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應村村民委員會,2013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應村村民委員會
- 廢止年份:2013年
- 設立年份:1984年
- 所在區域:浙江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Hòuyīng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後應村村民委員會,2013年廢止的地名。
後應村村民委員會,201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祖居應姓,因地處白塔之北(當地民眾習慣指北為後),故稱後應。歷史沿革現轄地域解放初屬白塔鄉。1958年屬後應生產隊。1961年屬後應大隊。1984年屬後應村村民 委員會。1...
村民委員會成員可以兼任下屬委員會的成員。人口少的村的村民委員會可以不設下屬委員會,由村民委員會成員分工負責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與計畫生育等工作。 第八條 村民委員會應當支持和組織村民依法發展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其他...
後村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得名。村因處於雲溪村之後而得名。 歷史沿革 清末屬浮石鄉四十四都一百零四莊,1948年為車塘鄉八保,1950年為雲溪鄉八村,1956年建光明高級社,隸雲溪鄉;1958年置生產隊...
後壟村村民委員會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位於後壠,是實行村民自主管理的基層民眾性自治單位。故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化為後壟大隊,屬堯渡人民公社。1982年體制改革時為後壟村村民委員會,屬建新鄉。2005年余邊、後...
後河村村民委員會 後河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境內河流“後河”而得名。歷史沿革 1961年置後河大隊;1984年改設後河村;2004年撤鄉並鎮,屬小池鎮人民政府管轄範圍;2005年村級調整,撤銷後河村,設立中心村。
後窪村村民委員會,由村委會駐地 得名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因村民委員會駐地後窪,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2006年之前隸屬於潁州區袁集鎮,2014年6月24日,根據阜州民基[2006]168號要求,後窪村委會撤銷併入袁集居委會。
後遲村村民委員會是歷史地名,因坐落在後遲莊而得名。地名含義 1984年由後遲大隊改為後遲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84年由後遲大隊改為後遲村民委員會。1984年春屬寇家坊鄉行政管轄,2000年6月15日,平原縣撤銷寇家坊鄉,該村併入...
後套村村民委員會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地名,為了便於管理村務而建立後套村村民委員會,由鄉政府於1984年成立該村委會,因位於後套村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公社化時,成立後套大隊,屬關橋公社,1976年將後套大隊劃歸舊蒿川公社,1984...
後塢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1984年改為村委會,以駐地得名。歷史沿革 1949年為鄉第一行政村,1956年為第一農業社,1958年改為公社大隊,1984年改為村委會。2004年村規模調整後,由原後塢村、錢家村合併為新錢...
後房村村民委員會 後房村村民委員會,1609年蔡姓兄弟從山東來此地定居,為區別屯名,在山前面的叫前房,在山後面的叫後房,故名後房村。地名含義 因該區域由就近地名實體,命名而成。歷史沿革 因新建村委會,故命名。
後張村村民委員會,以其駐地村莊名稱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相鄰張姓村莊有兩個,以前後區分,本村居後,取名後村,又因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後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隸屬陳集鄉;1958年隸屬陳集公社前張大隊;1961年...
後宅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12月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據傳明成化年間,徐姓始遷祖從山東東海移居於此,後子孫繁衍分宅而居。因村處徐家畣北首,故名後宅。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餘姚縣天東鄉。1950年4月為天東鄉徐家畣後宅村。1956年7月...
後湖村村民委員會 後湖村村民委員會以駐地後湖王家前兩字命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後湖王家前兩字命名。歷史沿革 1980年從東坪大隊劃出,1986年後湖村委會。
後寨村村民委員會是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委會地處後寨,故稱後寨村。溫莊村村民委員會,即為溫莊村村民選舉產生的,可實現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歷史沿革 1977年屬石弓公社,1980年並至溫莊...
後戴村村民委員會是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委會駐地後戴村,並負責轄區內的村務管理工作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8年屬母集人民公社;1986年屬岳坊區母集鄉;1992年3月撤區並鄉,將岳坊鄉、母集鄉、牛王鄉合併設立岳坊鎮,屬...
後洋村村民委員會 後洋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原村委會駐地命名。歷史沿革 2005年,因新城建設全村拆遷,村民安置在慈湖人家社區。2010年撤村建居。
後灣村村民委員會,以其駐地村莊名稱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位於河灣沿上,與前灣村相應,得名後灣,且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後灣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據《壽州志》記載,明朝為棗林鋪;光緒年間為壽縣長豐鄉十二里棗林鋪;...
後耿村村民委員會是歷史地名,因所在居民點後耿而得名。地名含義 一說:元朝1206-1368年,耿姓建村,以姓氏命名。後來形成三村,按方位稱前耿、後耿和西耿。一說:耿氏始祖,是樂安人士,即今廣饒縣人,1404年來此,以治鹽為業...
後田村村民委員會以其駐地村莊名稱得名。地名含義 因其境內有一村莊,位於二水交叉之口,得名汊口,後演變為後田,又因原村委會駐地在此,故得名後田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民國38年初屬汊源鄉;1953年1月屬汊口鄉;1954年屬汊...
後路村村民委員會,2009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1984年由後路大隊改為後路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84年由後路大隊改為後路村民委員會。1984年春屬寇家坊鄉行政管轄,2000年6月15日,平原縣撤銷寇家坊鄉,該村併入平原鎮行政管轄;2005年...
後姚村村民委員會 後姚村村民委員會,200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委會駐後姚莊,故名。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時名稱為後姚大隊,1984年更名為後姚村村民委員會,2008年行政區劃調整後撤銷。
後弄村村民委員會,201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村得名。村位於沈嶺之後,坐落山弄,因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為後弄行政村,屬新合鄉。1956年併入聯城鄉,1958年屬聯城管理區。1961年建後弄大隊,屬聯城公社。1965年屬張村街公社...
後宋村村民委員會,2009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清朝初期1644年,宋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在原宋家口村建村,故得名後宋口,又稱後宋。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後宋大隊,隸屬於紅旗公社,管轄範圍為後宋村。1984年由後宋大隊改為後宋...
後黃村村民委員會,2010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駐地得名。歷史沿革 清末屬盈川鄉三十一都七十五莊;1948年為峽口鄉七保;1950年為外黃鄉七村;1956年建燈塔四社,隸外黃鄉;1958年置後黃生產隊,隸外黃管理區;1961年改大隊,...
後蘭村村民委員會,1989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相鄰蘭姓村莊有二,以前後相分,本村居後,故名後蘭,又因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後蘭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58年屬響導公社;1961年趙集公社成立時劃入;1983年體制改革,後蘭村民...
後楊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改設村委會並報懷遠縣政府審批得名的地名。 [1] 中文名 後楊村村民委員會 性質 地名 所屬區域 安徽省 羅馬字母拼寫 Hòuyáng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目錄 1 地名含義 2 歷史沿革 ...
後湯村村民委員會 後湯村村民委員會,因後湯橋而名。地名含義 因村內橋而取村名。歷史沿革 人民出社成立後名後湯大隊83年改為後湯村,2011年撤村併入吳公村。
後堡村村民委員會 後堡村村民委員會,由湯溝鎮命名並經區政府審批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境內後堡自然村命名。歷史沿革 後因行政區劃改變,鎮鄉發展建設建設而撤併消失。
後淌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根據所在位置和單位的職責職能而得名。地名含義 此地為一大窩凼,位於集鎮的後方,得名後淌村。村民委員會是為了加強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而設立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故名。歷史沿革 19...
後洞村村民委員會,1949年設立,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後山有一古洞,村得名後洞。歷史沿革 1949年屬開原縣第三區;1958年為柴河堡公社後洞大隊;1984年為柴河堡鄉後洞村;2002年柴河堡鄉併入靠山鎮,為靠山鎮後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