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放射病治療,對人員在核爆炸時受到大劑量核照射所引起的急性放射病實施治療的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急性放射病治療
- 階段:初期反應期、假愈期、極期、恢復期
急性放射病治療,對人員在核爆炸時受到大劑量核照射所引起的急性放射病實施治療的過程。
急性放射病治療,對人員在核爆炸時受到大劑量核照射所引起的急性放射病實施治療的過程。急性放射病的損傷廣泛,症狀複雜,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包括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胃腸功能紊亂,造血功能障礙,出血,感染和代謝紊亂等。臨床病程一般具...
一般對受照9Gy以上的病人,有人類白細胞抗原(HLA)相合的合適供者時,可考慮同種骨髓移植,注意抗宿主病的防治。二、腸型急性放射病的治療原則:根據病情程度,採取積極綜合對症的支持治療,特別注意早期的妥善處理。對輕度腸型放射病病人儘早無菌隔離,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失衡,改善微循環障礙,調節植物神經系統功能...
3.治療性照射:因治療需要而給予病人大劑量照射,可造成治療性急性放射病。如骨髓移植前常用大劑量(>6Gy)全身照射或全身淋巴結照射,作為骨髓移植前的預處理。分型和分度 根據照射劑量大小、病理和臨床過程的特點,急性放射病分為三型,即骨髓型、腸型和腦型。骨髓型又按傷情輕重分為四度。症狀和體徵 放射病的...
急性放射病典型病程是:初期,有噁心、嘔吐、疲勞、可能發燒和腹 瀉。假愈期,時間長短不同,症狀有所緩解。極期,有感染、出血和胃腸症狀。恢復期,經恰當治療後上述症狀逐漸緩解。治療 腦型急性放射病的治療原則:減輕病人痛苦,延長病人存活時間。可積極採用鎮靜劑制止驚撅,快速給予脫水劑保護大腦,抗休克,使用...
d即進入極期,極重度急性放射病,傷後5~10 d即進入極期。急性放射病的治療原則是針對放射病各期的特殊性進行積極的治療,初期為鎮靜、止吐和其他對症治療;假愈期為預防感染;出血期保護造血功能;極期為抗感染,抗出血,減輕造血系統損傷,糾正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恢復期為促進造血系統損傷的恢復和機體的恢復。
《急性放射病基礎與臨床》是2002年軍事醫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毛秉智、陳家佩。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系統地論述急性放射病基礎與臨床的專著,主要內容包括:概論,急性放射病病因學、病理生理學、病理學、臨床表現及治療,中子所致急性放射病的特點,急性放射病內照射及醫學處理,放射病遠後效應等。附錄中以簡表...
1.局部治療 (1)非手術治療:①急性放射性損傷:局部處理原則基本與普通燒傷同。在水泡出現前,即處於初期反應期和假愈期階段,應以保護創面、防止感染為主,凡是套用於一般燒傷的無刺激性的外用藥物均可使用。防止一切對局部的刺激,如衣服摩擦、肥皂洗滌和日光、紫外線照射等。創面以暴露療法為首選,因為這樣便於...
有學者將輻射劑量20一5OGy全身照射,出現以心、血管損傷為基本病變的急性放射病,稱為心血管型或毒血症型放射病。嚴重程度介於腸型和腦型之間,主要表現為明顯的急性循環衰竭症狀,多死於心源性休克。大劑量射線照射後,除造成全身急性放射損傷外,受照皮膚可發生急性放射性皮膚損傷。初期皮膚刺癢、灼熱、出現紅斑,...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可根據受照劑量大小和臨床特點,由輕到重分為骨髓型(亦稱造血綜合徵)、腸型(胃腸綜合徵)和腦型(神經綜合徵)等三種類型。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可治療,也最常見;其臨床表現比較典型,有輕、中、重和極重 4度,並有明顯的臨床分期:初期、假愈期、極期、恢復期。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臨床表現和...
及時給予必要的保護性包紮。3.消除炎症,防止繼發感染,促進組織再生修復。4.對不同嚴重程度地放射性燒傷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對有深部組織損傷,經久不愈的潰瘍應考慮從手術治療,切除壞死組織,進行縫合、植皮或者皮瓣移植。5.如同時伴有全身性放射損傷(放射病),應局部治療與全身治療結合進行。
武器試驗放射性塵埃 0.04~0.05 核工業 <0.01 核科研 0.01或更小 消費品 0.03~0.04 航空運輸 0.005 放射治療藥物運輸 0.0001 其它 0.15 合計 1.84 若輻射總劑量超過6Gy,常常因造血功能與胃腸功能障礙危及生命。急性放射病發生在放射治療後,特別是病人腹部照射之後。症狀有噁心、嘔吐、腹瀉、食慾...
接觸X射線、γ射線或中子源過程中,由於長期受到超劑量當量限值的照射,累積劑量達到一定程度後可引起外照射放射病。可能發生外照射放射病的工種有:從事射線診斷、治療的醫務人員,使用放射性核素或X線機探傷的工人,核反應堆、加速器的工作人員及使用中子或γ源的地質勘探人員等。內照射放射病是經物理、化學等手段...
急性核輻射性損傷照射劑量超過1Gy(單位:戈)時可引起急性放射病或局部急性損傷;在劑量低於1Gy時,少數人可出現頭暈、乏力、食慾下降等輕微症狀 簡介 劑量在1-10Gy時,出現以造血系統損傷為主;劑量在10-50Gy時,出現以消化道為主症狀,若不經治療,在兩周內100%死亡;50Gy以上出現腦損傷為主症狀,可在2天...
急性大腦綜合徵是致死性的,傾向於姑息療法;減輕痛苦、焦慮和呼吸困難。使用鎮靜藥物控制驚厥。腹部放射治療引起的急性放射病,可在放射治療前服用抗噁心、嘔吐藥物(止吐劑)來減輕症狀。胃腸綜合徵可用止吐劑、鎮靜藥和刺激性小的飲食緩解症狀。可進食流汁。反覆輸血、使用抗生素,有助於患者渡過受輻射後最初4~6天...
本書《放射醫學系列專著》中的第一部,系統地概述放射醫學及衛生防護的學科建設與發展和學術研究的進展。內容包括:輻射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原理及規律實用;輻射的分子和細胞生物效應;輻射對機體主要系統作用的病理生理過程;放射損傷病理形態學;急性放射病的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急性放射病的藥物防護;中子急性放射病;...
5 .能除外其他引起全血細胞減少的疾病,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中的難治性貧血,急性造血功能停滯,骨髓纖維化,急性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等。6 .一般抗貧血藥物治療無效。7. 可伴有下列檢查的異常:a.微循環障礙;b.免疫功能低下;c.凝血機制障礙;d.生殖功能低下。治療方案 1 .脫離射線...
他們提出的“急性放射病早期分類診斷圖”被列入國家標準,急性放射病的治療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吳祖澤積極開展造血幹細胞移植研究,首次採用性染色體與性別決定基因研究幹細胞群的不均一性與動力學;首次發現了妊娠5個月的胎兒肝臟中含有最豐富的造血幹細胞;首次發現並系統報告了從人胎肝中...
急性放射病(acute radiation disease)是機體在短時間內受到大劑量(>1Gy)電離輻射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外照射和內照射都可能發生急性放射病,但以外照射為主。外照射引起急性放射病的射線有γ線、中子和X射線等。主要治療措施 .早期給與抗放藥 抗放藥是指在照射前給藥和照射後早期給藥都可減輕放射病的一類...
急性放射病是大劑量核輻射引起的一種全身性疾病。病變主要是造血系統的損害。急性放射病的治療原則是:①初期,鎮靜、止吐和其他對症處理;②假愈期,預防感染、出血和保護造血功能;③極期,抗感染、抗出血、減輕造血系統損傷和糾正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④恢復期,促進造血系統損傷的恢復和機體的恢復。在有頜面部創傷...
注射用巰乙胺,適應症為用於預防和治療放射病綜合徵 ( 如全身無力、噁心、嘔吐、嗅覺和味覺障礙等 ) 及治療金屬中毒 ( 對急性四乙基鉛中毒效果較好 ) 。適應症 用於預防和治療放射病綜合徵 ( 如全身無力、噁心、嘔吐、嗅覺和味覺障礙等 ) 及治療金屬中毒 ( 對急性四乙基鉛中毒效果較好 ) 。規格 注射劑:每支 ...
五、腦型急性放射病的救治 六、護理和飲食營養 第三節 造血幹細胞移植在急性放射病治療中的套用 一、骨髓移植 二、胎肝造血幹細胞移植 三、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第十章 輻射防護劑 第一節 輻射防護劑的分類及其作用特點 一、輻射防護劑的分類 二、輻射防護劑的作用特點 第二節 輻射防護劑的套用及其存在的問題...
第四章 急性放射損傷的物理劑量估算 第一節 目的意義 第二節 常用的量與單位 一、描述輻射源的量 二、描述生物效應的量 第三節 適用條件 ……第五章 急性放射損傷的生物劑量優計 第六章 輻射防護簡述 第七章 放射性核素污染的監測與醫學處理 第八章 急性放射病的臨床表現和診斷 第九章 急性放射病的治療 第...
1.治療急性金屬中毒(如四乙基鉛中毒):靜脈注射其鹽酸鹽0.2g,每日1~2次,症狀改善後可逐漸減量;亦可加入5%~10%葡萄糖液中靜滴。治療慢性中毒:每次肌肉注射鹽酸鹽0.2g,每日1次,10~20日為1療程。2.防治放射病:預防時,首次照射10~30分鐘後, 靜脈注射10%鹽酸鹽溶液1~2ml,必要時每隔5~7日進行...
1962年提出了“中度急性放射病治療方案”,1963年擔任國內第一次急性放射病病例的搶救組組長。1973年具體領導、主持惡性腫病人在放療過程中受到意外照射病人的救治工作,均獲成功。綜合核試驗、實驗室運動、事故病人的數據,提出急性放射病的分型(腸型、腦型、骨髓型),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分度(輕度、中度、重度、極...
急性放射病 本病發生於放射治療(特別是腹部)後的少數病人,其原因尚未闡明。典型的症狀有噁心,嘔吐,腹瀉,厭食,頭痛,不適和不同程度的心動過速,然後在數小時或數日內消退。中期遲發效應 長期或反覆的內置或外源性低劑量率照射,可使女性閉經和性慾降低,男女兩性的生育能力降低,貧血,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和...
6.6.1急性放射病的分類 6.6.1.1造血型急性放射病的典型病程 6.6.1.2胃腸型急性放射病的特點 6.6.1.3腦型急性放射病的特點 6.6.2急性放射病的診斷 6.6.3急性放射病的分類 6.6.3.1四度分類法 6.6.3.2五度分類法 6.6.3.3六度分類法 6.6.3.4三度分類法 6.6.4急性放射病的治療原則 ...
第十一章造血長生因子和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急性放射病 第十二章急性放射病的護理 第十三章核臨界事故引發的中子急性放射病 第十四章馬紹爾群島氫彈試驗早期放射性落下灰的醫學問題和遠期後果 第十五章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的醫學問題和遠期後果 第十六章局部輻射損傷的機理及影響因素 第十七章放射性皮膚損傷的臨床表現與...
其中,核輻射導致的全身外照射損傷主要出現在急性放射病典型病程的初期,表現為噁心、嘔吐、疲勞、發熱和腹瀉。“假愈期”患者持續時間長短不同,病症有所緩解。嚴重的發展到了極限則有感染、出血和胃腸症狀。經恰當治療後上述症狀逐漸緩解。而局部照射損傷是隨受照射劑量的不同,在受照部位可能出現紅斑、水腫、乾性...
1.4 各級醫學應急組織在診斷和治療放射損傷時應依照《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GB8280-87)、《放射性皮膚疾病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GB8282-87)和《內照射急性放射病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GB8284-87)等國家標準進行。1.5 對核事故中發生的非放射損傷和普通疾病可按一般臨床常規進行診斷和...
對大於100rad的外照射,應儘快轉送專門醫院,在轉送前,須及早給予抗輻射藥物和進行對症治療及鎮靜劑,並要保持皮膚、黏膜及口腔衛生。對於受照人員很快處於休克狀態者,應就地搶救,不宜長途轉運。對局部受照的早期處理,最重要的是保護受照的部位,避免刺激,防止感染。對內照射人員的處理,主要是採用對體內放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