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坪鄉(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下轄鄉)

後坪鄉(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下轄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後坪鄉,為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下轄鄉,地處邊陲,位於縣西北角(1914至1941年為後坪古縣衙所在地),距縣城178公里。北部與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交界,西部與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接壤,東部與塘壩鎮(原塘壩鄉)相連,南部與客田鎮毗鄰,南北長21.25千米,東西寬11.00千米,國土面積105.73平方千米。

基本介紹

歷史前沿,基本信息,歷史沿革,人口區劃,自然資源,基礎設施,後坪縣歷史沿革,後坪縣地理概況,歷史遺蹟,後坪縣戕殺縣長,遷治茅天,紅三軍進入後坪,後坪縣大事記要,

歷史前沿

1914至1941年民國時期後坪曾設縣,現存古縣衙,有小漁溪自然風光,有神奇的猴窩子洞,有古老的皇城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烈士陵園,旅遊資源相當豐富。

基本信息

後坪鄉,為貴州省銅仁市沿河縣下轄的一個鄉,地處黔渝邊陲,位於縣西北角(1914至1941年為後坪古縣衙所在地),距縣城178千米。北部與彭水自治縣交界,西部與遵義市務川自治縣接壤,東部與塘壩鎮相連,南部與客田鎮毗鄰。地處東經108度03分49秒約108度10分36秒,北緯28度53分58秒約29度05分23秒,南北長21.25千米,東西寬11.00千米,國土面積105.73平方千米。當前,全鄉正緊緊圍繞“科學發展,後發趕超,同步小康”主基調,立足桃源秘境、生態後坪,依靠貴陽、面向重慶,主動適應新常態,搶抓新機遇,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紮實推進“城鎮靚化、農村美化、產業園區化、景點景區化、工作創新化”的“五化同步”工程,努力打造“黔東菸葉第一鄉、紅軍入黔第一鄉、武陵土家第一鄉”的“三個第一鄉”牌子,為建成貴州高原明珠之鄉而不懈奮鬥。
後坪鄉

歷史沿革

後坪地區開化較早,春秋時為巴國南境,戰國時屬楚後入秦,秦為巴郡,漢為涪陵縣、三國時設費州,晉為漢復縣,唐為洪杜縣,宋時曾併入彭水縣,宋末田氏豪長田宗恕於此設隘頭巡檢司,元以後屬為務川縣。後坪為川黔邊陲古邑,曾是官、商運輸茶葉、鹽巴之要道,俗稱官馬大道。1914至1941年後坪曾設縣,1934年4月賀龍帶領紅三軍經重慶彭水從後坪石界進入貴州,後坪是“紅軍入黔第一鄉”。解放後,後坪屬沿河縣塘壩區,1992年撤區並鄉,原後坪、石界、當門三個鄉合併為後坪鄉。
後坪鄉

人口區劃

2015年全鄉轄河興、水井、茶元、下壩、楠木、玉泉、觀音、紅陽、斯茅壩、茨壩、雙坪11個行政村,108個村民組。政府駐地河興村,平均海拔820米。2015年總人口1445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占1.5%;少數民族人口占96.3%。
後坪鄉

自然資源

旅遊資源:主要景點有民國後坪縣衙、民國土碉保存完好;小漁溪峽谷風光旖旎,現保存有傳統的造紙作坊;猴窩子天然溶洞景觀奇特,2009年法國、葡萄牙洞穴專家考察後認為開發價值不亞於武隆芙蓉洞;明清皇城遺址以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後坪烈士陵園;沿河第一高峰困龍山是自然生態博物館;大車廠有古老村落,現有古楓樹72多棵,樹齡達800年。土家文化資源豐富,哭嫁歌、打鎦子、抬花轎等原汁原味,中央等電視台曾多次到後坪拍攝採風。地勢地貌:最高海拔1468米,最低海拔397米,西南部大車廠、困龍山低中山原地貌、中部低山槽壩地貌和北部小魚溪河低山溝壠地貌,以溶蝕地貌為主,岩溶區面積98.94平方千米,非岩溶區面積6.79平方千米。
後坪鄉
氣候資源:境內屬於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均溫13-15攝氏度,1月日均溫2.4-3.8攝氏度,極端最低溫-9.7—-7.6攝氏度,7月日均溫23.7-25.7攝氏度,極高氣溫36.6-39.4攝氏度,無霜期244-273天。年日照時數1200小時,年降水量1200豪米。地勢高,氣候冷涼,農作物以一年一熟為主。土地資源:土地總面積5.3萬餘畝,其中田2468畝;林地61788畝;草地15673畝;水域924畝。土壤以黃壤為主。 礦產資源:境內有螢石、重晶石、石英砂等礦藏待開發。
猴窩子溶洞猴窩子溶洞

基礎設施

至洪渡公路與烏江航運相接,至務川、彭水公路與遵義、重慶市場對接,境內通村組公路173千米,達到村組全覆蓋。
大車場古樹村大車場古樹村
文教衛生:全鄉有初級中學1所,專任教師49人,有國小7所,教學點2個,專長任教師77人;有中心幼稚園1所,有專任教師11人,山村幼稚園全覆善。中國小幼稚園在校生2350人。廣播電視“村村通”全覆蓋。有鄉衛生院1個,衛生技術人員16人;村衛生室6個,衛生技術人員12人。
經濟發展
後坪鄉第一產業主要為種植烤菸、玉米、黃豆、洋芋、稻穀、茶葉、蔬菜、核桃、油菜和養殖豬、牛、羊、家禽等。第二產業主要為建築、石礦等,第三產業主要為個體工商、餐飲及其他娛樂業等。2015年農業總產值約9000萬元,糧食總產量約6800噸;工業總產值約為2000萬元,第三產業產值約為10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7086元。“五化同步”工程中,城鎮靚化方面主要為新建成了河興新區,配套功能相對齊全,新入住居民600餘人,可再入住700人以上,集鎮人口達3500人,當前規劃範圍內可容納5000人以上。農村美化方面主要為實現了組組通公路,水泥硬化路已覆蓋村寨50%,硬化人行步道已覆蓋40%,安全人飲已覆蓋60%。產業園區化方面,菸葉種植面積已相對穩定,可實施面積已達到10000畝,核桃面積已達7000畝,蔬菜面積已達2000畝,茶葉面積已達3500畝,傳統粗糧年總播面已達3.1萬(需按照園區化落實)。景點景區化方面,已將各景點開發編入“十三五”發展規劃。工作創新化方面,正在不斷探索創新行政管理、社會管理新模式。通過推進“五化同步”工程,真正加快建成“黔東菸葉第一鄉、紅軍入黔第一鄉和武陵土家第一鄉”的“三個第一鄉”,把後坪打造成貴州高原上的明珠之鄉。
後坪鄉(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下轄鄉)
後坪鄉(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下轄鄉)

後坪縣歷史沿革

民國後坪縣,1914年9月成立,1941年8月裁縣,置縣28年。在短短28年間,無論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民情、風物……,都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許多歷史舊聞,流傳民間,迄今人們還津津樂道。後坪位於渝、黔邊陲,靠烏江西濱,洪渡河北岸,毗鄰遵義務川縣、重慶彭水縣,歷史地位非常重要。後坪地區,開化較早,在歷史上春秋時為巴國南境,戰國時屬楚後入秦,秦為巴郡,漢為涪陵縣、三國時設費州,晉為漢復縣,唐為洪杜縣,宋時曾併入彭水縣,宋末田氏豪長田宗恕於此設隘頭巡檢司,元以後屬務川縣,清代曾於後坪青山寺設都司衙門,光緒十年,於今後坪場白雲寺設後坪彈壓委員。民國3年,改後坪彈壓為正縣,次年九月第一任知縣李學源到縣視事。縣政府初設後坪(舊彈壓府治,今沿河縣後坪鄉)。有居民77家,人口310人,無城垣監獄。民國25年(1936)縣府遷移至茅天。民國30年8月後坪裁縣。以刺竹埡,小魚溪為界。縣東的老後坪、塘壩、洪渡、隘門、甘溪、克天壩六個聯保劃歸沿河縣;縣西的新後坪,親團園、後槽門、焦壩、天山壩、石江坪、鹿池壩、分水、濯水九個聯保劃歸務川。8月1日後坪縣封印,停止行使職權,務川、沿河兩縣正式接管後坪縣地。
後坪鄉(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下轄鄉)

後坪縣地理概況

全縣面積,南北縱約一百五十華里,東西寬約一百二十華里。據民國26年12月貴州省建設廳測算,有面積766.98平方公里,折合105萬畝。耕地l53,637畝,占總面積l4.63%。其中田約45769畝,占耕地面積33.5%,總的說來,山多耕地少,土多水田少。同年省民政廳公布:全縣有煙戶8558戶,人口43712。其中:男21222人,女22491人。縣境最高峰是濯水鄉的筍子蓋,海拔l743米,最低的洪渡鄉王家坨海拔230.9米,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縣境東瀕烏江大河,南臨洪渡河畔。中有長溪河(古名都濡水或稱都江水),發源於分水南克寨,縣內有小魚溪等四條溪溝匯入,流入彭水縣萬足區注入烏江,縣境河長二十五公里,流域面積283.4平方公里。西有濯水河,發源於濯水長江壩,流入正安(今道真)水岩腳註入芙蓉江,縣內流域面積193.57平方公里,年徑流總量0.98億立方米,下流落差亦大。東南有魚溪,發源於金竹山,流經塘壩區注入洪渡河。縣內各河流,由於夾谷深溝,灌溉效益較低。除烏江外,其他河流均不通航。

歷史遺蹟

後坪地區解放前未建公路,沒有汽車行駛。民國5年有郵政設定,設後坪、濯水兩代辦所。因地處川黔邊陲,又是黔、楚、川匯交咽喉,古為牂牁要道。唐宋以來,道路經營較早。今縣內有三條古道(俗稱官馬大道)。
濯水大道:實為古鹽路。清朝光緒四年,貴州人丁寶禎任四川總督,改革鹽務,實行官運商銷。川鹽入黔,分涪(陵)、綦(江)、仁(今赤水原名仁懷廳)、永(敘永)四大鹽岸。涪岸鹽由江口鎮起解,經後坪運往黔東北的務川、德江、鳳崗等地供應。川黔邊區由於山高水險,道路崎嶇,交通閉塞,運輸不便,物資交流,周期過長。當時務川、彭水兩縣知縣商定,動員江口富紳李銘英(進士)、邵健侯(舉人)杜鶴橋(秀才)三人為首,組織楊、董、向、趙、江、肖等十大姓集資修築江口至務川鹽路。明文規定:寬三市尺、長二百餘華里。報酬以組織者子孫世代壟斷江口食鹽零售。並於顯赫之地,樹碑立銘,以昭公允。所以後來江口售零鹽有“依輪子”之說。自鹽路暢通以來,獨石、濯水一帶,商賈鹽夫,絡繹不絕。濯水場設有鹽號,生意十分興隆,後成為後坪縣的商業重鎮。
洪渡至分水大路 明清以來,凡來往行,人由烏江洪渡口至務川,必經塘壩、金竹、後坪、茅天、興隆、過分水丫進入務川。清初曾在這線設定塘汛,直達思南府城每一塘汛,均派塘兵駐守,盤詰行人,捉拿盜賊,維護治安。明朝萬曆年間,務川知縣胡金札還在洪渡河口樹立“軍門禁約”碑。
洪渡至樂居大道 由洪渡經當門、白鶴、焦壩、樂居,渡老鴉溪去紅絲進入德江境。民國23年(1934),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在賀龍軍長的率領下,游擊黔東一帶,曾途經此路。因而它成為我國近代史上有名的紅軍長征游擊路線。
後坪縣地開化較早,遠在兩漢、三國,就有漢人遷入。今後坪鄉境內的古蹟遺址主要有:
青山寺:位於後坪鄉境內,建於明代,清代於此設都司衙門,內藏有都司詔碑。青山寺都司衙門,鹹、同年間,由於白號軍起,大堯山紅苗暴動。後坪縣地混亂達十年之久。青山都司勢微力弱,不足以遏亂萌。光緒十年,務川知縣張濟輝會同安化知縣鄧家績稟貴州巡撫,請設後坪彈壓,由務川代管。
白雲寺:建於清代,造型講究。請光緒十年於此設後坪彈壓委員。遺址現為後坪鄉解放軍烈士陵園。
皇城遺址:據傳始建於明朝末年(1644年),明中央政府在貴州設立司,當時,土家人懿德相友因征渝有功,軍威顯赫,明廷賜皇命四道,將他功升宣撫使司,行參將事,責令鎮守貴州,皇帝授書“黔郡之首”四個大字以示褒獎,其妻田氏也被誥封武略將軍零夫人。此時懿德相友實際統治著貴州東北、渝東幾千平方公里的地盤,雖雄踞高位,但懿德相友心宿故鄉,1652年回貴州,在洪渡岩(今紅竹村)修建土司皇城。與懿德相友的地位相配,據傳“土皇城”可謂耗資頗巨,氣勢不凡,千斤巨石鑄就城牆,相傳,巨石太大沒有辦法堆砌,懿德相友特地到湘西請神人麻邀子來趕石頭,所以,不到3年,整座占地500多畝的皇城就建成,雖全是用當地石料建造,卻顯示著當時土家工匠精湛的工藝水平。距現在目測,當時的皇城占居緩坡,按照土家族聚落的傳統規矩,洪岩土司城不過放大了規模。緩坡不占良田,便於引泉排水,而且有利防洪。可以想見,當年即使山洪瀑發,也無損洪岩土司城分毫。
洪岩土司城的遺存本來十分豐富,但也與全國其它地區的生態同命運,“農業學大寨”給它帶來毀滅性的災難,目前僅有零星的城牆有遺蹟可尋,其餘城內建置,本地上了年紀的老人都可—一指出其位置。
另據《沿河縣誌》記載:“皇城”位於後坪鄉崇山峻岭之中,平坦寬闊,四周陡峭,東、西院門完好。清鹹豐年間(1851年——1861年),黃號軍胡黑二義軍,支持地方義軍田易得據此豎旗,並加修“皇城。”
後坪縣衙:位於今後坪鄉中心完小,建於民國,1936年後坪後署遷至茅天,原後坪縣衙改為國小,今舊址保存完好。

後坪縣戕殺縣長

後坪自設縣以後,在短短二十餘年間,先後有吳煥煊、曾永慶、劉謙、葛昌藩四任縣長被殺。據70多歲的老人婁儒斌回憶,小時候在後坪上學,原衙門(已設為國小)的板壁上都還能看見當年留下的血斑,下雨天更為明顯。
“戕殺四縣官”事件,使人聞之膽寒。民國貴州省政府提起後坪,談虎色變,有的廳、局、院、秘書長,把後坪作賭咒依據,“如果我心虧到後坪當縣長”,意思是虧心到後坪就挨刀槍。省主席選派的縣長,誰都心有餘悸,不願前往任職。造成後坪有時無官無政府,成為兩省邊界滿目瘡痍的“盲腸”地帶。當時的論者多歸咎於“民性兇悍,風俗野蠻,山地崎嶇,教化困難,鞭長莫及”。其實不然,主要原因應是:國民黨反動統治,軍閥混戰;封建土地大量集中,民生凋敝;土豪劣紳,擁槍稱雄,各霸一方,魚肉人民所致。
吳煥煊系四川省秀山縣人,民國15年(1926)9月6日貴州省長周西成委他任後坪縣長。其人年近五十,文質彬彬,書生氣十足,遇事優柔寡斷,以順時順勢為立足之本。任職兩年,庸庸碌碌,毫無建樹。時有縣屬濯水區學堂壩人田澤波(又名田應邦),早年畢業於貴陽法政學堂。回鄉後,任後坪縣濯水厘金總辦,並掌管地方公田、學谷。由於軍閥混戰,政局動盪,遂生侵吞之心,三年不上交稅收。民國17年(1928),周西成派其內弟侯之挺營進駐務川,適有四川商人向侯之挺密控:“後坪縣濯水區田澤波以稅收為名,攔路搶劫;土豪何廷玉、陳樹藩惡霸一方,唆匪搶人,坐地分贓。”侯之挺得此訊息,遂發兵擒拿。不料走漏訊息,待侯部抵達濯水,田、何、陳三人早已遠走高飛。侯之挺將田澤波的家財摟搶一空,並捶爛房屋。省長周西成下令後坪縣長吳煥煊變賣田澤波的家業賠償稅款。田澤波認為是吳縣長的陰謀詭計,遂私奔彭水縣潤溪,遊說土豪向花臉,又勾結鹿池土豪文德山、蘇家壩蘇廣遂和陳樹藩等糾集四百餘人,手持土槍、洋炮、梭鏢、大刀,直奔後坪縣府,衝進縣衙門。吳煥煊既無武裝,又未戒備,只得在大堂上點頭哈腰,好言寬慰,並承認籌集一伙食,話音未落,卻被田澤波的狗腿抽身一炮,打翻在地,隨即刀斧齊下,殺得七洞八孔,血肉模糊。
死訊傳出,地方豪紳田應榜、余漢陽、婁大珍、毛團首等糾集民團為吳縣長復仇。田澤波、向花臉等一群烏合之眾,各自逃命。田澤波被團丁火槍擊中而死。
自吳煥煊被殺後,後坪縣數月無縣官,社會秩序混亂,商旅裹腳,盜賊蜂起,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民國18年(1929年)春,四十三軍軍長李曉炎與周西成激戰於龔灘七里坡。李軍敗北,退守酉陽、龔灘、洪渡一帶。為了刮地皮、找給養,趁後坪無縣長,遂派其手下曾永慶來任縣長。曾縣長邀地頭蛇田維藩充任科長,帶十多名跟班走馬上任。任職不滿三月,有李曉炎的部隊丁連長駐紮茅天,軍紀敗壞,開槍打死後坪羊鶴坨保董田景榮之母。田景榮為報殺母之仇,認為曾縣長與丁連長是一丘之貉,帶家丁十餘人將曾縣長槍殺於後坪縣衙門。事後,李曉炎雖然打進貴陽,但只當了十八天短命省長,即被毛光翔逐出,殺曾縣長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劉謙,貴定縣城人,民國7年(1918年)畢業於貴州講武學堂,曾在黔軍第一師任團長。他性直而悍,軍人作風。民國18年(1929)夏,毛光翔委劉謙任後坪縣長,娶縣屬分水鄉財主田應坤之女田鳳仙為妻,與當地人常有勾搭。
土豪何廷玉的家丁楊興高是個慣匪,民國19年(1930)春,率匪數十人洗劫碓窩壩村寨,受害百姓聞劉縣長出巡濯水,便來告狀,要求作主。劉謙是個急性軍人,當即拘提楊興高到案,親自鞭苔刑訊,勒令退髒。為了照顧何廷玉的臉皮,僅退髒了案,對楊興高的不法行為,未治應得之罪。不久蘇家寨土豪蘇廣遂亦糾集匪徒明火執仗,洗劫後坪場,匪案出在縣衙門口,劉謙在濯水聞訊,暴跳如雷,急奔塘壩,勒令蘇廣遂退還全部贓物。蘇廣遂是蘇家寨有名豪強,擁槍百餘,劉謙不敢硬碰,只是退髒了事。這時又碰上保商隊長田景榮與保董馮明高交惡,雙方械鬥,蹂躪鄉民,後坪場成了他們的武鬥場地。老百姓怨聲載道。劉謙便將田景榮殺掉,準備再捕殺馮明高。民國19年9月下旬,劉謙假裝召集各區、鄉長開會,打算除掉馮保董。時張潤澤任塘壩區長,劉謙認為他比較忠誠可靠,著差役陳奎班專程送信,將密謀函告,徵求意見。陳奎班是個大菸鬼,行至楓香堡,菸癮大發,不願走路,將所送信件托保董馮明高轉交。馮明高素有疑心,偷看密信,知道要殺他,決定先下手為強。9月19日,糾集心腹五十餘人,帶二十支火藥槍、兩支快槍、數十把刀斧,沖入衙門,殺死保全隊長歐陽明,將劉謙縣長砍成三段。
葛昌藩,貴州盤縣人。民國二十年間,曾在貴築、貴定等縣任科、局長多年。能言善辯,談吐詼諧,堪稱圓滑老吏,頗得省主席薛岳賞識。民國26年(1937)初,被委任後坪縣長,2月帶夏、鄭兩個科長到縣上任。這時前任縣長任永華已將縣治遷移茅天。下車伊始,即辦聯保連坐,革鴉片,抽壯丁,走訪紳耆。民國27年(1938)11月19日,葛昌藩在在茅天衙門召開區長聯席會議時被蕉壩區長覃仁壽槍殺。

遷治茅天

後坪建縣後,無城垣、監獄、衙署,借王爺廟辦公。民國8年,縣知事李增湘始建衙署、監獄,初具縣治規模。由於歷年軍閥混戰,豪強惡霸橫行鄉里。從民國17年至19年間,接連戕殺三任縣官,使人聞之膽寒。民國20年春,毛光翔委肖炳煊來任縣長,行至縣屬茅天場,即宣布到任,借禹王宮古廟羈身,並勾搭濯水豪紳何廷玉、歐陽國等,密商將縣府遷駐濯水。何、歐二人世居濯水,以為縣府遷來,必然“近水樓台先得月”,大有油水可撈,積極製造輿論,遊說四鄉;並打報告、遞申請,大搞遷治活動。訊息出籠,縣東一撮豪紳大吃一驚,竭力反對。塘壩區長張潤澤帶頭向貴州省政府告狀,呼籲省主席作主,不願遷移縣治。於是雙方筆戰、舌戰,鬧得不可開交。毛光翔人稱平庸主席,亦拿不定主意,只好一面命令務川縣長漆剛查報;一面復函肖炳煊,進行安慰。親批:“遷移縣治,事關重大,須通盤考慮,具體設施,計畫施行……”
民國20年4月17日,後坪縣長肖炳煊轉呈紳耆何廷玉及區長歐陽國等呈請遷縣治報毛光翔的原文云:
竊以後屬不幸,禍亂相乘,戕官害民,層以致治理難施,釀成巨患。茲幸鈞長蒞臨。會同駐軍長官剿平匪亂,澄清吏治,使民重睹天日,全邑沾感!惟是縣府,為一縣行政中樞,利害關於全局。倘仍在後,則恐後患難期。查濯水地勢雄厚,山水清奇,稱為後屬首善之區;且當川黔孔道,商賈雲集,人物文明,較之後坪,實有天壤之別。當初設縣時,省署派員查勘,亦以此為佳。旋因紳耆意見不合,未果修築。懇請 鈞長駕臨濯水查勘,以此地為宜。則修築縣府,自有紳等負責……。
同年4月16日,後坪縣龍橋頭張潤澤,以縣學會會長兼中三區區長名義上毛光翔省主席稟帖云:
竊後坪地方,原系正(安),務(川)、黃(平)、印(江)、德(江)等縣插花地段。因距主管衙門竅遠,民性強悍.風俗野蠻。前清時,上憲特派委員到後屬各場踏勘,選擇適中地點,始於後坪建設彈壓,以資鎮攝。然政權未一,戕殺時聞。反正以後,改設縣治,政治始漸上軌。詎料民國十七年李炎回黔,禍亂鄉邦。而後屬四區濯水之匪首陳樹潘、文德山、田應方(號澤波)等,遂假四十三軍之名義,率帶該地之土匪直抵縣城,將吳縣長煥勛殺斃,燒搶附近居民。後邑從此禍亂頻仍,歲無寧日。逮及去年,有馮匪明高父子,於六、七兩月間,勾結蘇匪廣遂兩次來城,肆行燒擄。延至九月十九日,該馮匪父子竟敢戕殺縣長劉謙及署內職員。均經電呈有案,茲不贅述。曾蒙鈞府垂憐,特委肖縣長炳煊來後,安撫良善;令周營長仁甫剿辦匪徒。殊肖縣長自入境後,即懷畏難,苟安遷縣,避匪之意,霓於茅天口場呈報到差就職日期。復蒙民政廳長指令,飭其速到縣城,以維治安。而肖縣長仍敢蔑視明令,惟利是圖,除將縣屬各場地方捐款悉行侵吞外,還巧立名目,勒抽路厘。對於案件,則無論民、刑等案,勒取堂規錢十五串。至於禁菸罰金……。
周營長於最短期間將馮匪父子撲滅,撫慰被害居民,招回逃亡丁口,城鄉秩序盡行恢復。肖縣長始勉強到縣,又不籌商善後事宜,惟首先發表縣公署經費無著,凡縣署一伙食應由人民負擔。勒令中一區月供食米六大石,不肯給錢。夫以區區最貧苦之後邑又見迭出。自設立縣治以來,將近二十載。百業不興,文化廢弛,人民幾無寧日。推其故,皆由縣者不得其地,附郭人民賊性野蠻,遭此歷年殘破之餘,豈能當此尢厭之需索。然人民猶隱忍不言,此蓋冀其革面洗心,以圖相安於無事。何期肖縣長大拂輿情,反與濯水之搗亂劣紳,密謀遷移縣治。已先將教百、財政、建設、實業等局局長及農、工、商會會長悉行委用分(水)、濯(水)私人,以圖動搖縣局。現刻劣紳等業已具呈縣署,其略謂後坪人野蠻,連殺三官,歷遭糜爛,設縣多年,末見發達。不若濯水之文化進步,商務繁興,山水秀麗,堪以設縣。且云:只須政令貫徹,何必定在適中地點等語。
肖縣長已定期於四月下旬出巡西北。明假出巡之名,實遷移縣治。區紳等竊思後坪設縣多年,地點適中。雖人民野蠻,正可資其彈壓。雖連殺三官,實濯水為之作俑。若謂其厲遭糜爛,便可遷移,則近年來黔東各縣之遭糜爛者,不知凡幾……請撤換、另委賢能,接辦後邑一切事宜,則萬眾人民均受生存之德。
民國25年(1936),印江人任永華任後坪縣長,將後坪縣府正式遷移茅天,一切辦公用具搬走。後坪衙門改為國小,由婁孔章任校長,共五個教師,教短期課本。

紅三軍進入後坪

後坪是紅三軍入黔第一站。1934年5月10日,紅三軍從重慶市彭水縣西渡烏江,14日,越過渝黔邊界的雞公嶺、涼風埡,由朗溪進入後坪縣境內。紅三軍來到歐圓坨,在財神廟召開入黔第一次工農民眾大會,附近民眾紛紛前來參加。據民國23年(1934年)6月6日《濟川公報》載:“彭水徵收局副局長王春如,月前被匪綁去……押至後坪斃命……何本根縣長速派員前往領屍。”關於紅三軍占領後坪縣城的歷史,當年的《紅色中華》報刊有《二軍團占領後坪縣》有記載:“黔東的後坪縣已被我二軍團占領。”
在後坪至石界路上,經常看到路過的大人小孩都會向一個高崖下丟下青草,口裡虔誠地說著:“餵你草,吃得飽;轉回家,過得好……”這是當地獨特的祭祀習俗。
其間,有一條河,兩岸高山峻岭,懸崖絕壁,因周圍樹木蔥鬱,處於荒山野地處,環境顯得陰森可怕,人們叫“黑灘子”。因這裡是後坪到茨壩的必經之路,所以,當地人於光緒六年(1880)在河溝上建了一個風雨橋,取名“黑灘子橋”。橋寬4米,長12米,橋離溝底20多米高,橋由幾根木柱搭跨,上建屋架,屋架上蓋瓦片。1934年,紅軍從橋上路過後,當地人就將橋更名為“紅軍橋”。在離橋200多米處,就是人們丟草祭祀的懸崖。

後坪縣大事記要

(1914~1941)
1913年,貴州省民政長戴勘奉大總統袁世凱令:調整府、州、縣機構,廢府存縣。9月呈請改後坪彈壓地為後坪縣,派員查勘區域及縣治,並確定後坪場(原彈壓府駐地)為縣治。
1914年,戴堪委李學源為後坪縣第一任縣知事。9月16日到職,借後坪場王爺廟為辦公地。房舍僅三間,強半倚傾。下車伊始,有濯水、分水丫之團紳歐陽武魁、丁昌元、覃茂含等不願以濯水設西區,要求歸回務川縣屬。所有附近之獨石、分水、復興場等抗不承領門牌編聯戶口,附屬後坪。務川縣知事唐鴻逵亦呈報省方裁定。
同年10月9日,巡按使戴堪批覆仍歸後坪管轄,該各場稅捐照現在收額,酌提二成。每年由後坪縣咨交務川縣行政公署。因而民間有後坪是務川分縣之說。後坪縣,照舊彈壓地面,以二十四場分為東南西北中五個區,實行保甲制:十戶為牌,置牌長;十牌為甲,置甲長;五甲為保,置保董;數保為團,置團首;數團為區,置區長。從此,直接開徵丁糧賦稅。
是年,德江縣撥隘門、中元、洗茶丫、青風、龍山等地入後坪縣,編入南區。省明確後坪縣屬鎮遠道管轄
1915年,第一任縣知事李學源去職,王治接任縣知事。
務川縣知事鄭重報請劃撥插花地。省府同意於7月至11月將原屬正安縣的水口寺、花塘總、學堂壩(現濯水中學)、岩頭、長壩,德江縣屬龍橋、下台、樂車(今名樂居)、焦壩;黃平縣屬張石壩、吳家溝;印江縣屬高家坨、梅家蓋等地撥歸後坪縣管理。
1916年,6月1日,後坪縣始設郵政代辦所,由婁玉太父子經營。是年6月廢巡按使,省的行政長官稱省長,傳令到縣,貴州仍以劉顯世為省長。
1917年,伍震黃任縣知事,有縣屬金竹山南地丫王保造反,勾結四川彭水縣歸池土豪藺岐山率匪眾四百餘人攻打後坪,焚毀下中街樓底衙門一座和半截街鋪。伍知事潛逃務川告急。務川縣知事陳棟樑(四川人,人呼陳大老爺)帶兵六百餘人平剿。在後坪金竹山以毛瑟槍擊斃王保于山上,匪眾潰散。事平。
1918年,李增湘任縣知事,衙門已燒,苦無官署,借場頭白寺廟辦公。
1919年,縣知事李增湘籌建縣衙門,以紳耆婁賓城(丁稅局長婁大珍之父)襄建。選地址於後坪場街上,座北向南(即今國小),格式仿效務川清代衙門,分前堂後堂,左右廂}房,男女牢房,府前操場,並僱請德江縣大堡張、韓二木工師傅承修。半年建成,縣衙門頗雄偉大方。
1920年,湄潭永興人陳忠賢(號先知)來任縣知事,任職不滿三月,因貴陽發生“民九”事變,省城一片混亂。陳忠賢膽小,不敢座鎮後坪,遂逃回永興。
1921年,喻涵之任縣知事,他是一個文質彬彬的秀才,膽小怕事不願坐鎮後坪。見茅天地勢平坦,場鎮熱鬧,位置適中,確定遷移縣治於茅天。並將石江坪湯家岩死絕戶黃其瑞的瓦房撤來茅天,修地基,置磉磴,準備建立衙門。時有後坪紳士婁大珍任縣府丁稅局長,以本位主義力爭,事擱未成。
是年,全縣分後坪、茅天、客店、濯水、分水、鹿池、焦壩、塘壩、洪渡、岩門十個區。
1922年,喻涵之在縣發展初等教育,於後坪、濯水新設兩間國民學校,學生86人,教員4人,職員5人,呈報省府備案。
1923年,沿河縣城人張筱岩來任縣知事,書大木匾一塊懸掛於縣公署大堂,文曰:“天理國法人情”。是年,廢鎮遠道,後坪縣直屬於省。
1924年,李明成任縣知事。是年天早。保董田景剛敲詐人民,濯水何廷玉和焦壩覃榜坤兩區長藉此攻打田景剛,燒毀後坪近郊上壩民房二十餘間。
1925年,李明成仍任縣知事。
1926年,李明成去職,6月30日,省長周西成委正安縣彭溪(今道真縣境)人孫嗣煊代理後坪縣知事,任職兩月即病故。9月6日周西成又委四川秀山縣吳煥勛代理後坪縣知事。
是年7月,省攤派“禁菸罰金”,既準種煙,又派罰金。
1927年(民國16年),省長周西成下令:“從3月份起,全省縣知事改稱縣長。”後坪縣行政公署,改稱後坪縣政府。發銅質方章一顆,文曰:“後坪縣政府印。”全省八十一縣,周西成劃分為一、二、三等,後坪為二等縣。
1928年,4月,濯水豪紳田澤波、陳樹藩和鹿池文德山等勾結四川潤溪向千田(又名向花臉),帶匪眾三百餘人直抵後坪,殺死吳煥勛縣長於衙門二堂,外殺姓徐的師爺等三人。第三天田澤波被毛團首、婁大珍、余漢陽、田應榜等調民團打死於後坪場下街。其餘匪眾,狼狽逃回濯水、分水、四川。是年6月大旱,糧食收成僅得半數。
1929年,年前12月,四十三軍李曉炎與周西成激戰於江口縣屬五里橋。本年6月又戰於酉陽縣屬龔灘。李軍敗,致函周西成,假意招撫,藉以保持兵力,作緩兵之計,退守龔灘。這時後坪縣吳煥勛縣長被殺,數月無官。李曉炎派一姓曾的縣長,帶十餘人來縣上任,以王家陀田維藩為科長。任職三月,有李曉炎的部隊丁連長駐茅天,將後坪保董田景榮的母親槍殺。田景榮懷恨在心,認為曾縣長與丁連長是一丘之貉,糾集十餘狗腿將曾縣長槍殺於縣府寢室內。後李曉炎兵敗,此事不了了之。是年毛光翔任省長,改保董為鄉長(等於現在小鄉),下設閭,鄰長,仍由區管理。
7至10月,陰雨成災,糧食大減產。由於兩年受災,又連殺兩官,兵匪交加。社會紊亂,人民逃亡,田園荒蕪,縣內大飢,饑民達數千餘,途有餓莩。
1930年,自上年姓曾的縣長被殺後。貴州講武學堂一期學生,黔軍團長劉謙(又名學圃)來任縣長。6、7月間,本縣楓香堡土豪馮明高父子勾結鄧品二(又名黑不不老三)等兩次攻打縣城。9月19日,馮明高夥同兒子馮德中、馮德科等將劉謙殺於縣府,磔屍三節。外殺保全隊長歐陽民。
事聞貴陽,毛光翔省長派周仁甫營長率三連人槍來後坪陽藿陀剿辦;並動員三百團丁助戰。於次年農曆正月初二日,熏破山洞,熏死洞內老小約百人。凡十二歲以上,六十歲以下,不分男女,一律砍頭示眾。馮明高父子事先逃出山洞。後來亦被活捉歸案。
是年,在劉謙縣長督促下,後坪縣通電話。
1931年,肖炳煊任縣長,4月竄通濯水豪紳何廷玉和歐陽國等主張將縣治遷移濯水,肖炳煊呆在茅天“萬壽宮”不去後坪。後坪學會會長兼中區區長張潤澤等不同意遷移縣治,向毛光翔告狀。毛光翔省長飭務川縣長漆剛查報;並分令肖炳煊說:“遷移縣治,事關重大,須通盤考慮……。”
1932年,2月13日李維成來任縣長。
1933年,縣長李維成,年約四十。因畏匪患,離職而去。高崗以秘書代縣長。王家烈省長飭各縣將稅捐上繳省庫。高崗派婁大才(財稅局長)解運銀圓三千餘元赴省。婁大才貪婪無厭,見財生異,先將銅元換出銀圓。解運至後坪與務川交界的車南河,妄報被土匪搶走,要求後、務兩縣破案。務川北區區長李紹春,認為事關地方治安,責無旁貸,密查破案。但查獲之贓款,全是銅元,並無銀圓。另外高崗是個細心人,當裝箱之初,他秘密派員將銀園鑽有記印。事後不久,婁大才與高崗賭博,婁又將這類銀圓拿上賭場。
被高崗發覺後。密報上級,將婁大才槍殺於縣府操壩。由於婁家封建勢力大,兒子婁興隆又將復仇。高崗喪魂落魄,不敢安居縣府,飄流茅天、濯水數月,不理政事。後攜帶妻兒、縣印,寅夜直奔洪渡,累得汗流浹背,幸得保長陳長發接待,留吃早飯一餐,溯烏江而逃了。
1934年,二十五軍第三師師長蔣在珍委四川瀘州人田德超來任後坪縣長,任職三月。楊暢時脫離楊其昌部,帶兵千餘人由松桃來後坪、毛天,石江坪、隘頭、濯水、分水一帶駐紮,自稱師長,派糧派款,大肆擾亂。田德超懼楊逃走。楊暢時報請蔣在珍委其參謀長彭意堂為後坪縣長。
是年5月10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在賀龍軍長和關向應政委率領下,人馬三千餘。由彭水進入洪渡、塘壩、金竹等地。接受民眾要求,將彭水帶來的下岩西團首龔澤高,縣徵收局長王澤和財政局長藺連成槍決於塘壩場。
5月16日,紅軍直抵焦壩青團園楊和順、楊和亭團防,沒收其槍枝、糧食。5月20日搶渡長腳灘,進入務川縣屬紅絲塘,攻打區長高滕文。
1935年2月14日,蔣在珍報請王家烈委縣屬分水區區長覃伯洪任縣長,歐陽國任第一科長。分水區長遺缺,由覃的兒子覃子文接替。
是年6月,國民黨勢力統治貴州。全省劃分為十一個行政督察區。第六督察專員駐思南,後坪縣屬思南專區管轄。
1936年,印江人任永華縣長,將後坪縣府正式遷移茅天,一切辦公用具搬走。後坪衙門改為國小,由婁孔章任校長,共五個教師,教短期課本。
是年四月,省府將十一個專區劃為八個,第六行政專員駐銅仁。後坪縣屬銅仁專區管轄。
1937年,2月,代省長顧祝同(重慶行營主任兼川黔軍政事務顧問)委盤縣人葛昌藩來任縣長。革鴉片,實行聯保連坐法,設聯保主任。分全縣為濯水、分水、鹿池壩、石江坪、天山壩,焦壩、後槽門、親團園、新後坪、老後坪、塘壩、洪渡、隘門、甘溪、克天壩等十五個聯保,下設保、甲長。
是年11月,顧祝同除將貴陽、平壩、麻江等十五縣直轄於省府,不設行政督察區專員外,其餘66縣劃分為5個行政督察區,後坪屬第五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桐梓。
1938年,縣長葛昌藩於11月19日(農曆九月二十八日)在茅天衙門(原萬壽宮),召開區長聯席會議。同時舉行保甲訓練班畢業典禮,並選舉覃雨鋤為保全大隊長。田玉庭為團務委員會委員長。省府視察員彭啟綱和吳教育長都參加了會議。下午五時散會時,田玉廷的保商隊長田應禮,受青團園土豪楊和順收買,持槍刺殺焦壩區長覃仁壽,打死縣長葛昌藩,打傷何廷玉。事聞省府,吳鼎昌飭遵義專員劉千俊派員查處,劉專員派保全副司令石勛率直屬大隊長趙興進等三百餘人來縣,駐留七、八天,將田玉廷、楊和順、鐘之林等逮捕歸案。轉回專署,並留伍中隊長帶隊前往王武壩攻打田應禮岩洞,洞破田應禮被活捉,砍頭祭奠覃仁壽、葛昌藩二人墳墓。該洞破,伍進儒慘殺在洞的無辜老小四十餘人,只有一人得免。
是年12月,吳鼎昌委派郭培師來任縣長。
1939年春,縣長郭培師下令收繳民槍,有隘頭土豪田景龍(原區長)塘壩田景祥、陳慶剛、陳慶二等七、。八人抗不繳槍,為匪搶劫,全被郭培師槍殺。2月,創辦師資訓練班於茅天衙門內,接收本縣和鄰縣國小畢業生報考,共收一百三十餘人,半年畢業,委任聯保主任或國小校長,教師等職。興辦學校,創建信貸合作社,發放耕牛貸款;開辦供銷合作社,公平交易,嚴禁鴉片、賭博,提倡剪髮放足,婦女上學;修橋補路,方便行商。郭培師做了許多有益工作。又開始田畝丈量,田賦徵實,並取銷插花地段的包糧制。由於社會治安好轉,人民得以安居樂業,鹹稱郭培師是個能幹的縣官。
1940年,正安縣鐵窯(今務川縣地)人李永章任隘門聯保主任,奉令查禁鴉片。所收繳的煙土半數上交,半數飽私囊。後被鄉民告發,於是年農曆八月初四日向酉陽縣龔灘方向潛逃。遺缺由新任縣長王松生委陳明漢充任聯保主任。
秋9月,郭培師以貪污案撤職查辦,本人畏罪潛逃彭水。
12月,王松生到職,由前任秘書代辦移交,王以交待不清,拒絕接收,郭培師向省方斡旋。
1941年4月26日,縣長王松生奉命往重慶參加原國民政府黨政訓練班受訓,縣長職務由秘書沈瑞驥代行。
6月,國民黨《貴州日報》發表縣制調整委員會議案:“撤裁後坪縣治。以原屬所有之版圖劃歸務川、沿河兩縣管轄。”後坪縣地方財務委員會和縣財務委員會,於6月18日(農曆五月二十四日)在茅天口組織民眾大會,呼籲免廢縣治。
8月1日,縣長王松生奉令宣布撤廢后坪縣,封存縣印,停止辦公。便以茅天,。後坪之間刺竹丫口為界。以東的老後坪(今後坪鄉)塘壩、洪渡、隘門、甘溪、克天壩六個聯保劃歸沿河縣;以西的新後坪(今茅天鄉)青團園、石槽門、焦壩、天山壩、石江坪、鹿池壩、濯水、分水九個聯保劃歸務川縣。
附:歷任後坪縣知事、縣長名錄
官名
姓名
籍 貫
學 歷
任職時間
備 注
知事
李學源
浙江仁和
附貢
民國3年9月
知事
王 治
雲南昆明
民國4年5月
任職四月
知事
吳巨康
民國4年
知事
伍震黃
民國6年
知事
李增湘
民國7年
建縣署
知事
陳忠賢
貴州湄潭
民國9年
知事
喻德芳
貴州貴陽
民國l0年
知事
張筱岩
貴州沿河
秀才
民國l2年
知事
李明成
雲南昆明
民國l2年
知事
孫嗣煊
貴州正安
民國l5年9月
今道真人
知事
吳煥勛
四川秀山
民國l5年
被戕殺於後坪縣署
縣長
曾永慶
四川秀山
民國l8年4月
被戕殺於後坪縣署
縣長
劉 謙
貴州貴定
民國l8年
被戕殺於後坪縣署
縣長
肖炳煊
貴州湄潭
民國20年
縣長
李維成
雲南人
民國21年
滇軍團長
縣長
高 崗
貴州安順
民國22年
縣長
田德超
四川瀘州
民國23年
縣長
彭意堂
四川彭水
民國23年
縣長
覃伯洪
貴州後坪
民國24年
今務川分水鄉人
縣長
任永華
貴州印江
民國25年
遷縣治於茅天口
縣長
葛昌藩
貴州盤縣
民國26年2月
被戕殺於茅天縣府
縣長
郭培師
江蘇濱海
中央政治大學畢業
民國27年
剿匪、收槍、禁菸、放農貸、種油桐
縣長
王松生
河北通縣
民國29年
後坪縣鄉場
據《續思南府志》載:在明清時期,後坪縣地就有下列各鄉場。
鄉場名 距縣城(里) 場 期 備 注
分水埡 120 一、六
客店壩 l20 二、七 今克田區所駐地
濯水場 150 一、六 傳說起於明成化年間
茅天口 180 三、八
後 坪 200 四、九
塘壩場 240 五、十
王家沱 300 一、六
樂 居 80 四,九 有鋪民70餘戶、屬安化縣
蕉窩壩 110 三、八 屬安化縣
(縣城指今務川縣城)
上述各場,大小不等,每逢集期,四方村民,摩肩交易。川、黔、湘、鄂商賈,往來買賣。務川政府派員稽查、課稅,維護治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