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性具
- 創始:隋代智顗
- 別稱:體具或理具
- 釋義:性具善惡
- 起源:《觀音玄義》
詳解
性具的說法,創始於隋代智顗。他在《觀音玄義》中顯示性德具有善惡之義。具後宋代知禮在《觀音玄義記》中更加以發揮說:“夫一切法不出善惡,皆性本具,非適今有。”繼知禮之後,宋代陳瓘、元代懷則等也都認為性具善惡的具字,足以顯示本宗的宗旨(見《三千有門頌》、《天台傳佛心印記》)。
性具在天台四教中屬於圓教,它有廣略三說:一、性具善惡,如知禮《釋請觀者疏中消伏三用》說:“如別教道,縱知能造之心體是佛性,而謂無明自住,以不聞(圓教)本具性惡法門,故非即理之惑。別(教)人尚爾,前教(藏通)可知。”二、性具十界,如知禮《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說:“諸宗既不明性具十界,則無圓斷圓悟之義。”三、性具三千,如同書卷上說:“色心者,性德三千也。圓(教)家明性,既非但理,乃具三千之性也。”元懷則《天台傳佛心印記》更會合以上三義說:“善惡不出十界,十界性融互具成百界,界十如則成千如,假名一千,五陰一千,國土一千。如此三千,現前一念修惡之心本來具足。”
性具之說也是天台宗止觀法門的一個要點,如唐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二說:“一家觀門永異諸說,該攝一切十方三世若凡若聖一切因果者,良由觀具。”這正由於觀性具之故。如若不觀性具,就須破九法界修惡,才能顯佛法界性善,而成為別教的“緣理斷九”(緣但中理,斷九法界,見《天台傳佛心印記》)。
性具又稱體具或理具。湛然《金剛錍》曾就體具與心造及心變加以簡別。心造出於《華嚴經》說的“一切惟心造”,心變出於《楞伽經》說的“不思議熏,不思議變”。湛然說明:心造通於藏通別圓四教,心變通於別圓二教,體具唯屬圓教和別教後位。
知禮闡釋了心造、心變和體具的相互關係,心造有“轉變之造”,與心變義相同;還有“構集之造”,與心變義有別。因此,造名則通,變名則局。別圓二教同詮中道實性,由於中道實性妙不決定,因此受熏而變,當體改轉。這是轉變之造,也就是“指變為造”。藏通二教灰斷,不談常住,既無中道實性之體,只說業惑構造諸法,由於見思煩惱潤有漏業,因此構集六凡生死。這是構集之造,非是心變。圓教顯示“此心本具三千”,造變則通,具義則局。“變雖兼別(教),造雖通四(教);今即具心名變,此變名造,則唯屬圓(教),不通三教(藏、通、別)。”這是以通從局,三義俱圓。圓教由具而談變造,乃是全體起用,即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三所示“並由理具方有事用”之義(見《指要鈔》卷上及可度《詳解》卷二)。
知禮即以此義評論賢首宗的性起說。他認為只談性起變造諸法,不談性具全具而變,“雖說一一遍收,尚未有遍收所以”,這樣就不是體用相即,不成無作之行。他並指明:別教不明性德本具,唯執真心變作,有從心生法之過。圓教先明此心本具三千,方論隨緣變造,乃是全性起修,作而無作,既非但理變造,自然就和別教不同(見《指要鈔》卷上、下及《詳解》卷二、三,《四明尊者教行錄》卷三)。台宗後起諸師也曾闡明此義,如宋仁岳說:“起未必具,乃一理隨緣,九界須破也;具必有起,即三千隨緣,一法不斷。”(見《別理隨緣十門析難書》第九門)又宋善月說:“惟其不雲性具,故性一事異,及即理時,須破差別歸乎一性,不能法法宛爾。”(見《台宗十類因革論》卷一“隨緣論”)。
知禮曾據此闡明性具有各具、互具二義。性具是說諸法同一真常不變之性,全不變性隨緣變造諸法。色心依正、生佛剎塵、一切諸法,既同一性,因此隨舉一法,無不當處具足三千。又諸法各具三千,實由同一圓融體性,因此三千諸法,從本以來互具互攝。這樣,性具的內容一面是諸法各具三千,一面是諸法互具互融,兩者是互相關聯的(見《指要鈔》卷上、下及《詳解》卷一至三)。
知禮闡述了性具說中的各具、互具二義,建立了山家一派的理論。當時山外諸師如智圓等,持理同事異的見解而加以反對。知禮即依事理互融之旨建立事理總別,以此評破山外立義。他認為諸法既是互攝,因此理具三千、事用三千都有總別,此兩總別相即,方得稱為妙境。理具三千,隨舉一法為總,諸法為別,一攝一切;事用三千既全性起,也同樣是隨舉一法為總,諸法為別,一攝一切。山家對於山外持義的評論是:“以彼不曉性具諸法、法法宛然,故無理別。不曉事相本來圓妙,故無事總”(見《指要鈔》卷上及《詳解》卷二)。
山外諸師如源清、宗昱等只論“真心具三千法”,不曾說到現前妄念陰入之心具足三千。知禮引據湛然之說,指出那是偏指清淨真如,專緣理性而破九界,是別教義。並認為像那樣偏推真心,就杜絕了初心入路,只不過是滋長名相之境。他認為湛然《十不二門》的本意,在於建立“根塵一剎那心本具三千,即空假中”,初心依此起觀,就能成就十妙,不僅是解知而已(見《指要鈔》卷上及《詳解》卷二)。後來法登《圓頓宗眼》也曾對於“妄具三千”之義有所闡述:全不變性而隨染緣,即全真心而為妄念。因此妄念其體本真,要識真心,當體妄念。達此妄心無一異相,三千宛然。他推崇知禮“指介爾之心為事理解行之要”,具有深旨,不得此旨,就不能知起觀之處和顯妙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