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老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老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Hòulǎo Cūnmínwěiyuánhuì
- 廢止年份:2006年
- 性質:歷史地名
後老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
後老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因村委會駐地位於後老莊而得名。歷史沿革民國時期屬臨泉縣第二區,1949年3月屬臨泉縣楊橋區,1950年8月設楊橋區,1961年9月屬楊橋人民公社七里橋大隊,1979年8月屬楊...
後村村民委員會,由吳江縣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時定名。地名含義 因後村自然村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中,仙南、興務、勝利3個高級社為第一大隊,1959年,第一大隊原仙南、興務2個高級社組建興務大隊。1962年3月,興務...
後村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得名。村因處於雲溪村之後而得名。 歷史沿革 清末屬浮石鄉四十四都一百零四莊,1948年為車塘鄉八保,1950年為雲溪鄉八村,1956年建光明高級社,隸雲溪鄉;1958年置生產隊...
窯後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民委員會駐窯后庄,故名。歷史沿革 1961年建隊於趙棚、窯後、團結,稱為趙棚大隊、窯後大隊、團結大隊;1984年隊改村,稱為趙棚村、窯後村、團結村。2006年三村合併為趙棚村。
後何寺村民委員會,2009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1984年由後何寺大隊改為後何寺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後何寺大隊,隸屬於東風人民公社。1984年由後何寺大隊改為後何寺村民委員會。1984年屬王鳳樓鎮管轄,2009年全縣合村並...
城後村村民委員會是1949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位老城之北,北稱為後。歷史沿革 1949年為開原縣一區城後村;1956年1月為小灣屯鄉城後村;1958年4月為老城鎮公社城後生產大隊;1984年7月為鎮郊鄉城後村;1985年5月為老城鎮城...
後樓村村民委員會,1947年設立,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是依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設立的村民委員會進行村民自治的管理範圍,是基層民眾自治單位。歷史沿革 1947年10月至1955年,後樓峪村農會駐地,屬他山區,1951年至1955年,後樓...
後溝門村民委員會,1958年,人民公社化仍歸下觀音堂管理區。1961年5月13日,根據縣人委《關於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稱生產大隊。1984年9月15日,根據縣《政社分開、建鄉(鎮)政府工作總結》報告,改稱村委會。根據渾源縣人民...
後遲村村民委員會是歷史地名,因坐落在後遲莊而得名。地名含義 1984年由後遲大隊改為後遲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84年由後遲大隊改為後遲村民委員會。1984年春屬寇家坊鄉行政管轄,2000年6月15日,平原縣撤銷寇家坊鄉,該村併入...
嶺後村村民委員會 因村在山嶺背面故名嶺後村。歷史沿革 1983年為海洋鄉嶺後村,2003年併入鹽場村。地名含義 建制村。
後套村村民委員會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地名,為了便於管理村務而建立後套村村民委員會,由鄉政府於1984年成立該村委會,因位於後套村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公社化時,成立後套大隊,屬關橋公社,1976年將後套大隊劃歸舊蒿川公社,1984...
後劉莊村民委員會,因該村民委員會位於後劉莊,所以稱為後劉莊村民委員會。1984年設立,2006年被廢止。地名含義 明朝時有山東侯、劉兩姓在此落戶建莊,名侯劉莊,後因地處湯家河之北,諧音稱後劉莊。因該村民委員會位於後劉莊,主要...
後劉村民委員會 後劉村民委員會是甘肅省的地名,以所轄自然村後劉家命名。地名含義 原基層民眾自治組織;劉姓人聚居在山後之意。歷史沿革 1958年公社化時屬後劉大隊,1960年分設吳家大隊,1983年社改鄉時改屬吳家村民委員會。
後店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民委員會駐後店,故名。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於阜陽縣洄溜區朱寨鄉,解放後屬於朱寨區朱寨鄉,1958年建閔莊人民公社屬朱寨公社,1961年建雙溝集大隊、後店孜大隊、小馬大隊;1981年,雙溝...
後王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位於後王而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3月屬於田橋鄉,1958年屬於田橋公社前王樓生產大隊,1961年9月叫田橋人民公社前王樓大隊、柴莊大隊、後王大隊,1983年4月改為田橋鄉前王行政...
因建國後該出耕地較多,該出居民分別稱呼北半部分為後大地村,南半部分為前大地村。歷史沿革 1950年,成立江石底大隊。1983年,變更為東崗鎮後大地村民委員會。2004年和前大地村合併,取消後大地村。地名含義 在後大地成立的村。
後墳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委會駐地設後墳,故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白溪鄉五村。1957年屬友愛高級社,1958年稱後墳生產隊。1962年稱後墳大隊。1966年改為紅星大隊,1980年復稱後墳大隊,1983年改為後墳村委...
堰後村村民委員會是1949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駐地堰後,故名。村莊坐落於通濟堰大壩之後,故名堰後。歷史沿革 解放初,建為堰後行政村,屬松陽縣靄溪鄉;1961年成立聯溪公社時建為堰後大隊。1964年劃歸麗水縣新合公社管轄,1983...
後陽村村民委員會 後陽村村民委員會,舊時建立 得 名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因位於小後陽村內故名。歷史沿革 後經時代變遷撤銷此村民委員會。
後應村村民委員會,201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祖居應姓,因地處白塔之北(當地民眾習慣指北為後),故稱後應。歷史沿革 現轄地域解放初屬白塔鄉。1958年屬後應生產隊。1961年屬後應大隊。1984年屬後應村村民 委員會。1992年5月...
後常灣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位於後常灣而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3月屬迎仙區迎仙鄉,1958年3月屬迎仙人民公社,1961年9月14日恢復區建制,屬迎仙區迎仙人民公社常灣大隊管轄;1983年改鄉,屬迎仙...
後屯村民委員會,200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村駐地位於後屯,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建立後屯大隊,1983年體改更名為後屯村委會,1993年撤區並鄉,歸屬黃橋鎮管理,2007年村級調整,併入二龍村村民委員會,隨之消失。
後張村村民委員會,以其駐地村莊名稱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相鄰張姓村莊有兩個,以前後區分,本村居後,取名後村,又因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後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隸屬陳集鄉;1958年隸屬陳集公社前張大隊;1961年...
後谷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位於後谷莊,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1949年3月屬鮦城區龐營鄉;1952年屬黃嶺區龐營鄉;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屬鮦城公社,為彭寨大隊和後谷大隊;1961年9月恢復區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