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的時間
關於得壹元寶鑄造的時間,錢幣學界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鑄於乾元二年,另一種認為鑄於上元元年。我個人認為,乾元二年九月之後,洛陽雖已被攻陷,但仍與唐軍相峙,史思明不敢入城,只得駐兵於白馬寺南,還未入東都,處於戰爭對峙階段,又怎么能鑄造錢幣呢?直至
上元元年六月,史思明進入洛陽城,其後開始鑄行得壹元寶錢,才應該符合情理。
得壹元寶的鑄造期只有數月,其廢止時間,根據《
新唐書》的記載:“史思明據東都,亦鑄‘得壹元寶’錢……既而又惡‘得壹’非長祚之兆,改其文曰‘順天元寶’”。由此推斷,得壹元寶廢止時間應在上元元年夏季。這說明,得壹元寶的鑄行、流通,只是曇花一現。
據《歷代錢譜》記載,得壹元寶為“思明並銷洛陽銅佛所鑄”,與開元錢並用,以一當開元錢一百。有趣的是,據《
錢錄》說:“賊平之後,無所用焉。刀兵之家,還將鑄佛。”安史之亂平息之後,毀佛所鑄的得壹元寶,又被“還將鑄佛”,真是耐人意味。
1992年,在洛陽考古發掘的一座唐代安史之亂時期的墓葬中,出土有當時流通的4種錢,其中開元通寶10枚,乾元重寶16枚,得壹元寶3枚,順天元寶7枚。得壹元寶數量最少,可見它後來傳世極少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形制
得壹元寶製作工整,錢徑約3.5厘米,重12.5克左右。其背面一般都有月紋。其中,穿上、下、左、右皆鑄有月紋之幣,尤為鮮見。據說,星月紋寓意“進步”和“成功”。史思明想討吉利,在錢幣上鑄月紋,但封建割據不是歷史的進步,更不會獲得真正的成功,其最終的失敗下場,倒又為這枚古錢增添了一點歷史諷刺的色彩。
得壹元寶傳世不多,早有“順天易得,得壹難求”之說,因而得壹元寶素為泉界珍視。清代一本叫《古泉叢話》的書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個典當者將一枚得壹元寶典當給一個山西人,山西人愛不釋手,給典當者“錢三萬”。山西人說,這是自己故意抬高了它的身價,給了三萬,這樣典當者就別想再來贖回它;典當者卻說,自己是故意貶低它的價值,只當了三萬,正是為了以後能贖回它。可見此錢的稀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