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橫貫性脊髓炎

急性橫貫性脊髓炎是指各種原因所致、以累及數個節段的脊髓橫貫性損害為主的急性脊髓病,又稱急性脊髓炎。臨床特徵為脊髓的炎症、脫髓鞘及壞死、肢體癱瘓,傳導束性感覺喪失和膀胱直腸功能障礙。各年齡均可發病,多見青年人,兒童較少見。

基本介紹

  • 別稱:急性脊髓炎
  • 英文名稱: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
  • 就診科室:神經內科
  • 多發群體:青年人
  • 常見症狀:脊髓的炎症、脫髓鞘及壞死、肢體癱瘓,傳導束性感覺喪失和膀胱直腸功能障礙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本病常有病毒感染作為前驅症狀,如麻疹水痘、皰疹、風疹、腮腺炎、流感病毒、埃可病毒及其他累及呼吸道或消化道的病毒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也可伴脊髓炎。

臨床表現

病前4周可有發熱、上呼吸道感染腹瀉或發疹疾病。本病突然起病,初起常有背痛、腹痛、肢痛及無力,約1/3患者有頸抵抗。運動及感覺障礙多在3天內達高峰,迅速發生進行性截癱,也可同時累及或呈上升性四肢癱瘓,早期可呈弛緩性麻痹,表現肌張力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陰性,病變以下各種感覺喪失,尿瀦留,稱為脊髓休克現象。1~2周后,多見休克期解除,逐漸出現上運動神經元受累的痙攣性癱瘓,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病理反射陽性,排尿功能障礙逐漸恢復正常。
本病臨床症狀取決於受累脊髓的節段和病變範圍。多數患者脊髓胸段受累可查出病變以下痛溫覺障礙,多在胸5-胸10節段,約20%發生在頸段,出現四肢癱瘓。頸4以下節段受累,出現呼吸肌麻痹,頸膨大節段受累,出現雙上肢弛緩麻痹、雙下肢痙攣性麻痹,5%~10%發生在腰段。僅出現雙下肢癱瘓及感覺缺失偶見骶段脊髓炎,可出現馬鞍會陰區感覺缺失,肛門反射和提睪反射消失,無明顯肢體運動障礙及錐體束征。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腦脊液外觀無色透明,淋巴細胞及蛋白含量可有輕度增高。氯化物及糖均正常。並做病毒特異性IgM抗體,OB抗體及IgG指數檢查。
2.其他輔助檢查
常規檢查視力,眼底及視覺誘發電位。爭取早期做脊髓MRI檢查,有助區別脊髓病變性質及範圍。

診斷

根據急性起病,典型的截癱,感覺障礙平面及尿瀦留,診斷急性脊髓炎並不困難,但仍需儘早做脊髓MRI,除外脊髓腫瘤膿腫血管畸形等。

治療

1.藥物治療
(1)激素甲潑尼龍(甲基強的松龍)靜脈注射治療,連續3天或5天后改為口服潑尼松。甲潑尼龍治療效果是縮短療程,改善預後。用藥安全且方法簡便。
(2)維生素維生素B1(鹽酸硫胺)、維生素B6(鹽酸吡多辛)共同套用可能有助神經功能恢復。
2.護理
患者由於肢體癱瘓,感覺喪失大小便不能控制,長期臥床等因素影響,極易發生各種併發症,因此精心細緻護理,恰當的治療與充足的營養,對減少併發症提高治癒率起著重要作用。
3.康復治療
癱瘓肢體早期應做被動活動,進行按摩,以改善機體血液循環,促使癱瘓肢體恢復。

預防

積極防治各種感染性疾病,積極防治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尤其病毒感染性疾病。做好預防接種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