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縣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建設方案

以基層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更好地為民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要求,同時為推動“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為加快分級診療和高水平建設“健康德清”夯實基層衛生基礎,按照《浙江省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建設工作方案》和《德清縣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等精神,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體目標
貫徹落實“以基層為重點”的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統籌實施健康浙江、鄉村振興等戰略,推進城鄉醫療衛生服務無差別,深化“三醫聯動”“六醫統籌”,加強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健康共同體建設,全面落實基層衛生健康各項政策,以抓統籌、提能力、強隊伍、優服務為主線,在投入保障、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服務模式等方面進一步改革創新,鞏固完善“公益一類保障、公益二類管理”的基層運行新機制,全面提升服務能力,打造基層醫療衛生健康服務德清樣板,更好滿足居民民眾醫療衛生健康需求。
二、重點工作
(一)抓統籌,健全基層衛生健康服務體系
1. 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深化縣域醫共體建設,推進縣鎮村一體化管理。系統謀劃並實施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分類實施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建設、醫療設備填平補齊和升級換代。篩選具備條件的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申請二級醫院(社區醫院)等級評審,基本建成城鄉居民“30分鐘二級醫療服務圈”,打造有德清特色的“環境美、人文美、服務美”的美麗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推進一批24小時自助服務的未來智慧健康站,打造城鄉“15分鐘健康服務圈”。到2023年,有序推進總投資4.3億元的德清縣公共衛生應急救治中心(阜溪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雷甸鎮衛生院、鐘管鎮中心衛生院乾山分院、禹越鎮衛生院、鐘管鎮公共衛生應急救護中心新建或改擴建;4家達到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推薦標準,90%通過基本標準;至少1家建成社區醫院;美麗村衛生室創建達到100%。
2. 強化公共衛生防控體系建設。推進縣公共衛生中心建設,提升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技術能力,達到省內同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領先水平。強化縣婦計中心在孕產婦健康管理和兒童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技術與服務能力。進一步落實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職責,增強人員力量配備,二級以上醫院設立公共衛生中心,縣域內專業公共衛生醫生配備達2名/萬人以上。拓展延伸醫共體“兩員一中心一團隊”工作模式,強化心腦血管、糖尿病、腫瘤、慢阻肺、嚴重障礙精神疾病等慢病防治指導中心建設,推進疾病三級預防和連續管理,健全完善醫防融合培訓和人員雙向流動機制,推動醫防機構人員通、信息通、資源通。
3. 強化基層投入保障體系建設。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改革,建立與服務成本、數量、質量等相關聯的財政投入穩定調整機制,保障與醫療服務合理增長相適應的財政補償資金,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增加服務項目,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提高自我運營能力。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院內績效改革,完善以“工作當量法”為導向、以崗位為基礎、以績效為核心的薪酬制度改革。按照“兩個允許”要求,堅決落實“兩掛鈎兩脫鉤”(即與服務數量掛鈎、與服務質量掛鈎,與藥品耗材收入脫鉤,與檢查檢驗收入脫鉤),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和醫共體發展要求的薪酬制度,合理提高基層醫務人員薪酬整體水平,確保基層醫務人員年均收入高於本地事業單位人員平均水平。加快推進基層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在全市域範圍內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框架下,聯動調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服務價格,適當提高體現醫生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提高基層公立醫療機構醫保報銷比例,引導患者首診到基層,促進分級診療。
(二)提能力,夯實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水平
4. 推進醫療服務提質增效工程。試點建優建強中心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強化基本醫療服務能力,真正在雙向轉診、遠程會診、專家定期查房指導、手術等方面形成“上下聯動、優勢互補”的運行機制。以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分級診療為突破口,支持和引導病人優先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逐步承擔縣級醫院的普通門診、穩定期和恢復期康復及慢性病護理等服務,逐步開展相應的住院服務和適宜手術,形成科學合理的就醫秩序。實施“一院一品”建設項目,醫共體根據成員單位現有基礎和民眾需求,重點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康復、骨傷科、慢性病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特色優勢,為每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量身打造特色專科,保障基層“下轉患者接得住”能力不斷提升。牽頭醫院要確保各基層單位每天至少有2名高級職稱人員長期坐診,到2023年,全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一院一品”建設達到90%以上,床位使用率達到60%以上。
5. 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持續鞏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創建成果,完善以縣中醫院為龍頭,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骨幹,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為基礎的中醫藥服務體系。所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中醫館,開展旗艦中醫館建設30%以上。凸顯中醫藥在“治已病、防未病、促健康”中的獨特作用,健全中醫治未病服務體系,推進中醫藥與社區健康服務一體化發展。到2023年,最佳化和推廣20個以上中醫優勢病種診療方案。積極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逐年提高中醫藥健康管理率,到2023年,65歲以上老年人、0—36個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率達到68%。開展中醫藥科普知識宣傳,促進中醫藥進學校、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進家庭。
6. 推進“一老一小”健康守護工程。加快發展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建立家庭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覆蓋城鄉、規範有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依託社區、幼稚園、幸福鄰里等新建和改擴建嵌入式、分散式、連鎖化、專業化的托育服務設施。到2023年,實現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全覆蓋,村級向日葵親子小屋(村級嬰幼兒照護服務驛站)覆蓋率達到50%以上。深入開展老年健康促進行動,實施老年人疾病預防、篩查、干預,開展老年失智症、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篩查和健康指導,持續開展60歲以上老年人流感疫苗自願免費接種和50—74歲重點人群大腸癌篩查。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養結合服務能力,增加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等老年健康服務供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護理床位占比達25%以上,在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養老、康復、護理病區或安寧療護床位。到2023年,建設安寧療護中心1個,20%以上的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安寧療護服務。
(三)強隊伍,加快基層人才隊伍增量提質
7. 加大基層人才招引力度。最佳化人才在基層安心工作的政策傾斜、激勵機制。貫徹落實浙江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要求,不斷健全高含金量的人才政策,充分發揮資金的引導和激勵作用。通過擇優簽約全日制普通高校醫學專業優秀畢業生、公開招聘衛生專業技術人才等多渠道多形式,提升引進招聘基層衛生專技人員數量和質量,發揮人才政策引領和激勵作用,到2023年引進醫學類優秀畢業生300人以上,其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00人以上;高層次醫療衛生人才40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名,實現系統內博士零突破。加大醫學生定向培養力度,加快推動年老鄉村醫生退出,實現社區責任醫生的新老交替,為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注入活力。到2023年,招錄醫學生定向培養生60人以上,完成超齡鄉村醫生有序退出的目標,每家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擁有1名執業(助理)醫師以上。
8. 健全基層人才培養培訓體系。制定醫學、公共衛生等領域的骨幹人才培養計畫。加強中青年人才隊伍的建設,培育一批有一定影響力的學科帶頭人。創新基層人員培養模式,深化與浙大邵逸夫醫院合作共建“全科醫生教學共同體”項目,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全縣在崗全科醫生(鄉村醫生),進行分層遞進和循環強化的級聯進階式培訓,打造基於醫共體、醫聯體模式下新型的全科醫學教學體系,提升縣域全科醫生醫療服務能力和素質,到2023年,縣域內每萬人全科醫生數達到4.3以上。持續開展縣公共衛生應急骨幹培訓項目,到2023年,總計培訓應急骨幹200人以上,打造一支覆蓋全縣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應急隊伍,提升基層應急能力。
9. 創新全員崗位管理工作機制。強化醫共體“一家人”的理念,牽頭醫院與成員單位在編制身份不變的情況下,打破單位、科室、身份藩籬,由醫共體統一調配使用。同時根據轄區人群和疾病分布的實際,精準規劃每個成員單位的崗位設定、人員配置、明確崗位職責、科學確定績效評價方案,做到按需設崗、按崗聘用、競聘上崗、人崗相適、精準評價。對管理崗位,按照扁平化管理要求,應減盡減,最大限度滿足一線業務用人需求;對於服務人口數量少,醫務人員相對充足的成員單位,應轉盡轉,充實到服務人口多、醫務人員相對不足的成員單位,做到人盡其用,提升效率。
(四)優服務,創新基層衛生服務模式
10. 夯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建設。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全面實施按標化工作當量購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深化開展項目質量提升活動,重點圍繞政策落實、項目執行、服務質量、服務效果和民眾滿意度等方面,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層層壓實工作責任。通過電子健康檔案提質“百日攻堅”行動,規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管理、質控和開放等業務流程,促進全人全程健康管理,到2023年,電子健康檔案開放率達到90%以上。以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和老年人健康管理為重點,以民眾需求為導向,做細做實健康管理,推進基層機構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融合服務,提升管理效果和民眾獲得感。採取多種形式深化項目宣傳,提高項目知曉度和民眾感受度。
11. 豐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內涵建設。強化醫共體責任主體作用,最佳化家庭醫生(1+N)團隊,完善團隊成員分工協作機制,發揮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培訓基地和示範點的示範引領作用,加強業務骨幹和師資培養,強化家庭醫生團隊成員崗位勝任能力。打造“知名家醫工作室”10家以上和“明星家醫”20人以上。結合居民需求和家庭醫生服務能力等實際情況,依託醫共體醫療資源,擴展家庭醫生適宜服務內容,針對不同人群完善個性化簽約服務包,滿足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內容包括健康評估、康復指導、家庭病床服務、家庭護理、遠程健康監測以及特定人群和特殊疾病健康管理服務。到2023年,家庭醫生簽約率達到45%以上,十類重點人群簽約覆蓋率達到90%以上。
12. 提升縣域醫防融合能力建設。牢固樹立“以健康為中心”的核心理念,結合“兩慢病”改革,完善慢性病預防、治療、健康管理“三位一體”的防控機制,探索慢性病高危人群精準化、個性化干預服務。強化牽頭醫院和基層分院功能定位,落實“兩慢病”的分級診療技術方案,暢通“兩慢病”雙向轉診通道,規範服務流程,拓展服務功能,持續推動慢病惠民項目的實施,爭創國家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推進基層慢病一體化門診建設,到2023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慢病一體化門診建設實現全覆蓋。持續擴大民生實事項目內容和適用範圍,增加在管“兩慢病”患者高血脂患者免費用藥,進一步預防和延緩慢性病及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結合“幸福呼吸”項目,探索將肺功能檢查納入40歲以上人群常規體檢項目,將慢阻肺患者管理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試點項目,打造“醫防融合”典型案例。
13. 提高基層數位化套用能力建設。持續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數位化服務能力,全面升級基於城鄉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強化醫療健康數據互聯共享與深度挖掘,全面推行門診、住院電子病歷,電子簽名就醫全流程套用,實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無紙化運營,探索人工智慧套用,臨床輔助診斷系統(CDSS)基層全覆蓋,與縣級醫院業務聯動。持續深化慢病數字改革。以省發改委《老年人兩慢病健康數字服務》揭榜掛帥第二批試點項目建設為契機,圍繞“知健康、享健康、保健康”核心任務,結合實際建立具有德清特色的老年人“兩慢病”數字健康服務新體系,完成“六個一”(即一數評測健康、一體接續服務、一網融合便民、一端精細管理、一站貼近百姓、一圖感知全貌)建設,實現縣域內“兩慢病”的精準、有效、可持續管理。推進“健康大腦+未來鄉村”建設。充分運用5G+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創新技術,賦能基層醫療、公共衛生、健康管理等服務,為居民提供健康監測、健康評估、健康干預、網際網路醫療等全方位全周期醫療健康服務,打造“科技+生態+數字”未來智慧健康鄉村樣板,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效率,全面開展雲診室、雲藥房、數字家醫平台的套用。結合美麗村衛生室建設,到2023年打造四星級以上智慧化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20家以上。
三、實施步驟
(一)啟動階段(2021年9月—10月)。按照省基層衛生健康試驗區方案要求,深入開展調研,制定我縣層衛生健康試驗區建設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和重點改革任務分工,出台相關配套政策。召開縣基層衛生健康試驗區工作會議,開展動員部署和業務培訓,啟動推進各項工作任務。
(二)推進階段(2021年11月—2023年9月)。全面推進基層衛生健康試驗區工作,在重點改革任務方面加快取得成效,推動形成基層衛生健康試驗區初步效應,並開展基層衛生健康試驗區中期評估,確保建設方案提出的重點任務有效完成。
(三)完善階段(2023年10月—2023年12月)。圍繞國家、省、市開展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建設指導意見,及時接受省市基層衛生健康試驗區督導,確保試點各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充分吸收其他試點經驗和先進做法,推動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建設取得實效。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機制
健全清單化推進機制,制定重點任務清單、突破性工程清單,明確任務責任,堅決扛起使命擔當,壓實工作責任,完善工作機制,形成系統集成、精準施策、一抓到底的工作體系。縣政府建立基層衛生健康綜合改革建設領導小組,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衛生健康局,負責牽頭制定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建設工作方案並組織落實;縣發改局負責協調落實縣內有關醫療機構基礎建設與發展;縣委人才辦、縣委編辦、縣人力社保局負責指導做好縣內醫學人才的招引;縣財政局負責落實各類經費保障;各鎮(街道)在縣級有關部門指導下落實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建設工作;其餘縣級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及清單任務落實相關工作。
(二)完善政策體系
構建建設方案與配套政策協調聯動機制,組織制定各項配套政策檔案,細化落實建設方案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確保各項任務有序落實。深化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改革,加強財政政策預算績效管理和中長期規劃管理,加大衛生健康支出投入力度。加大投入保障,政府投入要重點用於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建設、設施配備、特色專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
(三)深化體制創新
加快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最佳化基層醫療衛生單位收支結構。堅持以數位化改革驅動制度重塑,在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改革建設背景下,率先形成與數字變革時代相適應基層衛生投入機制、服務體系、服務模式,構建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理論體系和制度規範體系。努力在數位化改革、績效分配製度等方面率先形成創新性、突破性制度成果。
(四)加強督查考核
加強對建設方案的考核監督和激勵約束,將實施情況納入各鎮(街道)和縣級機關部門(單位)年度考核。建立定期督查機制,創新督查方式,完善問題反饋整改機制,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及時發現和總結各項工作成效,打造更多經典案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