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產地生境,繁殖方法,主要價值,保護級別,保護現狀,瀕危原因,保護措施,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20-26米,胸徑28-30厘米;樹幹通直,樹皮灰色或灰褐色。小枝粗壯,綠褐色,具明顯稜角,無毛,中空,髓心褐色,皮孔顯著,橢圓形,葉痕近圓形,直徑4-9毫米。頂芽裸露,圓錐形,外被灰黃色短柔毛。葉互生,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21-50厘米,寬11-14.5厘米(萌發枝的葉長達60厘米),先端短漸尖或近圓,基部楔形或兩側不對稱,革質,上面綠色,無毛,下面灰綠色,無毛,羽狀脈,側脈每邊15-22條,斜展較直,中脈粗壯,近葉基處寬達3毫米,中脈與側脈在葉上面平滑或稍下陷,在下面突起,橫脈在兩面明顯;葉柄長2.5-3厘米,萌發枝的葉柄長達5厘米,直徑達8毫米,粗壯,乾時有皺褶,無毛。
傘形花序6-8個生於長2厘米的短枝上排列成總狀花序,短枝粗約4毫米,密被銹色柔毛;傘形花序梗短,長2毫米,密被銹色柔毛;苞片4,外面密被銹色柔毛;每一花序有雄花5朵;花梗長3-4毫米,粗壯,密被銹色柔毛;花被裂片8,長卵形,長3.5-4毫米,寬1.5-2毫米,中脈明顯,外面基部及中肋被柔毛,邊緣有睫毛;能育雄蕊16-17,花絲中部以下具黃色柔毛,腺體圓狀心形,具短柄;退化子房卵形,柱頭2裂,均無毛。
果扁球形,直徑2-2.3厘米,長約1.5厘米,成熟時紫紅色;果托杯狀,緊包於果實,深3-5毫米,直徑2厘米,外面有皺褶,較厚,全緣或波狀;果梗粗,徑5-6毫米,長4毫米,有皺褶,被稀疏柔毛;果序總梗長4毫米,常宿存有小苞片。花期4-5月,果期7月。
近種區別
該種近似蘭嶼木姜子(L. garcise Vidal),但小枝無毛,具明顯稜角,髓中空,褐色;葉片革質,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較大;葉柄較長;花被裂片8,能育雄蕊16-17;果及果托略較小。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雲南南部和廣西西南部。主要散生於中國西南部北熱帶偏乾性季節性雨林中。分布區位於中國西部北熱帶偏乾性季節性雨林、季雨林地帶,熱量豐富,夏長無冬,年平均溫20-22℃,最冷月平均溫約15℃,極端最低溫多在5℃以上;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主要集中在5-10月,乾旱季降水量少,但多霧露,尤以11月到翌年3月為濃重,如降細雨,補充了乾季雨水的不足;年平均相對濕度約80%,溝谷中水濕條件更較優越。土壤為磚紅壤性土,強酸性,pH值4.5。五椏果葉木姜子生長在以絨毛番龍眼、千果欖仁為標誌的溝谷雨林中,為中層喬木的罕見種。
繁殖方法
種子含油脂,壽命短,不易保存,應隨采隨播。並試驗育苗栽培的技術。
主要價值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1998年 ver 2.3——瀕危(EN)。
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第一冊)1991年9月——易危。
保護現狀
漸危種。五椏果葉木姜子散生於季節性雨林中。因當地民眾喜作建築用材,森林不斷遭到破壞,生境惡化,更新困難,植株稀少。
瀕危原因
除人為破壞如濫砍濫伐外,五椏果葉木姜子種群本身的一些生物學特徵也是導致其瀕危的重要原因。與其他瀕危植物一樣,五椏果葉木姜子也存在諸多對其種群生存和擴展十分不利的因素。首先,五椏果葉木姜子分布呈島狀分布,地理區域十分狹窄並在不斷地收縮;其次,種子較大(千粒重高達2400克),含油量高(34.53%),壽命短,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種子的移動性和種群的擴展;第三競爭能力差,在種間競爭中處於劣勢,幼齡期死亡率過高導致其天然更新十分困難。
保護措施
產地大部分屬於自然保護區,但還有部分處在保護區之外,且不斷遭受砍伐,應及時採取保護措施,並積極進行人工栽培繁殖。在加強對現有的五椏果葉木姜子天然分布區保護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對其生物學特性、 生理生態適應性和造林學等方面的研究, 探討其開花與結實特性、 種子萌發和傳播、 生態適應區和人工栽培技術等, 著重於在其生態適應區通過引種栽培方式擴大其種群分布面積, 不失為拯救和擴大該種群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