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法借款

俄法借款

指中國清政府為賠償馬關條約第四款中訂定的第一次日本戰費和歸還遼東償款(共銀8000萬兩)的借款。又稱1895年中俄四厘息金幣借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俄法借款
  • 時間:895年7月6日
簡介,還款,主要內容,

簡介

指中國清政府為賠償馬關條約第四款中訂定的第一次日本戰費和歸還遼東償款(共銀8000萬兩)的借款。又稱1895年中俄四厘息金幣借款。在沙俄財政大臣 С.Ю.維德(1849~1915)的指使和彼得堡國際銀行經理 Α.Ю.羅特什欽的主持下,彼得堡巴黎的10家銀行組成財團,與中國駐俄使臣許景澄(1845~1900)於1895年7月6日在俄國首都彼得堡簽訂了"中俄四厘借款契約"和“聲明檔案”。借款總額法金四億法郎,年息四厘,按94.125%實交,半年內不得另向他國借款,償還期限36年,前15年不能將全數還清,以關稅收入為擔保,並聲明要“均沾”中國海關行政管理權。債票以98.8~99.2%的價格分別在巴黎日內瓦布魯塞爾柏林法蘭克福倫敦阿姆斯特丹、彼得堡等地發行。由於德、英兩國堅決反對,柏林、法蘭克福和倫敦三處都拒絕發行。當時俄國證券的主要市場是法國;在巴黎金融市場上,這項債票市價漲到102%,各地認購額竟達59億餘法郎,超過發行額12倍多。清政府從這項借款中提折13160392英鎊在倫敦交付日本。

還款

清政府為了按期償還債款本息,於1896年9月間指撥各海關洋稅、洋藥(鴉片)稅厘,年解 225萬兩;各省地丁、鹽課、鹽斤加價、貨厘、雜稅等,年解 285萬兩。1899年後又因鎊價不敷,加撥各省、關120萬兩,每年共解銀620萬餘兩。到1934年償清時止,這項借款實還本息銀204971667兩,為實收本銀90517516兩的2.26倍。1896年沙俄財政部又指使這個財團在上海開設華俄道勝銀行分行,經營這項借款的還本付息業務,並從借款餘額中提出銀 500萬兩,撥充銀行華股資本和合辦中東鐵路公司。後來它們都成為沙俄侵華的重要經濟據點。

主要內容

借款總額為4億法郎,合1億金盧布,合白銀1億兩;年息4厘;償還期限36年,1910年1月1日前,每年應還數額不能增多,不能議減年息,不能一次還清;以海關收入為擔保;到期若不能償還應付本息,應向俄國提供別項收入加保;中國允準俄國不許他國干涉中國財政的監督或行政,如他國獲得這種干涉權,俄國也可均沾。由於俄國財力有限,這次借款實際是由10家俄法銀行共同承貸的,故稱俄法借款。這次借款開帝國主義對中國政治性大借款濫觴,中國的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