打破,取其原意發揮成一則更易懂的故事,然後再把精彩的原譯文附在後面,作為對照。最後再對這篇故事加以解說,讓讀者更容易進入故事的精髓。
相信讀過《百喻經》而有所感、有所啟發的人,再讀其他經典就容易多了。正如古印度的王子預期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學習的佛法法義,讀過此書之後很短時間就可以領會了。
《百喻經》是為初學佛法的人編寫的,佛教的主要意旨都含納其中,如無常、苦空、緣起、無我、布施、中道、涅槃,等等,所以特別好讀、耐讀。
有許多故事,甚至可以作為少年兒童的教本。讀過這么多愚人、痴人的故事,人也於無形中變得更加聰慧了。

序言

花開滿樹紅。
花落萬枝空:
唯餘一朵在,
明日定隨風。
——知玄
在成都,我去了寶光寺。
朋友以為我去寶光寺是為了“寶光三寶”:舍利子、貝葉經、優曇花。
我說:“不只為了寶光三寶,還是為了知玄法師來的。”
說起“知玄法師”,知道的人不多;但說起“悟達國師”,知道的人就多了。
唐代的悟達國師曾駐錫於寶光寺,因為腿上長了人面瘡而寫出了《慈悲三昧水懺》,到現在已一千多年了,還是佛教界最重要的懺本。
“悟達國師”是唐僖宗賜的名號。——剛出家的時候法名是“知玄”。
知玄五歲的時候,祖父叫他寫一首詠花的詩,他走了幾步,就吟出了“花開滿樹紅,花落萬枝空,唯餘一朵在,明日定隨風”。
當他吟出這首詩時,全家人都驚奇不已,祖父忍不住感嘆:“這孩子聰慧如此,將來如果不是科第中人,一定會遁入空門。”
祖父所言不差,知玄在七歲的時候,到寧夷寺聽法泰法師講《涅槃經》,立刻知道前世,夜裡夢到佛陀以手摩頂。
他十一歲出家,十三歲就上台講經了。
我站在悟達國師興建的寶光塔前頂禮,心中有無限的感動。
念誦著悟達國師五歲時寫的《詠花詩》,想到智慧實在無法以眼觀之,五歲孩子眼中的無常,有時比五十歲的人還要深刻得多。
衡量智慧的標桿,不是年齡,而是有沒有悟。悟到達了,就開智慧;若固守愚痴,不論活了多久,都是蒙昧的。
靜觀著一朵花一朵花的辭枝,花里有我們逝去的愛,從前的淚,往昔的不捨與流離。
一抹余紅,今天在風中顫抖,今日不落,必落於明日。這是不變的道理,時時在啟示我們,只因我們奔逐於道路,忘卻了無常的啟示。
五歲的孩子卻看得這么清楚。
我想,如果我們能給孩子智慧的教導,孩子的潛能是無限的,幾歲開智慧還未可知。
開智慧不只是上學讀書,還要讓孩子聽聽從前的故事,抬起頭來觀照這個世界,一朵花中看世界,一粒沙里見宇宙,感覺、體會、思維。
智慧一開,一生受用不盡。在最後一朵花飄落時,不只見及無常,也感知了春的訊息。
春在枝頭已十分!
心心不住,我已非我
當我在客棧聽見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仿佛一道閃電
穿透我的心
我放下柴薪
昔日在森林的影像
一一流過眼前
夏日的晚雲撫慰我的心
卻不駐留
清明的螢火照亮我眼睛
也不駐留
冷冽的溪水洗滌我足踝
也不駐留
一切都是無住呀
以為山不動
山每一刻都不同
以為天不移
天每一瞬皆變異
以為愛無邊
愛如此有限
以為心無限
心念念不存
我走過灰漫漫的長廊
一個白衣白袍的人唱著
“不應住色生心
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心心不住
我已非我
——玄之 在廣州,我去參訪南華寺,見六祖慧能的肉身。
六祖的不壞金身比我想像中小了一些,經過一千多年了,他坐在那裡一言不發,卻感覺他還在說法,空中飄蕩著千言萬語。
六祖的博大不用多說,他不但影響了中國,甚至影響了全世界。他的智慧都寫在《六祖壇經》這部唯一與印度佛經並美的佛教經典里。
我站在六祖的金身前,感到震撼不已的是,這是一個不識字的樵夫,在偶然間聽到《金剛經》就開悟了。從此智慧如海,波濤洶湧。
可見,智慧與學識沒有必然關係。
也可見,智慧與循序漸進也沒有必然關係。
智慧是心,不是頭腦。
智慧是悟,不是想像。
以六祖慧能為例,一個人如果有心、有悟、有向上的一看,不管他是什麼出身,受了什麼教育,都有可能找到智慧之路。
一念心清淨
一念心清淨。
蓮花處處開;
一花一淨土,
一土一如來。
——龐蘊
在石家莊,我去了趟趙州橋。
趙州橋是一千多年前興建的,但宛然如新,石板是新的,橋欄是新的,連橋下的石頭也像新鑲上的。
真是令人驚嘆呀!
我坐在橋的石板上思考著,時代是在前進呢?還是在後退?美學是在發展呢?還是在荒蕪?
在一千多年前,已經創造了美的典型,我們卻留不住,任其流逝,幸好有趙州橋,安慰了我們孤寂的心。
過了趙州橋,我們去柏林禪寺。柏林禪寺是趙州從諗禪師駐錫過的寺院,經過多次修築,禪寺已不是唐朝的樣子,幸好,趙州塔留下來了,庭前的千年柏樹也留下來了。
趙州禪師的《吃茶去》公案也留下來了。 趙州禪師的《庭前柏樹子》公案也留下來了。
趙州禪師的《無字》公案也留下來了。
趙州禪師是個非凡的禪師,他的公案和教誨都是來自生活。
大家都嚮往解脫生死,他說:“我希望死了之後,投胎去做山下的水牯牛。”
大家都希望去極樂世界,他說:“我只希望做燒香的那個香爐。”
他的教法簡單,就是“吃茶”“喝粥”“洗缽”!
追尋智慧的人經常忘記,智慧在心,是來自平凡的生活,只要有心、有覺,在在處處都是智慧。
趙州禪師和趙州橋留給我們的是一樣歷久彌新的東西,在時間裡,在空間裡,只要是終極的、完美的,就不會在時空里消逝。
所以,趙州橋還在!趙州禪師還在!
智慧是不會過時的
十年前,我重寫了《百喻經》,希望這些古老的寓言能為現代人帶來新的啟發。
那是因為我始終相信智慧是不會過時的,在每一個時代,都可能啟發不同的人!
如同魯迅先生相信,推廣《百喻經》可以轉達成悟,為愚痴的惡人開出一條新路。
如同胡適先生相信,《百喻經》是傑出的白話文學作品,不只讓我們體會文學之美,也能進入智慧之美。
如同沈從文先生相信,千年來,有人讀《百喻經》,能減少愚痴,千年後,讀《百喻經》的人也能減少愚痴。
他們都曾毫無保留地推崇《百喻經》,共同認為是不可多得的智慧之作。
我以一年的時間,重新翻譯、詮釋《百喻經》,原典部分再次做了全新的標點,期願這千年的智慧能為現代人所知,出版時也得到許多的迴響。
如今,重新編訂,並委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新版,但願有緣的人能得到啟發,尋得智慧之源。 林清玄
2014年甲午春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