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詩經》到《邊城》——中國文學名著選讀

《從<詩經>到<邊城>——中國文學名著選讀》是中國傳媒大學提供的慕課課程,授課老師是朱萍、王永、劉春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從《詩經》到《邊城》——中國文學名著選讀
  • 提供院校:中國傳媒大學
  • 類別:慕課
  • 授課老師:朱萍、王永、劉春勇
課程大綱,參考教材,

課程大綱

01
風雅比興與香草美人一一先秦至漢代文學名著選讀
本章主要學習先秦文學作品《詩經·黍離》、屈原《山鬼》,以及漢代史傳散文代表作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使大家了解《詩經》、“楚辭”、《史記》的基本常識,掌握《黍離》的思想主題、”山鬼“的人物形象以及項羽的形象特徵,並對屈原、司馬遷的人格精神有所了解。
課時
1.1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黍離》
1.2 若有人兮山之阿——屈原《山鬼》
1.3 力拔山兮氣蓋世——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02
隱逸與艷情一一魏晉六朝文學名著選讀
本章主要學習阮籍的《詠懷詩》、陶淵明的《讀山海經》、謝靈運的《石壁精舍還湖中作》,以及南朝最長的樂府民歌《西洲曲》,使大家以點帶面地了解這一時期詩歌創作的美學風貌、藝術技巧和文化精神。
課時
2.1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阮籍《詠懷·夜中不能寐
2.2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陶淵明《讀山海經》
2.3 清暉能娛人,遊子憺忘歸。——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2.4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南朝樂府民歌《西洲曲》
03
盛唐氣象與五代詞風一一唐五代文學名著選讀
本章主要學習唐代詩人王維的《辛夷塢》、李白的《行路難》、杜甫的《登高》三首詩歌作品,以及南唐後主李煜的詞作《破陣子》。通過學習這些作品,使大家掌握王維、李白、杜甫詩歌的美學風貌、藝術技巧和文化精神。
課時
3.1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王維《辛夷塢》
3.2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3.3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3.4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陣子》詞
04
宋詞情韻與元曲風華一一宋元文學名著選讀
本章主要學習宋詞和元雜劇。主要講解北宋詞人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詞和元代前期王實甫的《西廂記》雜劇。元代前期是元雜劇的黃金時代,《西廂記》是元雜劇中影響最大的作品。籍此兩個作品,了解宋元時期的文學成就與文化風貌。
課時
4.1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歐陽修《踏莎行》
4.2 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奪魁。——王實甫與《西廂記》
4.3 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西廂記》的戲劇衝突
05
誰是英雄?誰是好漢?一一明代文學名著選讀(上)
本章主要學習章回小說中歷史演義體小說和英雄傳奇體小說的文體特色,了解《三國演義》《水滸傳》的成書過程、主要版本、思想主旨、藝術特色、文化意蘊。《三國演義》虛構與史實相結合,具有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把蜀漢君臣塑造成“仁君、賢相、忠臣、良將”的優秀代表;運用特徵化描寫方法突出人物形象的精絕之處;“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賞;在文體與精神兩方面都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水滸傳》採用聯綴體(連環列傳體)結構,有條不紊地講述了眾英雄百川歸海、同聚梁山的過程;塑造了同而不同的英雄群像;主要人物性格有著清晰的變化發展的過程;是我國第一部純白話文體章回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誕生以來,對國內國際文化都影響深遠。
課時
5.1 七實三虛——歷史演義體小說與《三國演義》
5.2 怎樣才能平定天下?——《三國演義》思想傾向與文學成就
5.3 從淮南、太行到梁山——英雄傳奇體小說與《水滸傳》
5.4 怎樣才能治理好國家?——《水滸傳》思想傾向與文學成就
06
靈根育孕源流出一一明代文學名著選讀(中)
本章主要學習神魔小說的特點,了解《西遊記》成書過程與主要版本,通過《西遊記》漫長的成書過程理解其複雜的思想傾向。《西遊記》先講述孫悟空的出身、經歷,再寫唐僧的“取經緣起”,敘述核心是唐僧師徒“西天取經”、一路降妖除魔、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後得成正果的故事。幻想色彩濃厚,又反映現實人生,把真實的社會文化與虛構的故事情節完美地統一在一起,人物塑造中能夠做到神性、物性、人性與主旨寓意的完美結合。《西遊記》誕生以來,對國內國際文化都影響深遠。
課時
6.1 主角應該為誰?——神魔小說與《西遊記》
6.2 怎樣才能正心誠意、降伏心魔?——《西遊記》思想傾向與文學成就
07
一靈咬住,再不放鬆一一明代文學名著選讀(下)
湯顯祖“臨川四夢”傳奇,都改編自前人作品,但都注入了新的靈魂。劇情都與夢有關,前兩夢《紫釵記》《牡丹亭》更偏重於歌頌兒女真情,後兩夢《南柯記》《邯鄲記》更偏重於批評現實、提倡入佛入道。“臨川四夢”包含了湯顯祖的身世感慨、理想寄託和對官場的深刻批判。
課時
7.1 人知其樂,不知其悲。——湯顯祖與“臨川四夢”
7.2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牡丹亭》思想傾向
7.3 願普天下有情的都似咱——《牡丹亭》人物形象與影響
08
愛情與興亡一一清代文學名著選讀(上)
本章主要學習清初傳奇《長生殿》《桃花扇》。洪昇《長生殿》淨化唐代李隆基與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廣泛反映社會面貌,引出歷史借鑑,抒發興亡感嘆。孔尚任《桃花扇》以明末復社名士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勾連南明弘光朝興亡往事,體制獨特,注重史實,“劇”“史”統一。《長生殿》《桃花扇》創作時期、歷史題材、思想主旨、審美風貌都接近,史稱“南洪北孔”。
課時
8.1 今古情場,問誰個真心到底?——洪昇與《長生殿》
8.2 一部鬧熱《牡丹亭》——《長生殿》文學成就
8.3 南朝興亡,遂系之桃花扇底。——孔尚任與《桃花扇》
8.4 偏是這點花月情根,割他不斷么?——《桃花扇》思想傾向
8.5 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桃花扇》文學成就
09
夢幻識通靈一一清代文學名著選讀(下)
本章主要學習清代世情小說《紅樓夢》的文體特色與思想主旨。《紅樓夢》主要書寫賈寶玉這塊“棄石”在當時無路可走的個人悲劇、女子悲劇、寶黛愛情悲劇、寧榮兩府由盛而衰的家族悲劇。《紅樓夢》時空設定模糊,情節、細節卻具有很強的寫實性。以石頭神話和木石神話兩個神話為楔子,又以甄府故事為引子;人間社會生活之外,還有青埂峰、靈河岸、太虛幻境三個神話世界,營造了一個精彩絕倫的藝術世界。《紅樓夢》結構宏大完整,人物塑造典型化,語言雅潔生動,是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在國內國際影響深遠。《紅樓夢》誕生以來,對國內國際文化都影響深遠。
課時
9.1 不是情人不淚流——曹雪芹與《紅樓夢》
9.2 孤標傲世偕誰隱——《紅樓夢》人物形象
9.3 情不情與情情——《紅樓夢》文學成就
10
絕望與希望一一現代文學名著選讀(上)
本章主要學習魯迅《野草》中的名篇《失掉的好地獄》《希望》、《故事新編》中的名篇《鑄劍》、《彷徨》的首篇《祥林嫂》。《失掉的好地獄》要結合當時社會語境分析。《鑄劍》是魯迅作品當中比較具有魯迅氣質的作品。魯迅認為在進化的歷史上一切都是中間物,中間物不是最後的目標,是橋樑,是世界本身。《祥林嫂》中包含魯迅的自況。結尾處表現出一絲亮色,即對於生活的重新邁進的信心。《希望》中,魯迅認為希望必須附麗於存在,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課時
10.1 導讀 現代文學之美
10.2 我且去尋找野獸與魔鬼——《失掉的好地獄》
10.3 愛乎嗚呼兮嗚呼阿乎——《鑄劍》
10.4 人死後是否有魂靈——《祝福》
10.5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希望》
11
死火中的新生一一現代文學名著選讀(中)
本章主要學習魯迅《野草》中的名篇《頹敗線上的顫動》《死火》《秋夜》、《故事新編》中的名篇《理水》。《頹敗線上的顫動》是魯迅的夢七篇之一。其中“老婦人”決絕絕望的心態,也代表了魯迅當時的心境,即對於家庭、親人,甚至對於學生的絕望心理。《死火》是魯迅在五四及五四的退潮之後其自身的精神狀況的寫照。辛亥革命後,社會仍然讓人絕望灰暗,此時魯迅被失望包裹,成為“死火”,而新一代年輕人又喚醒了他青春的遺留。《秋夜》顯示了顏色的多樣性。它奠定了魯迅《野草》留日時期夢想——五四戰鬥姿態——日後展望的“三段論”式的寫作基調。《理水》中塑造了一位英雄人物大禹,其原型極大的可能就是瞿秋白。
課時
11.1 所以無詞的言語——《頹敗線的顫動
11.2 死火重溫——《死火》
11.3 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秋夜》
11.4 中國的脊樑——《理水》
12
激流中的希望之歌一一現代文學名著選讀(下)
本章主要學習魯迅《過客》《墓碣文》、沈從文《邊城》、張愛玲《金鎖記》。散文詩《過客》是魯迅腳踏實地生活態度的一種象徵主義表達,包含魯迅獨特的個人主義思想。《墓碣文》中表達的是要掙脫出死亡,向生命回歸,是對生命的肯定。《邊城》中淡淡的哀愁,表達了沈從文對於過去的、美好的、恆常的人性美與神性美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慢慢逝去的某種憂慮。《金鎖記》主要通過曹七巧這一人物,展現了張愛玲蒼涼的一面,顯示出華麗迅速逝去後生命的頹廢、腐朽與沒敗。
課時
12.1 我還是要走——《過客》
12.2 於浩歌狂熱之際中寒——《墓碣文》
12.3 湘西牧歌——《邊城》
12.4 一個美麗而蒼涼的手勢——《金鎖記》

參考教材

[1] 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 朱棟霖主編.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