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術修,湖廣孝感人,1927年生於四川,祖籍雲南鎮雄。於1950年移居台灣。自幼師從名家黃雨岩習畫,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擅運用水印技法及中國水墨傳統技法,被喻為“當今哲理畫宗”。這位有行伍經歷的畫者,喜歡雲遊四海。1988年,他從台灣來到祖國大陸舉辦畫展,成為台灣畫家來祖國大陸交流的第一人。詞條編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術修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27年
- 性別:男
繪畫生涯,評論,主要畫展,作品,
繪畫生涯
徐術修繪畫生涯70年,筆墨老到、技巧嫻熟,對物象操控自如,能於不見處下手,線條直彎在場景中變換適度,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龍蛇變化般的奇幻。他從筆墨深處去掌握物象,以其精到的洞察力,抒發物象套用精神的塑造,在繪畫的質量感方面的表現,是古人未能達到的,內在外在的變化,心意是活樂的,筆墨技巧的創見是隨機隨景的,以新的手法去訴說藝術語言,鋪陳他的藝術內涵。
就技巧論,他擅長寫意、工筆相結合。在運用水墨上他用渾點、濕、浸、乾、枯,綜合施行,在畫面烘托出特殊的韻味。在工筆上他用勾勒、披、欠、梳、理、染等隨機而用,打破窠臼,不為一法所囿。
在觀念上,他突破宗派、門法,走自我的道路。在知識的探求,物理與自然間的鑑證,發明學理的創建,可點石成金的技法,化腐朽為珍寶的創造力,在這樣的思維中建立起繪畫的法門。所以他的作品無定法,在同一題材中有類似,但在繪畫技巧上絕不雷同。
評論
張大千先生說:“現在看徐術修的畫,山不像山,水不像水,但是未來大有可為。”
藝術評論家顧獻梁教授曾說:“徐術修是一個多層面的拓荒人,他的畫差不多平均兩年就有一種新風格出現,但在發展方向始終緊抓著傳統的精神。”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藝術系主任李鑄晉教授說:“徐畫,試想在中西繪畫交流中,創立一種自我的新藝術觀。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中古時期的歐洲裝飾美,亦可看出東方佛學的啟示,許多玄談,在他的筆下成了景觀。”
主要畫展
徐先生祖籍雲南鎮雄,自幼師從名家黃雨岩習畫。1986年,中國文化部與香港中文大學在香港大會堂舉辦中國當代繪畫名家大展,徐術修即在被邀五十人之列。記者在畫室看到了那年出版的一本畫冊,其中刊有李可染、黃胄、謝稚柳、程十髮和徐術修等兩岸及香港畫壇大家的作品。在兩岸文化藝術交流中,徐術修是大陸改革開放後第一位返鄉在川滇大都市巡迴展出的台灣畫家。除繪畫外,他還參加了在大陸舉辦的不少海內外學術會議,並應邀在大學講課,人民日報海外版在報導中稱其為“學者畫家”。去年,他在上海朵雲軒舉辦了個人畫展,其作品《荷花》、《達摩》等吸引了申城的美術愛好者紛來觀賞。
2007在上海舉辦了《“墨濃於水”徐術修、徐乙澤雙人展》,大陸媒體競相報導了徐氏“父子兵”畫展的藝術成就。5月台灣畫壇泰斗徐術修在雲南省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並拍賣部分作品,捐助貧困地區學生。
2009年台灣著名國畫家徐術修、徐乙澤父子在北京琉璃廠西街畫廊舉辦為期8天的國畫展。徐術修先生今年83歲高齡,早在60年代與張大千先生結識,他多次參加張大千先生的畫展,張大千先生也多次參加徐先生的畫展,兩人共同舉辦多次畫展。張大千先生給予徐術修先生很高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