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靈詩派

性靈詩派

清代乾嘉時期以大詩人袁枚趙翼張問陶為代表的詩詞流派,稱為性靈詩派。袁枚以詩歌理論著稱,趙翼以史學著述見長,張問陶以詩歌創作名世,他們三人共同支撐起乾嘉時期隊伍龐大的性靈派,為使詩歌創作回歸表現真情、個性的健康軌道,掃除模擬復古的風氣,發揚開闢新徑的創造精神,作出了卓越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性靈詩派
  • 時期:清代乾嘉時期
  • 代表人物袁枚趙翼張問陶
  • 主張:文學進化
詩派簡介,代表人物,袁枚,趙翼,張問陶,

詩派簡介

性靈詩派:以袁枚趙翼張問陶為代表的詩歌流派。
清代中葉,以沈德潛為代表的宗唐派詩人提出“格調說”,強調用唐詩的格調去表現封建政治和倫理思想;以厲鶚、翁方綱為代表的宗宋派詩人提出“肌理說”,主張以學問為根底,以考證來充實詩歌內容,使義理和文理統一。這兩種詩派儘管論詩的角度和師承不同,但在強調“道統”對文學的駕馭和控制這一點上卻幾乎是一致的,真正與這兩派相對,能夠繼承晚明以來的主情傳統,與“道統”文學觀相對的是乾隆年間以袁枚為代表的性靈詩派。

代表人物

袁枚

袁枚(1716-1797),字子才,號簡齋,錢塘人。在文學上他接過公安派“獨抒性靈”的口號,認為寫詩要抒發人的真性情。從強調個人性情出發,在文學史觀上他則主張文學進化論,認為每個時代應當有自己的文學。
袁枚的文學主張是對晚明公安派思想的重振和延續,但在創作上卻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他的近體詩成就較高,其中七絕和七律尤佳。他的詩構思新穎,筆調輕靈,婉轉玲瓏,變化多姿。

趙翼

趙翼,字雲崧,一字耘松,號甌北,江蘇武進人。他論詩強調發展、進化,主張詩應創新,反對摹擬古人,提出“李杜詩篇萬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他的詩題材與風格比較多樣,並注意在詩中突出個性,抒發才情。

張問陶

張問陶(1764—1814),字仲冶,號船山,四川遂寧人,清代名相張鵬翮玄孫。乾隆五十三年(1788)舉人,五十五年(1790)三甲第55名進士。五十八年(1793),任翰林院檢討;嘉慶五年(1800),任順天鄉試同考官;十年(1805),任江南道監察御史,巡視南城;十四年(1809),擢吏部郎中;十五(1810),出任山東萊州知府;十七年(1812),稱病辭官;嘉慶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病逝於蘇州,歸葬蜀中故里蓬溪縣金橋鄉兩河口。張船山一生致力於詩書畫創作,著有《船山詩草》及《補遺》,共26卷。張船山是清代乾嘉詩壇大家,不單是清代蜀中詩冠,也是清代第一流的詩人和著名詩學理論家,為性靈派後期的主將和代表人物。胡傳淮所著《張問陶年譜》(2000年巴蜀書社出版)、《張問陶研究文集》(2009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對了解張問陶的生平事跡可資借鑑。張問陶袁枚、趙翼並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