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區里村民委員會是由江陰縣人民政府定名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區里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Hòuqūlǐ Cūnmínwēiyuánhuì
- 廢止年份:2002
- 性質:歷史地名
後區里村民委員會是由江陰縣人民政府定名的地名。
後區里村民委員會是由江陰縣人民政府定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駐地後區里而得名。 歷史沿革 1949年屬利城鄉。1958年10月稱璜土人...
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被提名為村民委員會成員候選人,應當退出村民選舉委員會。工作前的準備 切實加強村民委員會選舉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1.加強選舉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凡舉行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的地方,省、市、縣、鄉各級都要成立專門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保證必要的工作人員和經費,推動選舉工作有組織、有步驟、有秩序...
前圈里村民委員會,清朝年間,一個叫趙爾慶的“士紳”來到此地,跑馬圈地,並在此建房立戶,故得名圈裡,後來由圈裡又分出一小部分在莊北建一個小村,而該村位置占南,故得名前圈裡,取名前圈裡。由公社化設鄉鎮,生產大隊設為村民委員會,在此村設立前圈裡村民委員會。1989年設立。地名含義 因一個叫趙...
第一條 為了保障農村村民依法實行自治,發展農村基層民主,維護村民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村民委員會向村民...
湖北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 (1999年1月22日湖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2年8月2日湖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四次會議《關於修改〈湖北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2011年5月26日湖北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修訂 根據2019年...
後力村村民委員會是該村位於處溝溪源之後的山裡,以方位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後力,方言"后里",即處溝溪源之後的山裡;"里"與"力"諧音,遂為今名。歷史沿革 清末屬臨江鄉五十都一百六十莊;1984年列為溝溪鄉第二保;1950年劃為第二村,隸五餘鄉;1956年建高級社,隸溝溪鄉;1958年改置生產隊,隸直...
村長是解放前對一個村落領導者的俗稱。解放後,中國農村地區實行村民自治,設立了村民委員會,主持村委會工作的主要負責人稱謂是村委會主任,是幫助居民致富,為居民發展經濟共同富裕的帶頭人,是依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選舉產生的民眾自治性的村委會主任,每屆任期為三年,2018年,部分村改為5年任期制,可以連選...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結合自治區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嘎查村民委員會是嘎查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第三條 嘎查村民委員會根據居住狀況、人口多少,按照便於民眾自治,有利於經濟發展和社會管...
半溝村民委員會 半溝村民委員會,總人口1423人,其中農業人口1342人,非農業人口81人,行政區面積1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5畝,主要由漢族(98%)土家族(2%)組成,管轄的村組有,朱家土、上屯山、下屯山、燒灰窯、塘子瑾、馬尿水、半溝、河邊、後灣、半河、田壩12個組,主要經濟產業是種植和養殖。
後山村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7.50公里, 國土面積20.30平方公里,海拔2240.00米,年平均氣溫7.20℃,年降水量841.00毫米,適宜種植洋芋等農作物。有耕地2550.39畝,其中人均耕地1.88畝;有林地104.50畝。全村轄1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87戶,有鄉村人口1361人,其中農業人口1361人,...
1958年5月—1979年11月,隸屬整頂管理區、整頂公社、整頂大隊;1979年12月,設騰朗大隊;1984年3月,改為騰朗鄉;1988年1月,改為騰朗村;2004年10月,改為騰朗村民委員會。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3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4人,,其中男黨員 42人、女黨員2人。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47人。
許村村民委員會 許村村民委員會,由村里報有當地政府審批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駐地許前村而得名。歷史沿革 2005年,因區劃調整,該村隨之拆除。
劉壋村民委員會,以該村範圍內姓氏和民眾自組織名稱綜合命名。清初,株州堂號忠慎堂先祖劉王輿第六世孫(劉)長貴遷入本地定居。因此地有一較長的土堤,故名劉家壋,亦稱劉壋。歷史沿革 清同治年間屬中總上坊四里,民國時期屬龔北鄉;1950年後屬前途自然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北口人民公社,設立前途大隊;...
河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河村,負責轄區內的經濟、民生、治安、社會而得名。可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民眾性自治組織。2003與原河村村合併為一個行政村河東村,辦公地址搬至原河村村村部,後又因峰德新區拆遷搬遷至峰德小區辦公。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七賢鄉;...
後黃村村民委員會,2010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得名。歷史沿革 清末屬盈川鄉三十一都七十五莊;1948年為峽口鄉七保;1950年為外黃鄉七村;1956年建燈塔四社,隸外黃鄉;1958年置後黃生產隊,隸外黃管理區;1961年改大隊,隸 外黃公社;1984年設行政村,隸外黃鄉;1992年改隸蓮花鎮;2010年併入里黃村...
中村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3.00公里, 國土面積14.17平方公里,海拔2400.00米,年平均氣溫22.00℃,年降水量75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村情概況 中村村民委員會,有耕地2218.40畝,其中人均耕地1.78畝;有林地11338.24畝。全村轄8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40戶,有...
王呂莊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村委會駐地位於王呂莊,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期,1949年3月屬於姜寨區;1958年10月撤銷鄉鎮屬姜寨人民公社;1961年9月恢復區建制屬姜寨區廟岔人民公社;1983年4月撤銷人民公社屬姜寨區;1992年3月撒區並鄉屬於廟岔鎮;2006年8月 村級區劃調整,由一里王莊...
鳳陽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11.00公里, 國土面積28.68平方公里,海拔1110.00米,年平均氣溫14.80℃,年降水量1166.4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薯類等農作物。有耕地5040.10畝,其中人均耕地0.00畝;有林地27046.90畝。全村轄25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63戶,有鄉村人口3734人,其中農業人口3723...
門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9月,經右玉縣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門姓始建定居,故得名門村。為其村民委員會駐地,故名。歷史沿革 1949年解放後屬二區(駐地高家堡)稱行政村。1953年屬三區(駐地梁家油坊)昌里屯鄉,仍稱行政村。1956年撤區劃鄉,屬郝家村鄉,同時成立農業生產合作社,稱該村為農業...
後社村村民委員會是浙江省的地名,村委會名稱以駐地後社命名。地名含義 後社之名系由後齊演化而來,但後齊之名其來歷含義無考。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屬還淳鄉慶善里十八都鳥字莊。民國廿九至三十六年(1940-1947)屬東魯鄉11保,1950年為東魯鄉4村,1956年與東魯、東湖合建五一高級社,1959年稱東魯生產隊,屬宋...
後暖溝村民委員會是以所在居民點名稱(後暖溝)而得名的地名。地名來歷 1984年5月22日政、社分設,改為阻虎鄉後暖溝村民委員會。1988年平魯縣改為平魯區,仍稱後暖溝村民委員會。2002年撤銷該村民委員會。因該村的位置處在一條向陽的溝里,所以叫暖溝,因有前後兩村,該村又在前暖溝西面,叫後暖溝...
後灣村村民委員會,以其駐地村莊名稱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位於河灣沿上,與前灣村相應,得名後灣,且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後灣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據《壽州志》記載,明朝為棗林鋪;光緒年間為壽縣長豐鄉十二里棗林鋪;民國期間為壽州雙廟聯防區棗林鄉;解放後為壽縣莊墓區楊廟鄉棗林村;1958年楊廟鄉改...
牛洞溝村民委員會是以所在居民點名稱(牛洞溝)而得名的地名。地名來歷 1984年5月22日政、社分設,改為蔣家坪鄉牛洞溝村民委員會。1988年平魯縣改為平魯區,仍稱牛洞溝村民委員會。2002年撤併鄉鎮時,撤銷該村民委員會。因村西面有一個山洞,叫牛洞口,村址坐落在溝里,根據這個山的名稱,村名叫牛洞溝。
五弓村民委員會,以歷史傳說而命名。地名含義 相傳在這裡居住的人修建道路時,建有一很寬的路,共5公寬(當時的1公等於6.6尺、當時的1米等於2.5尺)合計13.2米寬的路。歷史沿革 1950年後,屬五弓自然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屬鹽船人民公社,設立五弓大隊;1961年恢復區、鎮建制,屬尺八區鹽船公社;...
該行政村隸屬賓川縣金牛鎮,地處金牛鎮邊,距金牛鎮政府所在地1.5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1.5公里。東鄰大尖峰村委會,南鄰圭山村委會,西鄰金牛鎮,北鄰李相社區居委會。轄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903戶,有鄉村人口3596人,其中農業人口3596人,勞動力215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840人。村情...
蒼老村民委員會,1984年成立,以境內自然村首字命名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村委會駐地老屋裡,以境內蒼下,老屋裡2個自然村之首字而得名。歷史沿革 1912年後屬萍鄉縣大安鄉。1950年屬萍鄉縣大安區蔡家鄉。1956年屬蘆溪區麻田鄉。1958年屬新泉公社蔡家大隊。1961年為萍鄉市大安區麻田公社蒼老大隊。1969年屬新泉...
市里村村民委員會 市里村村民委員會,1958年由長興縣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地名含義 該村駐地北距大雲寺一里,故名寺里,後改為市里。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大雲鄉八村,1956年10月屬林城鄉第八高級社;1958年建立市里大隊,屬林城公社林城管理區;1961年調整規模後屬林城公社;沿用至2002年4月,併入大雲寺村。
農村自治組織是指由中國大陸地區鄉(鎮)所轄的行政村的村民選舉產生的民眾性自治組織。簡介 村民委員會是農村自治組織 其產生的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條: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
通許至硃砂的公路北側,北鄰謝莊村,東鄰崗中社區,渦河故道自社區西蜿蜒穿過。原屬硃砂鎮,2012年4月劃歸縣產業集聚區。全社區共有530戶,2226口人,3346多畝耕地。西砦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距離縣城較近,購銷兩旺,交通便利。2012年1月西寨村民委員會改稱西寨社區。歷史概況 清朝中期,西砦由後趙砦、西砦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