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倫敦談(譯言古登堡計畫)

後倫敦談(譯言古登堡計畫)

在突然降臨的災難之後,倫敦人口驟減,鄉間復歸自然,少量的倖存者開始過上了一種準中世紀般的生活。然而相比起美國災難片震撼性的簡單粗暴,英國式的末世書寫更帶有一種克制的精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倫敦談
  • 外文名:After London
  • 書名:後倫敦談(譯言古登堡計畫)
  • 譯者:李楊,李睿楠,熊亭玉,施佳能
  • 著作權:北京東西時代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 作者:【英】理察·傑弗里斯
  • 類型:文學
早在《2012》之前,倫敦就已有了“末世”小說。
這本於1885年出版的《後倫敦談》可以被視為早期“後末世小說”的經典範例:
在突然降臨的災難之後,倫敦人口驟減,鄉間復歸自然,少量的倖存者開始過上了一種準中世紀般的生活。
然而相比起美國災難片震撼性的簡單粗暴,英國式的末世書寫更帶有一種克制的精細。
“這一大片互相纏結,遍地叢生的植物,是從發白的麥稈里長出來的。野芥子開出絢爛的黃花,遮住了腐敗的草根。春天初生的披鹼草,也艱難地從往年枯萎的草和花梗堆里冒出;而酸模、酢漿草、野蘿蔔和蕁麻等植物,則能輕鬆地突破重圍。”
你以為你誤讀了一本田園散文詩。但這的確是末世後的風景。主人公菲利克斯去從軍,“他恍惚地在紅土地上走了幾步,發現它竟是流質的,油膩又黏滑,就像稠油一樣。他剛踏上去,泥土馬上陷了進去,已經把兩隻鞋子都吞沒了;他趕快回到有著黑色土壤的岸邊,駐足眺望著這片水域的另一頭,暫且把這紅色的油脂叫做水。”
過往的文明毀滅殆盡,人類回到冷兵器時代。國王、奴隸……這些本該只屬於詞典的古老辭彙再次重生。這是一個民不聊生、災荒遍野的世界。
作者理察·傑弗里斯是當時著名自然作家,寫作風格漫步田間,隨見隨錄,字裡行間不落義理,不夾議論,有出塵之致。題材多為自然風物,鄉村生活,觀察敏銳,筆墨濃而不艷,細膩入微,與哈代小說有異曲同工之妙,以寫景色長而馳名英國文學史。
在第一部分《墮為蠻人》和第二部分《荒野英倫》當中,分別對災難過後的自然景觀和多年之後的自然歷險進行了迷人而精細的描繪。多年以來,它一直啟發出其他科幻作家無限的創作靈感和激情。
著名長篇政治幻想小說《烏有鄉訊息》的作者,也是理察的好友威廉·莫里斯,就曾在讀完本書後寫信給理察,信中寫道,“荒唐的希望縈繞在我的心中久久不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