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聯俄拒日到聯盟日英,副標題為甲午戰後中國外交,由孫昉所著的中國近現代史文章。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從聯俄拒日到聯盟日英
- 作品別名:甲午戰後中國外交
內容簡介,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副題名:甲午戰後中國外交(1895-1899年)
論文作者:孫昉著
導師:易惠莉指導
學科專業:中國近現代史
學位級別: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範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2008
關鍵字:中外關係 外交史 甲午戰爭
館藏號:D829
館藏目錄:2010\D829\3
基本信息
清政府這一外交意圖在第一次政治大借款(又稱俄法借款)的交涉中有充分的反映。1896年,李鴻章奉命訪俄致賀,俄國又以中俄締約為誘餌,使清政府同意西伯利亞鐵路穿越中國東北。儘管,清政府為實現聯俄拒日而不斷出讓主權利益,但是清政府未能收到預期的成果,而俄國在華利益的擴大引起其他列強特別是英國的強烈不滿。清政府在推動聯俄外交的同時,又不得不試圖平衡列強的在華利益。
第二、三次政治大借款(即兩次英德借款)的交涉就反映了清政府聯俄外交的阻滯。1897年膠州灣事件爆發後,俄國利用調停中德衝突,撕毀《中俄密約》,強行租借旅大,從而宣告了清政府的聯俄外交完全破產。清政府也隨之陷入了瓜分狂潮。面對嚴重危機,中國朝野都試圖進行外交政策的轉向。
聯盟日英就成為朝野特別是地方督撫、維新派和紳商的外交取向。戊戌變法的失敗使得這一外交轉向未能實現。但是晚清中國的政治分裂卻通過外交進一步暴露出來。外交的失敗也加速了清政府的覆滅進程。
本論文以甲午戰爭結束後的1895年到義和團運動全面爆發,清政府向列強宣戰前夕的1899年的五年作為集中研究時段,深入分析清政府在該時段中外交思想和政策的形成、實施、效果和變化,把清政府外交放在一個諸多因素共同作用並相互影響制約的時代背景下加以考察,探討甲午戰敗後清政府如何為挽救自身的生存危機而實施調整外交政策,而朝野各派政治力量如朝廷官員、地方督撫、知識分子、紳商如何從自己的利益和認識出發,影響清政府的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