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貨幣

彈性貨幣是指能夠靈活、方便地轉換其存在形式的貨幣。流通中的貨幣通常有兩種轉換方式:(1) 現金貨幣與存款貨幣的相互轉化。如企業提取存款支付工資時,存款貨幣會減少,現金貨幣會增加;而商業企業把商品銷售收入 (現金部分) 送存銀行時,現金貨幣會減少,存款貨幣會增加。(2) 存款貨幣中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的相互轉化。因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同,貨幣管理制度不同,各國各種貨幣的彈性也不相同。一般而論,現金貨幣的彈性大,存款貨幣的彈性小;在存款貨幣中,活期存款的彈性大,定期存款的彈性小。

發行上可以伸縮自如的貨幣。西方許多經濟學家,如卡塞爾 (G. Cassel)、庇古(A. C. Pigou) 等都主張一國的貨幣量應該是彈性的,即應該隨著產量的變動而變動,以此保持物價的穩定。並認為彈性通貨制是最為理想的貨幣制度。魏克塞爾認為用黃金作貨幣,從而金本位制度是對社會生產力的一種束縛,國家應該發行彈性貨幣,即可以伸縮自如、要發行多少就可以發行多少、完全是人為管理,不受任何客觀物質束縛的貨幣。這種貨幣即為紙幣。只有實行紙幣流通,採行彈性通貨制,銀行才能夠控制貨幣數量,利率也才能自由升降,社會生產力才能得到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