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史
在思茅木姜子分類地位的問題上,許多專家一直以來各持己見。1932年,劉厚將思茅木姜子作為一個變種歸入越南木姜子;1938年,Allen將其作為變種歸於大萼木姜子;1982年,楊銜晉等學者在《中國植物志》31卷樟科木姜子屬的編寫過程中,依據思茅木姜子與大萼木姜子的花序、果實和果托存在的明顯區別,仍將其歸入越南木姜子中。基於近年來對野外和模式標本的觀測,2006年,慈秀芹和李捷提出將思茅木姜子作為獨立的一個種,命名為思茅木姜子(Litsea szemaois)。
形態特徵
常綠
喬木,高6-25米,胸徑17-30厘米。小枝褐色,無毛。頂芽裸露,外被灰黃色短柔毛。葉互生,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偶有倒卵狀長圓形,長10-21厘米,寬3-5厘米,兩端漸狹,革質,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黃綠色,兩面均無毛,羽狀脈,側脈每邊7-9條,纖細,在葉上面稍明顯,下面略突起,中脈在上面下陷,下面突起,網脈在葉下面稍明顯;葉柄長2-3厘米,稍粗壯,無毛。
傘形花序3-5個生於短枝上呈總狀花序,短枝長2-3厘米,有微柔毛;傘形花序梗長3-4毫米,被黃褐色絲狀柔毛;苞片4,外面具微柔毛;每一傘形花序有花4-5朵;
花梗被柔毛;花被裂片6,披針形或倒披針形至長圓形,長4毫米,寬1.5-2毫米,外面有短柔毛,內面無毛;能育雄蕊9,
花絲長,外露,有黃褐色短柔毛,腺體圓形,有短柄;退化雌蕊被黃褐色短柔毛;雌花中退化雄蕊有柔毛;
子房卵圓形,有黃褐色短柔毛,花柱外露,柱頭盾狀。果近圓或扁球形,直徑約1.5厘米;果托杯狀,深約1.2厘米,直徑約2厘米,先端平截,質薄;果梗長約1厘米,粗2-3毫米,無毛。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生長環境
分布區地處
中國北熱帶季雨林地帶。年平均溫約20-21℃,最冷月平均溫在11-14℃以上,沒有冬季,下界的極端最低溫約4℃左右,上界可出現0℃以下低溫,但為時甚短,全年無霜;年
降雨量約1300毫米以上,隨著海拔增高可多至1600毫米,主要集中在5-10月,但旱季霧多,變得濕潤;年平均相對
濕度大於80%。土壤為磚紅壤、赤紅壤或山地黃壤,有機質含量豐富。思茅木姜子為中、上層喬木成分,能忍受一定的庇蔭。在海拔較低的溝谷常與
番龍眼、
千果欖仁、
五椏果葉木姜子、
琴葉風吹楠等混生。
分布範圍
分布於
越南、
泰國、緬旬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雲南雙柏、漾西、景東、景洪、勐海、新平、鎮康、雙江和潞西等縣。
繁殖方法
果實成熟後脫落,種子主要靠重力傳播。在遠離母株的林中也發現有其幼苗和果實,食果動物或者水流也對其種子傳播有一定作用。
主要價值
思茅木姜子為中國熱帶季雨林的稀有樹種。木材細緻,美觀,為良好家具和建築用材;種子含油,主含月桂酸,可提取芳香油,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極危。
物種現狀
思茅木姜子是中國西南部熱帶季雨林的罕見樹種,分布區很窄。由於產地的森林遭受不斷地破壞,種群的數量更為稀少,且生境惡化,不利於它的天然更新。
瀕危原因
20世紀50年代末,為了滿足戰略需要,中國國家開始在西雙版納海拔900米以下的林地墾荒,發展橡膠種植業。橡膠種植業加快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但卻是以熱帶雨林的喪失為代價,這樣的發展模式使得思茅木姜子原本的分布區進一步縮小。加上該樹種是一種珍稀名貴的木材,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偷砍濫伐等現象時有發生。在野外考察時,注意到思茅木姜子的自然居群中普遍種植有砂仁。砂仁作為一種有著巨大經濟價值的藥用植物,1963年從廣東引入西雙版納並試種成功後迅速在熱帶雨林下推廣。種植砂仁時需要人為清除或者疏去林下植物,這使得幼樹和灌木層植物受到較大的破壞。砂仁的種植致使思茅木姜子的天然更新出現了障礙。考察中,發現林下有大量萌發的思茅木姜子幼苗,還有極少量幼樹存在。成年植株僅有100餘株,數量很少,但卻較幼樹更為常見。一系列自然和人為因素使這樣一個“先天不足”物種的生存變得岌岌可危。
保護措施
思茅木姜子生長地區多屬保護區,應加強愛護,促進天然更新。生於保護區外的林木應嚴禁亂伐,並引種栽培,擴大種植。
就地保護:首先應盡力保護那些有數十年樹齡的大樹,它們是該物種最豐富的基因庫。思茅木姜子具有熱帶雨林頂極樹種的特徵,即產生大量的種子,並且能迅速萌發,形成豐富的幼苗庫,但在此後幾年,由於上方的林冠層沒有空隙,得不到足夠的光照,幼苗生長很慢,高度增加很少,一旦林窗(指森林群落中老齡樹死亡或因偶然性因素,如乾旱、颱風、火災等,導致成熟階段優勢樹種死亡,從而在林冠層造成空隙的現象)形成,幼苗便可長成幼樹,並迅速生長占據林冠的中上層。如果沒有林窗,幼樹很可能就沒有機會長大。當地農民在種植砂仁時,會將樹下所有的幼苗和幼樹全部清除,這樣就使得幼苗完全喪失了長成大樹的可能性。因此,保護思茅木姜子的良好生境是使其完成天然更新的另一個重要方面。
遷地保護:遷地保護居群是一個人工建立的小居群,同自然界的小居群一樣,面臨著遺傳適應、疾病交叉感染、突變積累等遺傳風險。此外,改變了生存環境的物種能否保證居群內的個體能正常地開花、傳粉、結實並繁衍下去,這些問題不僅與物種自身的生物學特性有關,還與保護區內的土壤、氣候、水分條件等生態要素密切相關。一個遷地居群能否對一個物種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至少需要該居群完成一個“從種子到種子”的過程,對於思茅木姜子,這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因此,對這個遷地居群的動態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思茅木姜子的生物學特性,從而有效地保護這個瀕危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