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亭村(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後亭村隸屬於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街道。位於沙井街道北部,距沙井街道辦事處約2.5千米。相鄰自然村有步涌村共和村壆崗村松崗街道江邊村紅星村深圳市第一大河茅洲河從該村東北部經過。明代初年,歸德鹽場曾在這裡設後亭社,為十三社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亭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華南地區
  • 地理位置: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街道
  • 車牌代碼:粵B
歷史沿革,經濟,人口,歷史文化,村民由來,地方方言,傳統建築,地方習俗,本地特產,公共設施,

歷史沿革

建村至明萬曆元年(1573年),屬東莞縣;明萬曆元年至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松崗、沙井、新橋、雍睦、鳳凰聯鄉;1951年,屬寶安縣第四區涌邊鄉;1958年10月,屬超美公社;1959年,屬沙井公社後亭大隊;1979年1月,屬深圳市沙井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沙井公社;1983年7月,屬寶安縣沙井區步涌鄉;1986年10月,屬沙井鎮步涌行政村;1987年,屬沙井鎮後亭行政村;1993年1月,屬深圳市寶安區沙井鎮;2004年,屬沙井街道後亭社區。

經濟

傳統經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花生、玉米、香蕉、龍眼、荔枝,飼養豬、鴨、雞等。改革開放後,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房屋出租、集體經濟分紅,2015年人均分紅達6 萬元。

人口

2015年末,戶籍人口401人,其中男性189人,女性212人;80歲以上11人,最年長者101歲(男);實際在村人口342人;海外留學1人。非戶籍外來人口達4.5萬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1000人。

歷史文化

村民由來

村民主要有陳姓和徐姓。徐氏家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從崗頭村遷至此地,成為後亭村第二大姓氏。陳氏家族於南宋末年從福建莆田遷移至廣東潮州,後又從潮州遷移至此地,其後代在後亭村繁衍生息,因莆田有村名為後亭,為了紀念故居,故取名後亭村。陳姓居民是歸德(今沙井)陳氏一支,俗稱駙馬房。

地方方言

世居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

傳統建築

後亭村由於實行舊村改造,傳統民居已不存在。原有陳氏大宗祠也被拆除,於2016年下半年在原址重建。記憶體楹聯“六龍懷念姻親舊;五馬追思世澤長”,匾額“源遠流長”,均書於南宋。
後亭村
陳氏宗祠

地方習俗

該村陳氏每年清明重陽去新橋祖墳祭祖。普通人家的年俗基本與沙井附近村落(除了客家人和疍家人)大同小異。

本地特產

村中特色農產品有後亭油鴨(臘鴨)和花魚製品。特色傳統食品有炒米餅煎堆茶果

公共設施

寶安大道、新和大道和沙松路經過該村。1960年通電,1980年通自來水,1983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1985年通電話,1999年通網際網路。村內國小有北亭實驗學校,設9個年級,27個班,2015年,在校學生1200人,教職工150人。有愛德幼稚園,在園幼兒293人,教職工45人。其他文體設施有籃球場、後亭社區居民文娛室、社區圖書室,圖書室藏書1000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