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力村村民委員會是該村位於處溝溪源之後的山裡,以方位命名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力村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Hòulì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性質:歷史地名
- 省份:浙江省
後力村村民委員會是該村位於處溝溪源之後的山裡,以方位命名的地名。
後力村村民委員會是該村位於處溝溪源之後的山裡,以方位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後力,方言"后里",即處溝溪源之後的山裡;"里"與"力"諧音,遂為今名。歷史沿革清末屬臨江鄉五十都一百六十莊;1984年列為溝溪鄉第二保;1950年...
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村民委員會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村民...
後村村民委員會,由吳江縣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時定名。地名含義 因後村自然村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中,仙南、興務、勝利3個高級社為第一大隊,1959年,第一大隊原仙南、興務2個高級社組建興務大隊。1962年3月,興務...
後村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得名。村因處於雲溪村之後而得名。 歷史沿革 清末屬浮石鄉四十四都一百零四莊,1948年為車塘鄉八保,1950年為雲溪鄉八村,1956年建光明高級社,隸雲溪鄉;1958年置生產隊...
城後村村民委員會是1949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位老城之北,北稱為後。歷史沿革 1949年為開原縣一區城後村;1956年1月為小灣屯鄉城後村;1958年4月為老城鎮公社城後生產大隊;1984年7月為鎮郊鄉城後村;1985年5月為老城鎮城...
後溪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地名,以地名命名。地名含義 因以前有一地名,名為後溪溝,故取名後溪。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於渠江鎮鄉第7保,1956年建設為初級社,1958年成立城西人民公社為兩路管理區,1961年改為後溪大隊,1984年體改,改為...
後河村村民委員會 後河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河流“後河”而得名。歷史沿革 1961年置後河大隊;1984年改設後河村;2004年撤鄉並鎮,屬小池鎮人民政府管轄範圍;2005年村級調整,撤銷後河村,設立中心村。
後堆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由後堆大隊改為後堆村村民委員會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村座落在蘆河北堆上而得名。歷史沿革 1961年得名後堆大隊;1983年改為後堆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與前堆村村民委員會合併後改為雙堆村村民委員會,後...
後套村村民委員會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地名,為了便於管理村務而建立後套村村民委員會,由鄉政府於1984年成立該村委會,因位於後套村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公社化時,成立後套大隊,屬關橋公社,1976年將後套大隊劃歸舊蒿川公社,1984...
江後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9月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座落在六塘橫江北面,故名江後。歷史沿革 民國29年(1940)至解放初屬餘姚縣義四鄉。1950年4月為義四鄉七村。1954年10月劃歸慈谿縣。1956年2月並屬小安鄉。1959年2月屬義...
因村民委員會駐後圩莊,故名。歷史沿革 現趙老村民委員會所轄區域,在1952年前屬阜陽縣;1952年5月劃阜南縣屬城郊區田集鄉;1961年建殷莊大隊、趙老大隊、肖李大隊、後圩大隊。;1984年屬孫寨鄉,大隊改村;1991年屬田集鎮。2006...
後寨村村民委員會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委會地處後寨,故稱後寨村。溫莊村村民委員會,即為溫莊村村民選舉產生的,可實現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歷史沿革 1977年屬石弓公社,1980年並至溫莊...
後遲村村民委員會是歷史地名,因坐落在後遲莊而得名。地名含義 1984年由後遲大隊改為後遲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84年由後遲大隊改為後遲村民委員會。1984年春屬寇家坊鄉行政管轄,2000年6月15日,平原縣撤銷寇家坊鄉,該村併入...
合力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的地名,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出《關於實行政社分開建立鄉政府的通知》(中發〔1983〕35號),要求實行政社分開,恢復鄉,建立鄉人民政府;同時,生產大隊更名為村,撤銷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選舉...
後老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位於後老莊而得名。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屬臨泉縣第二區,1949年3月屬臨泉縣楊橋區,1950年8月設楊橋區,1961年9月屬楊橋人民公社七里橋大隊,1979年8月屬楊橋區,1983年後屬...
因駐地後區里而得名。 歷史沿革 1949年屬利城鄉。1958年10月稱璜土人民公社四大隊,1983年10月改稱璜土鄉後區里村民委員會,1987年8月更名為璜土鎮後區里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3月併入利城村村民委員會,從而消亡。
後塢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1984年改為村委會,以駐地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為鄉第一行政村,1956年為第一農業社,1958年改為公社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2004年村規模調整後,由原後塢村、錢家村合併為新錢...
王后村村民委員會是以兩村合併而命名的地名 。地名含義 取王莊,後和堂兩村首字,故名王后。歷史沿革 解放初為槐堂鄉十村,1956年分稱王后社,,1958年改王后生產隊,1961年稱王后大隊, 1983年為王后村委會。2004年10月併入五一...
後溝村村民委員會,1949年設立,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山後有一條溝,故名後溝。歷史沿革 1949年屬開原縣十二區後溝村;1961年為中固公社後溝大隊;1984年為中固鄉後溝村;1984年9月撤鄉設鎮後,為中固鎮山後溝村;...
廟後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由廟後大隊改為廟後村村民委員會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莊位於“洪爽寺”後邊,故名。歷史沿革 1958年公社化時,得名廟後大隊,1983年改為廟後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廟前村村民委員會、廟東村村民委員會、...
拉力村村民委員會是貴州省地名,因村民委員會的地理位置而得名。地名含義 以拉力寨命其村名。歷史沿革 拉力村:明清年代為金石番長官司轄地;民國十九年(1930年)年屬羨塘鎮;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西混聯保;民國三十年(1941年...
楊家窪後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楊氏祖碑記載:“明永樂年間(1403-1424),楊氏林字輩兄弟由山西太平府洪洞縣遷來居住,單傳三代,嗣後支派繁衍成村。村址東南是常年積水的窪地,故名楊家窪”。1958年成立公社時以...
後壟村村民委員會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位於後壠,是實行村民自主管理的基層民眾性自治單位。故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化為後壟大隊,屬堯渡人民公社。1982年體制改革時為後壟村村民委員會,屬建新鄉。2005年余邊、後...
後花園村村民委員會,2010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為村委會駐地,又因境內有後花園,地處花園後面,故得名後花園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原名花園大隊,屬前進公社;1961年春劃社時,屬周集公社;1969年撤區並社,改屬戴店公社;...
林後村村民委員會是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境內林氏村民較多,且村莊位於後埠村林家前屋的後部,故名林後屋,且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屬土永鄉林後村;1955年成立林後農業社;1958年成立林後大隊,屬...
後儲村村民委員會是200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後儲,且負責轄區內村務管理工作而得名。後儲村村民委員會,即為後儲村村民選舉產生的,可實現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歷史沿革 1958年屬五...
後王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位於後王而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3月屬於田橋鄉,1958年屬於田橋公社前王樓生產大隊,1961年9月叫田橋人民公社前王樓大隊、柴莊大隊、後王大隊,1983年4月改為田橋鄉前王行政...
木嶺後村村民委員會是200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地處木嶺(山峰)背後,故名木嶺後;又名望嶺;且村委會駐地在此,故得名。歷史沿革 民國前,屬仁禮鄉,六都。民國期間,先後屬仁里鄉、鳳凰鄉。解放初,屬仁里鄉。1952年,置...
村兩委班子是設在鄉鎮(街道)下一級行政村的組織機構,即村黨支部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簡稱村“兩委”。職責規定 村級“黨的支部委員會”的簡稱。中國共產黨的基層組織之一。村黨支部是農村一切組織和全部工作的領導核心,在政治上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